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羽涵
Hsiao, Yu-Han
論文名稱: 再現集體記憶與地方意識之研究–以寶藏巖聚落為例
Representing Collective Memory and Sense of Place — A Case Study of Bao-Tzang-Yen Village
指導教授: 廖世璋
Liao, Shih-Chang
口試委員: 廖世璋
Liao, Shih-Chang
李素馨
Lee, Su-Hsin
王志弘
Wang, Chih-Hung
口試日期: 2023/02/0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3
中文關鍵詞: 地方意識集體記憶心智地圖寶藏巖居民
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法半結構式訪談法心智地圖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16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8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寶藏巖-臺北市第一座歷史聚落、臺灣第一個引進「藝居共生」的社區,政策形塑之下,寶藏巖成為另類的指標代表,其研究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然而塑造出現今寶藏巖的靈魂角色-「原住居民」卻少有研究細膩探求,使得串聯跨時代的集體記憶與地方意識的寶貴研究素材隨著人口凋零而消逝。
      本研究以再現居民集體記憶與地方意識作為研究的主題,透過心智地圖的操作,再現居民在實踐地方空間時所潛藏、累積的情感與記憶,據以了解集體記憶的內容與形塑的原因,藉此為即將消逝的聚落延續珍貴的集體記憶。最後,本研究將反映出寶藏巖中的個人聲音,並期盼透過研究的歷程強化居民的主體性,進而讓逐漸隱性的寶藏巖主體-居民,能化被動為主動地爭取這塊土地的權益。
    研究結果有以下三點:(一) 居民最深刻的聚落記憶空間分為兩種,分別是屬於公共空間的寺廟與柑仔店,以及屬於私人空間的住家。(二) 透過心智地圖中對空間的組成方式與邊界的展現,可知居民對聚落的地方意識多來自個人的居住經驗。 (三) 心智地圖的展現主要受到「身份」變化的影響,引發的情緒多為遺憾與想念,而觸發的原因為空間裡的人。

    Bao-Tzang-Yen is the first historical settlement in Taipei City, and it is the first community in Taiwan to introduce "Artist-Resident-Symbiosis". Under the shaping of policies, Bao-Tzang-Yen has become an alternative indicator representative. The role of the soul of Bao-Tzang-Yen today—the "indigenous residents"—has been seldom researched and explored in detail, so that the precious research materials connecting the collective memory and local consciousness across the ages have disappeared with the decline of the population.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reproduce residents' collective memory and sense of place .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mental maps, the hidden and accumulated emotions and memories of residents in the practice of local space are reproduced,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shaping. In order to continue the precious collective memory for the settlement that is about to disappear. Finally, this research will reflect the individual voices in Bao-Tzang-Yen, and expect to strengthen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residents through the research process, so that the gradually hidden subjectivity of the residents in Bao-Tzang-Yen can turn passive into active struggle for the rights of this lan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Residents’ most profound settlement memory spaces a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emples and grocery store belonging to public spaces, and homes belonging to private spaces. (2) Through the display of the composition and boundary of space in the mental map, it can be seen that residents' sense of place mostly comes from their personal living experience. (3) The display of the mental map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change of "identity", and the emotions triggered are mostly regret and miss, and the trigger is the people in the spa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 5 第二節 地方意識(Sense of place) 9 第三節 寶藏巖聚落 1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8 第一節 研究流程 18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1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1 第四節 心智地圖(Mental map or Cognitive map) 22 第五節 心智地圖實施程序 29 第六節 研究限制 30 第七節 研究倫理 30 第四章 從地圖上回家 32 第一節 從符號元素看見地圖上的經驗 32 第二節 生活邊界 40 第五章 回家卻是一種鄉愁 44 第一節 身份指引生活的方向 44 第二節 想念是一種扎根 55 第六章 互相對話的心智地圖 61 第一節 目的性導向的心智地圖 61 第二節 以人為本的聚集 64 第七章 結論 70 第一節 研究結果 70 第二節 研究發現與建議 71 第三節 研究省思 72 參考文獻 75 附錄1:受訪者心智地圖 81 附錄2:寶藏巖導覽地圖 90 附錄3:居民訪綱 91 附錄4:非居民訪綱 92 附錄5:訪談知情同意書 93

    文芸、傅朝卿(2013)。當代社會中遺產價值的保存與維護。建築學報,(84),頁77-96。
    王秀絨(2011)。原型藝術治療之理念。台灣藝術治療學刊,3(1),頁1-21。
    王秀絨(2018)。藝術治療之質性研究-以性侵害倖存者之處遇為例。台灣藝術治療學刊,5(1),頁53-73。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北市寶藏巖公家房地開放申請共生最長9年(2022/11/01)。取自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11665
    左化鵬》伏魔專案 記述一段湖口兵變的往事(2023/01/31)。取自奇摩新聞:https://tw.news.yahoo.com/news/%E5%B7%A6%E5%8C%96%E9%B5%AC-%E4%BC%8F%E9%AD%94%E5%B0%88%E6%A1%88- %E8%A8%98%E8%BF%B0-%E6%AE%B5%E6%B9%96%E5%8F%A3%E5%85%B5%E8%AE%8A%E7%9A%84%E5%BE%80%E4%BA%8B-060000129.html
    朱弘川(2017)。地方之愛的生成與危殆:花蓮林田山社區居民的地方感轉變。未出版博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縣。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5),頁83-121。
    池永歆(2007)。現象學、經驗科學與地理學:奠基於生活世界理論的地理學,嘉義:紅豆出版社。
    池永歆(2009)。人文主義地理學者段義孚對現象學的闡釋與運用。鵝湖月刊,(408),頁39-46。
    吳明富(2010)。從藝術治療圖畫診斷分析到美感同理歷程的省思:以開放畫室個案探究為例。台灣藝術治療學刊,2(1),頁1-17。
    宋郁玲(2006)。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上海市中心城區拆遷戶棲居歷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灣大學,台北市。
    李杜(1992)。存在主義簡介。 哲學與文化,19(9),頁868-871。
    李建緯(2014)。臺灣媽祖廟現存「御匾」研究:兼論其所反映的集體記憶與政治神話。民俗曲藝,186,頁103-179。
    沈超群(2016)。文化工業與集體記憶的建構:以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為例。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第七期,頁45-67。
    辛文娟、張娜(2022)。重回共同體:社交媒體時代三線單位集體記憶的個人書寫—以STJ微信公眾號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61),頁59-91。
    昂希‧列斐伏爾(1979)。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夏鑄九與王志弘編譯),台北:明文書局。
    林子晴(2019)。臺灣客家音樂的集體記憶與地方感:以《客家歌謠選集》為例。全球客家研究,第12期,頁131-174。
    林怡先(2012)。地圖學:一種社會及文化的實踐。地圖:中華民國地圖學會會刊,22(2),頁1-17。
    林嘉男、許毅璿(2007)。人與環境關係之論述:釐清”地方感”、”地方意附”與”社區依附”在環境研究上的角色。環境教育研究,5(1),頁41-71。
    林嘉芬(2013)。藝術作為文化保存實踐之再思考—以寶藏巖聚落「藝居共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段義孚(2017)。空間與地方:經驗的視角(王志标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段義孚(2018)。戀地情結(志丞與流蘇譯),上海:商務印書館。
    研究倫理(2019/12/30)。取自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https://ethics.moe.edu.tw/
    夏春祥(1998)。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頁57-96。
    孫俊、林怡先、武友德、湯茂林、潘玉君(2016)。地圖、權力與幻象:布萊恩.哈利的激進地圖觀及其影響解析。地圖:中華民國地圖學會會刊,25、26,頁41-68。
    涂振源(2012)。基隆和平島的地方敘事之反思與重構—地圖與繪圖取徑下的批判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市。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頁117-149。
    翁誌聰主編(2011)。走過寶藏巖:口述歷史,台北:台北市文獻會。
    張之穎(2011)。寶藏巖藝術村不只是個高級動物園。文化研究月報,(120),頁49-53。
    張立本(2005)。都市治理與社會運動的文化策略:台北市寶藏巖違建運動。中外文學,33(9),頁109-142。
    張佩妮(2021)。「藝術治療」、「藝術教育治療」與「藝術教育」之比較。諮商與輔導,(430),頁26-29。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頁224-259。
    郭柏秀(2007)。依附或割裂的地方經驗?台北市寶藏巖聚落的地方認同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市。
    陳全榮、劉淥璐(2018)。地方感研究文獻評析。設計學研究,21(1),頁83-104。
    陳囿蓉(2012)。藝術治療的涵容之鏡與情感修復。諮商與輔導,(321),頁21-25。
    陳姵諭(2011)。以心智地圖解析大學生對臺灣各縣市旅遊偏好空間型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雄恩‧麥克尼夫(1999)。藝術治療(許邏灣譯),台北:新路出版有限公司。
    黃少瑋(2014)。以生態博物館再現地方集體記憶之研究—以桃園眷村故事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金麟(2014)。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北:巨流。
    黃靖超(2013)。藝居共生?藝術進入寶藏巖對居民生活世界影響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漢偉(2014)。信仰、記憶與建構:談六房媽過爐。民俗曲藝,頁59-101。
    黃韻宇(2005)。運用認知地圖探討居民與社區空間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六龜鄉中興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花蓮縣。
    楊弘任(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9(4) ,頁5-29。
    楊雅婷、吳幸玲、何致中(2018)。尋找與重建消逝的剝皮寮文化地景。中國地理學會會刊,(62),頁27-55。
    溫采婕(2012)。從集體記憶看北投公園文化地景的變遷。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頁75-95。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37(4),頁17-23。
    廖世璋(2014)。後博物館的地方實踐—寶藏巖。博物館學季刊,28(1),頁35-71。
    廖世璋(2016)。地方文化產業研究,高雄:巨流。
    廖世璋(2022)。社會設計: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廖經庭(2007)。BBS站的客家族群認同建構:以PPT“Hakka Dream“版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3),頁257-293。
    臺北市寶藏巖共生聚落【寶藏家園】申請使用審查基準(2022/11/27)。取自台北市法規查詢系統:https://www.laws.taipei.gov.tw/Law/LawSearch/LawInformation?lawId=P31D3041-20090821&realID=31-04-3041
    臺北市寶藏巖聚落市有公用房地提供藝居共生使用辦法(2022/11/27)。取自台北市法規查詢系統:https://www.laws.taipei.gov.tw/Law/LawSearch/LawArticleContent?lawId=P31D4025-20210421&realID=31-04-4025
    蔡文川(2009)。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與想像,高雄市:麗文文 化。
    蔡怡怡、黃靖惠(2013)。類博物館的地方文化館參與節慶與地方意識之連結—以平溪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7(1),頁5-32。
    蔡怡玟(2014)。試以敘事探究初探地方經驗中之「存在空間」。城市學學刊,5(2),頁31-104。
    蔡怡玟(2015)。試以詮釋現象心理學初探段義孚之地方之愛。應用心理研究,(63),頁139-188。
    蔡怡玟(2017)。地理美學的延伸與推廣:以通識教育課程「地理學通論」之心智圖系列操作應用為初探。地理研究,(66),頁73-110。
    蔡蕙如(2016)。從世代論集體記憶的變遷—以臺南神社和林百貨屋頂神社的傳講為討論場域。臺陽文史研究,創刊號,頁111-129。
    鄭得興、張家銘 (2013)。國家認同差異性下肢集體記憶框架–捷克及斯洛伐克分裂後的年輕世代。台灣國際研究季刊,9(4) ,頁115-141。
    鄭德興(2015)。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下的記憶與認同–兼論捷克歷史教科書之觀點。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1卷,第一期,頁97-115。
    歷史聚落活保存:寶藏巖聚落開園十年的省思與望向未來十年的展望(2022/11/01)。取自眼底城市:https://eyesonplace.net/2021/01/06/16045/
    蕭阿勤(1999)。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O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 臺灣史研究,6(2),頁77-138。
    賴進貴、陳玉文、葉高華、黃清琦(2004)。台灣地圖觀點之研究。地圖:中華民國地圖學會會刊,(14),頁31-42。
    賴進貴、陳玉文、葉高華、黃清琦(2004)。台灣地圖觀點之研究。地圖:中華民國地圖學會會刊,(14),頁31-42。
    戴伯芬(2005)。他者的都市文化地景建構:三種外籍勞工研究取徑下的地圖分析。中外文學,33(9),頁53-78。
    藝術村介紹(2019/12/30)。取自台北國際藝術村: http://www.artistvillage.org/
    嚴文華(2016)。畫的心理學:用圖畫發現潛伏在身體裡的另一個你,台北:樂果文化。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2019/12/29)。取自Google Map:https://www.google.com/maps/search/%E5%AF%B6%E8%97%8F%E5%B7%96/@25.0106483,121.5305515,17z/data=!3m1!4b1
    寶藏巖聚落(2019/12/30)。取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groupsOfBuildings/20110527000001
    蘇揚期、王柏山(2005)。「地方感」研究觀點的探討—從人本主義地理學、行為地理學到都市意象學派。社會科教育研究,(10),頁109-136。
    顧玉玲(2018)。工地如戰地:台灣營造業工殤碑的歷史敘事與集體記憶。文資學報,第十一期,頁31-69。
    Bell Paul A.(2003)。環境心理學(聶筱秋譯),台北:桂冠。
    Barker Chris(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羅世宏主譯),台北:五南。
    Crang Mike(2003)。文化地理學(王志弘、徐苔玲等譯),台北:巨流。
    Cresswell Tim(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徐苔玲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Lynch Kevin(2014)。城市的意象(胡家璇譯),台北:遠流出版。
    Merriam Sharan B.(2009)。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顏寧譯),台北:五南。
    Marcus Clare Cooper(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徐詩思譯),台北:張老師文化。
    Peet Richard(2005)。現代地理思想(國立編譯館主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Squire Larry R. & Kandel Eric R.(2001)。透視記憶(洪蘭譯),台北:遠流。
    Woods Dennis (1996)。地圖權力學(王志弘譯),台北:時報文化。
    Woodward Kathryn(2006)。認同與差異(林文琪譯),台北:偉伯文化。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