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宜家
Hsieh, Yi-Chia
論文名稱: 臺北市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到校諮詢輔導推動困境與因應策略
A Study on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In-School Counselling for Remedial Instruc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指導教授: 甄曉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7
中文關鍵詞: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補救教學政策到校諮詢輔導
英文關鍵詞: remedial instructive measures, the remedial instructive policy, the in-school counselli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32.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5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辦理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到校諮詢輔導支持系統推動困境與因應策略;主要研究目的為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推動補救教學上之挑戰困境及因應策略,進一步了解臺北市推動「到校諮詢輔導支持系統」運作與學校補救教學實施成效之關係。
    本研究採用訪談及問卷調查研究方法,針對臺北市國中端到校諮詢輔導委員及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受諮詢輔導學校,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了解到校諮詢運作情形與實施成效,歸納研究發現,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國中端在辦理補救教學行政上的挑戰主要有(1)缺乏行政支持網絡;(2)承辦人員職務異動頻繁;(3)補救教學教師研習內容理論與實際應用有落差;(4)學校對補救教學教師之督導機制較缺乏,影響補救教學成效。
    二、對於學校辦理補救教學挑戰困境有如下策略(1)持續辦理到校諮詢輔導提供學校相關建議及協助;(2)建置補救教學網站可即時與學校互動、解決問題。
    三、臺北市國民中學到校諮詢輔導實施現況:(1)受諮詢輔導之國民中學對臺北市到校諮詢輔導策略推動持正面評價;(2)到校諮詢輔導提供學校建議及實際經驗分享互動過程良好;(3)到校諮詢輔導委員提供建議之實用性因校而異。
    四、臺北市補救教學到校諮詢支持系統運作與學校補救教學推動成效之關係發現(1)到校諮詢輔導有助於提升學校對補救教學的重視程度;(2)到校諮詢輔導的推動有助於提升學校在補救教學宣導落實的程度;(3)積極加強行政網絡支持以強化補救教學推動成效。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in-school counselling supportive systems of remedial instruc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the main purpose is for discussing the challenges and advanced model strategies, further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eration of “In-school Counselling Supportive Systems” and the effects of remedial instruction in Taipei.
    This research methods are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mainly targeting in-school consultant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as well as the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which accept counselling. After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data, understand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of in-school consultation. Research findings are include listed as follows:
    1.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ting remedial instruction in schools.(1)Shortage of administrative supportive network;(2)High turnover rate of staff;(3)The gap exists between what remedial instructors learn a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s;(4)Deficiency of the supervising system for remedial instructors at campuses.
    2.The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the challenges are suggested as follows:
    (1)Continuously offering the relevant advices and assistance for in-school consultation;(2)Setting up the remedial instructional website for helping schools solve the problem immediately.
    3.In terms of the current results of “In-school Counselling Supportive System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an be sorted into three parts:(1)The counselled junior
    high schools which accepted counseling have the positive perspectives towards the
    promotion of in-school counselling strategies in Taipei;(2)The interaction of
    advising and sharing the practical cases between the councilors and schools goes well
    and smoothly;(3)The practice of in-school councilors advices varies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4. The overall effects of In-School counselling supportive system include three aspects:(1)The In-school Counselling Policy increases the consideration for remedial
    instruction in schools;(2)The implement of In-school Counselling Policy benefits the enhancement of promo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remedial instruc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3)Positively 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 of administrative network in order to boost the effects on promoting the remedial instruction.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推動補救教學之理念基礎 15 第二節 補救教學實施要點修訂沿革 17 第三節 實施補救教學之困境與挑戰 24 第四節 補救教學之相關研究 25 第三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臺北市國中辦理補救教學之挑戰困境與因應策略 31 第二節 臺北市到校諮詢輔導支持系統的推動 38 第三節 臺北市到校諮詢輔導實施現況評估對回饋 43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59 第二節 建議 64 參考文獻 69 附錄 73 附錄一 73 附錄二 74

    王金國(2016)。補救教學之問題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12-17。
    王瓊珠(2014)。低成就學生之心理特質與輔導。載於陳淑麗、宣崇慧 (主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頁46-72)。臺北市:心理。
    王玉程(2009)。基隆市國民小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田建中(2016)。國民小學補救教學方案執行之現況分析-以高雄市訪視資料為例。教育行政論壇,9(2),1-20。
    向永樂、洪麗君(2016)。鳳西國中補救教學「全國績優教學團隊」得獎心得分享。中等教育,67(3),85-88。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
    何琦瑜(2017,9月)。為什麼我們要關心「減C大動員」?親子天下雜誌,82,14。
    李怡嫻(2016)。補救教學師資培訓----種下希望的種子。中等教育,67(3),114-116。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小辭書。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臺北市:五南。
    林可薇(2017)。補救教學之法制建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政逸(2016)。影響國中小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成效因素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32-37。
    林金山(2016)。補救教學的未來:混合實境的應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102-104。
    林宜臻(2015)。落實補救教學確保雙低生學習。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9(3)。取自: https://pulse.naer.edu.tw/Home/Content/0c454a7a-f155-4eef-81a7-e13a502a9bee?insId=3e8dcc81-0752-4a8e-bae6-521ace731ed0。
    林志成、顏國樑、郭碧玄、田育昆、黃建順、詹嬑儒(2015)。103-104年補救教學成效評估及發展對策之專案研究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林錦慧(譯)(2013)。Carol Kozeracki著。發展教育定義及成功要素-探索補救教學之發展與歷史。English Career,42,9。
    林素珍(2008)。苗栗縣國民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與發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洪儷瑜(2016)。補救教學的面面觀----以實證的精神探討可行的方式。中等教育,67(3),1-4。
    洪儷瑜(2014)。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載於陳淑麗、宣崇慧(編),補救教學概論,(頁1-28)。臺北:心理出版社。
    紀淑珍(2010)。新北市國中「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徐吉春、陳惠媚、吳佳玲(2016)。補救教學的挑戰與策進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38-50。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補救教學注意事項(2018年5月21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8年6月15日)。人力資源:到校諮詢人員名單【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資源平臺】。取自https://priori.moe.gov.tw/index.php?mod=human_resource/index/content/advisory_tea      
    陳惠萍、李健興(2017)。教育部106學年度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標準作業流程手冊。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2017年6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2016年3月28日)。
    張裕程(2016)。正視補救教學的「補救」與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54-57。
    張資兩(2016)。從「攜手計畫」到「補救教學」10年有感。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5(11),90-94。
    許美香(2016)。從攜手計畫至補救教學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58-64。
    許金城(2016)。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86-89。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2015年4月23日)。
    莊瓊姝(2013)。教育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與執行成果之研究—以臺中市Y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嘉義縣。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2013年11月28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2012年11月20日)。
    黃玉幸(2016)。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評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2),86-89。
    黃玉幸(2014)。高雄市國民小學補救教學訪視方案評鑑之研究。正修學報,第28期,343-362。
    湯維玲、蔡佩娟(2013)。一位國小校長推動攜手計畫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6(1),69-92。
    黃玉幸(2012)。國民中學實施攜手計畫教育政策現況之研究。正修學報,第25期,247-266。
    游秀靜、唐淑華(2011)。百年來教學生態的蛻變與突破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Teaching Aspect]。載於方永泉、陳佩英(主編),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163-200。臺北市:學富。
    曾淑勤(2011)。屏東縣國民中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世杰、陳淑麗(2010)。補救補救教學:提升學力的迷思與證據本位的努力。教育研究月刊,199,43-52。
    彭瑋謙(2010)。臺北市國民中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楊怡姿(2017)。臺灣與OECD國家國民教育階段補救教學政策之比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1), 41-47。
    楊怡婷(2016)。補救教學有效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73-177。
    甄曉蘭、洪儷瑜(2011)。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師資研習課程參考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印行。
    劉育儒(2015)。臺中市國小非現職教師補救教學方案參與態度與執行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資所,南投縣。
    劉鎮寧(2015)。中小學補救教學政策執行問題之分析—以高雄市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101,166-184。
    廖俊仁(2015)。建立學力檢測機制,落實即時補救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4),35-38。
    熊正蕙(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與影響困素之研究—以臺北縣為所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所,臺北市。
    蔡慧美(2015)。臺中市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所,嘉義縣。
    蔡明學(2015)。各國補救學實施模式對我國之啟示。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2)。
    鄭筱燕(2015)。新北市國小教師推動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工作困擾與解決方式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盧威志(2016)。中小學補教學現況與改善之芻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83-85。
    聯合新聞網(2013,8月18日)。補救教學經費增為15億。取自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 spf_ART_ID=47220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