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瓊慧
Tseng, Chiung-Hui
論文名稱: 社區與生態旅遊整合發展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屏東縣滿州鄉里德社區為例
The Study on Key Factor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and Ecotourism –A Case Study of the Lide Community of Manzhou Township in Pingtung County
指導教授: 林俊男
Lin, Chun-N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5
中文關鍵詞: 生態旅遊社區整合發展層級分析法屏東縣滿州鄉里德社區
外文關鍵詞: Ecotourism,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Lide Community of Manzhou Township in Pingtung Count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6/NPUST202000376
相關次數: 點閱:3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里德社區為社區與生態旅遊整合發展之成功例子,其發展與輔導在地生態旅遊,活化社區組織,並培育當地居民成為解說員,透過生態旅遊的發展讓在地居民有固定收入,且讓遊客能夠體驗欣賞里德自然資源,本研究欲透過文獻整理與統合,找出里德社區在發展生態旅遊成功之關鍵因素,期望找出社區與生態旅遊整合發展的關鍵因素,供其他社區作參考。結果顯示前7名之指標多落在「社區發展共識」、「社區參與」與「社區組織整合」構面上,而社區與生態旅遊整合發展應先著重「社區居民發展共識」方能順利推動生態旅遊之進行,以達到社區發展生態旅遊之永續發展。建議社區定期與居民聚會更新社區生態旅遊資訊,並多培育新血,鼓勵青年投入社區產業與社區組織活動,加強居民間的向心力。建議政府後續研究能從不同領域與文化背景研究社區發展整合生態旅遊之範例,以增加研究完整性。

    Ride Community is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and ecotourism. It develops local ecotourism, activates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and cultivates local residents to become commentator.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Lide, local residents have a fixed income and allow visitors can experience and appreciate the natural resources of Ride. The study intends to find out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success of the Ride commun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through document collection and integration, and to find out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and ecotourism for reference by other commun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p 7 indicators mostly are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nsensu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 integrati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and ecotourism should first focus on "community residents development consensu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the communit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community regularly gather with residents to update community eco-tourism information, and cultivate young member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industry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ctivit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study the exampl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ecotourism from different fields to increase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research.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生態旅遊 4
    第二節 社區整合發展 7
    第三節 評估指標之建構 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1
    第二節 研究變數之操作型定義 13
    第三節 分析方法 17
    第四節 問卷設計與研究對象 20
    第肆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25
    第一節 里德社區發展介紹 25
    第二節 問卷回收結果 27
    第三節 評估指標篩選 28
    第四節 社區與生態旅遊整合發展評估指標之構面分析 29
    第五節 社區與生態旅遊整合發展評估指標之評估準則分析 3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38
    第一節 結論 38
    第二節 建議 39
    參考文獻 40
    附錄一 46
    附錄二 56
    作者簡介 65

    一、中文
    王照雄、張煜權、蘇楷婷、林妙倫、謝佩君(2011)。發展鄉村觀光之關鍵成功要素-以烏來溫泉區為例,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4卷,1期,93-113。
    王靜儀(2010)從社區發展到社區營造-臺中縣的個案研究,台灣文獻,61卷,4期,299-325。
    交通部觀光局(2002)生態旅遊白皮書,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江大樹、張力亞(2014)永續社區治理能力指標體系之建構,台灣民主季刊,11卷,4期,37-83。
    何秉燦、顏克典、蔡欣佑(2018)。 永續鄉村社區觀光發展關鍵因素之研究,休閒運動管理學刊,4卷,2期,54-63。
    吳靜宜(2018)。論地方文化館與社區意識和社區參與的關聯-以泰山娃娃產業文化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32卷,4期,23-45。
    李易駿(2011)。我國社區發展工作的沿革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33期,417-429。
    李瑞家(2017)。從里德生態旅遊看建構中的公共性,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阮欣、陳艾榮、石雪飛(2008)。橋梁工程風險評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46-153。

    周顏孝慈、趙嘉裕(2008)。貓空纜車休閒旅遊需求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3卷,1期,49-60。
    林雅玲(2015)。社區發展協會與社會資本-以臺中市績優社區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
    林裕強、林雪美(2010)。從生態旅遊觀點建構野柳地質公園永續發展指標之研究,環境與世界,22期,1-33。
    翁儷芯(2012)。林務局森林生態旅遊發展現況與下一步,台灣林業,38卷,5期,3-10。
    張景棠、劉惠國、吳珮筠、陳柔勻、李宛蓁(2016)。台南市菁寮社區觀光發展策略之研究,真理觀光學報,13期,1-12。
    張煜權、吳吉祥(2014)。應用模糊德爾菲法評估海岸生態旅遊指標,農業工程學報,60卷,2期,10-20。
    張瓊心(2013)。七股地區生態旅遊經營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資產管理與城市規劃研究所。
    許哲毓、高鵬、劉泳倫、張聰欽、陳瑞旭(2012)。北港遊客旅遊動機、旅遊需求與行為意向之差異分析,臺灣企業績效學刊,6卷,1期,131-148。
    陳水源(1989)。遊客遊憩需求與遊憩體驗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3卷,1期,56-79。
    陳依靈(2017)。「社區發展」到「永續社區」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58 期,328-338。
    陳美惠(2013)。屏東縣的社區生態旅遊區城聯合營造,文化生活,72期,20-23。
    陳美惠、李來錫、王相華、蘇倍以(2008)。以社會網絡分析法進行社區生態旅遊發展 之研究─以社頂部落的共識凝聚為例,中華林學季刊,41卷,2期,221-236。
    陳歆華、陳孝平(1999)。全民健保各項改革議題評析-以德菲法專家意見調查為基礎,台大社會工作學刊,35-75。
    曾慈慧、丁志堅、蘇微雅(2017)。生態旅遊發展潛力區選址模式之研究:從資源面探討,造園景觀學報,22卷,1期,29-51。
    黃信富(2018)。合作共營、維護山林社區完善生態旅遊產業鏈,農政與農情,9卷,315期,6-17。
    黃昭通、羅紹麟(2013)。社區參與森林生態旅遊操作模式之研究,林業研究季刊,35卷,1期,59-70。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9)。從社區發展到永續社區-台灣社區工作的檢視與省思,臺大社會工作學刊,6卷,19期,87-131。
    黃躍雯(2011)。台灣生態旅遊的發展與推動:從國家角色暨行動予以檢視,國家公園學報,21卷,1期,1-22。
    趙芝良、歐聖榮(1997)。建立森林生態旅遊地評估模式架構之探討,興大園藝,22卷,1期,137-151。
    趙家民、鮑敦瑗、黃亮穎(2014)。生態旅遊社區居民與業者認知之探討—以東埔部落為例,遠東學報,28卷,1期,21-28。
    劉漢城、劉馥瑤、陳朝圳(2017)。以AHP分析社頂部落生態旅遊之經營需求,島嶼觀光研究,10卷,4期,89-11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賴鵬智(2008)。社區型生態旅遊地輔導模式之探討,碩士論文,嘉義大學管理學院。
    薛怡珍(2010)。以社區為基礎的永續生態旅遊發展,林業研究專訊,17卷,5期,42-45。
    顏綺蓮、陳美惠(2018)。鄉村生態旅遊永續發展關鍵評估指標實證研究--以屏東縣社頂、里德、港口三社區為例,島嶼觀光研究,11卷,4期,97-122。
    顏綺蓮、陳美惠(2017)。運用層級分析法探討鄉村生態旅遊永續發展關鍵評估指標之研究,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7卷,3期,52-76。

    二、英文
    Home Office, 2004, Firm Foundations: The Government’s Framework for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London: Home Office.
    Mattessich, P. W., & B. Monsey, 1997, Community building: What makes it work – A review of factors influencing successful community building, Minnesota: Amherst H. Wilder Foundation.
    Nickerson, N. P.,1996, Foundations of Tourism, Englewood, NJ: Prentice Hall.
    Saaty, T. L., 2008, Decision making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sciences, 1(1):83-98.

    三、網站
    墾丁國家公園社區生態旅遊,2020,里德社區生態旅遊,7月1日,取自https://www.ktnp.gov.tw/Ecology_Detail.aspx?n=8A33013523400F35&dsn=C0A9CFFC3BAF2101
    里德社區發展協會,2018,社區介紹,12月19日,取自https://reurl.cc/MvKLZK
    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屏東縣環教場域再添一筆 里德社區大放異采,7月5日,取自https://www.pthg.gov.tw/plantou/News_Content.aspx?n=B666B8BE5F183769&s=081E49EECEC25B29

    無法下載圖示 校外公開
    2024/08/0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