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康嘉倫
Kang, Chia-Lun
論文名稱: 隱蔽意識-康嘉倫繪畫創作論述
Hidden and Shaded Consciousness- A Discourse of Kang Chia-Lun’s Ink Painting
指導教授: 莊連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中文關鍵詞: 水墨創作圖層隱蔽覆蓋並列
英文關鍵詞: Layers, Cover, Concurrency, Shaded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FA.012.2018.A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不如表象所見,真實被層層的表象包圍著,如同我們所見到的冰山,只占整體的八分之一,其它八分之七的部分在海平面底下。引申到社會層面,我們若要瞭解一個人或一件事,不能單從表現出來的行為判斷,必須更深層的瞭解內在想法。
    第一章緒論,主要描述筆者的創作目的及動機、研究的內容與範圍以及進行創作所運用的模式和遭遇到的難題。第二章隱蔽的狀態,整個章節在闡釋筆者對於隱蔽的觀點,進而成為創作的思考核心。第三章意識中的消解與再製,談到的是隱蔽的特性,並說明在創作上的運用。第四章創作的思維與實踐,主要呈現創作的過程及實踐方式。第五章記憶遊走繪畫作品分析,則是創作作品的整體和個別分析。第六章結論,闡述本次創作的一些感想及發現,並對未來的創作方向做說明。
    本次創作以貓為圖象來連結整體研究,除了筆者對貓比較熟悉外,主要採用了貓喜歡躲藏的性格,也是種移情作用,表達筆者對於在社會中關於隱蔽現象的感觸。隱蔽的特性含有空間及時間的元素,其意義有隱藏和遮蔽的意思,隱蔽的目的可能是懼怕、害羞或是不願人知等其他因素,許多人事物就像洋蔥一樣,有層層的覆蓋性,不如表象所見,必須剝開層層的外皮才能進入到核心中。因此,作品加入覆蓋及並列圖層的概念,對事物以多視角的方式進行詮釋並結合觀賞者與作品的互動來產出作品,藉由「隱蔽意識」的繪畫創作論述,來探討人將真實自我隱蔽的原因,期待能剝開層層覆蓋的表象,找回真實的自我,點醒自己及他人莫忘最初原本的心。

    Abstrat

    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life that are not as good as what we see. The real is surrounded by layers of appearance, just like the icebergs we see, which make up only one eighth of the whole. The other seven-sevenths are under the sea level. Extended to the social level, if we want to understand a person or an event, we can’t judge ourselves based solely on the behavior we have shown, and we must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ideas more deeply.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author's purpose and motivation of creation,the content and scope of the research, the mode of applying and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The second chapter hidden state, the entire chapter is to explain the author's view of the hidden, and then become the core of creative thinking. Chapter III digestion and reproduction, talking about the hidden features, and explain the use of the creative. The fourth chapter of cre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e practice, the main presentation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practice fifth chapter. Personal drawing analysis, it is the overall creative work and individual analysis. The sixth chapter concludes with a description of some of the feelings and discoveries of this creation, and an explanation of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creation.
    The creation of a cat as an image to link the overall study, in addition to the author of the cat more familiar with the cat used to hide the main character, but also the kind of empathy, to express my feelings about the covert phenomenon in the community. Hidden features contain elements of space and time, the meaning of hidden and shaded meaning, the purpose of concealment may be afraid, shy or unwilling to know other factors, many things are like onions, there are layers of coverage , As the appearances and seeings must be stripped of layers of skin in order to enter the core, so the work to join the concept of coverage and co-layer, things in a multi-perspective manner interpret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iewer and the works to produce works He explored the reasons why people conceal the real self and sought to peel off the appearances covered by layers of cover, retrieve the true self, wake up themselves and others without forgetting the originally original heart.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創作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模式與限制 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9 第二章 隱蔽的狀態 11 第一節 隱蔽的意義 12 第二節 覆蓋與並列性 21 第三節 多視角 24 第三章 意識中的消解與再製 29 第一節 空間與時間性質的創作思維 29 第二節 創作者到觀賞者與作品的關係 35 第三節 隱蔽特性在創作上的表現方式 40 第四章 創作的思維與實踐 45 第二節 創作模式 48 第三節 具體的創作實踐 52 第五章 記憶遊走之繪畫作品分析 59 第一節 創作作品整體闡釋 59 第二節 個別作品分析 63 第六章 結論 101 參考書目 103

    參考書目
    專書期刊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7。
    史作檉,《空間與時間》,新竹:仰哲,1984。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 6 卷,安徽:安徽教育,2007。
    朱航滿,《精神素描: 現當代文人閱讀筆記》,台北:秀威,2009。
    米家路,《望道與旅程: 中西詩學的迷幻與幽靈》,臺北:秀威,2017。
    里奧納德・西萊恩,張文毅、鄭天、王池英譯,《藝術與物理》,新北市:成信文化,2006。
    李建勝,《藝術學‐關鍵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7。
    李智朋,《一看就懂的管理學全圖解》,北京:北京理工大學,2013。
    李彥春、張同道、張健、封洪、梁紅艷,《影視藝術欣賞》,臺北市:五南圖書,2002。
    李昱宏,《冷靜的暗房》,臺北市:書林,2008。
    何國華,《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五南圖書,2015。
    宋怡靜編,《心理學(含諮商與輔導)(含概要)圖解傳播理論》,臺北:鼎文書局,2014。
    余海禮,《相對論百年故事》,臺北市:大塊文化,2015。
    周慶華,《文學理論》,臺北:五南圖書,2004。
    周士心,《周士心談藝錄》,香港:商務(香港)印書館,2000。
    亞霖夢,《他的生命在於突破》,成都:右灰文化;,2012。
    南懷瑾,《易經繫傳別講》,臺北:南懷瑾文化事業,2014。
    俞婉君,《小學生國學文庫:三字經》,香港:二十一世纪,2016。
    約翰‧貝曼,江麗美、魯宓譯,《薩提爾成長模式的運用》,臺北:心靈工坊,2008。
    柏格森,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譯,《柏格森》,臺北縣:書華,1981。
    珍妮.米爾頓、卡羅琳.波爾梅爾、茱莉亞.法布里奇烏斯著,施琪嘉、曾奇峰主譯,《精神分析導論》,臺北:五南圖書,2007。
    威廉.沃林格著,魏雅婷譯,《抽象與移情》,台北市:亞太圖書,1992。
    曹靖華,《世界文學》第 4-6期,北京:人民文學,1996。
    陳池瑜,《現代藝術學導論》,北京:清華大學,2005。
    陳秉璋、陳信木,《藝術社會學》,台北市:巨流圖書,1993。
    高雲換、黃怡茵、黃薇蓉,《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作者已死:巴特與後現代主義>,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3。
    唐曉林、張正霖撰稿,《時空中的一個點-廣東美術館藏當代藝術作品展》,台北:國立台灣美術館,2010。
    郭有遹,《創造心理學》,新北市:正中書局,2001。
    夏學理、范瓊方、談琲、王怡瑜編著,《文化藝術與心靈管理》,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3。
    梁美珊、‎莊迪澎,《圖解傳播理論》,臺北:五南圖書,2013。
    黄盧健,《平面構成》,廣西:廣西美術,2003。
    彭姝樺,《色彩暗號:關於那些人的顏色學,心裡事》,臺北市:尖端,2011。
    葉謹睿,《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臺北市:藝術家,2005。
    楊治良、王沛、陳寧、郭力平編著,《記憶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2001。
    廖炳惠,《關鍵詞200》,臺北:麥田,2013。
    黎玲、張小元、張晶燕,李紅梅,《藝術心理學》,新北市:新文京開發,2004。
    劉思量,《中國美術思想新論》,臺北市:藝術家,2001。
    劉益州,《意識的表述:楊牧詩作中的生命時間意涵》,臺北市:新銳文創,2013。
    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臺北市:雄獅圖書,2006。
    蔡文汀,《意識墨:跨越、繁衍、游移−一種流動式的活體觀》,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論文,2004。
    潘頌德,《中國現代詩論三十家》,臺北:五南圖書,2009。
    謝碧娥,《杜象詩意的延異-西方現代藝術的斷裂與轉化》,台北:威秀資訊科技,2008。
    謝淑熙《盡千帆—向文學園地漫溯》,臺北:秀威,2005。
    顏名宏,《場域遊走−互動公共藝術》,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5。
    蘇珊.朗格,劉大基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1991。
    網路資源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拼裝》,http://aat.teldap.tw/AATFullDisplay/300263122,19/11/2015查閱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