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佑
Chen, Yi-You
論文名稱: 新北市國中導師道德思辯能力及其知覺班級道德領導之探究
A Study on Homeroom Teachers’ Mor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and their Perceived Moral Leader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es in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李琪明
Lee, Chi-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3
中文關鍵詞: 國中導師道德思考與論辯能力道德領導班級經營
英文關鍵詞: homeroom teacher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mor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moral leadership, classroom management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8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新北市國中導師道德思辯能力及其知覺班級道德領導,並分析兩者之間的相關。藉由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導師道德思辯能力與知覺班級道德領導,以檢視影響國中導師道德思辯能力與班級道德領導之因素,期望以此對現今國中階段學校道德教育推展,以及建構班級道德社群提供建言。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使用「道德思考與溝通能力量表」與「知覺班級道德領導問卷」,研究對象為104學年度任教新北市之國中導師,發出400份問卷回收352份有效問卷。資料蒐集後,使用IBM SPSS for WINDOWS 22.0統計軟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一、新北市國中導師道德思辯能力居於基準點,但受試者的道德思辯能力個別差異相當大,其中以道德判斷最強而道德論辯最弱,部份導師仍有精進加強的空間。二、不同年齡層及不同任職導師年資的導師在道德感知要項能力上具有部分差異;不同學校規模的導師在道德決定要項能力上具有部分差異。三、新北市國中導師自我感知之班級道德領導顯著高於基準點,自信程度較高,其中以關懷倫理最高而批判倫理最低。四、不同年齡層的導師在自我感知之整體班級道德領導具有部分差異;不同年齡層以及有無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導師,在自我感知之批判倫理要項具有部分差異。五、新北市國中導師道德思辯能力與知覺班級道德領導之相關微乎其微。基於本研究之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一、提升國中導師的道德思辯能力,尤須強調道德感知與道德論辯;二、培養在職導師的道德敏感度,避免單一價值或思維僵化;三、強化國中導師自我反思的機會,藉以增強其班級道德領導的批判倫理。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homeroom teachers’ mor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and their perceived moral leadership in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es of New Taipei City, an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oth as well.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of homeroom teachers’ scores across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would further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homeroom teahchers as well. The researcher utilized questionnaires which are “Mor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Scale” and “Perceived Moral Leadership in Classroom Questionnair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onducted by dispatching 400 questionnaires and 352 valid questionnaires to homeroom teachers of the 104 school year in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es of New Taipei City. After gathering the data, the researcher calculated IBM SPSS for WINDOWS 22.0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analysis.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scores of homeroom teachers’ mor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equal to the benchmark but there exist large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The moral judgment scores are the highest and moral discourse scores are the lowes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s not satisfying. Second, variables of “age group” and “working period of homeroom teaching”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moral awareness scores. Variable of “school size” h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competency of moral decision-making scores. Third, the homeroom teachers’ perceived moral leadership scor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verage score. It shows that the homeroom teachers’ attitudes of perceived moral leadership are positive and enthusiastic. The care ethics scores are the highest and critical ethics scores are the lowest. Fourth, variable of “age group”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moral leadership scores. Variables of “age group” and “participated in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 developmen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critical ethics scores. Fif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omeroom teachers’ mor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and their perceived moral leadership is low.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er offers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The first suggestion is to enhance homeroom teachers’ competencies in mor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to emphasize moral awareness and moral discourse. The second suggestion is to improve in-service homeroom teachers’ moral sensitivity for avoiding a single value or rigid thinking. Last but not least, to increase the opportunities of homeroom teachers in self-reflection for enhancing its critical ethics of moral leadership in the classroo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道德思辯能力意涵及其要項 15 第二節 道德領導理念及其內涵 35 第三節 教師道德思辯能力與班級道德領導之實徵研究 5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9 第一節 研究方法、架構與假設 6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72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82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研究倫理 8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7 第一節 新北市國中導師道德思辯能力之現況及其差異分析 87 第二節 新北市國中導師知覺班級道德領導情形及其差異分析 103 第三節 新北市國中導師道德思辯能力與知覺班級道德領導之相關分析 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結論 121 第二節 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31 中文文獻 131 英文文獻 137 附錄 139 附錄一 量表授權同意書 139 附錄二 道德思辯能力量表示例 140 附錄三 「導師知覺班級道德領導問卷」專家評定意見彙整 141 附錄四 導師道德思辯能力與知覺班級道德領導問卷 150

    中文文獻
    文多斌(2010)。從康德「實踐理性批判」論運動道德的可能性。臺灣體育學術研究,48,97-114。
    方永泉(2012)。批判與希望─以行動為中心的教師哲學。臺北市:學富。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市:洪葉文化。
    方能御譯(1993)。道德發展心理學(原編者:George F. McLean & Richard T. Knowles)。臺北市:臺北商務。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行政新方向。取自:http://www.ccunix.ccu.edu.tw/~deptkmc/paper/paper_c11.pdf
    王若怡(2004)。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道德推理與班級道德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雅各譯(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原作者:Carol Gilligan)。臺北市:心理。
    王鳳雄、蘇春地(2010)。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對組織轉型領導的啟示與實踐。學校行政雙月刊,69,1-19。
    王曉鶯(2013)。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道德領導與學生品格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伍振鷟(1999)。道德問題與教育,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哲學(283-300頁)。臺北市:五南。
    何依蓮(2013)國中導師實施道德領導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何琦瑜(2007年4月)。教與罰的掙扎,天下雜誌,教出品格力專刊,82-89。
    何舒婷(2006)。班級文化。載於鄭燿男、陳怡靖(主編),班級經營—管理與實務取向(11-2~11-16頁)。臺北市:華騰。
    吳百祿(2006)。知識經濟時代的領導理論。學校行政雙月刊,43,20-33。
    吳百祿(2009)。教師領導:理念、實施、與啟示。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3,53-80。
    吳清山(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3(1),1-31。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煥烘、方啟陽(2007)。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5,1-29。
    李奉儒(1996)。後現代與道德研究-多元文化的德育出路。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355-382)。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奉儒(2004a)。道德教育的再轉向或新保守?對於品格教育的一些質疑與期待。「品格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中。
    李奉儒(2004b)。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臺北市:揚智。
    李宜玫(2006)。國小教師專業倫理決定之研究:構念發展與歷程模式驗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宜玫、林世華(2009)。國小教師倫理決定模式之驗證。教育心理學報,41(1),147-166。
    李映文(2005)。潛在課程中的道德教育。公民訓育學報,17,121-144。
    李映文(2008)。高中學校道德氣氛與學生道德判斷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珮瑜(2014)。由Nel Noddings關懷倫理學論教師圖像。學校行政雙月刊,89,67-84。
    李琪明(2001)。兩岸德育與意識形態。臺北市:五南。
    李琪明(2003)。倫理與生活。臺北市:五南。
    李琪明(2004)。我國國中小校園道德氣氛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49(1),1-20。
    李琪明(2005)。社會價值重建中的教師道德觀反省―國中小教師道德發展與學校環境影響因素之質性探討。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九四年刊(43-76頁)。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
    李琪明(2007)。德育理念與實踐。載於教育部(主編),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9-53)。臺北市:教育部。
    李琪明(2007年4月)。什麼是品格教育。天下雜誌,教出品格力專刊(何琦瑜採訪整理),56-60。
    李琪明(2010年9月)。25縣市品格推手學校與教師總評-品格教育需要拉大視野。親子天下,教出品格力關鍵問答特刊47號(李佩芬採訪整理),96‐101。
    李琪明(2013)。我國中小學思辯取向之道德課程方案建構與實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期末報告(編號:NSC99-2410-H-003-032 -MY2),未出版。
    李琪明(2014年12月)。培養道德思考與溝通能力之MTC模式建構與運用。「我國國小道德教育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發表之專題演講,臺北市立大學。
    李琪明(2015)。道德思考與溝通能力做為品德教育的核心。中等教育,66(4),6-17。
    沈六(1986)。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沈六(1995)。教師的專業發展。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利與責任(279-308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沈清松(1996)。倫理學理論與專業倫理教育。通識教育季刊,3(2),1-17。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臺北市,臺灣書店。
    林侑瑋、吳政崎、牟鍾福、張祿純(2010)。高級中等學校體育教師道德領導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聯性。99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338-345。
    林明地(1999)。重建學校領導的倫理學概念。教育政策論壇,2(2),129-157。
    林明地(2006)。Nel Noddings關懷倫理學及其在學校領導的應用。教育政策論壇,9(2),101-130。
    林明地、陳成良(2010)。國小校長道德領導對學校組織文化與學生學習表現之影響。教育學刊,35,129-165。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譯(2000)。教育組織行為(原作者:Robert G. Owens)。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俊傑(2007)。道德領導與學校經營。學校行政雙月刊 48,210-224。
    林建福(2004)。教學專業的倫理省思。載於林建福(主編),教育專業倫理(2)(39-77頁)。臺北市:五南。
    林純雯(2002)。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8(2),69-111。
    林逢祺譯(2010)。道德哲學要義(原作者:James Rachels)。苗栗縣;桂冠。
    林榮吉、張瓊文、簡錡文、尤萃茹(1994)。國小教師道德判斷問題之研究,傳習,12,61-80。
    林遠澤(2006)。責任意識與道德發展的邏輯-論對話倫理學對於道德發展最高序階的重構及其在教育哲學上的涵義。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4-2411-H-343-005),未出版。
    武文瑛(2004)。由領導意涵申論領導者之理念、行為與認知。學校行政雙月刊,31,46-61。
    武維邦、陳驊、嚴國建(2010)。道德強度在不同的數位情境上對道德決策的影響。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9(2),21-36。
    武維邦、楊惠伶(2011)。不同網路交易情境道德決策差異之研究。聯大學報,8(1),155-176。
    邱皓政(201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第五版)。臺北市:五南。
    兪筱鈞譯(1993)。道德發展:柯爾堡的薪傳(原作者:Lisa Kuhmerker, Uwe Gielen, Richard L. Hayes)。臺北市:洪葉文化。
    施祐吉、梁忠銘(2009)。從後現代的角度探討國小消失中的道德教育另一個影響因素一師資培育變遷。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5,29-54。
    范滿妹(2002)。國小教師人格與批判思考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范熾文(2000)。學校行政決定的革新趨向:倫理決定。學校行政雙月刊,8,55-67。
    范熾文(2008)。教師專業倫理-理論、困境與實踐途徑。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64-83頁)。臺北市:心理。
    范熾文、林加惠(2009)。校長道德領導:意涵、理論與實施策略。研習資訊,26(3),103-108。
    秦夢群(2010)。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吳勁甫(2006)。國中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3),141-172。
    高博銓(2001)。郭爾保理論在學校教育上的啟示,中等教育,52(5),138-149。
    張民杰(2005)。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新仁、馮莉雅、邱上真(2004)。發展中小學教師評鑑工具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9,247-269。
    張鈿富、馮丰儀(2010)。臺灣國民中小學校長倫理傾向及道德領導行為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3(1),73-97。
    張鳳燕(1997)。國小教師的專業道德推理與教學訓導之關係研究(Ι)。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5-2413-H-153-009),未出版。
    張鳳燕(1998)。國小教師的專業道德推理與教學訓導之關係研究(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6-2413-H-153-002),未出版。
    張鳳燕譯(2004)。道德發展:研究與理論之進展(原作者:James R. Rest)。臺北市:心理。
    張德銳、李俊達、蔡美錦、陳輝誠、林秀娟、楊士賢、康心怡、黃柏翔、卓美月、鄧玉芬、高婉妃、管淑華、高紅瑛、邱馨儀、黃旭鈞、江啟昱、張淑娟(2004)。教學檔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
    梁美玲(2013)。高中職餐旅群學生知覺導師道德領導與自我品格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許純菁(2011)。國民中小學教師道德推理與品格教育效能感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許素紅(2011)。國小級任教師道德領導與學生利社會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連俊智(2007)。臺台灣教育改革的省思與持續改善思維-領導社群的整合觀點。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8,71-100。
    郭靜晃譯(1993)。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原作者:Newman, Barbara M. & Newman, Philip R.)。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延興、張慧芝譯(2003)。教學倫理(原作者:D. Carr)。臺台北縣:韋伯文化。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珊華(2009)。道德教育之「難為」與「可為」。教師之友,50(2),47-52。
    陳迺臣(2007)。品德教育基本原理及模式。教育研究月刊,159,5-14。
    陳閔翔、黃瑞祺(2013)。從審議民主到後國族民主:哈伯馬斯民主理論的發展與反思。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7,65 -118。
    陳瑤華(2002)。為甚麼我應該合乎道德?-康德的定言令式之意義。歐美研究,32(1),155-186。
    單文經譯(1986)。道德發展的哲學(原作者:L. Kohlberg)。臺北市:黎明。
    單文經譯(2000)。革新的教學作法,載於革新的課程領導(原作者:James G. Henderson & Richard D. Hawthorne)。臺北市:學富文化。
    曾憲政、張新仁、張德銳、許玉齡(2007)。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新竹市:新竹教育大學。
    曾麟喬(2009)。Neo-Kohlbergian取向之發展及其道德教育蘊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馮丰儀(2007)。學校行政倫理理論內涵及實踐之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219-248。
    黃乃熒(2003)。後現代思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1-23。
    黃宗顯(2008)。領導理論與研究概覽。載於黃宗顯(主編),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踐(249-266頁)。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2008)。品德教育的問題與展望。載於黃政傑(主編),新品格教育:人性是什麼(261-284頁)。臺北市:五南。
    黃藿(1999)。倫理學與教育。載於歐陽教(主編),教育哲學(99-119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楊宗仁(1991)。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對於校園倫理的啓示。教育資料文摘,21(6),158-179。
    楊忠斌(1999)。論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基礎-黑爾與哈伯瑪斯道德教育觀之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2,271-301。
    楊洲松(1995)。後現代主義與教育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31-44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深坑(1995)。現代化與後現代思潮衝擊下的師資培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165-188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深坑(1997)。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溫明麗(1995)。邁向21世紀的教育:超越現代與後現代。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89-124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8)。師道豈能止於民主-再論教育需要批判性思考。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頁1-28)。臺北市:心理詹棟樑(1996)。教育倫理學。臺北市:明文。
    劉秀嫚、李琪明、陳延興、方志華(2015)。品德教育現況及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之調查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2),79-109。
    歐用生(1992)。從「潛在課程」談教師的專業倫理(上)。研習資訊,9(2),11-14。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2004)。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
    蔡宛凌(2007)。國中教師道德認知發展與教育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進雄(2000)。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進雄(2003)。超越轉型領導-新轉型領導之建構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11,100-112。
    蔡進雄(2004)。揮別英雄式領導-論後英雄式領導在學校行政之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17,90-100。
    鄭花(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道德領導與學生品格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鈞元(2014)。幼兒園園長道德領導量表建構之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2,17-44。
    盧政吉(2002)。國小教師專業道德推理自我強度與專業道德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天下雜誌編輯小組(2010)。教出品格力關鍵問答【特刊】。臺北市,天下雜誌。
    謝文全(1998)。道德領導-學校行政領導的另一扇窗。載於林玉体(主編),跨世紀的教育演變(237-254頁)。臺北市:文景。
    謝淑鵑(2009)。教師道德判斷、組織公民行為、專業知能及任務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我國北區高級職業學校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簡成熙(2000)。正義倫理與關懷倫理的論辯:女性倫理學的積極意義。教育資料集刊,25,185-212。
    簡成熙(2005)。關懷倫理學與教育:Gilligan與Noddings思想初探。載於簡成熙(主編),教育哲學專論:當分析哲學遇上女性主義(227-267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簡成熙(2007)。臺灣德育的推展與研究何去何從。教育研究月刊,159,46-59。
    簡妙娟(1997)。郭爾堡之道德發展論對我國當前道德教育之啟示。訓育研究,36(2),13-22。
    顏玉雲(1995)。後現代主義與比較教育學之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125-143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蘇嫈娟(2007)。國小教師道德領導與學生品格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英文文獻
    Bagnall, R. G. (1988). Moral education in a postmodern world: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7(3), 313-331.
    Bebeau, M. J., Rest, J. R. & Narvaez, D. (1999). Beyond the promise: A perspective on research in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28(4) 18-26.
    Blase, J., & Anderson, G. L. (1995).The micropolitics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rom control to empowerment. New York, NY: Cassell.
    Buzzellia, C., & Johnstonb, B. (2001). Authority, power, and morality in classroom discours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7, 873–884.
    Cummings, R., Harlow, S., & Maddux, C. D. (2007). Moral reasoning of in‐service and pre‐service teacher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6(1), 67-78.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field, W. D. (2004). Moral leadership in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2(2), 174-196.
    Husua, J., & Tirrib, K. (2003). A case study approach to study one teacher’s moral reflect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9, 345-357.
    Johnson, L. E., & Reiman, A. J. (2007). Beginning teacher disposition: Examining the moral/ethical doma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3(5), 676–687.
    Jones, T. M. (1991).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by individuals in rrganizations: An issue-contingent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6(2), 366-395.
    Jonhston, M. & Lubomudrov, C. (1987). Teachers' level of moral reasoning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lassroom rules and rol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8(1), 64-77.
    Karaköse, T. (2007).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s regarding principals’ ethical leadership in Turkey.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8(3), 464-477.
    Kohlberg, L. & Hersh, R. H. (1977). Moral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the theory. Theory Into Practice, 16(2), 53-59.
    Kohlberg, L. (1966). Moral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 A development view. The School Review, 74(1), 1-30.
    Lampe, J. R. (1994, April).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and ethical reasoning process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Louisiana.
    Langlois, L., Lapointe, C., Valois, P., & Leeuw, A. D. (2013). Development and validity of the Ethical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52(3), 310-331.
    Lickona, T. (1991). 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ew York, NY: Bantam Book.
    Lishchinsky, O. S. (2011). Teachers’ critical incidents: Ethical dilemmas in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7(3), 648-656.
    MacCallum, J. A. (1993). Teacher reasoning and moral jud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student discipline situation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2(1), 3-17.
    Rest, J. (1994). Background: Theory and Research. In J. Rest & D. Narvaez (Eds.),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fessions: Psychology and applied ethics (pp. 1-2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Rest, J. R. (1999). Postconventional moral thinking: A Neo-Kohlbergian approach. New Jersey,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Rest, J., & Narvaez, D. (1994). Summary: What’s possible? In J. Rest & D. Narvaez (Eds.),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fessions: Psychology and applied ethics (pp. 213-22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Rost, J. C. (1993). Lead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estport, CF: Praeger.
    Sergiovanni, T. J. (1992). Moral leadership: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improvement.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hapiro, J. P., & Gross, S. J. (2013). Ethical educational leadership in turbulent times: (Re)solving moral dilemmas. New York, NY: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Snarey, J., & Samuelson, P. (2008).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radition: Lawrence Kohlberg’s revolutionary ideas. In L. P. Nucci & D. Narvaez (Eds.), Handbook of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pp.53-79). New York, NY: Routledge.
    Starratt, R. J. (1991). Building an ethical school: A theory for practice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7(2), 185-202.
    Thoma, S. J. (2006). Research on the defining issues test. In M. Killen & J. Smetana (Eds.), 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 (pp. 67-91).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alker, J. S. (2000). Choosing biases, using power and practicing resistance: moral development in a world without certainly. Human Development, 43(3), 135-156.
    Yukl, G. (1999). An evaluation of conceptual weaknesses in transformational and charismatic leadership theories. Leadership Quarterly, 10(2), 285–30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