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之馨
Chen, Jhih-Sin
論文名稱: 科技賦權與新聞自主的實踐:以網路原生媒體為例
Technology Empowerment and the Practice of Journalistic Autonomy in Online Media
指導教授: 王維菁
Wang, Wei-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1
中文關鍵詞: 網路原生媒體新聞工作者新聞專業自主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83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9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從Breed在1950年代研究新聞室控制,並探討新聞工作者如何利用組織控制的空隙,取得維護新聞專業自主的空間,從此之後,新聞工作者面對新聞室控制的抵抗方式,大多與Breed立論相去不遠。然而,新聞工作歷經數位科技浪潮,不管是工作形式與組織型態,都因此出現顛覆性的變化。新聞組織採納科技使用後,固然對新聞勞動力造成不良影響,但新聞工作者也從中習得在獨立完成新聞工作的科技技能。科技降低媒體市場進入門檻,個人只要具有小額資本,就能夠成立媒體,數位廣告以及多元的募資方式,也使小型網路原生媒體得以生存。而去除大型組織綿密的控制管理後,新聞工作者是否能在科技時代裡找到新的抵抗方式,而科技最後能成為新聞工作者帶來賦權結果,也就是以網路原生媒體形式得到在傳統新聞機構管理下而不可得的新聞專業自主權。

      最後,本研究發現,現階段離開傳統媒體而轉向網路原生媒體的新聞工作者,雖然主要目的是出於觀察到網路媒體趨勢而選擇轉換跑道,但因為對於新聞工作有不同偏向的追求,而會有對於專業導向網路原生媒體及商業導向網路媒體的不同選擇。然而,正因為新聞團隊在具備彈性的網路新聞組織工作裡,能持續溝通、並維持對於新聞自主的共識,並加以實踐,科技才真正為新聞工作者帶來新聞專業自主的賦權結果。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5   一、報禁解除後市場導向化的台灣傳統報業 5   二、新聞工作者權益、訴求與行動 7  第三節 研究架構 10  第四節 研究背景 11 第貳章 文獻回顧 12  第一節 新聞室控制與抵抗資源 12   一、新聞室控制 12   二、記者專業自主 14    (一)新聞專業概念沿革 14    (二)個人層面的新聞專業 16    (三)專業與自主的展現 18   三、記者抵抗資源 19    (一)個人抵抗資源 19     1.組織模糊空間 20     2.專業知識報導策略 21     3.聯合外部資源施壓 21     4.組織內部資源 22    (二)集體抵抗 23   四、小結 25  第二節 科技賦權 26   一、賦權 26   二、科技/網路賦權 29   三、新聞工作者與網路使用 31   四、小結 3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6  第一節、個案研究 36  第二節、研究設計 37  第三節、研究對象 38  第四節、訪談對象 40  第五節、研究資料 41 第肆章 研究發現 43  第一節、新聞工作者不再選擇傳統媒體的原因 44  第二節、網路媒體與自主性的關係 46   一、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 46   二、專業導向網路媒體與商業導向網路媒體的新聞工作者 49    (一)媒體組織發展目標與內容偏好 50    (二)工作者的新聞專業自主 54    (三)組織內部氣氛 58   三、 網路媒體工作者與科技賦權 59    (一)專業如何獲得肯定 59    (二)新聞專業如何反饋媒體 61 第伍章 結論 62  第一節、結果分析 62  第二節、研究討論 64 附錄一、訪談大綱 68  中文文獻70  英文文獻76

    王天濱(2002)。《台灣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圖書。
    王美文(2001)。〈增權觀點婦女學習〉,《社會教育學刊》,30,p27-p45。
    王維菁(2013),〈科技變遷下的台灣新聞記者薪資:現狀與出路—批判政經取向
    之思考〉,《中華傳播學刊》,23,73-124。
    王麗雲、潘慧玲(2000)。〈教師彰權益能的概念與實施策略〉。《教育研究集刊》。44卷,p173-199。
    方怡文(2005)。《女性網路參與及增權之質性研究-以台灣婦女網路論壇「人身安全版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伍崇韜(2005 年11 月1 日)。〈新聞編採六年 1600 人失業〉,《聯合報》,第A6 版。
    朱若蘭(2003)。《台灣報業記者勞工意識的建構與轉變(1984~2002年)》,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榮幸(1996)。〈一個自主性新聞專業團體的誕生 --記「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組織過程與實踐經驗〉,《新聞學研究》,52期,94-108。
    呂仁惠(2005)。《由女性主義觀點思考藝術教師專業自主:以一位國小女性視覺藝術教師為個案》,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呂東熹(2012),〈沉默的新聞記者、式微的媒體工會〉,收錄於《媒體改革 漫漫長路:紀錄與反思(1999-2009)》。台北;同喜文化。
    杜念魯(2006)。《部落格(Blog)對報業從業人員行為影響之初探》,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李祖舜(2004)。《擺盪在政治與專業之間:報紙政治記者對新聞實務與專業角色的認知》,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筱雯(2004)。《好新聞?好生意?台灣報業生產政治的轉變》。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銓(1987)。〈新聞的政治,政治的新聞〉,《新聞的政治,政治的新聞》。台北:圓神,頁III~XVI。
    吳炎烈(2009)。《電傳勞動者勞動條件與權益之研究-以報社記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玲(2006)。《商業化新聞操作下的自主空間:記者的反抗策略》,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吳美雲(2000)。《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建興(2002)《Empowerment理論的實踐與反思-以九年一貫教育改革能力教師工作坊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 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秀威。
    林富美(2002),〈台灣媒體工會意識與集體行動之初探〉,《新聞學研究》,第73期,頁63-94。
    林淳華(1994)。《新聞自主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林照真(2006)。《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台北:天下雜誌出版社。
    林威言(2008)。《媒體、媒體工作者與部落格的交會:初探媒體部落格的定位與意義》,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敬恆(2005)。《新資訊傳播科技脈絡下的文字記者工作技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2007)。《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台北:巨流。
    洪千晴(2010)。《"正文之外"-新聞記者的部落格梳洗與社會運動:以野草莓學運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徐榮華、羅文輝(2011)。〈台灣報業的問題〉,收錄於《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巨流。
    徐毓莉(2002)。《組織變革對新聞室成員態度之影響–中時報系個案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建豐(1994)。〈新聞專業與工會運動〉,《當代雜誌》,104期;144-147。
    涂建豐(1995)。〈追求專業是為保障新聞自主與自律〉,《當代》,108期;138-141。
    高政義(2008)。《衛星新聞台駐地記者勞動過程研究──控制與回應》,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張大風(2014年10月1日)。〈台灣媒體出現「宣傳指示」,淡化香港佔中運動〉,香港獨立媒體。線上檢索日期:2014年10月1日。網址: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6680
    張宏源(1999)。《解構媒體環境變遷與報業發展趨勢》,台北:亞太。
    張文強(2002)。〈媒體組織內部權力運作與新聞工作自主:封建采邑的權力控制與反抗〉。《新聞學研究》,73期,29-61。
    張碧華(1992)。《結構/個人:影響我國新聞從業人員專業化程度及其對新聞產業工會態度之相關因素研究──以「中國時報」、「自立報系」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2013)。〈2012 年「臺灣四報刊載中國參訪團新聞分析」:新聞素質、操控框架以及意識形態分析〉,2012 年媒體觀察基金會委託研究。
    梁莉芳(2001)。《召回我們的力量-一個阿美族部落舞團女性的生命經驗》,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群穎(2009)。《從網際網路看中國女性賦權實踐-以中國網易「女人論壇」為例》,南華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習賢德(2006)。《《聯合報》企業文化的形成與傳承(1963-2005)上、下冊》。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郭淑媛(2014)。〈熱血金童辦網路報 掀媒體小革命〉,《今周刊》,891期。
    郭姵君(2010)。《從組織雇員到獨立記者:三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義理形塑與實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動腦雜誌(2015)。〈網路新聞媒體爭鋒 ETtoday有哪些好成績?〉,網址:http://www.brain.com.tw/News/NewsPublicContent.aspx?ID=21411#ixzz3WtZg9lec
    上網日期:2015/02/11
    陳永興(2014年4月15日)。陳永興談「為什麼辦民報?」。民報。線上檢索日期:2014年4月15日。網址:http://www.peoplenews.tw/news/e6740376-09e9-42d8-9c0a-7f86ac13f170
    陳淳毅(2004)。《衛星電視新聞頻道社會記者專業性與守門行為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炳宏(2005)。〈廣告商介入新聞產製之新聞廣告化現象:兼論置入性行銷與新聞專業自主〉。《中華傳播學刊》,第8卷,頁209-246。
    陳曉宜(2006)。《報社記者抵抗資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順孝(2003):《新聞控制與反控制:「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台北:五南。
    彭慧明(2014年2月19日)。〈風傳媒開台 強調獨立媒體精神〉,《聯合報》,第A10版。
    傅旋(2002)。《報業採用資訊科技對新聞產製工作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彭欣怡(2007)。《網路空間作為男同性戀者賦權可能的探討》,玄奘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京平(2012)。〈個案研究〉,收錄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台北:台灣東華。
    游美惠(2002)。〈增能/增權/培力/彰權益能/權力增長(empowerment)〉。游美惠總編。《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頁98-101。
    曾嬿卿(1993)。〈第三勢力報業重新大洗牌:自由重金奏效,自立另覓財主〉,《財訊》,第130卷,頁246-250。
    莊迪澎(2015),〈新聞網站向「內容農場」挺進!〉,發布於「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上網日期:2015年3月2日。網址:
    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27903
    辜雅蕾(2008)。《數位科技對文化工作者的影響-以流行音樂工作者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建三(1998)。《大媒體:媒體工業與媒體工人》,臺北:元尊。
    黃巧婷(2001)。《從事性交易(之虞)少女離開機構後之生活經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英(2010)。〈科技賦權與認同協商:地方記者的數位空間敘事〉,收錄於《當代廣電研究:科技、產業與文化》。,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編著。頁3-26。
    黃國甦(2008)。《台灣文化買烙下新聞工作者的集體協商過程:以《民生報》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8年會論文。
    溫典寰(2005)。《身心障礙者的網路使用對賦權與生活品質影響之研究—以肢體障礙者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德明(2001)。〈新聞人不能承受之輕〉,《目擊者》,第24卷,頁25。
    廖郁毓(2001)。《台灣報業的生產科技、勞動過程與性別分工:以聯合報家父長的生產體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俐伶(2010)。《科技賦權與公共生活參與:探索公民記者的新聞想像與實踐》,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昌德(2005)。〈媒體集團化下的新聞工作者:從《中晚》停刊事件看媒體勞動權〉,《當代》,220:74-82。
    劉昌德(2008)。〈大媒體,小工會:媒體壟斷下的工作者組織 (1987- 2007)〉。「報禁解除二十年」研討會。台北,台灣:卓越新聞獎基金會。1月11日。
    劉蕙苓(2009)。《探索廣告主導向新聞:置入性行銷對電視新聞常規與記者專業性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惠鈞(2004),《電傳勞動工作中勞動控制之研究:以雲林縣報社全職地方記者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士敏(2008)。《自立事件核心記者的生命故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深度報導碩士論文。
    蔡崇隆(1995)。〈901運動與新聞專業〉,《當代》,第106卷。
    蔡慶輝(2011)。〈我們回來了!讓你就是媒體〉,網址: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11101/4383.htm上網日期:2011年11月1日
    鄭國威(2006)。《閱聽人2.0-部落客來了》,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玉芬(1998)。《新聞專業性概念結構與觀察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學位論文。
    戴靜宜(2003)。《網際網路中女性賦權實踐之檢視-以女性網站SheSay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慧卿(1991)。《我國新聞從業人員組織工會之研究:以報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蘋(1989)。《環保記者專業義理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元和(2015年4月7日)。〈中國嚴控台媒 封殺新頭殼、中央社〉。民報。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4月7日。網址:http://www.peoplenews.tw/news/aa543a3f-865a-4279-94aa-05b6d4d47e39
    蘇正平(1996)。〈新聞自主的理論和實踐〉,《新聞學研究》,第52期,頁21-33。
    蘇善村(1994):《報社組織控制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
    羅文輝、劉蕙苓(2006)。〈置入性行銷對新聞記者的影響〉。《新聞學研究》,第89期,頁81-125。
    羅文輝(1998)。《新聞人員的專業性:意涵界定與量表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
    權自強(2005)。《網路部落格使用對個人賦權之影響》,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Andrews, K.R.(1951), Executive Training by the Case Metho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p.58-70.
    Ascherson, Neal(1978)”Newspapers and International Democracy,” in James Curran(ed.), The British Press: A Manifesto. London: Macmillan Press.
    Babbie,E.(2004)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13th ed.). Belmont, CA:Wadsworth. 中譯:林秀雲(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Bailey, C. A.,& Lichty, L. W.(1972)Rough justice on a Saigon street: A gatekeeper study of NBC’s test execution film. Journalism Quarterly, 49,221-229.
    Baker, T. L.(1954). A History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New York:
    B. Gersch (1998) .Gender at the Crossroads: the Internet as cultural tex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vol.22, no.3, pp.306-322
    Barwis, Gail Lund(1978) “Contractual Newsroom Democracy”, Journalist Monographs, 57:1-33.
    Breed, W.(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Social Forces, May: 326-335. Also in W. (1955). Schramm (ed.) (1960), Mass Communication, 2nded.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Breed, W. (1997).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In D. Berkowitz (ed.)(1997).Social Meaning of News: A Text- Reader. Thousand Oaks, CA: Sage.
    Bromley, M. (1997). The end of journalism? change in workplace practices in the press and broadcasting in the 1990s. In M. Bromley & T.O'Malley(Eds.), A journalism readew(pp. 330-350). London: Routledge.
    Borden, S. L.(2000). “A Model for Evaluating Journalist Resistance to Business Constraints.”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15(3): 149-166.
    Creswell, J. W.(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rbett, J.M.& Keller, C.P.(2004). Empowerment and participato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multimedia systems: Observations from two communities in Indonesia.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2), 25-44.
    Curran, J.(1990). Culturalist Perspectives of News Organizations: A Reappraisal and a Case Study. In M. Ferguson(Eds), Public Communication: the New Imperatives(pp. 114-134). London:Sage.
    Deuze, M.(1998). The WebCommunicators: issues in research into online journalism and journalists[online]. In: First Monday.
    Dimmick, J.W.(1979). The Gatekeepers: Media organizations as political coali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6:2, 203-222.
    D.Kirton, &G. Virdee(1993), ”Partnership and empowerment”, Social Work with Children and families, 12, London: Open Polytechnic Foundation, European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2013, March 16). EFJ comments on media
    convergence. Retrieved December 22, 2005, from EFJ web site:
    http://www.ifj-europe.org/default.asp?index=214&Language=EN.
    Grossberg, L., Wartella, E. & Whitney, D. (1998). Media Making: Mass Media in a Popular Culture. London: Sage. 中譯:楊意菁、陳芸芸譯(2007)《媒體原理與塑造》。台北:韋伯文化。
    James Curran & Jean Seaton (1997). 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 The Press and Broadcasting in Britain. London: Routledge. 中譯:魏玓、劉昌德譯(2001)《有權無責--英國的報紙與廣播媒體》。台北:鼎文。
    Johnstone, John W.C.,Slawski, Edward J. & Bowman, William W. (1976)The News People: A Sociological Portrait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and Their Work.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Hall, Richard H.(1968).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Bureaucratiz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3: 92-104.
    Hsiang Iris Chyi and gorge Sylvie(1998), Competing with whom? Where? And How?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Electronic Newspaper Market
    Krause, A.(2002).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ontents and transformation.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41,603-623.
    L. M. Gutierrez, J. R. Parsons, &E. O. Cox(1998), Empowerment in school work practice: A sourcebook,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Lather,P.(1991). Getting Smart: 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 with/in the Postmodern.New York: Routledge
    Liebes, T.(2000). Inside a news item: A dispute over framing.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7: 295-305.
    Lippmann, W.(1920). Liberty and the New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Hone.
    Lipset, S. M., Trow, M., &Coleman, J.(1956). Union democracy: The inside poli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al Union. New York: Free Press
    McManus, J.H.(1994).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Let the Citizen Beware? Newbury Park, CA:Sage
    McLeod, J. M. & Hawley Jr., S. E.(1964)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newsman. Journalism, Quarterly. 46, 583-590.
    Medel-Anonuevo,C. &Bochynek, B.(1993)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Women's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P5-12 in Wome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Pathways Toward Autonomy. Hamburg: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Mertens, S., & Yarger, S.J.(1988).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 Leadership, empowerment, and involvement.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January-February, 32-37
    Moore, Wilbert E.(1969).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PP. 861-863 in D.A.
    Goslin(ed.), Handbook of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Chicago: Rand McNally.
    Nayman,O. B.; Atkin, C.K. & O’Keefe, G. J.(1973). Journalism as a profession in a developing society : Metropolitan Turjish newsmen, Journalism Quarterly, 50(1), 69-76.
    Patton, M.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Platt, J(1992)''Case Study'' in American Methodological Thought, Current Sociology,40:17。
    Pollock John C.(1981). The Politics of Crisis Reporting: Learning to be a Foreign Correspondent.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Inc.
    Pulitzer Joseph, (1904). The College of Journalism, North American Review, 178(May), 657.
    Ramazanoglu. C.(1992). Feminism and Liberation. P276-292 in Defining Women: Social Institution and Gender Divisio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Robert K Yin.(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3e. CA: Sage.
    中譯:周海濤、李永賢、張衡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台北:五南。
    Robert W. McChesney(2003)The Problem of The Media: U.S.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21st Century.中譯:羅世宏譯(2005),〈瞭解美國新聞實務(一):企業控制與專業主義〉,收錄於《問題媒體:二十一世紀美國傳播政治》。台北:巨流。
    Rowlands, Joanna(1997). Questing Empowerment. UK:Oxfam.
    Schramm, W. (1957). Responsibility in mass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Harpe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chudson, M.(1988). The profession of journalism in the Unite State. In N. O. Hatch(ed.)The professions in American history.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Shapiro, Andrew L.(1999) The control revolution: How the Internet is putting individuals in charge and changing the world we know.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中譯:劉靜怡譯(2001)。《控制權革命:新興科技對我們的最大衝擊》。台北:臉譜。
    Shoemaker, P.J. & Reese, S.D.(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 New York: Longman.
    Siddiquee, A. & Kagan, C.(2006). The Internet, empowerment, and identity: An explotation of participation by refugee women in a community internet
    project(CIP) in the United Kingdom. Journal of Community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6, 189-206.
    Singh,N.and Titi, V.(1995)”Empower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overview. ” In Empowerment: Towards Sustainbale Development. 6-28. Ed. N.
    Singh and V. Titi. Halifax, Nova Scotia, Canada/London: Fernwood/Zed Books.
    Sprague, J.(1992).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teacher empowerment.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1(2), 181-203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 Free Press.
    Walker, G.M.(1999). News in Transition, Part 2: Journalists or Technician of Both?, World Broadcast News, 22(10): 34-36.
    Weaver, David H.& G. Cleveland Wilhoit(1986). The American Journalists: A Portrait of U.S. News People and Their Work. Bloomington, In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Wilensky, Harold L.(1964).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2(2): 137-158
    Wils,Frits(2001)。Empowerment and its evaluation: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working paper series No.34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