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筱婷
Huang, Hsiao-Ting
論文名稱: 漢語「固然」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
A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Adverb Guran and It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指導教授: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8
中文關鍵詞: 讓步範距句尾焦點對比焦點反預期
英文關鍵詞: concession, scope, end focus, contrastive focus, counter- expect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SL.004.2018.A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2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 Halliday(1985)的概念、篇章與人際三方面以真實語料進行驗證,探討現代漢語副詞「固然」在語義、篇章、語用層面的語言現象。
    本論文建立在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與聯合知識庫之上,以語言事實作為研究之本,各取語料庫兩百筆資料,以真實語料分析來討論「固然」之使用的樣貌。
    從篇章銜接角度來看,「固然」傾向出現在主語與謂語之間,以句內範距為無標形式,句外範距為有標形式,前者範距小為局部銜接,帶出句尾焦點,後者範距大,為整體連接,帶出對比焦點。
    從篇章連貫角度看,「固然後主句」與下文前景句的語義關係,以「進一步陳述」的語義關係分布比例最多,表示下文經常是接續「固然後主句」順向闡述延伸的。其次有「立論關係」,再其次為「轉折關係」,最後是「無下文」。
    語用功能方面,「固然」是評價情態詞,語用功能為反預期,而最常與「固然後主句」與「固然從句」共現的情態詞為表真偽類的認知情態詞,與兩分句共現的情態詞類型有類似的分佈比例高低,皆為認知情態共現率最高,其次為義務情態,再次為動力情態,最後為評價情態。
    有鑑於現行教材內容,多以單一句子為說明的例句,而忽略語境和語用要素。因此,我們以帶有篇章上下文的實際語料為研究篇幅,以期更清楚詮釋「固然」的使用情形,藉由篇章及語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來補足教材中解釋不足之處,使華語教師在教學上,以及華語學習者在學習上,皆有清楚可遵循的原則。

    The present study adop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alliday’s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 encompassing ideational,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Halliday, 1985)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adverb guran at both the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spects. This study is substantiated by empirical data, composed of 400 tokens of data from two sets of corpora in Taiwan, in which 200 tokens are collected from Word Sketch Engine and the other 200 tokens from UDN data.
    With regard to the cohesion at the discourse level, guran can serve as either an intra-sentential or inter-sentential connector, the first occurring when guran appears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predicate, whereas the latter occurring when guran appears in the sentence-initial position. In this study, guran mostly appears after the subject. In terms of focus, intra-sentential guran establishes a smaller discourse scope, producing an end focus. Inter-sentential guran, on the other hand, establishes a larger discourse scope, producing a contrastive focus.
    In terms of the coherence at the discourse level, the main clause of a complex sentence formed with guran is most frequently used to elaborate on additional details of the previous point.
    At the pragmatic level, guran serves as evaluative modality and function as a counter-expectation marker. This study further compares the occurrence of modal adverbs and verbs in the subordinating guran clauses and its main clauses with the majority of both clauses falling under the category of epistemic modality.
    At the pedagogical level, the author reviews four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and us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s a basis to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Most L2 Chinese textbooks reviewed have been sentence-specific to condense guran into a single all-encompassing rule. However,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adverb guran involves a multiplicity of factors, including discourse context and pragmatic situations. Finall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provided in the hope to provide some guidelines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本論文架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固然」的語義與詞性探討 9 一、 固然」的歷時語義 10 二、 「固然」的成詞歷程 12 三、 「固然」的共時語義及詞性 13 四、 小結 18 第二節 「固然」句的複句研究 18 一、 「固然從句」與「固然後主句」的語義關係 18 二、 「固然」複句的關聯方式 24 三、 從近義詞辨析的角度分析「固然p,但q」 27 四、 小結 28 第三節 「固然」的篇章分析探討 29 一、 篇章相關理論與概念 29 二、 「固然」的篇章分析探討 40 三、 小結 54 第四節「固然」的語用研究探討 55 一、 相關理論 55 二、 「固然」的語用相關研究 60 三、 小結 65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7 一、 語料分析架構 67 二、 研究問題一 70 三、 研究問題二 75 四、 研究問題三 8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84 一、 語料來源 84 二、 教材評析與建議 85 第四章 結果分析及討論 87 第一節 研究問題一 87 一、 「固然」的句內與句外語料分布情形 87 二、 「固然」的範距大小 88 三、 「固然」之範距與焦點 91 四、 小結 98 第二節 研究問題二 99 一、 「固然後主句」與下文的語義連貫性 99 1. 進一步陳述 102 2. 立論關係 107 3. 轉折關係 108 4. 無下文(無E句) 110 二、 小結 113 第三節 研究問題三 113 一、 「固然」的反預期分析 114 二、 「固然」與情態詞的共現情形 116 三、 小結 136 第五章 結論與教學啟示 139 第一節 研究總結 139 第二節 教學啟示 140 一、 教學需求 141 二、 現行教材檢視 142 三、 教材綜合評析 148 四、 教學步驟建議 14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151 參考文獻 153 附錄 161

    中文部分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1999)。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辭典編輯室(2012)。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得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279-288。
    方梅(2000)。自然口語中弱化連詞的話語標記功能。中國語文,5,459-470。
    王力(1985)。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清華(2013)。現代漢語讓轉義「X然」類詞語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王麗彩(2008)。「固然」、「雖然」之辨析。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6(3),51-55。
    北京大學中文系 1955、1957 級語言班(1982)。現代漢語虛詞釋例。上海:商務印書館。
    吳燕婷(2015)。從確信類評注副詞到轉折關系連詞-以「固然」、「誠然」與「當然」為例。國際漢語學報。6(1)。223-233。
    呂芮慈(2017)。漢語「寧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臺北:國立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淑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岑玉珍(2005)。發展漢語:高級漢語上冊。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圃(2009)。面向應用的「固然」句三個平面研究。語言研究,2,102-106。
    李靈芝(2011)。「然」尾雙音節情態副詞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汪紅英(2010)。論讓步連接成分「固然」。南昌:南昌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家煊 (2001)。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33(4),268-320。
    邢智群(2005)。高年級和與篇章連貫教學法。對外漢語書面語教學與研究的最新發展。北京:語言大學。
    邢福義(1985)。複句與關係詞語。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邢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士宏(2009),信息結構中的對比焦點和對比話題。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32(4),12-16。
    周云(2010)。現代漢語容認性讓步复句套層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剛(2002)。連詞與相關問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周質平(2001)。事事關心:現代漢語高級讀本。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周質平(主編)(1999)。新的中國:現代漢語中級讀本。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周質平(主編)(2011)。新的中國:現代漢語中級讀本。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周靜(2003)。現代漢語遞進範疇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潘文國譯)。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臺北:文鶴。
    林華勇(2005)。現代漢語副詞語義轄域的類型。開南語言學刊,1,139-149。
    邵洪亮、胡建鋒(2015)。「固然」的連副之辯-兼及連詞和副詞的分界問題。世界漢語教學。29(4)。503-512
    邵敬敏(2001)。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增樺(1990)。韓非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侯學超(1998)。現代漢語虛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琇閔(2016)。漢語讓步性副詞「還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烈炯、劉丹青(1998)。話題的結構與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烈炯、潘海華(2005)。焦點結構和意義的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徐陽春(2002)。現代漢語複句句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馬真、陸儉明(2004)。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文賢(2009)。轉折連詞「但是」的整體連接功能,第四屆海峽兩岸現代漢語問題學術研討會:兩岸四地語言與生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則順(2011)。「固然」的多角度分析及教學探討。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5,23-28。
    張婕洋(2017)。漢語「於是」和「所以」的語義、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韌(2010)。然字的語法化歷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瑋(2011)。「固然」的語義分析及篇章功能。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範圍與分類。語言研究,2,51-63。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虛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2000a)。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誼生(2004)。現代漢語副詞探索。上海:學林出版社。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
    畢永峨(1994)。「也」在三個話語平面上的體現。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79-93。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章天明(2010)。現代漢語語氣副詞主觀性研究。大阪:大阪大學言與社會研究科博士論文(未出版)。
    許慎(2005)。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
    許餘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俊光(2010)。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新學林出版有限公司。
    陸儉明、馬真(1999)。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語文出版社出版。
    游雅欣(2016)。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榮祥(2005)。近代漢語副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雷二毛(2013)。語篇環境下的讓步連接成分「誠然、固然、雖然」的多角度分析。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廖秋忠(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趙苡廷(2015)。漢語「連字結構」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齊春紅(2006)。現代漢語語氣副詞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齊滬揚(2002)。語氣詞與語氣系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劉月華(1999)。以「固然」、「於是」為例談虛詞的用法研究。漢語學習。2。34-37。
    劉昌華(2012)。讓步複句的「主觀性」考察。揚州教育學院學報,4。
    蔡沂庭(2014)。漢語副詞「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黎錦熙(1992)。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謝佳玲(2006a)。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21,45-63。
    謝佳玲(2006b)。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3(2),1-25。
    魏廷冀(2014)。漢語範距的帄行原則與經濟原則,清華學報,(44)3,503-539。
    譚方方、張誼生(2015)。英漢「轉折」與「讓步」關係辨析。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112-120。
    線上資料庫
    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取自http://wordsketch.ling.sinica.edu.tw/cws/。
    聯合知識庫。取自 http://udndata.com/library/。

    英文部分
    Chui, Kawai (2002). Discontinuity of conversational topics. Concentric: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28(2), 149-173.
    Givón, T. (1983). Topic continuity in discourse: A quantitative cross-language study.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Halliday (2004).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II.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 199-244.
    Halliday, M.A.K.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Hodder Arnold, London, U.K.
    Halliday, M.A.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Heine, B., Caludi, U., & Hünnemeyer F. (1991).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inguistics, 4, 199-244.
    Hockett C. F. (1968). The state of the art. Mouton, The Hague, 123.
    Hopper, P., & Thompson, S. (1980).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56(2), 251-299.
    Ioup, Georgette. “Some Universals for Quantifier Scope,” in John Kimball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4.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pp. 37-58.
    Kun, L.et al (2009). The Routledge Advanced Chinese Multimedia Course - Crossing Cultural Boundaries. Routledge, UK.
    Lee, K.S.C, Liang, H.H, Jiao, L.W Julian K.W(Eds.). (1993). The Routledge Advanced Chinese Multimedia Course - Crossing Cultural Boundaries. UK: Routledge, UK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uirk, R. ,S. Greenbaum, G. Leech.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Rudolph, E. (1996). Contrast. Adversative and concessive relations and their expressions in English, German, Spanish, Portuguese on sentences and text level. (Vol.23): Walter de Gruyter.
    Schwenter, S. A., & Traugott, E. C. (1995). The semantic and pragmatic development of substitutive complex preposition in English. Pragmatics And Beyond New Series, 243-274.
    UsingEnglish.com. 取自https://www.usingenglish.com/glossary/dynamic-modality.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