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心寧
Lee, Hsin-Ning
論文名稱: 大學生對環境美學與空間認知融入通識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探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園之美為例
A Study on the Learning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nd Spatial Cognition Integrated into General Course ─ Exploring the beauty of the campus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張子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環境美學空間認知環境教育通識課程
英文關鍵詞: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Space Cogni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EE.003.2019.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4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通識教育為全人教育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不同領域的全方位發展,以及獨立 思考、融會貫通的能力。另,許多專家學者提出,親身體驗、投入自然,為激發 維護環境的一種動力來源。而為增加體驗與感知之敏銳度,必須加入美之教育, 使人與環境產生更深一層情感關係,促使人產生行動之意願。
    因此,本研究將著手於美、美學、美感與審美的培養與提升,從環境美學、 空間認知能力之知識與技能的養成切入,經過通識課程的整合,培養其生活中美 的發掘,找尋保護環境的原動力,進而改變大學生的態度與行為,融入於日常生 活中及大學校園的探索體驗活動中,以達成思考全球化,教育行動在地化的內 涵。
    本研究欲探討通識課程學習成效,採用前後測問卷調查以及團體訪談,以臺 灣師範大學 106 年第一學年度選修「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通識課程學生為主, 課程期間要求學生須實踐與體驗校園的環境與空間,並完成個人作業以及團體作 業,最後邀請三組團體作業主題較為特殊之組別,接受研究者的訪談,以深入瞭 解學生實際的感受與想法。
    問卷分析結果發現,「校園美的觀察」均可正向地預測「校園美的實踐與執 行」,透過觀察體驗更能刺激學生轉化與吸收,當大學生對於美的知覺與觀察力 被喚起時,能提升大學生對於校園與周遭環境的欣賞、省思與實踐。
    研究者發現,大學生很少留給自身的校園一個充裕的時間,靜心體會環境的 機會,但在修習通識課程之後,學生開始需要留意校園的各種美和空間,有助於 促進大學生對校園環境、美與空間的欣賞與行動,對於問題的發現與省思甚至能 由校園空間拓展至周遭環境。最後,在課程設計上,空間相關之內容較能引起大 學生的注意與學習之意願,以學生對空間相關之好奇心作為動力,有助於帶動課 程之吸收與轉化。

    The purpose of gener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as well a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point out that having the first-hand experience and immersing into nature are the way to motivate people to take care of our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refore, joining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is necessary, it could increase not only people’s experience and the sensitivity of perception but also people’s willing to make the actual action.

    As the result, this study will begin with the aesthetics, beauty and aesthetic training and promotion.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the ability of spatial cognitive ability, an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o assist people finding the beauty in life, moreover, stimulating their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by using pre-test and post-test questionnaires and group interviews and especially focus on the first year of the 106th year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students of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eneral course. During the cours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the environment and space of the campus and to complete the both group and individual assignments. Eventually,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 three special groups to receive a deeper feedback of the students' feeling and thinking.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found that "Observation of Campus Beauty" can positively predict "Practice and Implementation of Campus Beauty". It is clear to find that students have the outstanding improvement on transformation and absorption of the curriculum via the observation experience. When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 and observation of beauty are evoked, they can enhance their appreciation,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on campus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er realizes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less chance to explore the campus before. However, after taking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student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various beauty and space in the campus. This significant changing is conductive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appreciation and action on the campus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this result can even be extended to apply from the campus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t last, within the curriculum design, the space-related content can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more and increase their willingness to learn. Therefore, we can take students' curiosity in space as a motivation to enhance th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urriculum.

    論文授權書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謝誌 V 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4 第四節 名詞定義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環境美學 7 第二節 空間認知解讀 14 第三節 相關知識與研究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課程設計與目標 27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對象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7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41 第四章 研究成果 43 第一節 樣本結構分析 43 第二節 問卷描述性統計分析 45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對師大的認識」、「校園美的觀察」以及「校園美 的實踐與執行」之差異性檢定 49 第四節 「對師大的認識」、「校園美的觀察」以及「校園美的實踐與執行」 之前後測分析 55 第五節 質性分析結果 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1 參考文獻 73 附錄 77 附錄一、環境美學課堂投影片 77 附錄二、空間觀察與認知課堂投影片 80 附錄三、個人作業─我的師大空間體驗示範 82 附錄四、團體作業二─校園環境議題示範 84 附錄五、問卷設計 86 附錄六、問卷開放性問題前後測比對表 90 附錄七、訪談邀請函 105 附錄八、訪談同意書 106 附錄九、訪談逐字稿─廢棄物組 107 附錄十、訪談逐字稿─生態規劃組 117 附錄十一、訪談逐字稿─飲食組 125

    一、中文參考文獻
    王佩玲(2004)。探討國中生獲取空間知識的過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王瑋龍、洪婷靖、趙麗玲、溫育德、林宗岐、林素華(2010)。大專學生環境態度之研究。生物科學,52(2),1-14。
    王鑫(1998)。我國環境教育發展簡史。全國環境教育計畫整合及推行計畫報告(二):推行環境教育重要文獻彙編。臺
    北: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王彥嵓(2006 )。環境─藝術之眼。取自:規劃生活環境中的藝術探索課程:http://music.syps.kh.edu.tw/tec_blog/tec2_dat/007.htm。
    石上文正(2011)。「環境」の定義について。人間と環境電子版,1。
    江昱仁、楊平安、吳俊賢、汪大雄、謝漢欽(2009)。森林旅遊地美感營造的思考。南臺科技大學休閒林業研究專訊,16(4),55-58。
    江映瑩、孫志鴻、賴進貴(2005)。網路資源Google Earth的教學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8),126-144。
    李淑幸(2005)。利用自然體驗活動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欣賞自然之美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李澤厚(1996)。美學論集(新訂版)。臺北:三民書局出版。
    李建緯(2010)。康德的美學思想:判斷力批判。取自http://chianweilee.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3911.html
    周憲(2002)。美學是什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少凱、許舒婷(2010)。大學生環境認知、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嶺東學報,27,85-113。
    吳惠娟(2014)。國小五年級環境美學課程之設計與實施(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吳靜雯(2015)。康德美學及其環境教育意涵(碩士論文)。華 梵 大 學,臺北。
    吳金能(2010)。與空間對話─建築空間簡論。美育,175,19-23。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35-54。
    何昕家、張子超(2013)。環境倫理再現與超克。應用倫理評論,54,103-163。
    柯明潭(2011)。地方依附感與民眾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國立成功大學校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林靜怡(2003)。中學生空間認知能力之研究-以認知圖路網結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邱明星(2006)。認知發展理論在教學應用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6。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6/56-33.htm
    馬瑜嬪(2012)。環境感知的互動美學設計(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高翠霞(2002)。論析環境教育研究方法與議題趨勢。環境教育學刊,1,55-82。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許世璋(2003)。大學環境教育課程對於環境行動與其他環境素養變項之成效分析。科學教育學刊,11(1),97-119。
    梁家祺(2011)。「知行合一」對通識環境教育課程設計的啟發。通識教育學刊,第7期,39-59。
    梁孝佩(2017)。環境教育融入國中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
    梁福鎮(2006)。教育哲學:辯證取向。臺北:五南出版。
    張子超(2001)。我國環境教育研究的現況與發展。環境教育研究研討會。
    張子超(2004)。永續校園課程發展。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上〉。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師大書苑。
    張子超(2014)。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數位學習課程的建置與應用。數位學習:實務應用。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張子超(2017)。議題教育的意義與課程融入──以環境教育為例。教育脈動 ,11。取自https://pulse.naer.edu.tw/Home/Content/f37f19e3-7295-459a-a9d5-ed309f87048d?insId=ce7aab24-b25b-4638-b89f-d005f7908f07
    張文賢(2003)。以認知圖探討中學生空間認知之差異(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張育銘(2016)。從環境美學探討環境教育的場域概念。應用倫理評論,60,123-136。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崔光宙(2005)。主讀經典:《Critique of Judgement》。取自http://faculty.ndhu.edu.tw/~shtang/classical/fruit/lecture/20050928.htm
    曾富林(2001)。環境覺知教育之探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黃烽哲(2016)。新北市國小『校園空間美學暨發展特色學校』 營造空間美學在美感教育上的影響(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莊元輔(2013)。論Holmes Rolston, III 對「自然價值」的觀點:建構「體驗論」模型芻議。應用倫理評論,54,247-272。
    莊珮琪(2013)。自然環境下的身體文化探究。運動文化研究,23,35-71。
    楊琪惠(2009)。科學學習環境的營造---以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為例。國教之友,60(4),51-59。
    楊平(2007)。環境美學的譜系。南京:南京出版社。
    漢寶德(2010)。如何培養美感。臺北:聯經出版。
    齊君(譯)(2016)。環境美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原作者:荷姆斯‧羅斯頓Ⅲ)。應用倫理評論,60,23-45。
    葉欣誠(2008)。綠色大學Green University─我們要個怎樣的大學?。勤益大學97年環保與節能減碳專題演講之簡報。
    劉金源(2006)。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現況、問題與對策。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1),1-3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冠燁(2003)。建築空間性的認知地圖(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陳昭靜(2008)。國小低年級學童的校園、住家、社區認知圖之行動研究-屏東縣大明國小之個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陳春敏(2003)。體驗自然活動對兒童欣賞自然的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閻瑞珍(2015)。論美感教育之推行與現有改革之狀況──以彰化縣舊館國小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55,29(2),55-77。
    蔣勳(2006)。美的覺醒:蔣勳和你談眼、耳、鼻、舌、身。臺北:遠流出版。
    蔡琳秋(2013)。永續校園之環境美學評估準則建立之探討-以中華大學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出版。
    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譯)(1991)。環境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

    二、英文參考文獻
    Altman, I., & Rogoff, B. (1987). World views in psychology: Trait, interactional, organismic and transactional perspectives. In D. Stokols & I. Altman (Eds.).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Berleant, A. (1995). The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
    Carlson, A. (2000). 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oodman, E. (2009). Learning in nature: Reflection as means and motivation. Designing for Reflection on Experience, Lancaster University.
    Lynch, K.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Vol. 11). MIT press.
    McAndrew, F. T. (1993)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acific Grove, CA.
    Tolman, E. C. (1948). Cognitive maps in rats and men. Psychological Review, 55(4), 189–208.
    Mastropieri, M. A., & Scruggs, T. E. (2017). The inclusive classroom: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Pearson.
    Hepburn, R. W. (1963).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natur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3(3), 195-209.
    Hungerford, H. R.&Volk T.L.(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1
    Hungerford, H. R., Peyton, R. B., & Wilke, R. J.(1980). Goal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1(3), 42-47.
    Roth C. E. (1992).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ts Roots, Evolution, and Directions in the 1990s. Columb, Ohio:ERIC/CSMEE.
    Rolston III, H. (1988). Environmental ethics: Duties to and values in the natural world.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198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Tbilisi Conference. Paris, France: Author.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