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婷儂
論文名稱: 「藝文」空間的經營實踐: Live house轉向Live café的歷程
指導教授: 蔡如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Live houseLive café音樂藝文展演空間獨立創作音樂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62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6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藉由「地下社會」之關閉事件來延伸問題意識,探討從完全以表演為主的Live house轉向到藝文咖啡(Live cafe)之空間型態轉變,兩者空間型態的轉向是否與整體社會大眾的情感結構與價值觀轉換有關?以Live cafe爲研究對象,本研究將其分為三種取向的空間,分別是以表演為主軸的空間、以藝文加上咖啡廳為主軸的空間、與以文創複合式為主要發展根源的空間,接著探討上述提問之「藝文」情感結構與價值觀在這些空間中的正當化流動,而這種流動是以Live cafe空間中的人,包括經營者、表演者及消費者建構而成,藉由Barthes提到關於神話與迷思的概念,來追溯起源以及不同時期的社會環境來分析其背後隱藏的含義。

    關於Live表演型態的轉變與藝文價值觀,在經營型態轉向情況下,對音樂文化、社會網絡與商業拉扯間產生不同的改變,追逐藝文的情感結構與價值觀好像成了現在社會中一種新的世代樣貌,是一種實踐與再現空間的過程。此外,藝文逐漸成為社會大眾認可的一種價值觀,再加上近年來文創的發展,便不斷地追逐著這樣的步伐。

    Live house與Live cafe兩者空間最大的共通點是其「音樂性」,在轉向的過程中,以往的搖滾類Live house所出現的金屬樂、搖滾樂,在Live café逐漸藝文化後減少許多,象徵某種音樂類型的死亡,但相反地,「講唱表演」的形式成了一種趨勢,用故事去包裝音樂,與所謂小清新、Unplugged有所連結,大多屬於講唱形式的音樂分享會而非演唱會型態的方式,使聽眾與表演者有所交流,這樣的音樂種類增減使得Live表演空間更大眾化的滲透到人們生活中,上述所提其在Live house轉向Live café的所有面向,無論是經營者、表演者、消費者都反映了現在世代的價值觀與先前的差異,擴及到整個社會層面,或許也是現在政府與大眾所重視的文創產業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壹、地下社會之死意味著什麼 第一節、Live house現存爭議問題 4 第二節、Live house現場表演空間 5 一、Live house inTaiwan 6 二、不同Tone調的Live house空間 8 三、Live house分類與研究對象 9 第三節、研究方法 13 貳、空間中流動的情感結構 第一節、「藝文」的名稱起源 15 第二節、追逐著「藝文」步伐 17 第三節、藝文咖啡展演空間(Live cafe)與社會文化間之相互關係 26 一、藝文咖啡逐漸趨向流行文化 26 二、藝文咖啡Live cafe與文化創意 27 參、藝文咖啡展演空間(Live cafe)中的人事物 第一節、小空間裡的價值觀流動與建構 29 一、無形的迷思認同:對於藝文的價值與思維 29 二、有形的實體存在:經營者、表演者與消費者 33 第二節、Live cafe中的音樂網絡 41 肆、我們的世代in Live cafe 第一節、Live house走向Live cafe 45 一、經營型態: Live house與Live cafe之差異 48 二、經營問題: 地社事件怎麼看/鄰居與居民的關注 58 三、表演者內容改變/貫穿兩者的音樂性 64 四、消費者藝文意識與價值觀/什麼生活風格的追逐? 72 第二節、Live cafe店家看待藝文價值觀之心態思維 75 一、披上「藝文化」的色彩 76 二、現在的Live cafe型態是如何擴大到與整體社會網絡連結81 第三節、藝文咖啡廳(Live cafe)空間與社會網絡和商業之關係? 84 一、藝文與商業之間的矛盾如何看待? 84 二、Live cafe與社會大眾的連結:文創新浪潮 87 伍、結論 第一節、空間的轉換:Live house逐漸轉向Live café的差異 91 一、Live表演空間轉變:社會大眾對「藝文」價值觀的思維 93 二、現場表演大環境變遷與未來發展 94 第二節、我的「世代」反思Live house轉向Live café 96 參考書目 98 附錄一、訪談大綱 106

    中文文獻
    Mr. Lee。2013.07.29。〈1976主唱阿凱不插電 打造60坪搖滾迷朝聖地〉,好房 
    News。http://news.housefun.com.tw/jill/article/39276736461(2014.05.28瀏覽)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原書Mike,Crang[1998].CulturalGeography.ChuLiu.)
    王志弘(2003)。<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域市與設
    計學報」,15/16:1-13。
    古宜靈、辛晚教(1999)。都市化、階層化、文化認同與藝文活動參與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3),532~554。
    江國豪(2004)。《非主流音樂之台灣意識研究:以1980年代後之歌曲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夢慈(2001)。《台北創作樂團之音樂實踐與美學-以「閃靈」樂團為例》。台
    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昊燁(2010.10.19)。《夜之巴別塔》,〈台灣獨立音樂的起源〉。
    http://blog.roodo.com/babelnight/archives/14229833.html(2014.07.28瀏覽)
    何東洪、張釗維(2000)‬。《戰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一個徵兆性的考察》,149-225。臺北市:遠流。
    何東洪(2004a)。〈流行音樂消費的地方性意義:以「地下社會」Pub為例〉,「2003年文化研究年會」,台北市。
    何東洪(2005)。《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流行音樂展演中心」專業評出:彙整分析國內流行音樂產業之政策建議期末報告》(94NYC-4-01)。台北:桃園縣九座寮文化協會。
    何蕙如(2011)。《文化消費與生活風格的形塑-以「海邊的卡夫卡」為例》,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論文 。
    何琦瑜(2004)。〈創意產業促進者馬世芳給好音樂另一片天〉,《天下雜誌第300期特刊:夢想300迎接陽光世代》2004年6月。
    呂欣純、楊建章(2009)。〈音樂學研究的空間新視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11(1):15-23。
    吳美枝(2003)。《台北咖啡館之研究‐‐‐以文人活動為中心的探討(1949‐1989)》,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吳建忠、彭思舟(2012)。《臺灣文創新論:臺灣社會的十四項另類文創觀察》,台北:秀威資訊。
    吳駿逸(2007年2月)。《Live house,持續往前的道路》。大聲誌。瀏覽日期:2010年 2月16日。http://www.bigsound.org/bigsound/weblog/003148.html
    李佳純譯(2008),安迪沃荷經濟學,ElizabethCurrid,台北市:原點出版社。
    李俊明(2005)。《創意英國》,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書:ChrisSmith[2005],CreativeBritain.)
    李雅雯(2010)。《在跨國音樂集團跨入台灣之後:從唱片製作人的創作自主性談起》。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和宇(2008)。《臺北暢飲型夜店文化之研究-暈眩與狂歡的競逐》。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管理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宗德譯(2003),Smith, P.& Riley, A.著。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韋伯。頁 177 。
    林怡瑄(2003)。《台灣「獨立唱片」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政逸(2008)。《文化產業群聚與創新之治理:臺北音樂產業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科呈(2012)。《Live house 與臺灣音樂產業之互動關係探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麗珠(200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大學藝文中心之功能與定位研究》(NSC 90-2411-H-007-007)。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
    馬世芳(2009.12.24)。不再地下,依舊獨立─淺談台北 Live house 場景
    http://blog.chinatimes.com/honeypie/honeypie/archive/2009/12/24/458966.html(2012/04/11瀏覽)。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志揚。
    許逸凡(2008)。《地下好樂:認識地下音樂的第一本書》,台北:書泉。
    許薔薔譯(1998)。《神話學》,台北:桂冠。(原著RolandBarthes)
    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原書Bennett,Andy[2001]. CulturesofPopularMusic.OpenUniversityPress)
    莊景和(2005)。《正統性的對戰:台灣嘻哈饒舌樂的音樂政治》。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哲浩(2009)。《台北市公館地區Live house消費者生活型態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展業設計與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巧歆(2012)。Live house在臺灣北部地區之發展現況--以「西門紅樓河岸留言」為例。藝術論文集刊,19,233-253。
    陳怡蓁。2014/05/19。〈甘樂文創 再造三峽文化商機〉,《聯合新聞網》, http://g.udn.com/NEWS/FINANCE/FIN9/8684183.shtml(2014.10.11瀏覽)
    陳德政(2011)。《給所有明日的聚會》。臺北市,大家。
    陳曉偉(2002)。《台北非創作職業樂團之音樂空間建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世倫。(2011)。怎樣「反叛」,如何「抗議」?試論「搖滾樂改變世界」的政治想像。
    張志宇譯 (2005)《劍橋大學搖滾與流行閱讀本》,Frith,Simon,TheCambridge
    Poststructuralisttheory,台北:商周。
    張容瑛。(2001)。《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網絡、創作系統與空間》。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等譯(1999)《傳播符號學理論》,Fiske,J.(1990)(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台北:遠流。
    張協昇、張菁雅。2010/04/13。〈禁用擴音器街頭藝人抗議〉,《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13/today-center13.htm。(2012/04/11瀏覽)
    張鐵志、傅鉛文、陳弘樹。2010/11/09。〈Live house與獨立音樂的關係〉,wb@青平,http://ystaiwan-epaper.blogspot.com/2010/12/live-house.html(2012/04/16瀏覽)。
    張鐵志。2014/04/02。〈張鐵志:從小確幸到憤怒的一代〉,天下雜誌獨立評論。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7/article/1201(2014/05/22瀏覽)
    梁偉詩。2012/02/03。〈我是你的樂與怒〉,《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2/03/YC1202030001.htm。(2012/05/20瀏覽)
    施力群、陳秋雯、陳若齡(2004年12月)。<台灣流行音樂的再發現—一個生活風格觀點的關照。>,《「疆界/將屆:2004年文化研究學生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交通大學社會文化研究所。
    許嘉猷(2004)。〈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自主化:藝術社會學的凝視〉。歐美研究,34(3),357-429。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14。
    黃哲斌。2010/02/20。〈地下社會何東洪的文創實驗室〉,《中時電子報》。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30511+112010022000025,00.html。(2013/05/12瀏覽)
    黃威融。2012/12/31。〈黃威融:所謂的「文青雜誌」,其實是幾種誤解所造成…〉,天下雜誌獨立評論。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76/article/56 (2014/10/22瀏覽)
    黃津珏(2014)。〈Live house:香港 HiddenAgenda × 台北地下社會〉,《號外雜誌專欄》。http://buzzorange.com/2014/06/12/hong-kong-hidden-agenda/ (2014/06/17瀏覽)
    黃凱翎(2011)。《初探兩千年後「英倫搖滾」在台灣的歷史與市場》。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靖惠(2007)。《圖騰樂團音樂實作的美學與真誠性》。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葛祐豪。2010/03/16。〈高雄孩子的堅持傅鉛文大港開唱幕後推〉,《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r/16/today-south34.htm。(2012/04/14瀏覽)
    楊幼蘭譯(2008)。創意城市。Landry, C.著;台北:馬可孛羅。
    楊銘宸(2011)。《誰的Live house- 解讀Live house之空間、音樂及參與者文化》。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婉歆(2003)。《都會咖啡館情境空間的體驗—女性的經驗剖析》。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璨羽(2008)。《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一個獨立音樂視野的探討》。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妤(2011年4月1日)。FerrisWheelKeepsRolling:沖繩的搖滾世代。破周報。http://www.pots.tw/node/7823(2012/12/22瀏覽)
    劉珦尹(2011)。《「Live house」活動吸引力與服務品質對行為意圖之影響─以消費者體驗為中介變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燕妮(2010)。《藝術融入商業空間對品牌形象與顧客忠誠度之影響─以藝文咖啡館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理論意涵〉,《當代》,168:10-25。
    管中祥。2004/07/27。〈台灣獨立樂團該試著親近社會〉,《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1600。(2012/03/09瀏覽)
    管仲暉(2010)。《台灣搖滾音樂節關鍵成功因素與發展策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俊逞。2011/07/08。〈請給我們一個「合格」的劇場吧!—小劇場與替代性展演空間的合法性問題〉,《PAR表演藝術雜誌》。 
    蔣梓驊譯(2003)。《實踐感》。南京:譯林。(原書:Bourdieu,P. [1980 ]. Lesens pratique. Paris: LesEditionsdeMinuit.)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8817。(2012/03/09瀏覽)
    蔡明志(2011)。〈臺灣公眾飲酒場所初探:1895-1980s〉,《中國飲食文化》,2(7):123-169。
    鄭凱同(2005)。《主流與獨立的再思考:文化價值、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的思辯與探討》。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凱同。2007/02/06。〈聽不見的城市〉,《大聲誌》。http://www.bigsound.org/bigsound/weblog/002751.html。(2012/04/15瀏覽)
    鄭凱同。2011/09/22。〈八爪法令纏身 Live house無間輪迴〉,《共誌》第二期。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2754。(2012/04/16瀏覽)
    蕭依容(1995)。《台北新興Pub的休閒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謝光萍(2006)。《誰在那裡聽自己的歌-台北Live house樂迷與音樂場景》。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明珠譯(2011)。《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台北 :新經典文化。(原書KAWAMOTOSABURO. [1988].マイ・バック・ページ)
    簡妙如(2001)。《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簡妙如 (2012)。〈誰來對政府比中指?從夢想家到流行音樂補助政策的省思〉,《共誌》第三期。
    簡妙如、劉昌德、林玉鵬(2011)。〈獨立音樂路迢迢 攜手並行 不必孤單----獨
    立音樂工作者專訪〉,《共誌》第二期。http://commagazine2011.blogspot.tw/2011/09/blog-post_22.html。(2012/04/15瀏覽)
    羅友成(2010)。《獨立音樂與空間城市》。淡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悅全(2000)。《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台北:城邦文化。
    蘇勤惠(2002)。《都市休閒空間的民族誌研究:以台南市PUB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博士班論文。

    英文文獻
    Andy Bennett & Ian Rogers(2012). Inthescattered fieldsofmemory: Unofficiallivemusicvenues, collectiv ememory and local live music scenes in three Australian c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rd IAPMS2012 conference
    Auslander, P. (2006).Performing glamrock: gender and theatricality in popular  
    music.
    Barthes, R. (1973).Myth Today. In Evans, J. & Hall, S.(ends.),Visual Culture:
    Bourdieu P. (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Cambridge: Polity.
    Bourdieu, Pierre. (1985). The Social Spaceand Genesis of Group. Theory and Society.14:6. 723-744.
    Charles Keil (2012)Music Mediated and Livein Japan. Ethnomusicology.
    Vol. 28, No. 1(Jan.,1984), pp. 91-96
    Chris Gibson & Shane Homan (2004). Urban redevelopment, Livemusic and publicsp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10:1,67-84
    Featherstone, M.(1991).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rith, Simon. (1987)Toward sanaesthetic of popula rmusic.
    Frith, Simon. (1996) erformingRit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Hirvela, DavidP. (1990). The performing Art: An Audience’s Perspective.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Kotler, P.(1973)Atmospherics as marketing tool. Journal of Retailing.49,48-64.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Nicholson-Smith, 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Kyohei Miyairi(2012),The Recitalization of Live Music Scenein 
    Japan,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Inter-Asia 
    Pop Music Studies (IAPMS),Taipei, Taiwan.
    Lelio, Camilleri (2010) Shaping sounds, shaping spaces. Popular Music, 29, pp 199­211 doi: 10.1017/S0261143010000036
    Ma, E.(2002)Emotionalenergyandsub-culturalpolitics: Alternativebandsin
    post-1997 HongKong. Inter-AsiaCulturalStudies, 3(2),187-200.
    Murray, Schafer. R. (1977). 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 tand the Tuning of theWorld.
    Philip Auslander (2006). Musicas Performance: Living in the Immaterial World.
    Theatre Survey, 47, pp. 261-269. doi:10.1017/S004055740600024X
    Schafer, R. Murray(1977).《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tandthe Tuning of the World》
    Shane Homan (2008). A portrait of the politician as a young Pub rocker: live music ve
    Nuere form in Australia. Popular Music, 27,
    pp 243­256 doi: 10.1017/S0261143008004030
    Shin Hyun joon, & HoTung‐hung(2009)Translation of ‘America’ during the early
    Cold Warperiod: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10:1, 83-102

    參考網站
    音謀筆記。http://jeph.bluecircus.net/(2012/11/21瀏覽)
    INDIEVOX。http://www.indievox.com/(2012/7/14瀏覽)
    行政院文建會。http://www.cca.gov.tw/(2013/10/21瀏覽)
    行政院新聞局。http://info.gio.gov.tw/(2013/10/21瀏覽)
    中華民國經濟部。http://gcis.nat.gov.tw/(2014/06/22瀏覽)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http://dict.revised.moe.edu.tw/(2014/02/03瀏覽)
    海邊的卡夫卡部落格。http://kafkabythe.blogspot.com/(2014/03/21瀏覽)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  (2014/10/21瀏覽)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