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東翰
Wu, Tung-Han
論文名稱: 男同志交友app之親密關係研究:困境.經驗.尋找對象
A Study of Intimacy in Gay Men's Dating Apps:Dilemma. Experience. Finding Objects
指導教授: 劉立行
Liu, Li-Hsing
口試委員: 李貞怡
Lee, Chen-Yi
杜聖聰
Du, Sheng-Tsung
劉立行
Liu, Li-Hsing
口試日期: 2023/01/1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男同志男同志交友app男同志親密關係
英文關鍵詞: Gay, Gay dating app, Gay intimacy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法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08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2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究使用男同志交友app的使用者,在尋找親密關係的對象、發展親密關係的困難,以及親密關係中產生何者困境。以質性研究作為研究面向,而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在於暸解與描繪男同志交友app的使用者在親密關係發展所遭遇的困境,以及背後的社會結構與脈絡,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可以進行描繪男同志交友app親密關係的本質與其中情感因素。
    研究發現:一、男同志交友app與其他交友途徑相比,可避免與異性戀競爭公共空間的展演情慾的權力,使男同志的情慾展演更加私密化與個人化。二、男同志交友app尋找親密關係對象的條件以圖像與文字訊息為主要篩選交友的方式,導致交友商品化的現象。三、男同志交友app發展親密關係的困境,包含「詐騙金錢」、「盜用他人照片」、「功能與介面不好用」,以及「使用男同志交友app的被污名化與同性戀恐懼」,其中被污名化與同性戀恐懼,會導致使用者害怕受到旁人不友善的眼神及言語,甚至面臨歧視或霸凌。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ifficulties of finding intimacy partners, developing intimacy, and what difficulties arise in intimacy among gay dating app users. Tak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and describ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gay dating app us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imacy, as well as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context behind them,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It can be done to describe the nature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intimacy in gay dating apps.
    The content analysis and the thematic analysis have several significant findings. 1. Compared with other ways of making friends, gay dating apps can avoid competing with heterosexuals for the right to Performing Sexuality in public spaces, making gay performances more private and personal. 2. The conditions for gay dating apps to find intimate relationship objects. Images and text messages are the main way to screen friends, which leads to the phenomenon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dating. 3. The dilemma of developing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gay dating apps, including "money fraud", "theft of other people's photos", "unusable features and interfaces", and "stigmatization and homophobia of using gay dating apps", Among them, stigma and homophobia will cause users to fear unfriendly eyes and words from others, and even discrimination or bullying.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男同志交友app 10 第二節 男同志親密關係的發展 17 第三節 交友app使用的困境 20 第四節 文獻探討小結 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7 第五節 研究實施 2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0 第一節 男同志交友app 30 第二節 尋找親密關係的對象 40 第三節 發展親密關係 48 第四節 使用男同志交友app發展親密關係的困境 6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3 參考文獻 74 附錄 80 附錄ㄧ 訪談知情同意書 80 附錄二 訪談大綱 82 附錄三 受訪者A訪談逐字稿 83 附錄四 受訪者B訪談逐字稿 90 附錄五 受訪者C訪談逐字稿 109 附錄六 受訪者D訪談逐字稿 117

    丁琬玲(2021)。同志族群的社會支持、心理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的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資料來源: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75ba6483b8344591abd07917e1d25cc8.shtml(擷取自:2023年4月13日)。
    王雅各(1999)。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瑞琪、楊冬青(譯)(1995)。馬斯特與瓊生性學報告(上):親密的愛(Masters, W. H., Johnson, V. E., & Kolodny, R. C.)。臺北市:張老師。
    王瑞霙(2005)。大學生網路實境間自我揭露與親密關係之探討:以南部地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王瑞霙(2007)。大學生網路/實境間親密關係的差異探討。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2(1),82-99。
    全國法規資料庫。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資料來源: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Q0010001&flno=52(擷取自:2023年1月15日)。
    江中信(2002)。人際傳播學(增訂一版)。臺北市:風雲論壇。
    何書豪(2002)。溫泉空間,體熱邊緣-同性戀「私密」情/慾繚繞溫泉「公共」空間之操演及其晚期現代意義。戶外遊憩研究,15(1),17-42。
    余沛玲、林燕卿(2005)。性經驗與大學生親密關係相關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性學研究,11(2),41-60。
    吳麗珍、黃惠滿、李浩銑(2014)。方便取樣和立意取樣之比較。護理雜誌,61(3),105-111。
    李英婷(2020)。逾7成員工不敢向主管出櫃,同婚專法周年前夕職場大調查。資料來源:https://www.taisounds.com/Taiwan/Society/uid4111136316(擷取自:2022年3月20日)。
    谷玲玲(2012)。網路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揭露。資訊社會研究,24,1-26。
    官曉薇(2019)。 婚姻平權與法律動員—釋字第748號解釋前之立法與訴訟行動。台灣民主季刊,16(1),1-44。
    林育陞(2017)。男同志親密關係家暴的資源運用困難之探討:社會支持網絡觀點。家庭教育雙月刊,68,15-28。
    林冠廷(2019)。論男同志手機交友app的機會與限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邱文彬(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1,37-62。
    侯政男(2019)。彩虹雲端世界的使用與滿足:台灣已婚雙性戀男性之行動社交網絡運用及尋求社會支持之關連性研究。性學研究,10(1),1-27。
    施伯燁(2007)。媒體即使用者,使用者即訊息。新聞學研究 ,92,193-202。
    柯乃熒、柯文謙、李佳雯、鐘安峻、吳孟姿、陳伯杰(2014)。發展「手機行動約會(炮)文化」之網路意見領袖介入策略。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署 103 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
    張玉琳、李秋滿(2014)。以媒介豐富與社會臨場感理論探討LINE貼圖價值、流行涉入、網路外部性對虛擬社群意識與黏著度之影響。電子商務研究,12(4),419-449。
    張珈嫚(2018)。開啟成人模式:手機交友APP之使用動機、行為與效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銘峰(2002)。彩虹國度之情慾研究-以中年男同志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志萍(2017)。男同志交友APP-9Monsters象徵圖形與照片之性別與身體展演。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1,50-81。
    創市際雙週刊103期。同志社群/交友App篇。資料來源:https://www.ixresearch.com/wp-content/uploads/report/InsightXplorer%20Biweekly%20Report_20180214.pdf(擷取自:2022年1月15日)。
    曾秀雲、謝文宜、蕭英玲(2008)。從同志伴侶關係經營的衝突處理談權力關係,東吳社會學報,23,71-106。
    曾郁嫻(2013)。從運動媒體偏好思考同志運動員現身困境。大專體育,125,16-22。
    黃振家(1997)。質化研究的邏輯、目的及執行。傳播研究簡訊,10(5),16-20。
    勤定芳(2020)。出櫃二三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90,104-107。
    楊長苓(2000)。質性研究工作坊系列:訪談法(1)。婦女與兩性通訊,56,8-10。
    萬文龍(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17-23。
    熊煌均(2020)。手機圖像交友App場域中的資本策略——以手機圖像交友App Tinder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翟本瑞(2002)。網路文化與虛擬生活世界。2002年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
    劉安真(2017)。同志伴侶關係與諮商。輔導與諮商學報,39(1), 19-38。
    歐姿妤、黃貞觀、盧淑敏、李書芬(2009)。以馬斯洛人類需求階層探究專科學生之需求。中等教育,60(2),64-68。
    蔣琬斯、游美惠(2011)。年輕女同志的親密關係、情慾探索與性實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1,150-182。
    鄧學仁(2019)。論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全國律師,23(6),17-26。
    閻嘉(譯)(1991)。在愛情中成長(Earle, R., & Meltsner, S.)。台北:方智。
    駱俊宏、林燕卿、王素女、林蕙瑛(2005)。從異性戀霸權、父權體制觀看同性戀者之處境與污名。台灣性學學刊,61(2),61-74。
    戴怡君、董旭英(2002)。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探討。資訊與社會研究,2,29-58。
    謝文宜、蕭英玲、曾秀雲(2009)。台灣同志伴侶與夫妻關係品質之比較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1(2),1-21。
    謝坤霖、楊幸真(2010)。愛情躲避球:四位男同志面對異女追求之經驗探究。性學研究,1(1),1-20。
    謝宜文(2006)。台灣同志伴侶親密關係發展的挑戰與因應策略。中華輔導學報,20,51-82。
    羅美玲、黃育琪(2019)。從社會臨埸感理論探討LINE貼圖之溝通滿意度之研究,電子商務研究,17(2),141-166。
    Asanti, Ta'Shia. (1999). Lesbians in Love: How do we define it? Lesbian News, 24(6), 22.
    Clemens, C., Atkin, D., & Krishnan, A. (2015). The influence of bi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n gratifications obtained through online dating websit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9, 120-129.
    Diamond, L.M. (2015). Sexuality and same-sex sexuality in relationships. In J. Simpson & J. Davidio.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 523-553.
    Garnets, L. D. & Kimmel, D.C. (2003). Relationships and families. In L. D. Garnets & D. C. Kimmel (Eds.),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experiences,441-448.
    Ginder官方網站。資料來源:https://www.grindr.com/about/(擷取自:2022年4月13日)。
    Herek, G. M. (2004). Beyond “homophobia”: Thinking about sexual stigma and prejud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exuality Re-search & Social Policy, 1 ,6-24.
    Katz, E., Blumler, J. G., & Gurevitch, M. (1974).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E. Katz, J. G. Blumler, & M. Gurevitch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19- 32.
    Kurdek, L. A. (1998). Relationship outcomes and their predictors: Longitudinal evi- dence from heterosexual married, gay cohabiting, and lesbian cohabiting cou-
    Metz, Michael E., B. R. Simon Rosser, and Nancy Strapko, 1994, “Differences in conflict-resolution styles among heterosexual gay, and lesbian conples." Jounwlofsex research,31, 293-308
    pl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3), 553-568.
    Rice, R. E. and G. Love(1987).Electronic emotion: Socioemotional content in a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search,14(1),85-180.
    Rice, R. E.(1993).Media appropriateness: Using social presence theory to compare. traditional and new organizational media,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4),458-484.
    Sullivan, H. S. (1953).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Ward, J. (2017).What are you doing on Tinder? Impression management on a matchmaking mobile app.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20(11),1644-1659.
    Wright, J. (1993).Lesbian instructor comes out: The personal is pedagogy. Feminist Teacher, 7(2), 26-3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