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香蘭
Hsu,Hsiang-Lan
論文名稱: 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建構之研究
The Construction of Recruitment Indices for Beauty Industry
指導教授: 鍾鳳嬌
Chung,Feng-Chi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 技職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fo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模糊德菲法
外文關鍵詞: the beauty industry, recruitment, Fuzzy Delphi Method
DOI URL: http://doi.org/10.6346/NPUST201900093
相關次數: 點閱:2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本研究旨在建構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並探討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中各層面指標的重要性。本研究共採用三個階段進行研究,第一階段透過文獻分析歸納;第二階段實施訪談調查法並採用研究者自編之半結構式問卷訪談10位專家;第三階段採用研究者自編之「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意見調查表」作為研究工具,邀請20位專家實施意見調查,並運用模糊德菲法分析。根據上述方法,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包含3大構面項目、19項構面指標、81項指
    標題項。
    二、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構面項目包含「技能與知識」、「溝通與協
    調」、「態度與價值觀」,其中以「態度與價值觀」構面項目重要
    程度較高。
    三、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共19項構面指標,其中以「敬業熱忱」構面
    指標重要程度較高。
    四、在構面項目「技能與知識」中包含26個題項,其中以美容產業招募
    甄選指標題項「A1-1具備美容相關基礎能力」在所有指標中之重要
    性程度最高。
    五、在構面項目「溝通與協調」中包含22個題項,其中以美容產業招募
    甄選指標題項「B2-1良好之溝通能力」重要程度較高。
    六、在構面項目「態度與價值觀」中包含33個題項,其中以美容產業招
    募甄選指標題項「C5-3遵守商業道德行為」、「C6-4同理心對待顧
    客」、「C7-1熱愛從事之工作」、「C7-2對工作充滿熱情」、「C7-5
    對工作認真負責」重要程度較高。
    本研究論文所建構之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提供給後續欲聘用美容從業人員之企業作為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construct the recruitment indices for the beauty industry and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each index in relevant recruitment. This study included the following three stages, with the first stage focusing on synthesizing previous studies, the second stage having the self-develop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n 10 experts, and the third stage adopting the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of Recruitment Indices for the Beauty Industry” to collect opinions from 20 experts. The Fuzzy Delphi Method was employ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recruitment indices for the beauty industry included three major items, 19 indices, and 81 options.
    2. The three major items included “skills and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nd “attitude and values”, among which “attitude and values” was relatively essential.
    3. Among the 19 indices, “dedication and enthusiasm” was relatively important.
    4. Among the 26 options included in “skills and knowledge”, “A1-1 Having basic knowledge of cosmetology” was the most important option.
    5. Among the 22 options included in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B2-1 Having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others.
    6. In “attitude and values”, 5 options out of 33 were more important, including “C5-3 Following business ethics”, “C6-4 Treating customers with empathy”, “C7-1 Loving the job with passion”, “C7-2 Having a passion for work”, and “C7-5 Being earnest about and responsible for work”.

    It is hoped that the recruitment indices for the beauty industry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companies in employee recruitment.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i
    謝誌 v
    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美容產業定義及發展歷史 6
    第二節 美容產業類別介紹與技能檢定規範 11
    第三節 美容產業職能 18
    第四節 招募甄選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1
    第六節 研究流程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8
    第一節 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建構之訪談調查結果與分析 48
    第二節 模糊德菲法調查結果與分析 60
    第三節 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之重要性分析 71
    第四節 綜合討論 8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 96
    一、中文部分 96
    二、外文部分 103
    附錄一 屏東縣各大專院校美容相關學系106學年度專業必修、選修課程表 105
    附錄二 專家問卷 107
    附錄三 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意見調查表 111
    作者簡介 118


    表目錄
    表2-3-1美容人才核心能力構面項目及構面指標整理表 23
    表2-3-2技能及相關知識對照表 24
    表2-4-1招募之定義 27
    表3-3-1受訪者資料 37
    表3-5-1模糊的語意變數 45
    表4-2-1背景變項次數分配表 61
    表4-2-2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之技能與知識 錯誤! 尚未定義書籤。
    表4-2-3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之溝通與協調 66
    表4-2-4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之態度與價值觀 68
    表4-3-1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構面項目之權重平均值與排序 71
    表4-3-2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構面指標之權重平均值與排序 73
    表4-3-3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構面題項之權重平均值與排序 81


    圖目錄
    圖2-2-1基本護膚流程圖 13
    圖2-2-2光療凝膠指甲流程圖 13
    圖2-2-3嫁接睫毛流程圖 14
    圖2-3-1冰山模型 19
    圖3-1-1研究架構 34
    圖3-5-1雙三角模糊數圖(鄭滄濱,2001) 43
    圖3-6-1研究流程 47
    圖4-2-1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之技能與知識權重值顯示圖 63
    圖4-2-2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之溝通與協調權重值顯示圖 65
    圖4-2-3美容產業招募甄選指標之態度與價值觀權重值顯示圖 68

    一、中文部分
    丁志達(2005)。人力資源管理。臺北:揚智文化。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2018)。美容申訴案件。2019年4月12日取自於:https://www.consumers.org.tw/contents/events_ct?id=1318&page=1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六版)。臺北市:五南。
    王忠慶(2006)。美容美髮業訪談報導─2006年國內SPA產業之景氣概況與未來發展趨勢。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
    王彥呈(2000)。台灣企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之衡量及其量表發展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左宗亭(2008)。半導體產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衝突管理與教育訓練需求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2018)。行業名稱及定義。2019年04月26日,取自於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18814&ctNode=3112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印(2000)。中華民國職業分類典。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何永福、楊國安(2005)。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三民書局。
    吳佳蓉、陳俊瑜(2009)。女性SPA美容從業人員職場壓力與壓力反應之關聯研究。美容科技學刊,6(2),209-223。
    吳佳儒(2000)。HR專業人員才能需求模型之建立-以個案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秉恩(2002)。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程序與實務。台北:翰蘆圖書。
    吳秉恩(2007)。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四版)。台北:華泰。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第二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美連、林俊毅(2002)。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文化。
    吳博欽、潘聖潔、游佳慧(2004)。成本、效率與企業招募人才方式的選擇-傳統與網路招募之比較分析。中原學報,32(2),141-153。
    吳復新(2003)。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分析與實際應用。台北:華泰文化。
    吳萬益、林清河(2000)。企業研究法。台北:華泰書局。
    李佳儒(2012)。〈人力資源招募徵選之研究─以電子科技產業為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銘(2007)。 美容服務產業研究與事業經營策略分析。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業碩士班學位論文。
    李惠琳(2010)。新聞記者之核心能力初探-在地文獻的回顧。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卓守鈞(2016)。多準則之睫毛稼接成效評估模式綜述。東方設計學院創意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周建亨、王如鈺、蘇冠年(2016)。服務者人格特質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10(2),163-187。
    周家宇(2015)。台灣美容產業競爭分析。環球科技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瑛琪、顏如妙(2011)。人力資源管理(第七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林文政、楊尊恩(2004)。職能模式在企業中實施之現況調查。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學術與出版委員會2004年人力資源管理年鑑,100-117。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市:心理。
    林佩璇(2000。行動研究與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7(4),36-42。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林舒淳(2016)。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新娘秘書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
    林榕蓁(2015)。女性美容創業之探索性研究:以中部美容業為例。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久賢、黃宜純(2003)。從日本美容科技教育反思台灣的美容教育。美容科技學刊,1(2),1-21。
    洪榮昭(1997)。能力轉換滾石生苔否?。就業與訓練,15(2),59-63。
    洪榮臨、林坤和、尤欽弘(2016)。運動產業人力資源招募與遴選制度之探討-以南部某體育用品店為例。高應科大體育學刊 ,(15),28-37。
    韋四美(2015)。美容相關學系學生對藝術指甲的課程需求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女琇(1996)。美容從業人員專業能力之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
    徐柏謙(2006)。 一個不該被遺忘的角落一網路招募的歧視。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源德、王進鋒( 2006)。保全業及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業人力資源之探討。2006全國保全論壇論文集產業篇。台北:中華保全協會。
    馬健能(2004)。技能檢定對高職電機科學生實習課程學習行為影響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高干雯、洪惠娟、呂家美、詹婷茵、張凱涵(2010)。高雄地區小型美容院經營模式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美容科技學刊,8(2),229-248。
    張火燦(1998)。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張永承、陳瑾儀(2015)。人格特質對於產品推薦機制之影響。中原企管評論,13(1),1-25。
    張紹勳(2012)。模糊多準則評估法及統計。臺北市:五南。
    張曉楨、施光訓、吳冠宏 (2013)。美容藝術產業人才核心能力之分析。 績效與策略研究,10(2),87-114。
    教育部(2009)。技職教育再造方案。2019年3月10日取自於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829446EED325AD02&sms=26FB481681F7B203&s=FE2799050C9A5AF7
    梁連文、李桐豪、黃博怡(2010)。臺灣銀行業整併之探討-模糊德菲法之應用。台灣金融財務季刊,11(4),31-65。
    梁連文、戴郁文(2013)。農業生物科技公司興櫃及上櫃(市)關鍵因素之探討108 -模糊德菲法與層級分析法之應用。台灣農學會報,14(1),86-108。
    許香蘭、鍾鳳嬌、游雅麗(2018)。美容產業聘用人才因素之初探。2018年精進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許書揚(2013)。CEO最在乎的事-職場倫理與工作態度。台北:天下雜誌。
    陳冠廷(2010)。高雄縣市美容護膚SPA服務接觸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錦華(2009)。美容美體產業競爭優勢之研究-以國內美容美體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顗伊(2012)。營建工程規劃人員專業職能模型之建構。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文、林麗貞、余美玲、張金英、葉怡華、林誼宣、張家禎(2005)。從技職教育觀點談高職美容科創業技能。中美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發表。
    陸洛、高旭繁(2011)。人力資源管理。台中:滄海書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icap職能發展應用平台。美容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2019年3月18日,取自於:https://www2.wdasec.gov.tw/home.jsp?pageno=201109290022
    曾俊明(2007)。台灣專業美容業西進中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黃士滔、林秀琴(2013)。應用灰色EAM 於ANP 探討半導體業界對工管人才於IE 職務評選。商業現代化,7(1),129-154。
    黃同圳、李誠(2000)。「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人力資源管理的十二堂課。台北:遠見天下文化。
    黃宜純(2003)。美容與美髮沙龍店長專業能力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建文、王婉馨、張庭語(2013)。美容SPA工作分析之探討。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5),227-238。
    黃英忠 (1996)。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 華泰書局。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素芳(2001)。影響使用者網路招華使用意願相關因素芝研究一科技接聖模型之應用。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麗芬(2016)。美容SPA產業主管核心與管理職能之研究。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慧珊、林容慧(2004)。美容美髮從業人員行業特性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台南女院學報,23(1),181-206。
    楊尊恩(2003)。訓練人員專業職能量表之建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又甄(2007)。人格特質、生活型態、星座類型三者對消費者決策型態差異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葉子明、鍾允怡(2010)。結合模糊德菲法與詮釋結構模式探討國際醫院評鑑之關鍵指標。寶建醫護與管理雜誌,12(2),23-44。
    葉光輝、鄭欣佩、楊永瑞(2005)。母親的後設情緒理念對國小子女依附傾向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7(2),181-195。
    廖建中(2006)。服務補救類型與滿意度之研究-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數探索。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禇志鵬(2003)。層級分析法AHP。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宜蓉(2003)。美容從業人員教育訓練與生涯發展。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維奇、李誠(2000)。「招募策略」-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台北:遠見天下文化。
    鄭滄濱(2001)。軟體組織提昇人員能力之成熟度模糊評估模式。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鄭興弟(2003)。政策規劃:理論與方法。臺北:商鼎文化。
    龍育民(2000)。軍官人格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第四版)。臺北:高等教育。
    職能發展應用平台(2017)。職能導向課程品質認證作業規範。2018年8月23日取自於:https://icap.wda.gov.tw/Quality/quality_file.aspx
    藍美貞、姜佩秀譯( Robert Wood and Tim Payne 原著)(2001)。職能招募與選才( Competency-Based Recrui tment and Select i on)。台北:商周出版。
    羅希哲、林昀穎(2004)。美髮業對高職與二專美髮相關科系畢業生專業能力需求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115-137。

    二、外文部分
    Breaugh,J.A. (1992). Recruitment Science and Practice. Boston:PWS-KENT.
    Business Wire (2009). Research and Markets: This Essential 2009 U.S. Beauty Salons Industry Report Contains Timely and Accurate Industry Statistics, Forecasts and Demographics. June.
    Chang, I. S., Tsujimura, Y., Gen, M., & Tozawa, T. (1995).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large scale project planning based on fuzzy Delphi method. Fuzzy Sets and Systems, 76(3), 277-288.
    Chang, P. T., Huang,L. C., Lin, & H. J. (2000). The fuzzy Delphi method via fuzzy statistics and membership function fitting and an application to the human resources.Fuzzy Sets and Systems, 112(3), 511-520.
    Hwang, C. L., Lin, M. L. (1987). 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Multiple Criteria Method &Application. Springer-Verlag, Reading. Berlin Heidelberg.
    McClelland, D. C. (1973).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I-24.
    McCrae R. R. & P. T. Jr. Costa (1992), An Introduction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 175-215.
    Mitchell, R. E. & E. J. Trickett (1980), Task Force Report: Social Networks as Mediators of Social Support,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andDeterminants of social Networks,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16, 27-44.
    Murray,T. J.,.Pipino, L. L. & van Gigch, J.P. (1985). A pilot study of fuzzy set modification of Delphi. 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5, 76-80.
    PR Newswire (2012, Nov 6). Global Beauty Care Products Industry 2012-2017:Trend, Profit, and Forecast Analysis.
    Gatewood, R. D. & Field, H. S. (2001). Human resource selection, fifth edition, South-Western.
    Spencer, L., & Spencer, M. (1993). Competency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Stephen, P. R., & David, D. (2005).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Inc.

    無法下載圖示 校外公開
    2024/07/1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