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聖盛
Huang, Sheng-Sheng
論文名稱: 菁英選手桌球三段技術分析之研究-以江宏傑為例
A Research on Three-stage Skill of Elite Table Tennis Player—An Example of Hung-Chieh Chiang
指導教授: 馬上閔
Ma, Shang-M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 休閒運動健康系所
Department of Recreational Sport and Health Promotion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2
中文關鍵詞: 桌球技術優秀運動員技戰術分析
外文關鍵詞: Table Tennis Technology, Excellent Athletes, Technical and Tactical Analysi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6/NPUST201900268
相關次數: 點閱:2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探討江宏傑選手比賽中三段技術的優缺點表現評估。方法:透過台灣桌球名人賽與國際桌球巡迴公開賽做比較,將九場比賽過程中三段技術表現統計進行分析。結果:江宏傑選手九場球賽三段技術中研究結果顯示如下:發球搶攻段使用率研究結果為及格,發球搶攻段得分率研究結果為不及格;接發球搶攻段使用率研究結果為及格,接發球搶攻段得分率研究結果為良好;相持段使用率研究結果為不及格,相持段得分率研究結果為良好,結論:經由三段技術研究結果顯示江宏傑選手比賽中表現屬於技術不全面之選手,發球搶攻段是江宏傑選手在比賽中缺乏得分重要關鍵點,接發球搶攻段得分效果穩定良好是贏球的重要關鍵,相持段中使用情形不佳但表現平穩。建議:應在江宏傑選手訓練計畫中增加發球搶攻段特長訓練,幫助提升比賽中之得分手段,在發球搶攻段與接發球搶攻段之訓練中去提升前四板穩定性,使比賽內容在相持段使用率上提升,促使江宏傑選手在比賽中增加得分手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aiwanese player Chiang Hung-Chieh’s three stage skills. Method: The evaluation was based upon analyzing data of techniques and tactics utilized during nine matches from Taiwan Table Tennis Master Tournament and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Open Competition. All these matches were videotaped and served as the source of this study. Through examining all nine matches, this study aimed to discuss if Chiang’s three-stage skill reached the qualification criteria. Furthermore, probability between three-stage skill result and winning rate was analyzed. Result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ang’s skill data during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nine matches yield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In the attack after service stage, Chiang achieved a passing value in the overall index usage rating, but a failing value in the score rating. In the service-receiving and attack stage, Chiang achieved a passing value in the overall index usage rating, and a fine index value in the score rating. In the rally stage, Chiang achieved a failing value in the overall index usage rating, but a fine index value in the score rating. Conclusion: The overall index value of score rating in the three-stage skill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Chiang, as a professional player, was not comprehensive in all three stages. The lack of scoring in the attack after service stage was crucial to Chiang’s game play. Meanwhile, Chiang’s stable scoring on the attack after receiving end often led to his victories. For rally stage, Chiang’s usage in rally was not a significant part of his game but he did fine scoring during rallies. Suggestion: Chiang Hung-Chieh could focus on attack after service during training program to strengthen his scoring ability. In addition, Chiang could als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n the first four strokes during rally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usage on rally stage. By reinforcing these shortcomings, Chiang could develop a more diverse scoring compet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發球搶攻文獻 8
    第二節 接發球文獻 10
    第三節 相持球文獻 13
    第四節 桌球三段技術文獻探討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1
    第一節 研究對象、時間與地點 21
    第二節 研究工具 2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2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3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4
    第一節 江宏傑選手對九位選手三段技術之分析 34
    第二節 江宏傑九場比賽三段技術總平均使用率與得分率表現評估 45
    第三節 江宏傑三段技術優缺點之分析 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3
    第一節 結論 53
    第二節 建議 54
    參考文獻 57
    中文文獻 57
    英文文獻 62

    中文文獻
    孔翔智、張曉蓬(2001)。孔令輝-瓦爾德內爾技戰術比較分析。乒乓世界,99, 32-33。
    王红梅、張景亮、翟祥国(2013)。 乒乓球拍中膠皮的使用性能及其影響因素。橡塑資源利用,1, 15-22。
    王德志、張紅玲(2009)。新規則實施後桌球相持段意識的培養。體育科技文獻通報,17(3),25-25。
    伍方佳、楊陽、高濛濛(2016)。新型塑膠桌球使用對馬龍技戰術的影響研究。 體育科技,3,39-40。
    朱昌勇(1995)。1994 年世界盃男子單打桌球錦標賽技術分析研究。 政大體育,8,123-132。
    朱昌勇(1999)。我國大專桌球國手三段技術,心理變項與成績表現之相關研究。臺北市。政大書城。
    吳德成(1998)。桌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討會,桃園縣。
    宋志鵬(2013)。2012 年桌球斯洛維尼亞公開賽男單決賽張繼科與馬龍技戰術比較分析。遼寧體育科技,35(3),83-86。
    李宇星、梁洪(2005)。關於桌球大球對世界男子高水準運動員接發球技術影響的研究。少年體育訓練, 6,13-14。
    李克非 (2006)。無法不追求完美。乒乓世界,3,12-17。
    李悅宏、李云德(2000)。乒乓球發球與接發球技術的探討。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8(2),93-95。
    李榮 (1997)。桌球發球與接發球技術訓練。安徽體育科技, 3,32-34。
    肖丹丹、高建磊(2004)。新規則對桌球運動員體能的新要求。河北體育學院學報,18(3),1-2。
    周建軍、湯俊斌(2000)。在論大球對桌球技術、戰術的影響與對策。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20(6),136-139。
    於慶川(2003)。大球給桌球運動帶來的影響。南陽師範學運學報,2(3), 104-106。
    林漢翔、陳金海、侯淑玲、施國森(2012)。世界頂尖男子桌球選手比賽技術之探討。長榮運動休閒學刊,6,12-19。
    林麗華、黃振華、黃宗雄(2008)。優秀桌球運動員技術表現分析之探討.。嘉南學報 (人文類), 34,920-926。
    洪祺博(2008)。菁英選手桌球三段技術分析之研究─以周東昱為例。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唐建軍(1997)。第四十三屆世乒賽中國及歐洲優秀男雙選手技術分析。中國體育大學學報,20(2),85-89。
    徐增祺、劉雅玲(1995)。從第 43 屆世乒賽談桌球技戰術發展趨勢及中國隊成功經驗。上海體育學院學報,4,6-10。
    秦志峰(1992)。桌球雙打比賽技術運用和配合規律研究。乒乓世界,48,32-33。
    袁曉陽(2004)。乒乓球接發球技術特徵與訓練方法初探。市場週刊管理探索,2004(2),18-21。
    張良西(1995)。從第43屆世乒賽看中國男隊實力。吉林體育學院學報,11(3),12-16。
    張曉蓬(2001)。如何訓練好接發球。乒乓世界,9,30-31。
    張曉蓬、吳煥群(2000)。40mm乒乓球隊比賽狀態的影響。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5(1),65-66。
    曹偉(2008)。奧運來了table tennis(乒乓球)。科學大眾(中學版), 1, 32。
    郭正(2017)。桌球遠台技術對運動成績的影響。體育時空,18,123-124。
    陳光紫、陳淑滿(2005)。“無遮擋” 發球對桌球發球戰術之應用。大專體育,78,34-40。
    陳建彰、游鳳芸、陸雲鳳 (2016)。奧運桌球女子三段技術之分析。交大體育學刊,11,25-32。
    陳淑滿、謝明輝 (2003)。桌球規則修訂對選手運動表現之影響。大專體育,64,103-107。
    黃國義(2000)。桌球比賽攻防能力之評估方法探討。國際大專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臺北市。
    楊嘉恩、林秀卿(2017)桌球發球機速率快慢對正手擊球穩定性之影響。屏東科大體育學刊, 7, 25-32。
    楊樹安、張曉蓬(2000)。對中國桌球隊科學訓練的思考。體育科學,20(2),30-33。
    董林(2005)。桌球檯內球技術淺談。引進與諮詢,6,80-81。
    劉敬驍 (2017)。優秀男子桌球橫拍進攻型打法運動員技戰術特徵的研究。中國廣西民族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國。
    蕭美珠(2001)。不同桌球拍膠皮摩擦係數與恢復係數之研究。北體學報,9,45-62。
    謝亞龍、王汝英(1992)。中國優勢競技項目致勝規律。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16-26。
    謝淑娟 (2006)。探討桌球運動發展趨勢及因應之道。國民體育季刊,150,45-50。
    魏秋珍(2004)。從器材與規則的改革看乒乓球運動的發展。湖北體育科技,23(2),232-233。

    英文文獻
    Li, J, & Su, P.(1998). Evaluation of technique strength of some world class men’s elite table tennis attacking players.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4, 71-76.

    無法下載圖示 校外公開
    2024/07/3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