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依霖
Tsai, Yi-Lin
論文名稱: 以鉅量資料取徑分析facebook候選人網路競選行為及群眾討論行為—2014台北市長選舉個案研究
Using big data approach to analysis candidates campaign and crowd discussion on facebook --- A case study of the 2014 Taipei mayoral election
指導教授: 蔣旭政
Chiang, Hsu-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鉅量資料內容分析選舉目的軟性硬性資訊理性討論
英文關鍵詞: big data, content analysis, purposes of the election, soft and hard information, rational discuss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43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5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競選文化隨著科技與社會的變遷,競選策略與操作方法也隨之改變,素人參政的現象開始崛起、讓網路競選成為可行的競選方式,本研究試圖以鉅量資料取徑分析輔以內容分析法,利用Netvizz撈取柯文哲粉絲專頁中一共452則動態、928600位用戶的數據以及6657707次留言互動資料、連勝文粉絲專頁中一共309則動態、253312位用戶的數據以及2525869次留言互動資料,觀察雙方宣布參選後到開票當日所有釋出訊息與群眾回覆,發現越視覺化、直覺可吸收的動態參與程度越高;釋出訊息越具體、具有個人特色,群眾反應就越熱烈;總體而言軟性資訊的參與程度較高,柯文哲專頁上的群眾對軟性資訊的反應較熱烈,連勝文版上的群眾對硬性資訊反應較熱烈;雙方版上的群眾在針對主題討論上都比較弱,大多以單純表達意見為主而非對事正反論述,細看則發現群眾在支持者的頁面上較不會深入討論,在不支持者的頁面上反而容易激起正反討論。總體而言網路競選為選舉帶來的影響,所造成的問題略嚴重於所帶來的正面意義,群眾更喜歡具個人特色的軟性資訊、候選人釋出的競選訊息也不太能激起群眾對議題的辯論。

    With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change, cultural campaign, campaign tactic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also changed, the phenomenon of laymen participating in election campaigns began to rise, making E- campaigns became a a viable method of election. This study attempts to take big data approach analysis supported by content analysis to observed the 2014 Taipei mayoral election, using Netvizz collected a total of 452 posts, 928,600 user’s data and 6,657,707 times user’s interaction data in Ko Wen-je’s fanpage, 309 posts, 253312 user’s data and 2525869 times user’s interaction data in Lian Sheng-wen’s fanpag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ore easy to read, the mor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st, the higher participation it gets. The more specific and with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the more enthusiastic masses react. Soft information get higher interaction. The masses on Ko Wen-je’s fanpage react more relatively to soft information, the masses on Lian Sheng-wen’s fanpage react more relatively to hard information. The masses on both sides of the fan page for topics discussed are weak, most of them just simply express their views, rather than discuss the pros and cons. If take a closer look, we can see people on the fan page of who they like tend not discussed in depth, on the contrary, on the fan page of who they don’t like are more likely to arou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discussion. Overall, the negative impact which web campaign brought is slightly greater than positive meaning it brought for the elections because people prefer personal soft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candidates released are difficult to arouse people debating on the subject.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一、競選文化的演變 1 二、網路社會現象 3 三、網路競選興起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政治人物明星化 14 第二節 軟性、硬性資訊 16 一、軟性資訊與硬性資訊 16 二、網路上軟性政治資訊對選舉的影響 17 三、新聞議題與閱聽眾行為 18 第三節 網路公共領域 24 一、 Web2.0 作為選民論政的公共領域 24 二、網路公共領域的條件與成效 25 第四節 理性論述與公共審議 26 第五節、當今的政治環境與因應競選策略 28 一、政治環境的變遷 28 二、競選策略的選擇 29 三、小結 30 第六節 研究問題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5 一、社群媒體與政治傳播 35 二、鉅量資料分析取徑 36 三、內容分析法 36 四、網路作為研究領域的問題 49 第三節 資料蒐集 51 第四節 研究對象 53 第四章 資料分析 55 第一節 候選人釋出動態之總體表現 55 一、總結發文、按讚、留言、分享 60 二、總結文字雲 66 第二節 不同類型動態的參與程度 67 二、總結各類型動態參與程度 70 第三節 軟硬性資訊的參與程度 73 一、不同內容動態的參與程度 73 二、支持者對軟性、硬性資訊偏好程度 78 三、總結軟硬性內容與獲得成果 80 第四節 群眾在候選人頁面上回饋 82 一、總結群眾在候選人頁面的回饋 86 二、較獲得共識訊息是否符合理性言說 88 三、總結較獲得共識訊息是否符合刺激辯論之選舉功能 91 四、是否符合選舉之目標 91 第五章 結論 93 第一節 候選人釋出訊息 93 第二節 群眾回饋 95 第三節 網路競選對選舉的意義 97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1 中文文獻 101 英文文獻 109 附錄一 112 附錄二 119 附錄三 120 附錄四 124   圖錄 圖 1營造個人形象 39 圖 2 陳述政見 40 圖 3 攻擊對手 41 圖 4 回應對手攻擊 42 圖 5 發起推廣 43 圖 6 造勢宣傳 44 圖 7 意見分享 45 圖 8 netvizz步驟一 51 圖 9 netvizz步驟二 52 圖 10 netvizz步驟三 52 圖 11 netvizz步驟四 53 圖 12 候選人在臉書粉絲專頁發布資訊 54 圖 13 按讚數 56 圖 14 分享數 57 圖 15留言數 58 圖 16 發文數 59 圖 17 柯文哲文字雲 62 圖 18 連勝文文字雲 62 圖 19 柯文哲各類型則數統計 67 圖 20 柯文哲資訊參與程度 68 圖圖 21 連勝文各類型則數統計 69 圖 22 連勝文資訊參與程度 70 圖 31各類型動態平均參與程度 71 圖 23 各類型釋出資訊所占比例 73 圖 24 雙方各類型資訊平均參與程度 77 圖 25雙方軟硬性資訊參與程度 78 圖 26雙方軟硬性資訊偏好 79 圖 32 雙方軟硬性資訊平均參與程度 81 圖 27 柯文哲版上前後期回覆 82 圖 28連勝文版上前後期回覆 84 圖 29 各類型群眾回覆所佔比例 88 圖 30柯文哲版上群眾回覆 89   表錄 表格 1 網路競選逐年發展 6 表格 2 大眾商品迷與政治迷之比較 15 表格 3 雙方陣營策略 32 表格 4 釋出資訊分類標準 38 表格 5 釋出資訊編碼相互同意度 38 表格 6 軟性硬性資訊 46 表格 7 分類標準 47 表格 8 回覆編碼相互同意度 49 表格 9 雙方整體反應 60 表格 10 兩組人文字雲排行前50名 63 表格 11 柯文哲各類型資訊參與度 67 表格 12 連勝文各類型資訊參與度 69 表格 13 柯文哲軟硬性內容平均參與 75 表格 14 連勝文軟硬性內容平均參與 76 表格 15 雙方平均每則參與度 77 表格 16 雙方軟硬性資訊參與度 78 表格 17 雙方軟硬性資訊喜好程度 79 表格 18 柯文哲版上群眾回覆詞彙 83 表格 19 連勝文版上群眾回覆詞彙 85

    中文文獻
    王中天,(‎2010)。〈獨立選民的類型及其投票行爲:臺灣2008年總統選舉的觀察〉,《選舉研究》,17(2):35-69。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臺北:幼獅。
    王泰俐(2013)。《臉書選舉?2012 年臺灣總統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31(1),1-52。
    王泰俐,(2013)。〈「臉書選舉」?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31(1):1-52。
    王嵩音(2010)。《臺灣選民媒介使用對於候選人形象與評價之影響:傳統媒介 vs. 新媒介》,〈傳播與管理研究〉,10(1),3-35。
    王嵩音,(2006)。〈網路使用與選舉參與之研究-以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台灣民主季刊》,3(4): 71-102。
    王詣筑,(2012)。〈網路kuso的政治表達與參與:2012年總統大選個案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靖興, 王德育,(2007)。〈臺灣民眾的政治參與對其政治功效意識之影響:以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11(1):69-107。
    王維菁,馬綺韓,陳釗偉,(2013)。〈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臺灣環境運動組織為例〉,《資訊社會研究》,25:1-22。
    吳重禮, 徐英豪, 李世宏,(2004)。〈選民分立政府心理認知與投票行為:以2002年北高市長暨議員選舉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1:75-116。
    吳重禮, 許文賓,(2003)。〈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以二○○一年臺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的決定因素為例〉,《政治科學論叢》,18:101-140。
    吳重禮,鄭文智,崔曉倩,(2006)。〈交叉網絡與政治參與:2001年縣市長與立法委員選舉的實證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4):599-638。
    吳重禮,譚寅寅,李世宏,(2003)。〈賦權理論與選民投票行為:以2001年縣市長與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7(1):91-156。
    吳清山,(2014)。〈教育名詞 大數據〉,《教育資料與研究》,115,279-280。
    李郁青,(2015)。〈探究傳媒外部性:論2011-2009《壹週刊》封面故事〉,《傳播文化與政治》,1,1-39。
    周宜芳譯,(2009)。〈網客聖經 ── 成功擄獲人心的社群媒體行銷〉。台北: 天下遠見.(原書: Li, C. & Bernoff, J.[2008]. Groundswell: winning in a world transformed by social technologies)
    林宗弘,(2013)。〈失落的年代:臺灣民眾階級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變遷〉,《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5(4):689-734。
    林素真,(2014)。〈「預期媒體影響的影響力」之反制反動員效果:第三人效果與選舉行為〉,《中華傳播學刊》,26:117-221。
    林啟耀,(2011)。〈票房良藥或毒藥?探討馬政府施政滿意度對立委補選之影響〉,《選舉研究》,18(2):31-57。
    林國明(2013)。多元的公民審議如何可能?程序主義與公民社會觀點。臺灣民主季刊,10(4),137-183。
    林照真,(2015)。〈新聞可以更好:運用鉅量資料提升台灣的新聞品質〉,《廣播與電視》,38:115-118。
    林聰吉(2013)。《解析臺灣民眾的反政黨情緒》,〈選舉研究〉,20(1),47-72。
    林瓊珠, 蔡佳泓,(2010)。〈從成案到投票-2008年討黨產與入聯公投的公投意向與參與行爲〉,《台灣民主季刊》,7(3):45-85。
    林瓊珠,(2008)。〈議題、候選人評價、黨派意識—2006年台北市長選舉投票行為研究〉,《台灣民主季刊》,5(2),:59-87。
    林鶴玲,鄭陸霖,(2001)。〈社運在網際網路上的展現:臺灣社會運動網站的聯網分析〉,《臺灣社會學》,2:55-96。
    金溥聰,(1997)。〈報紙的形象設定效果研究:以民國八十三年台北市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55:203-223。
    俞振華,(2012)。〈探討總統施政評價如何影響地方選舉─以2009年縣市長選舉為例〉,《選舉研究》,19(1)::69-95。
    范雲(2010)。說故事與民主討論—一個公民社會內部族群對話論壇的分析。臺灣民主季刊,7(1),65-105。
    唐士哲,(2004)。(民族誌學應用於網路研究的契機、問題,與挑戰)。《資訊社會研究》,第6期,第59~90頁。
    徐火炎,(2005)。〈認知動員、文化動員與臺灣2004年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行為-選舉動員類型的初步探討〉,《台灣民主季刊》,2(4):31-66。
    徐永明, 吳怡慧,(2013)。〈選票的政治地理測量及其立法影響:以2012年臺灣大選與瘦肉精議題為例〉,《東吳政治學報》,31(4):161-207。
    翁秀琪, 孫秀蕙,(1995)。〈性別政治?-從民國八十二年臺灣地區縣、市長選舉看性別、傳播與政治行為〉,《新聞學研究》,51:87-111。
    袁新勇,(1973)。〈各類傳播對台灣農民投票行為之影響〉,《新聞學研究》,12:125-200。
    張世熒,2005,《選舉研究—制度與行為途徑》,台北:新文京開發。
    張傳賢,(2012)。〈政黨認同、負面資訊的競爭與選民投票抉擇:2010年五都選舉的實證研究〉,《選舉研究》,19(2):37-70。
    盛杏湲,(2002)。〈統獨議題與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一九九○年代的分析〉,《選舉研究》,9(1):41-80。
    莊伯仲、鄭自隆(1996)。〈競選文宣新媒介-臺灣政治性資訊網路現況研究(1995)〉,《廣告學研究》,7: 85-119。
    莊伯仲。2005。〈2004 年總統大選國民黨網路選戰策略-行動研究法之觀點〉。《選舉研究》12,2:79-109。
    許勝懋,(2001)。〈台北市選民的分裂投票行爲:一九九八年市長選舉分析〉,《選舉研究》,8(1):117-158。
    陳世敏,(1992)。〈候選人形象與選民投票行為〉,《新聞學研究》,46:149-168。
    陳東升(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臺灣公民會議的經驗。臺灣民主季刊,3(1),77-104。
    陳陸輝,(2002)。〈政治信任感與臺灣地區選民投票行為〉,《選舉研究》,9(2):65-84。
    陳陸輝,(2006)。〈政治信任的政治後果―以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灣民主》,3(2):39-62。
    陳譽晏,(2015)。〈運用 R Shiny 建立文字探勘平台之語意分析及輿情分析〉,《Journal of Data Analysis》,10(6), 51-78。
    傅恆達,(2005)。〈政治知識、政治評價與投票選擇: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研究〉,《選舉研究》,12(1):39-68。
    彭芸(2001)。《新媒介與政治: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游清鑫,(2004)。〈分裂投票解釋觀點與臺灣選舉之應用:以2002年高雄市長與市議員選舉為例〉,《臺灣政治學刊》,8(1):47-98。
    游清鑫,(2012)。〈初體驗與粗體驗:臺灣民眾對立委新選制的認知、參與及評價〉,《選舉研究》,19(1):1-32。
    黃秀端,(2005)。〈候選人形象、候選人情感溫度計、與總統選民投票行為〉,《台灣民主季刊》,2(4):1-32。
    黃金正,(2008)。〈從網路kuso的言談情境論網路的政治參與〉,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信豪,(2006)。〈政治功效意識的行動效果(1998-2003)〉,《台灣民主季刊》,3(2)119-158。
    黃厚銘,林意仁(2013)。〈流動的群聚 (mob-ility): 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新聞學研究》,(115):1-50。
    黃紀,2014。《「2012年至2016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3/4):2014年九合一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MOST 101-2420-H004-034-MY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立委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啟龍(2002)。〈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3),85-111。
    黃楷元(2007)。《電子布告欄中的政治意見呈現—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政治類看板為例》, 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黃毓茹,(2005)。〈2005年縣長與縣市議員選舉候選人網站與部落格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廣告所碩士論文。
    黃德福, 黃靖麟,(2008)。〈回溯投票或議題投票:2005年台北縣與高雄縣縣長選舉之比較分析〉,《選舉研究》,15(1):19-49。
    黃慕也, 張世賢,(2008)。〈政治媒介藉由政治效能、政治信任對投票行爲影響分析-以2005年選舉爲例〉,《台灣民主季刊》,5(1):45-85:。
    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Andrew Heywood(著),2009,《Heywood’s 政治學新論》(Politics),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楊政翔, 2016年2月3日。〈3千億市值還沒完!馬克祖克伯的三項秘密武器〉,《天下雜誌》。retrieved from : http://topic.cw.com.tw/event/2016ab/facebook.html
    楊婉瑩, 林珮婷,(2013)。〈她們改投給蔡英文嗎?2008-2012年總統大選性別差距的變動〉,《選舉研究》,20(2):37-71。
    楊璨瑜,(2014)。〈政治 KUSO 創作者:動機與展演〉,國立政治大學廣告所碩士論文。
    詹壬菡,方彩欣,(2012)。〈論網路虛擬社群中的從眾行為現象〉,《設計研究學報》,5:153-167。
    蒙志成,(2014)。〈「92共識」對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的議題效果:「傾向分數配對法」的應用與實證估算〉,《選舉研究》,21(1):1-45。
    劉正山,(2011)。〈媒體與社群:一個政治傳播學者眼中的脈絡〉,《傳播研究與實踐》,1(2):75-82。
    蔡佳泓, 王金壽, 王鼎銘,(2007)。〈以濁水縣為例解析臺灣2005年三合一選舉的聯合動員效應〉,《台灣政治學刊》,11(2):173-225。
    蔡佳泓, 徐永明, 黃琇庭,(2007)。〈〉,《選舉研究》,14(1):1-31。
    蔡佳泓,(2004)。〈民主深化或政黨競爭?初探臺灣2004年公民投票參與〉,《台灣政治學刊》,11(1):109-145。
    蔡佳泓,(2014)。〈現任縣市長支持之研究:多層次貝氏統計之應用〉,《應用經濟論叢》,96:1-30。
    鄭夙芬, 陳陸輝, 劉嘉薇,(2005)。〈2004年總統選舉中的候選人因素〉,《台灣民主季刊》,2(2):331-70。
    鄭夙芬,(2009)。〈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選舉研究》,16(2):23-49。
    蕭怡靖,鄭夙芬,(2014)。〈台灣民眾對左右意識型態的認知:以統獨議題取代左右意識型態檢測台灣的政黨極化〉,《台灣政治學刊》,18(2): 79-138。
    蕭遠,(2011)。〈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運動中的動員結構與組織型態?-以台北野草莓學運爲個案研究〉,《臺灣民主季刊》,8(3):45-85。
    賴進貴, 葉高華, 張智昌,(2007)。〈投票行為之空間觀點與空間分析-以臺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選舉研究》,14(1):33-60。
    謝明瑞(2015)。《大數據分析-以柯P現象為例》,〈國政研究報告〉,retrieved from: http://www.npf.org.tw/2/14788。

    英文文獻
    Aaron Miles . (2015.8.17)Politics, Social Media, and the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 retrieved from : http://www.socialmediatoday.com/social-networks/aweiner/2015-08-18/politics-social-media-and-2016-presidential-election-infographic
    Batto, N. F. (2013). Partisan and Personal Voting in SNTV: A Mixed Logit Model. Journal of Electoral Studies, 20(1), 121-153.
    Baum, M. A. (2002). Soft news and political knowledge: Evidence of absence or absence of evidenc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0(2): 173-190.
    Blumer, J.G & Kavanagh, D. (1999). The third Age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fluences and Feature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6, 209-230.
    Casteltrione, I. (2014). Facebook and Political Information in Italy and the UK: An Antidote against Political Fragmentation and Polarization?. Onlin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Media Technologies, 4(1).
    From echo chamber to persuasive device?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campaigns Cristian Vaccari
    Harrington, S. (2012). The uses of satire: Unorthodox news, cultural chaos and the interrogation of power. Journalism: Theory, Practice and Criticism, 13(1), 38-52
    Hartmann, T., & Tanis, M. (2013). Examining the hostile media effect as an intergroup phenomenon: The role of in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statu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3(3), 535-555.
    Huang, C., Wang, H. C., & Lin, C. C. (2012). Knowledge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and Voter Turnout. Taiwa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6(1), 239-279.
    Hwang, H., Kim, Y., & Huh, C. U. (2014). Seeing is Believing: Effects of Uncivil Online Debate on Political Polarization and Expectations of Deliberatio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58(4), 621-633.
    Johnson, T. J., & Kaye, B. K. (2014). Credibility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for political information among politically interested Internet user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4), 957-974.
    Kim, Y., Hsu, S. H., & de Zúñiga, H. G. (2013). Influence of social media use on discussion network heterogeneity and civic engagement: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ersonality trai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3(3), 498-516.
    Kozinets, R. V. (1997). I want to believe: A netnography of the x-philes’ subculture of consumption. In M. Brucks, & D. MacInnis (Ed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 24. (pp.470-475). Provo, UT: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Lee, J. K., Choi, J., Kim, C., & Kim, Y. (2014). Social media, network heterogeneity, and opinion polariz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4(4), 702-722.
    Marvin, L.-E. (1995). Spoof, spam, lurk and lag: The aesthetics of text-based virtual realiti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 1-12.
    McManus, J. H. (1994).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Thousand Oaks, CA: Sage.
    Nicholas Carr . (2015.9.2)How Social Media Is Ruining Politics . retrieved from : http://www.politico.com/magazine/story/2015/09/2016-election-social-media-ruining-politics-213104
    Prior, M. (2003). Any good news in soft news? The impact of soft news preference on political knowledg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0(2), 149-171.
    Reid, E. (1995). Virtual worlds: Culture and imagination. In S. G. Jones. (Ed.), Cybersocie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pp. 164-183). Thousand Oaks: Sage.
    Reid, S. A. (2012). A self‐categorization explanation for the hostile media effec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2(3), 381-399
    Weinberger, D. (2008). Echo Chambers= Democracy. A. Fine, ML Sifry, A. Rasiej, & J. Levy, rebooting america, 32-38.
    Weinberger, D. (2011). Too big to know. Nova Iorque: Basic Book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