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美娟
Hsu, Mei-Chuan
論文名稱: 國小學童美髮課程之研究
Research on Hairdressing Course fo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指導教授: 吳雅玲
Wu, Ya- 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 技職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fo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8
中文關鍵詞: 美髮課程國小學童頭髮自理能力美感教育職業試探
外文關鍵詞: hairdressing courses,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self-care ability, aesthetic education, career explor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6/NPUST202100274
相關次數: 點閱:29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摘 要
    學號:M10870011
    論文名稱:國小學童美髮課程之研究
    總頁數:157
    學校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所別: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畢業時間及摘要別:109 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研究生:許美娟 指導教授:吳雅玲 博士
    論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針對高年級學童,設計美髮課程教學方案,並探究此課程之實施歷程與成效,以提升其頭髮自理能力、頭髮造型美感及瞭解髮型設計師之職業內涵。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五位高年級女學童為研究對象,實施為期八週之美髮課程,過程中以問卷調查、訪談、文件分析蒐集資料。本研究結果經資料分析,其研究結論如下:
    壹、設計一套合宜之國小學童美髮課程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主要為設計一套國小學童美髮課程,依據文獻探討結果與國小高年級學童之需求,設計八單元共八週之國小學童美髮課程,其課程學習目標為學童能具備頭髮自理能力、頭髮造型美感及能瞭解髮型設計師之職業內涵。課程內容為一「神奇美髮院」、二「頭髮嚕啦啦」、三「綁髮工具大解密」、四「屬於我的美」、五「神奇魔髮師」、六「魔髮新體驗」、七「剪髮樂趣多」、八「我是小小美髮師」
    貳、 學童對美髮課程之充滿好奇且樂於嘗試
    學童對美髮院的美髮儀器和美髮工具感到好奇,運用口訣提示,增加學童正確洗髮技巧的記憶,並運用綁髮工具結合綁髮技巧,協助學童能應用綁頭髮的工具,也利用髮型APP及假髮造型,讓學童體驗多變髮型的樂趣,以色彩的調色、混色與配色的技能練習,學童能更清楚知道色彩變化的表現更豐富更多樣,透過訪談資深髮型設計師,學童有感成人職場中,工作態度、自我精進及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性,運用造型設計,增加學童對頭髮造型的美感,最後讓學童結合之前單元所學的技巧,充分發揮自己的設計能力,替自己設計一款頭髮造型。
    參、美髮課程實施後有助於提升學童頭髮自理能力與頭髮造型美感、並使其能理解髮型設計師職業內涵。

    關鍵字:美髮課程、國小學童、頭髮自理能力、美感教育、職業試探

    Abstract
    Student ID: M10870011
    Title of Thesis: Research on Hairdressing Course fo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Total Pages: 157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Date of Graduation: June, 2021 Degree conferred: Master
    Name of student: Mei-Chuan Hsu Advisor: Dr. Ya-Ling Wu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design the teaching scheme of the hairdressing course for senior school children probe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effect of the course, to improve their self-help ability and aesthetic feeling for hairstyles and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of hairstylist. This study, with five female senior school children as its objects, adopted the case study method and carried out an eight-week hairdressing course, during which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After data analysi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Design a set of appropriate hairdressing courses fo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ign a set of hairdressing courses fo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grade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this study designs a hairdressing course with 8 units, lasting for 8 weeks. The course aims to equip students with self-help ability,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hairstyles and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of hairstylist. The cours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arts: (1) “Magic Hair Salons”, (2) “Shampooing”, (3) “Great Decryption of Hair Binding Tools”, (4) “Beauty Belonging to Me”, (5) “Magic Hairstylist”, (6) “New Experience as a Magic Hairstyl-ist”, (7) “Interesting Hair Cutting”, and (8) “I Am a Little Hairstylist”.
    2. School children are curious about hairdressing courses and willing to try
    School children are curious about the hairdressing devices and tools in hair salons. In this study, pithy formulas are adopted to help these school children remember correct shampoo skills, and hair binding tools are combined with hair binding skills to help them use these tools. Also, hairstyle APP and wig styling allow them to feel the fun of changeable hairstyles. Through learning the skills of color modulation, mixing and matching, they can know more clearly about the diverse expression of color changes. They can feel the importance of work attitude, self-improvement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the workplace as an adult by interviewing senior hairstylists. And haircut design is adopted to improve their aesthetic feeling of hairstyles. Eventually, combining the skills learned in previous units, students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design ability and design a haircut for themselv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airdressing courses will help school children to improve their self-help ability and aesthetic feeling of hairstyles, and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of hairstylist.

    Keywords: hairdressing courses;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self-care ability; aesthetic education; career exploration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i
    謝 誌 v
    目錄 v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學童頭髮自理能力 7
    第二節 美感教育的內涵 10
    第三節 職業試探 22
    第四節 美髮課程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 35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41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4
    第四節 學童美髮教學課程之設計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2
    第一節 學童美髮課程實施歷程與教學省思 52
    第二節 國小學童美髮課程的實施成效 99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建議 117
    參考文獻 120
    附錄一 學童訪談大綱 126
    附錄二 專家基本資料 127
    附錄三 學童美髮課程問卷 128
    附錄四 修正學童美髮課程問卷 131
    附錄五 學童參與研究意願書暨家長知情同意書 133
    附錄六 學童美髮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134
    附錄七 修正學童美髮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142
    附錄八 教學活動訪談大綱 150
    附錄九 教學觀察紀錄表 158


    表目錄
    表 2-2-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領域課程綱要國小階段之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15
    表 2-2-2 本研究課程之藝術領域核心素養內涵表 18
    表 2-2-3 以國小學童為對象之美感教育相關實證研究彙整表 20
    表 2-4-1 國中技藝教育之美髮課程綱要 27
    表 2-4-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中美容群科之美髮課程綱要 29
    表 2-4-3 以美髮課程相關實證研究彙整表 31
    表 3-1-1 資料編碼與說明 39
    表 3-2-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 42
    表 3-4-1 學童美髮課程總目標與分目標 48
    表 3-4-2 學童美髮課程大綱 49
    表 4-2-1 頭髮自理能力層面各題項前後測之無母數相依樣本檢定比較 100
    表 4-2-2 頭髮造型美層面各題項前後測之無母數相依樣本檢定比較 101
    表 4-2-3 職業試探層面各題項前後測之無母數相依樣本檢定比較 102
    表 4-2-4 國小美髮課程實施成效 103
    圖目錄
    圖3-1-1說明本研究資料概念化過程 39
    圖 3-2-1研究者的研究場域 41
    圖 3-3-1研究流程圖 46
    圖4-1-1第一週上課情形(學童認識美髮儀器) 54
    圖4-1-2第一週上課情形(學童認識美髮工具) 55
    圖4-1-3第二週上課情形(學童彼此認識頭皮屬性) 59
    圖4-1-4第二週上課情形(學童認識洗髮精的種類) 60
    圖4-1-5第二週上課情形(老師示範洗髮流程和學童練習洗頭). 61
    圖4-1-6第三週上課情形(老師示範操作和學童練習) 65
    圖4-1-7第三週上課情形(學童練習綁髮與編髮) 66
    圖4-1-8第三週上課情形(老師示範三股編髮和學童練習三股編髮)
    68
    圖4-1-9第三週學童上傳綁頭髮作業 70
    圖4-1-10第四週上課情形(學童認識每個臉型適合的髮型) 72
    圖4-1-11第四週上課情形(學童設計自己適合的髮型) 74
    圖4-1-12第四週上課情形(學童體驗不同的髮型) 75
    圖4-1-13第五週上課情形(學童建立正確的染頭髮觀念) 78
    圖4-1-14第五週上課情形(學童設計染髮設計圖) 79
    圖4-1-15第五週上課情形(學童練習調色) 81
    圖4-1-16第六週上課情形(學童設計捲髮造型) 84
    圖4-1-17第六週上課情形(學童練習操作捲髮) 85
    圖4-1-18第七週上課情形(學童畫髮型設計圖) 88
    圖4-1-19第七週上課情形(學童操作剪髮) 90
    圖4-1-20第七週學童剪髮作品 91
    圖4-1-21第八週上課情形(認識綁髮工具和學童練習綁髮梳理) 94
    圖4-1-22第八週上課情形(學童畫自己的髮型設計圖) 94
    圖4-1-23第八週上課情形(學童互相操作髮型) 95
    圖4-1-24第八週學童髮型作品 96

    參考文獻
    BabyHome(2017,1月)。學習自理好簡單,小朋友FUN心學洗頭。2019年11月4日取自
    https://info.babyhome.com.tw/article/14965
    MBA 智庫百科(2015,9月)。職業探索。2020年7月10日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8%81%8C%E4%B8%9A%E6% 8E%A2%E7%B4%A2
    MU Hair美髮沙龍(2020,7月)。頭髮不吹乾的傷害。2020年12月11日取自
    https://muhair24.pixnet.net/blog/post/297519362
    104人力銀行(2017,1月)。超過4成七年級生評主管不及格! 滿意度僅給54.7分。2021年4月20日取自https://www.104.com.tw/area/freshman/book/articlecontent/id/172/m/1/
    大碩教育(2020,5月)。十歲就決定未來的工作? 先提供孩子以後的路— 淺談國小「職業試探」。2020年7月10日取自https://www.tkbsteam.com.tw/newExam/inside?str=BA6B176B2AE7534FCB1980DD4790E840
    于承平(2013)。學校推動美感教育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84,101-117。
    王德如(2018)。國民小學使用視覺藝術美勞材料包對美感教育影響之研究。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新蕙、宋德瑞、杜文心、洪敬承、陳顥、黃葳庭、簡意純(2020)。素養力學。臺北:大碩教育。
    朱延麒(2007)。創新網路經營模式—無名小站之個案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瑀嫻(2011)。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與父母教養類型之關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鴻生(2011)。落實美感教育之探詢。耕莘學報,9,78-92。
    杜佳楣(2018,11月)。如何讓孩子不在排斥洗頭、刷牙。2019年12月11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baby/p9ynzgj.html
    林青津(2004)。國小視覺藝術美感教育之教學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十八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
    康自立、吳天方、吳天元 (1989)。工業職業學校專業教師能力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6月)。國民中學技藝教育課程大綱。2021年5月23日取自http://www.nyvs.tn.edu.tw/
    教育部(2018,10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藝術領域。2021年4月21日取自https://www.rootlaw.com.tw/
    教育部(2018,12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群科課程綱要-家政群。2021年5月23日取自
    https://gazette.nat.gov.tw /1071225
    程淑雯(2017)。高職綜合職能科美髮課程教材編製與直接教學法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喬志堅(2017)。新北市職業試探暨體驗教育中心工業類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楓淇(2011)。高職美容科美髮課程融入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曾月照(2002)。視覺提示策略對國小自閉症學生生活自理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曾瓊仙(2009)。高職美髮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昇俯(2016)。我們為何缺乏美感素養?五問 美感教育。2019年11月4日取自 http://udn.com/news/story/8830/1697611
    游傑安(2017)。提升國小視覺藝術美感教育成效之行動研究 —以智慧創客教育KTAV學習食譜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惠芳(2015,2月)。技職教育扎根國小,新北設9試探中心。2020年7月10日取自https://www.mdnkids.com/news/?Serial_NO=92023
    郭禎祥(1989)。藝術的視覺教育。臺北市:文景書局。
    郭盈均(2016)。回收媒材搞創意:媒材探索與學童創造力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均(1996)。國中技藝教育美容美髮班課程實施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全人教育與美感教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論文專輯,36-51。
    陳惜惠、李昇樹(2012)。人體頭部圖像描繪輔助工具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9 (2),115-119。
    陳玲璋(2013)全觀性美感體驗對學校教學意涵之探究。藝術教育研究,25,109-135
    陳明麗(2015)。校本課程中美感教育的實施─國小低年級茶陶體驗課程的行動研究。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陶創意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苗栗縣。
    陳瓊花、洪詠善(2017)。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課程綱要草案之研析。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0,1-20。
    陳韻如(2018)。國小教師美感教育課程實踐之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慧宇(2019)。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實施對中年級美感學習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元培(1912)。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臺北市:華欣文化。
    廖玫雅(2005)。利用媒體實施國小學童美感教育的教學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臺北市:聯經。
    聞笛、水如(1989)。蔡元培美學文選。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劉芸(2016)。探析學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教師週刊,6,4-14。
    劉玉娟(2017)。國中生美術課程美感體驗學習之行動研究-以大林國中為例。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蔣莉蓁(2015,10月)。寶貝孩子頭髮 天然護髮小技巧。2019年11月4日取自
    https://mombaby.tw/article16682.html
    鄧瓊慧(2018)。ARCS動機模式融入個案國小高年級美感教育之研究─以長福國小為例。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髮基因頭皮護理專家(2017,6月)。青少年的頭皮困擾。2019年11月4日取自
    https://www.scalprecovery.com/CISTopic?g=S00016&d=005
    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2019,1月)。感覺統合之觸覺系統。2019年11月4日取自http://www.szmc.edu.tw/Healthcare/ot_01/ot_01_03c.html
    鍾怡慧、徐昊杲(2019)。我國「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的理念與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9), 118-130
    鍾惠宇(2016,8月)。女孩注意!別把頭皮逼「太緊」。醫師:常綁頭髮將引起頭痛。2019年12月11日取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76127
    蘇子珊(2017)。父母親職壓力與特殊求學童生活自理能力之相關探討。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Dewey, J. (1934). Art as experience . New York: Minton, Balch.
    Mastropieri, M. A. & Scruggs, T. E. (1994). Effective instruction for spe-cial education(2nd ed.). Austin, TX: PRO-ED.
    Smith, R. A. (1992). Problems for a 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3(4), 253-266.
    Kaplan, R. S., & Norton, D. P. (2005). 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3(7), 17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