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賀湘君
He, Xiang-Jun
論文名稱: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業倦怠及其因應初探
Burnout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Supported Employment Specialists
指導教授: 吳亭芳
Wu, Ting-F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復健諮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業倦怠因應
英文關鍵詞: supported employment specialists, burnout, coping strategie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2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4下載: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 採取質性研究的方式, 採取質性研究的方式, 採取質性研究的方式, 採取質性研究的方式, 採取質性研究的方式, 探討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 探討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 探討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 探討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 探討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 探討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 怠的因素,以及其 怠的因素,以及其 怠的因素,以及其 怠的因素,以及其 面對職業倦怠所使用的因應 面對職業倦怠所使用的因應 面對職業倦怠所使用的因應 面對職業倦怠所使用的因應 方法。 方法。 研究透過立意抽 研究透過立意抽 研究透過立意抽 樣,選擇十五位目前任職 樣,選擇十五位目前任職 樣,選擇十五位目前任職 樣,選擇十五位目前任職 樣,選擇十五位目前任職 樣,選擇十五位目前任職 於台灣北部地區的支持性就業服務員作為研 台灣北部地區的支持性就業服務員作為研 台灣北部地區的支持性就業服務員作為研 台灣北部地區的支持性就業服務員作為研 台灣北部地區的支持性就業服務員作為研 台灣北部地區的支持性就業服務員作為研 台灣北部地區的支持性就業服務員作為研 台灣北部地區的支持性就業服務員作為研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扎根理論的方式對所得資料分析、 整理,並歸納出以下研究結果: 整理,並歸納出以下研究結果: 整理,並歸納出以下研究結果: 整理,並歸納出以下研究結果: 整理,並歸納出以下研究結果:
    1. 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的因素分為個人、 環境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的因素分為個人、 環境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的因素分為個人、 環境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的因素分為個人、 環境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的因素分為個人、 環境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的因素分為個人、 環境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的因素分為個人、 環境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的因素分為個人、 環境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的因素分為個人、 環境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的因素分為個人、 環境影響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的因素分為個人、 環境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互動因素三類。其中,個人包含:工作方法不合適、找到 工作的意義、個性造成困擾人 工作的意義、個性造成困擾人 工作的意義、個性造成困擾人 工作的意義、個性造成困擾人 工作的意義、個性造成困擾人 工作的意義、個性造成困擾人 工作的意義、個性造成困擾人 工作的意義、個性造成困擾人 工作的意義、個性造成困擾人 工作的意義、個性造成困擾人 工作的意義、個性造成困擾人 生活狀態,及婚姻的影響; 生活狀態,及婚姻的影響; 生活狀態,及婚姻的影響; 生活狀態,及婚姻的影響; 生活狀態,及婚姻的影響; 生活狀態,及婚姻的影響; 生活狀態,及婚姻的影響; 生活狀態,及婚姻的影響; 環境因素包含:工作特性、績效困評鑑薪水 環境因素包含:工作特性、績效困評鑑薪水 環境因素包含:工作特性、績效困評鑑薪水 環境因素包含:工作特性、績效困評鑑薪水 環境因素包含:工作特性、績效困評鑑薪水 環境因素包含:工作特性、績效困評鑑薪水 環境因素包含:工作特性、績效困評鑑薪水 環境因素包含:工作特性、績效困評鑑薪水 環境因素包含:工作特性、績效困評鑑薪水 、職業晉升空 、職業晉升空 、職業晉升空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間小,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眼光;互動因素包含: 與同事 的摩擦、案主引起倦怠上司行事方 的摩擦、案主引起倦怠上司行事方 的摩擦、案主引起倦怠上司行事方 的摩擦、案主引起倦怠上司行事方 的摩擦、案主引起倦怠上司行事方 的摩擦、案主引起倦怠上司行事方 的摩擦、案主引起倦怠上司行事方 的摩擦、案主引起倦怠上司行事方 的摩擦、案主引起倦怠上司行事方 式、雇主對案的不友 式、雇主對案的不友 式、雇主對案的不友 式、雇主對案的不友 式、雇主對案的不友 好、案家的行為態度同事流動率高,及個人庭影響 好、案家的行為態度同事流動率高,及個人庭影響 好、案家的行為態度同事流動率高,及個人庭影響 好、案家的行為態度同事流動率高,及個人庭影響 好、案家的行為態度同事流動率高,及個人庭影響 好、案家的行為態度同事流動率高,及個人庭影響 好、案家的行為態度同事流動率高,及個人庭影響 好、案家的行為態度同事流動率高,及個人庭影響 好、案家的行為態度同事流動率高,及個人庭影響 好、案家的行為態度同事流動率高,及個人庭影響 。
    2. 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面對職業倦怠, 支持性就服務員所使用的因應方法可分為三類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聚焦問題、情緒逃避式的因應。其中,包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含:時間管理、尋求專業支持優化工作主動改變;聚焦情緒 的因應 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包含: 情緒宣洩、認知調節壓抑;逃避式的因應休閒娛樂,及離職。 休閒娛樂,及離職。 休閒娛樂,及離職。 休閒娛樂,及離職。 休閒娛樂,及離職。 除了主動因應,也有一些外部素可以緩解 除了主動因應,也有一些外部素可以緩解 除了主動因應,也有一些外部素可以緩解 除了主動因應,也有一些外部素可以緩解 除了主動因應,也有一些外部素可以緩解 除了主動因應,也有一些外部素可以緩解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的職倦怠,如:社會、案主回饋放 假,及機構的栽培。 假,及機構的栽培。 假,及機構的栽培。 假,及機構的栽培。
    3. 本研究亦根據結果,向支持性就業服務 員、本研究亦根據結果,向支持性就業服務 員、本研究亦根據結果,向支持性就業服務 員、本研究亦根據結果,向支持性就業服務 員、本研究亦根據結果,向支持性就業服務 員、本研究亦根據結果,向支持性就業服務 員、本研究亦根據結果,向支持性就業服務 員、本研究亦根據結果,向支持性就業服務 員、本研究亦根據結果,向支持性就業服務 員、本研究亦根據結果,向支持性就業服務 員、本研究亦根據結果,向支持性就業服務 員、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提出建 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提出建 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提出建 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提出建 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提出建 議,以幫助他們避免或減輕職業倦怠 議,以幫助他們避免或減輕職業倦怠 議,以幫助他們避免或減輕職業倦怠 議,以幫助他們避免或減輕職業倦怠 議,以幫助他們避免或減輕職業倦怠 議,以幫助他們避免或減輕職業倦怠 議,以幫助他們避免或減輕職業倦怠的困擾。
    關鍵字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業倦怠、因應

    Approaching through a qualitative based methodology,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burnout of supported employment specialists and corresponding coping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m. Fifteen supported employment specialists currently working in northern Taiwan were interviewed and analyzed via grounded theory.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1. Factors affect the burnout of supported employment specialist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dividual factors included inappropriate working method, feeling meaningless about work, distress caused by personality, personal living condition, and the impact of marriag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 unreasonabl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low salaries, limited space of promotion, and the so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teractive factors included friction with colleagues, clients, supervisors.
    2. Different types of coping strategies were used during burnout. Problem-focused coping style included time management, seeking for professional support, optimizing working method and making a change. Emotion-focused coping style included catharsis, cognitive adjustment and repression. Avoidance coping style included entertainment and turnover. Furthermore, besides proactive factors, some external factors could also attenuate their burnout, including social support, positive feedback from clients, short breaks and company’s vocation trainning.
    3.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further suggestions to
    supported employment specialists, the office, the government were addressed.
    Keywords: supported employment specialists, burnout, coping strategie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7 第一節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之概述 ............. 7 第二節 支持性就服員的工作與倦怠............. 9 第三節 影響職業倦怠的因素 ................ 13 第四節 壓力因應............................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 ....... 23 第二節 研究者的立場與角色 ................. 2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 26 第四節 研究程式 ............................28 第五節 資料分析 ............................29 第六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31 第七節 研究倫理 ............................3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 ..................35 第一節 參與者A之資料分析與結果.. .......... 35 第二節 各研究參與者資料分析結果 ........... 51 第五章 討論................................117 第一節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影響因素 .... 117 第二 節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倦怠因應方法.... 131 第三節 綜合討論 .......................... 13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結論 ...............................141 第二節 建議 .............................. 142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48 第三節 研究者的省思.................... .. 150 參考文獻 ..................................151 附 錄 .....................................158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 ................. ...... 158 附錄二 研究參與同意書 ....... ............ 159 附錄三 訪談前問卷 . .......................160 附錄四 訪談大綱 .......................... 161 附錄五 訪談札記 .......................... 162 附錄六 研究檢核函(一) .................. 163 研究檢核函(二) ..........................164

    104人力銀行。薪資情報。【線上論壇】。2015年10月4日取自https://www.104.com.tw/jb/wage/
    1111人力銀行。職務大辭典。【線上論壇】。2015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jobwiki.com.tw/vote.aspx?dutyB=200106
    方龍珠(2011)。語文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其應對策略。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3(4),7-8。
    田秀蘭(2000)。紮根理論在諮商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輔導季刊,36(4),35-40。
    李佳縈(2008)。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員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23-2908200812370300
    李晉豪(2013)。員工工作特性與職業倦怠之關聯性研究。休閒運動保健學報,4,115-126。doi:10.6204/JRSHP.2013.04.09
    李穎孜、陳孟芬、曹敏君(2010)。探討支持性就服員在社區化就業歷程中的角色功能與困境。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5。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5/85-12.htm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管理應用系統(2015年9月20日)。求才公告。【線上論壇】。取自http://vrs.evta.gov.tw/aspcode/JobCareerDetail.aspx?hits=Y&JobID=20150720000001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遴用及培訓準則(2014年5月27日)。
    邵昌玉,周宏(2011)。高校心理諮詢師職業枯竭的原因與對策研究。教育與職業,679(3),47-49。
    林世瑛( 2000)。就業服務員及督導員對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意見之探討(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728445120234151373
    林沛伶(2007)。智慧障礙者社區化支持性就業服務輸送系統之探討--以台中縣市就業服務員觀點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thuir.thu.edu.tw/retrieve/5354/095THU00201002-005.PDF
    林恕安(2004)。我國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政策之探討—以支持性就業服務為例(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周鵬飛(2010)。知識型員工職業倦怠影響因素分析及其幹預。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3(2),43-46。
    洪瑞斌(2013)。職業倦怠研究在臺灣之回顧與前瞻。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3(3),107-140。DOI: 10.6147/JHRM.2013.1303.04
    姚奮志(2007)。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員對利害盤算與合作意向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徐雅雲(2012)。身心障礙就業服務員人格特質、情緒智力對工作滿意度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5722560749125494898
    高新雅、張劍芳(2010)。學歷水準對護士職業倦怠的影響及對策。中國民族民間醫藥,19(9),205-206。
    郭俏怜(2008)。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員專業發展歷程—工作價值觀、因應工作困境面向(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0791211302832752576
    陳家棟(2008)。臺北縣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人員職業耗竭與離職傾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ntnugsweb.cgi?o=dntnucdr
    陳靜江(2002)。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模式。載於陳靜江、胡若瑩、李崇信、李基甸(主編),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之社區化就業服務理念與實務:作業流程與工作表格使用手冊。台北市: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孫夏蘭(2011)。初中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教育探索,235(1),117-118。
    梁洨潔(2009)。職業倦怠現象的性別分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1),56-62。
    張宸瑄(2013)。支持性就業服務員對穩定就業智慧障礙者之服務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黃曼聰、褚增輝、呂淑貞、徐志誠(1996)。職能治療人員職業倦怠情形研究。職能治療學會雜誌,14(1),35-53。
    黃瑋(2012)。護理人員職業倦怠與應對措施。醫學與社會,25(6),81-83。
    黃寶園(2009a)。工作壓力對工作滿足、職業倦怠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取向。教育心理學報,40(3),439-462。
    黃寶園(2009b)。不同職業類別人員職業倦怠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3(1),23-48。
    曾垂凱、時勘(2010)。職業倦怠形成機制的初步研究。人類工效學,16(2),26-29。
    補助地方政府辦理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計畫(2014年10月20日)。
    新北市政府人事處人事業務系統(2015年11月6日)。教師薪額一覽表。【線上論壇】。取自eps.ntpc.gov.tw/peolab/datafile/cash-5.doc
    趙簡、張西超(2010)。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的關係——心理資本的調節作用。河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8(3),139-143。
    蔡俸誼(2003)。社會福利機構之就業服務員離職請向探討─以台中市身心障礙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鄭雅文、葉婉榆、林宜平(2007)。臺灣職場疲勞問題的社會性。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6(4),251-253。
    黎育銓(2012)。聽障職業重建服務工作的反思——以北部地區支持性就業服務員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1664250900044725690。
    劉祥業(2006)。職業倦怠自治手冊。臺北:國際文化出版社。
    劉淑甯、謝廷豪(2013)。工作資源對員工職業倦怠與敬業貢獻之影響:自我中心取向/集體中心取向的幹擾。修平學報,27,103-122。
    蕭金土、陳瑋婷(2011)。高職特教班教師情緒智慧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教育研究學報,45(1),71-87。
    謝加娣、羅新興、嚴奇峰(2012)。情緒智力與性別對工作要求—資源與職業倦怠關係之幹擾作用——以臺北市社區精神復健機構人員為實證對象。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5(4),1-21。
    Alarcon, G. M. (2011). A meta-analysis of burnout with job demands, resources, and attitud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9, 549–562.
    Armstrong, A. J., Hawley, C. E., Lewis, A. N., Blankenship, C., & Pugsley, R. A. (2008).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setting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CRC personnel. Journal of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28, 41–51
    Arnold, J., Randall, R., Patterson, F., Silvester, J., Robertson, I., Cooper, C., Burnes, B., Harris, D., Axtell, C., & Hartog, D. D. (2010). Work psychology: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ur in the workplace (5th ed.). Harlow: Pearson.
    Bakker, A. B., Demerouti, E., & Sanz-Vergel, A. I. (2014). Burnout and work engagement: the JD–R approach. 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 389–411.
    Bakker, A. B., Killmer, C. H., Siegrist, J., & Schaufeli, W. B. (2000). Effort-reward imbalance and burnout among nurse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1, 884-891.
    Deklava, L., Circenis, K., & Millere, L. (2014). Stress coping mechanisms and professional burnout among latvian nurses.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59, 261-267.
    Ding, Y., Yang, Y., Yang, X., Zhang, T., Qiu, X., He, X., Wang, W., Wang, L., & Sui, H. (2015).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ping sty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burnout among Chinese Nurses. PLOS ONE, 10(4), 1-14. DOI: 10.1371/journal.pone.0122128
    Foley, C., & Murphy, M. (2015). Burnout in Irish teachers: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work environment and coping factor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50, 46-55.
    Gam, J., Kim, G., & Jeon, Y. (2016). Influences of art therapists’ self-efficacy and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on burnout.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47, 1–8.
    Garrosa, E., Rainho, C., Moreno-Jimenez, B., & Monteiro, M.J. (20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tressors, hardy personality, coping resources and burnout in a sample of nurses: A correlational study at two time poi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47, 205–215.
    Hakanen, J. J., Bakker, A. B., & Jokisaari, M. (2011). A 35-year follow-up study on burnout among Finnish employe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6, 345–360.
    Kalliath, T. J., O'Driscoll, M. P., Gillespie, D. E., & Bluedom, A. C. (2000). A test of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in three samples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ork & Stress, 14, 35−50.
    Kammeyer-Mueller, J. D., Judge, T. A., & Scott, B. A. (2009). The role of core self-evaluations in the coping process: test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4, 177-195.
    Kim, J. (1987). Relations of perceived stress, cognitive set, and coping behaviors to depression: A focus on freshmen’s stress experienc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eoul: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Koh, M. Y. H., Chong, P. H., Neo, P. S. H., Ong, Y. J., Yong, W. C., Ong, W. Y., Shen, M. L. J., & Hum, A. Y. M. (2015). Burnout, psychological morbidity and use of coping mechanisms among palliative care practitioners: A multi-centre cross-sectional study. Palliative Medicine, 29(7), 633–642.
    Lin, Y. S., Huang, W. S., Yang, C. T., & Chiang, M. J. (2014). Work-leisure conflict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well-being: The roles of social support,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job burnout. Tourism Management, 45, 244-252.
    Maslach, C., & Florian, V. (1988). Burnout, job setting, and self-evaluation among rehabilitation counselors.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33(2), 85-93.
    Maslach, C., & Leiter, M. P. (2008). Early predictors of job burnout and engag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3, 498−512.
    Maslach, C., Schaufeli, W. B., & Leiter, M. P. (2001). 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 397−422.
    Montgomery, C., & Rupp, A. A. (2005). A meta-analysis for exploring the diverse causes and effects of stress in teachers.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8(3), 458-486.
    Oser C. B., Biebel E. P., Pullen E., & Harp, K. L. H. (2013).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prevention of burnout among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counselors: A rural versus urban comparison. Journal of Psychoactive Drugs, 45 (1), 17–27.
    Payne, M. L. (1989). Preventing rehabilitation counselor burnout by balancing the caseload.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55(4), 20-24.
    Purvanova, R. K., & Muros, J. P. (2010). Gender differences in burnout: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7, 168–185.
    Schaufeli, W. B., & Buunk, B. P. (2003). Burnout: An overview of 25 years of research and theorizing. In M. J. Schabracq, J. A. M. Winnubst, & C. L. Cooper (Eds.), The handbook of work and health psychology (2nd ed., pp. 383-425).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Schaufeli, W. B., & Taris, T. W. (2014).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work and health. In G. F. Bauer, & O. Hammig (Eds.), Bridging Occupational, Organizational and Public Health (pp. 43-68). Dordrecht, Holland: Springer Netherlands.
    Schneider, T. R., Rench, T. A., Lyons, J. B., & Riffle, R. R. (2012). The influence of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and openness on stress responses. Stress and Health, 28(2), 102-110.
    Semmer, N. K., McGrath, J. E., & Beehr, T. A. (2005). Conceptual issues in research on stress and health. In C. L. Hooper (Ed.), Handbook of stress medicine and health (2nd ed., pp. 1−43). London, England: CRC Press.
    Shirom, A. 1989. Burnout in work organizations. In C. L. Cooper, & I. Robertson (Ed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pp. 25-48). New York, NY: Wiley.
    Shirom, A. 2003. Job-related burnout: A review. In J. C. Quick, & L. E. Tetrick (Eds.), 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pp. 3-18).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ilkerson, K., & Bellini, J. (2006). Intra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urnout among school counselo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4(4), 440–450.
    You X. Q., Huang J. , Wang Y. S., Bao X. H. (2015).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level factors and burnout: A meta-analysis of Chinese participa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4, 139–145.
    Zeidner, M., & Endler, N.S. (1995). Handbook of coping: Theory, research, applications. New York, NY: Wile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