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淳耀
Shih, Chun-Yao
論文名稱: 表演藝術與科技的跨領域團隊之整合機制探討
A Study of Integrating Mechanism for the Cross-Field Team between Performing Arts and Technology
指導教授: 范聖韜
Fan, Sheng-T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1
中文關鍵詞: 科技藝術跨領域整合機制專案管理
英文關鍵詞: Technology Arts, Cross-Field, Integrating Mechanism, Project Management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PA.015.2018.A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5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使得資訊、技術的取得愈加便利,科技不僅改變了當代人類生活場域的樣貌,更是改革當代舞臺展演效果與美學場景的關鍵元素。科技主動介入了藝術,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與展演形式也受其生活背景影響而有多媒體化的現象,人文藝術與科技相互結合,能提供藝術創作者有別於傳統方式的呈現思維;且激盪出新媒材,利用科技技術來呈現其作品,近年來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已成為藝術創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推陳出新的軟硬體技術,使得藝術創作的可能行被大大的拓展,如聲響、影像紀錄、虛擬實境、機械裝置、互動裝置、數位塗鴉、燈光裝置、跨域表演等等;當作品呈現的形式更加繽紛多元、甚至較以往更具實驗性且複雜性時,克服技術問題以及跨領域溝通的合作能力,遂成為當代表演藝術創作的新興重要議題。本研究聚焦在探究跨領域團隊的整合機制,進而為科技及表演藝術領域之合作謀求更多可能性。本研究屬於質性研究,研究方法包含文獻分析、多重個案研究法、深入訪談法。本研究提出三大發現與結論,分別是關於回應跨領域的挑戰並發展整合對策、塑造專案與團隊管理中的領導者角色、以及在合作過程中建立明確的流程暨規範,本研究更設計出十大行動方針,來具體催化表演藝術與科技跨領域團隊的整合機制。本研究的貢獻在於在以學術理論的分析,促進表演藝術與科技領域的結合,使得相關的藝術創作、活動展演、專案執行等協作過程能夠更加順利;並累積更多跨領域人才培育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

    Technology has not only changed our life, but also been the key element of the reform for contemporary stage performance and aesthetic scene. On the other hand, artists’ creative process and performing form are also influenced by their living backgrounds and have multimedia features. In recent years,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which provides creators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from the traditional wa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forms of artistic creation so that the possibilities of performing arts have been greatly expanded. When the forms of presentation are more varied, experimental and complex, overcoming technical problems and collaborating cross fields have been an emerging issue of contemporary performing art creation. This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which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cross-field teams. This study suggests three major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which respectively responds to challenges of cross-field and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strategies, to shaping the role of leaders i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eam management, and to establishing clear processes and specific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en action guidelines to catalyze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of performing arts and technology.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performing arts and technology in the analysis with academic theories, and then to make the collaborative process of related artistic creation, performance and project execution more smooth.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would accumulate mor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cross-field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8 第三節、研究問題 12 第二章、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表演藝術與科技 13 第二節、跨領域團隊 19 第三節、整合機制 22 第四節、專案管理者的角色 27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架構 31 第一節、研究方法 31 第二節、研究流程 33 第三節、研究對象 35 第四節、資料處理與分析架構 42 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51 第四章、個案研究 53 第一節、何理互動設計 53 第二節、人嶼科技藝術國際 67 第三節、安娜琪舞蹈劇場 77 第四節、豪華朗機工 91 第五章、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105 第一節、跨領域整合的挑戰與應對 105 第二節、跨領域專案中管理者的角色與功能 112 第三節、工作流程與整合機制的建立 114 第六章、研究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研究結論 120 第二節、研究應用建議 125 第三節、後續研究建議與方向 127 參考文獻 129 附件一受訪者同意訪談與授權學術使用之文件 137

    一、中文
    2014數位表演藝術節 (2014)。2014數位表演藝術節【文化部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旗艦計畫2014數位表演藝術節】。擷取自 http://www.qaf.org.tw/2014dpa/dpaf/wave/wave-index.htm
    一當代舞團 (2012)。葉彥伯(何理互動設計)—技術開發與執行【一當代舞團部落格】。擷取自http://yilabonmode.blogspot.tw/p/blog-page_25.html
    人嶼科技藝術國際 (2013)。關於我們—Legacy Lab International 【人嶼科技藝術國際網站】。擷取自 http://www.legacy-lab.com/zh/%E9%97%9C%E6%96%BC%E6%88%91%E5%80%91/
    人嶼科技藝術國際 (2017)。耦合世代 3d 沈浸版【人嶼科技藝術國際網站】。 擷取自http://www.legacy- lab.com/zh/portfolio_page/%E8%80%A6%E5%90%88%E4%B8%96%E4%BB%A3-3d-%E6%B2%88%E6%B5%B8%E7%89%88/
    工業技術研究院 (2010)。經濟部產業專業人才發展推動計畫(經濟部工業局委託研究報告PG9903-0156)。臺北 : 經濟部工業局。
    文化部 (2017)。106年「文化部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名單出爐【文化部網站/新聞與公告/文化新聞】。擷取自 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59490.html
    王文科 (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質的研究方法。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 : 麗文。
    王文科 (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 : 五南出版社。
    王建忠 (2001)。團隊領導與團隊效能:團隊內互動的中介效果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王科文 (編譯) (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 師大學苑。
    安娜琪舞蹈劇場 (2011)。第七感官 (2011)【安娜琪舞蹈劇場網站】。擷取自 http://anarchydancetheatre.org/project/seventh-sense/
    安娜琪舞蹈劇場 (2014)。Second Body (2015)【安娜琪舞蹈劇場網站】。擷取自 http://anarchydancetheatre.org/project/second-body-2014/
    安娜琪舞蹈劇場 (2015)。關於我們【安娜琪舞蹈劇場網站】。擷取自http://anarchydancetheatre.org/about/
    何理互動設計 (2011)。何理互動設計 : WHYIXD【何理互動設計網站】。擷取自 http://www.whyixd.com/
    聽見設計展 (2016)。聽見設計展【聽見設計展網站】。擷取自 
http://www.sound-of-design.com/
    维基百科 (2018)。國際專案管理學會【維基百科網站】。擷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國際專案管理協會
    维基百科 (2018)。軟技能【維基百科網站】。擷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軟技能
    吳岳霖 (2016年9月25日)。再見以後《Solo Date》【表演藝術評論臺網站】 擷取自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1528
    吳芝儀、廖梅花 (2002)。質性研究入門。臺北 : 濤石文化出版社。
    吳垠慧 (2003)。臺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科技與數位藝術。臺北 : 藝術家。
    吳嘉瑄 (2012年2月)。王俊傑與北藝大將創作與資源做跨領域的整合,是未來必然走的路【藝外雜誌】。擷取自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29/1326/254
    李昭融 (2017)。【臺灣軟實力】豪華朗機工,團隊藝術最大值【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網站深度聚焦】。擷取自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issue/32622
    李翠芝 (2017年8月)。張藝謀概念劇《對話.寓言2047》讓傳統與高科技對話。PAR表演藝術,296。.
    邱奕嘉 (2012年4月5日)。邱奕嘉:有效管理,讓綜效看得見 (第494期) 【天下雜誌網站評論】。擷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1804
    邱誌勇 (2015年10月27日)。當科技遇到藝術-重視原創,確保科技藝術競爭力【中時電子報網站】。擷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7000365-260207
    林宏璋 (2004)。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臺灣【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策展資源平臺】。擷取自http://curator.ncafroc.org.tw/forum/articles/post-5747/
    林宜靜 (2016年06月14日)。安娜琪舞蹈劇場《Second Body》巴黎演出獲好評【中時電子報網站生活版】。擷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614002121-260405
    林采韻 (2015年10月)。安娜琪衝撞林茲,大玩360魔術 (第20期)【兩岸文創誌網站封面故事】。擷取自http://tccanet.org.tw/article-1027.html#.Wvc9T9OFMWo
    林金定、嚴喜楓、陳美花 (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 - 136。
    林榮泰、林伯賢 (2009)。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 藝術學報,6(1),72-84。
    范銀霞 (2012)。科技藝術的商業性與美學。藝術學報,91,63-83。
    唐玄輝、林穎謙 (2011)。情境故事法運用於跨領域合作的問題與影響。設計學報,16(3),21-44。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012)。M【臺灣數位表演藝術國際續航計畫網站作品介紹】。擷取自http://www.flyglobal.tw/zh/stage-54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014)。WAVE.微幅 : 國藝會臺灣數位表演藝術國際續航計劃專案— Fly Global【臺灣數位表演藝術國際續航計畫網站作品介紹】。擷取自http://www.flyglobal.tw/zh/stage-202
    郭亮廷 (2012年01月)。現象觀察之七:數位科技與表演的下一步?-政策帶領跨域不斷追求深化更須空間與人才。PAR表演藝術雜誌,229,68 - 69。
    陳永賢 (2005)。互動式媒體藝術創作觀念之探討。藝術學報,77,51–66。
    陳芳玲 (2017)。新生代的力量—豪華朗機工的跨界合作【典藏藝術網焦點】。擷取自https://artouch.com/artouch2/content.aspx?aid=2017071709583&catid=02
    陳俊宇 (2011)《狂想夜》互動多媒體於舞蹈之跨領域創作與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
    陳俊明 (2008年5月29日)。論跨領域藝術的未來性 (第2期) 【新樂園電子報藝術空間】。擷取自 http://www.slyart.com.tw/newsletter/2003/newfield_text/future_on_newfield.htm
    陳韻如、林珮淳 (2008年12月)。從科技藝術探討當代跨領域創作之發展。擷取自 http://dal.ntua.edu.tw/dal-files/thesis/200812_Interdisciplinary.pdf
    陶維均 (2011)。「有框架,有限制,我們才能得到最大的自由。」—專訪豪華朗機工【BIOS MONTHLY人物專訪】。擷取自http://www.biosmonthly.com/interview_topic/1305
    張芬芬 (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堉樺 (2017)。基金會於表演藝術結合科技發展之策略聯盟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懿文 (2016)。從蔡柏璋的獨角戲談科技表演藝術的幾點思考《Solo Date》【表演藝術評論臺網站】。擷取自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1570
    梁森山 (2016)。中國創客教育藍皮書。北京 : 人民郵電出版社。
    許雁婷 (2012年1月)。科技與表演 無間合作的創作旅程-YiLab一當代舞團。PAR表演藝術雜誌,229,124-127。
    貧窮男 (2014年11月6日)。「Second Body」—安娜琪舞蹈劇場X叁式【臺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藝論紛紛】。擷取自: http://talks.taishinart.org.tw/event/talks/2014110601
    黃敏萍 (2000)。跨功能任務團隊之結構與效能—任務特性與社會系絡之影響 (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鄒欣寧 (2015年05月16日)。謝杰樺:以科技探問身體的未來【臺灣數位表演藝術國際續航計畫活動網站】擷取自http://www.flyglobal.tw/zh/article-308
    楊曉憶 (2014)。2013藝文風向球—藝文補助觀察座談會—創作與跨界分享側記【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線上誌】。擷取自 http://mag.ncafroc.org.tw/single.aspx?cid=132&id=137
    葉育伶 (2009)。探討跨領域溝通—以設計與行銷跨領域團隊為例 (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廖俊逞 (2009年2月)。科技+劇場=表演藝術的實驗進行式。PAR表演藝術雜誌,194,38–41。
    臺新藝術獎文獻 (2015)。臺新藝術獎文獻.WAVE.微幅【台新藝術獎文獻活動網站】。擷取自http://artsawardarchive.taishinart.org.tw/work/id/260
    樊香君 (2015年6月16日)。從科技直探權力:謝杰樺《第七感官》、《Second Body》【臺灣數位表演藝術國際續航計畫活動網站】。擷取自 http://www.flyglobal.tw/zh/article-307
    鄭慧華(訪談與撰文)、黃文浩(受訪者)(2011)。解疆域的數位藝術:數位藝
    術與表演藝術跨接的必然趨勢。載於邱誌勇(總編輯),數位藝述(28-41頁)。臺北市:田園城市
    Maker Faire Taipei (2017)。About【Maker Faire Taipei網站】。擷取自http://www.makerfaire.com.tw/maker-faire.html

    二、英文
    Berg-Weger, M., & Schneider, F. D. (1998).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4, 97-107.
    Bronstein, L. R. (2003). A model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Social Work, 48, 297-306.
    Grant, R. M. (1996). 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7(4), 375-386.
    Jessup, R. H. (1990). New roles in team leadership.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44, 79-83.
    McDonough III, E. F. (2000). Investigation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success cross-functional team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7, 221-235.
    Perrow, C. (1976). A framework fo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2(2), 194-208.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2017). PMBOK Guide,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Newtown Square,PA: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Rhoton, D. (2003). Final repor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BCS0129573: A multi-method analysis of the social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San Francisco,CA: Hybrid Vigor Institute.
    Riley, S. (2010). What Is STEAM? Educationcloset. Retrieved from https://educationcloset.com/steam/what-is-steam/
    Thomas, B. J.,& Kenneth,D. M. P. (1996). Diagnosing whether an organization is truly ready to empower work teams: A case study.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9, 38-4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