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家祥
Tseng, Chia-Hsiang
論文名稱: 社區民眾對於日間照顧中心之知識、態度與行為研究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 Community'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of Its Daycare Center and the Facility's Behavior
指導教授: 何華欽
Ho, Hua-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 社會工作系所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9
中文關鍵詞: 日間照顧知識態度行為
外文關鍵詞: day care,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DOI URL: http://doi.org/10.6346/NPUST202100193
相關次數: 點閱:56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我國在人口老化的背景下,失能人口數逐漸攀升,使著長期照顧的需求增加,社區式服務逐漸成為長期照顧的重點發展,日間照顧被視為是非機構式的喘息照顧服務,其服務內容既有機構式照顧的專業,透過社區式多元的照顧服務體系讓長者保有過往熟悉生的生活方式及自由,因此逐漸被受重視但使用率卻不高,故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社區民眾對於日間照顧中心知識、態度及行為之間的關係,其研究問題為探討社區民眾對於日間照顧中心知識、態度的影響因素,更進一步探討社區民眾對於日間照顧中心的知識與態度是否影響到日間照顧中心行為。
    本研究是以量化研究方式進行,研究母體是對居住於屏東縣地區、年滿18歲以上之社區民眾,採用立意取樣的抽樣方法,總計回收的研究樣本為362位,回收率達 97.57%。

    研究結果發現社區民眾對日間照顧中心知識以「是否有照顧過失智者的經驗」最為重要,接著是社區民眾對日間照顧中心態度以「是否有照顧過失能者的經驗」最為重要;社區民眾對日間照顧中心知識、態度與行為相關因素探討結果發現:1.「經驗知識」越佳者,「使用意願」越高;2.「情感因素」越多,「使用意願」越高;3.「認知因素」越多,「使用意願」越高;4.「行動因素」越佳,「使用意願」越高。
    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依序為實務面與專業工作。首先是實務面,期望增加服務宣導的管道,並強化社區照顧服務資源網絡,增加宣導場次及服務觀念等課程,進行有效之溝通與宣導工作,其次為加強宣導日間照顧服務的正向功能與意義,降低服務使用者在選擇服務時可能承受的污名及抗拒。專業工作則是期望建立服務體驗制度,讓服務使用者在決定使用日間照顧服務之前,可以獲得更多的服務資訊,擁有服務使用的判斷能力與資訊,以利適應未來於日間照顧中心的生活,其次為評估服務使用者對生活上的需求,讓個案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機會,落實個別化服務,讓服務使用者在日間照顧中心有選擇性,不必按表操課,提供選擇自己可以想參加的活動或是想做的事情,最後則是建立跨專業團隊的合作機制,透過不同專業的整合與彼此合作,滿足日間照顧中心的服務需求,減少服務量能不足的現象,進而提升整體服務品質。

    關鍵詞:日間照顧、知識、態度、行為

    As the Taiwanese population ages, the number of its disabled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rise, along with the demand for daycare services. There has been a shift of focus toward community-based daycare services in long-term care, as such services are widely viewed as a non-institutional solution for respite care providers. The said servic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ofessionality of daycare facilities; they enable seniors to enjoy life as usual while maintaining their personal freedom, all guaranteed by a diverse community-based system. Nevertheless, community-based daycare services are not as ubiquitous as suggested by the wide attention they have been receiving lately. In light of the above situation,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 community’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of its daycare centers and the facilities’ behavi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munity’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of its daycare centers, and whether the community’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of its daycare centers affect the facilities’ behavior.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residents aged over 18 in a community located in Pingtung County; the analysis was undertaken by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via purposive sampling; a total of 362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mounting to a recovery rate of 97.57%.
    The findings identified the experience of 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dementia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community’s knowledge of daycare centers, while the most noticeable factor affecting the community’s perception of its daycare centers turned out to be the experience of caring for the disabled. The study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munity’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of its daycare centers and the facilities’ behavior pointed to the following. Firstly, the more experiential knowledge a user had, the higher his/her willingness to use a daycare facility. Secondly,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motional factors and the willingness to use daycare facilities. Thirdly, the willingness to use daycare facilities grew as perceptual factors increased. Finally, a user was more willing to use a daycare facility when he/she had stronger action factor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paper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administration and practice of daycare centers. In terms of administration, daycare centers are encouraged to expand thei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mmunity, teaching people more about their services through educational events and courses, and bolstering their networks for providing care services. They should also educate the community about the positive effects and meaning of daycare services to avoid stigmatization against people using daycare services, and alleviate people’s resistance to such services. As for daycare practice, daycare centers should let users try their services before using them, so they can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based o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uch services and adapt better to life inside daycare facilities. Daycare centers should also assess users’ needs and provide them with more autonomy to choose; this goal can be achieved by customizing services for users, so they have a say about activities they wish to engage in. Finally, daycare centers should establish mechanisms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By joining forces with professionals across different fields, daycare centers should be able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their users, maintain adequate service capacity,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ir services.

    Keywords: day care,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摘要 i
    Abstract iii
    謝誌 vi
    目錄 vii
    圖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日間照顧 9
    第二節 台灣日間照顧中心的發展與現況 13
    第三節 日間照顧中心服務之困境與挑戰 18
    第四節 知識、態度、行為之相關研究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28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設計 31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4
    第五節 統計分析 4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0
    第四章 研究分析 51
    第一節 人口變項、知識與行為之單變項分析 51
    第二節 人口變項、日間照顧中心知識與態度之雙變項分析 59
    第三節 日間照顧中心知識與日間照顧中心態度之相關分析 65
    第四節 人口變項、知識對行為之預測分析 66
    第五節 小結 72
    第五章 研究討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研究討論 7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8
    第三節 研究限制 80
    參考文獻 81
    中文部份 81
    英文部份 85
    附件、訪談問卷 87

    尹可鴻(2019)。男性使用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情形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王增勇(1998)。西方日間照顧的歷史與重要議題。社區發展季刊,
    83,168-190。
    石泱、曾煥裕(2011)。居家失能老人福利服務認知與使用因素之研究:以
    臺北市為例。民生論叢,5,93-119。
    石泱、羅惠慈、陳重吟(2018)。 老人日間照顧中心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
    研究:以台灣南部某地區醫院為例。 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
    6(2), 121-136。
    呂寶靜、李佳儒、趙曉芳(2014)。臺灣老人日間照顧服務之初探:兩
    種服務模式之比較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7,87-109。
    呂寶靜(1996)。失能老人非正式與正式照顧體系關係之研究-以日間照
    顧服務方案之使用為例。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呂寶靜(2012)。《老人福利服務》。臺北市:五南。
    呂以榮、林鴻玲、張琪芳、簡姿瑜(2006)。社區老人對日間照顧服務之
    認知與使用意願調查。臺灣老人保健學刊,2(2),18-32。
    林惠珊(2014)。臺灣外食族對食品標示知識、態度及行為暨與BMI關係之
    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林明禛(2007)。老人日間照顧服務輸送品質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
    系碩士論文。
    林品君(2016)。臺灣「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日間照顧中心定價之研究。國
    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論文。
    林顯宗(2005)。老人福利與時俱進。社會發展季刊,109(2),97-103。
    林明禛(2011)。「合作式競合」抑或「衝突性競合」-從日間照顧推動
    困境評析「長期照顧十年計畫」照顧服務。台灣健康照顧學刊,10,
    17-35。
    林冠余(2015)。長期照顧機構照護人員對於重度失智症緩和照護知識、態
    度及相關因素之探討。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論文。
    吳老德(2010)。高齡社會理論與策略(第二版)。台北縣中和市:新文京開
    發。
    吳萬益(2015)。企業研究方法第五版。臺北市:華泰文化。
    何瓊珍(2019)。針灸醫療知識與態度對醫療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科
    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李垠儒(2017)。健康意識、產品知識、知覺價值與知覺風險對購買意願影
    響之研究─以健康食品為例。國立屏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美滿(2017)。照顧服務員提供長期照護個案口腔衛生照護知識、態度與
    行為之探討-以屏東地區長照機構為例。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健康照
    護碩士論文。
    周月清(2005)。台灣日間照顧服務發展經驗與未來發展方向,中華救
    助總會線上論壇:銀色歲月歡喜尊嚴-老人照顧與服務。
    周麗華(2002)。臺北市老人日間照顧現況與展望,155-68,中華民國社
    區發展協會「社區關懷與老人保健」研討會,臺北:實踐大學。
    周燕芳、高玉珍、張依玲、江承晏、盧朱滿、曾素美、黃慈心(2020)。提
    升社區老人長期照顧資源使用率之改善專案。長庚護理,31(1),
    47-61。
    韋柔聿(2020)。長照2.0日間照顧服務模式的轉型與挑戰-以新竹縣日間
    照顧服務機構為例。玄奘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施姵宇(2017)。失智症家庭使用長期照顧服務的情形與不使用的原因。台
    灣公共衛生雜誌,36(4),375 -385。
    陳燕禎(2006)。我國老人照顧資源變遷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14,
    239-248。
    陳佩芬(2020)。日間照顧中心人力資源運用困境與契機-以雲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陳由錚(2019)。以雲端照護模式建立在地型日間照護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以學校為例。健康管理學刊,17(1),P41-59。
    陳寬裕、王正華(2011)。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 與 AMOS 的運用。
    臺北市:五南。
    陳佳妤(2009)。台北市日間照顧服務實施現況與前瞻發展之研究。東吳大
    學社會工作系碩士班論文。
    陳威津(2018)。某醫院非醫護人員對肺結核的知識、態度與防治行為。美
    和科技大學護理系健康照護碩士論文。
    陳妤靜(2018)。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醫護人員對預立醫療指示之知識、態
    度與行為意向之相關研究。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健康照護碩士論文。
    翁睿穎(2014)。臺北地區國小學童的無肉日飲食知識、態度與行為相關性
    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
    梁亞文(2014)。老人服務事業概論。台北市:華都文化出版。
    徐國強(2010)。失能老人日間照顧服務的使用對家庭適應影響之探討。
    台北市,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人口推估查詢系統-高齡化指標。取自
    https://reurl.cc/gW27ez
    國家發展委員會(2009)。我國長期照護需求評估。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效益評估報告。
    黃郁婷(2008)。日間照顧服務對老人自覺健康狀況及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
    研究—以財團法人愚人之友基金會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
    與社會工作系研究所論文。
    黃韶顏(1994)。不同經營型態餐飲從業人員食物採購知識、態度、行為
    之差異。中華家政,23,18-38。
    黃富順、楊國德(2011)。高齡學。台北市:五南。
    黃松林(2006),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模式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高雄市政
    府社會局專題委託研究報告。
    黃源協、蕭文高(2012)。《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第2版,修訂2
    版)。臺北:雙葉書廊。
    黃家盈(2018)。長期照護機構護理人員處理失智者精神行為症狀之知識、
    態度、自我效能及其相關性。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研究所論文。
    黃士玲(2013)。健康促進活動對民眾知識、態度及行為之影響-以論人計
    酬試辦計畫中部某區域整合模式為例。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碩
    士論文。
    楊秀珍(2014)。長期照護機構專業人員對安寧照護的知識、態度、行為之
    探討:以晚期失智症照護為例。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
    所論文。
    楊棻華(2020)。居家照顧者健康識能對臥床個案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之
    影響。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曾妙慧、呂慧芬(2013)。〈由社會福利政策綱領談日本社區整合性照護
    體系〉。《社區發展季刊》,141,442-463。
    張幸齡(2016)。失智症日間照護中心長者身體活動介入之行動研究。慈濟
    大學護理學系研究所論文。
    張淑卿、陳妍杏(2013)。長期照護專業間合作策略-以臺灣社區照護場域
    運用為例。長期照護雜誌,17 (3),213-221。
    張偉豪(2011)。SEM 論文寫作不求人。高雄市:三星統計。
    張碩學、楊子申(2021)。我國長照政策行銷實踐與效益分析。臺灣台北醫
    療聯盟學術期刊,1,87 -138。
    蔡惠雅(2016)。我國老人日間照顧服務品質之研究—服務使用者的觀點。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系研究所論文。
    蔡月雲(2017)。台灣一般民眾對於失智症的知識與態度研究-以台中市為
    例。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珮華(2020)。高職學生老化知識及對高齡者態度與行為意向之研究 -以
    台南市為例。嘉南藥理大學醫務管理碩士論文。
    潘淑滿(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20)。日間照顧暨小規模多機能服務操作手冊。
    劉雅文、莊秀美(2006)。探討失能老人家庭選擇長期照護福利服務之決策
    過程-老人自主權之分析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91-123。
    謝秋菊(2017)。護理人員對預立照護計畫知識、態度與實踐行為之探討。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齊于箴(2015)。照顧服務員的失智症照護知識與態度之探討。臺北醫學
    大學護理學研究所論文。
    衛生福利部(2019)。106年老人狀況調查。取自
    https://reurl.cc/lRoV86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3)。日間照顧服務作業參考手冊。
    衛生福利部(2019)。歷月長照服務發展基金會計月報。取自
    https://dep.mohw.gov.tw/DOA/lp-2725-112.html。
    衛生福利部(2016)。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106-115年)核定本。
    衛生福利部(2017)。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二—日間照顧。衛生福利部網址
    (https://dep.mohw.gov.tw/DOS/lp-3550-113.html)。
    謝美娥(1993)。《老人長期照護相關論題》。台北:桂冠。
    蕭文高(2013)。南投縣日間照顧中心老人生活品質影響因素之研究。社會
    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7(1),89-130。
    簡秋婷(2010)。產品知識、產品通路影響消費者態度及購買意願之研究-
    以中草藥保健食品暨科學中藥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
    文。
    戴正明(2010)。老人使用社會型日間照顧的抉擇過程之研究-以門諾基金
    會日間照顧站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饒豐聖(2018)。台灣民眾對分級醫療的認知、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國立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醫務管理碩士論文。
    Breckler,S.J. (1984).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affect, behavior, and cognition as distinct components of attitude .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7(6), 405-419.
    Barker(1968).R.G.Ecological Psychology.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abelko, H. I., & Zimmerman, J. A. (2008). Outcomes of adult day services for participants: A conceptual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27(1), 78-92.
    Fields, N. L., K. A Anderson & H. Dabelko-Schoeny(2014). The Effectiveness
    of Adult Day Services for Older Adult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m 2000 to 2011.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33(2), 130-163.
    Fishbein M,Ajzen I (1975)Belief,Attitude,Intention,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Reading,MA:Addison-Wesley.
    Gaugler,J.E.,& Zarit, S.H. (2001). The effectiveness of adult day services for disabled older people. Journal Of Aging & Socaial Policy, 12(2), 23-47.
    Harder,W.P.,Gornick, J.C. , & Burt, M.R.(1986). Adult day care : substitute or supplement? Milbank Quarterly,64,414-441.
    Ibrahim G.Badran(1995)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the pillars of excellence and wisdom:a place in the medical profession;Eastern Mediterranean Health Journal,1(1),8-16
    Leitsch, S. A., Zarit, S. H., Townsend, A., & Greene, R. (2001). Medical and social adult day service programs: A comparison of characteristics, dementia clients,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 Research on Aging, 23(4), 473-498.
    Schwartz,N.E.(1975).Nutritional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Journal of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66(1),28-31.
    Schrader,P.G. & Kimberly A. Lawless(2004). The knowledge, attitudes, & behaviors approach how to evaluate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in complex environments.Performance Improvement,43(9),8-15.
    Swanson, J. C. (1972). Second Thoughts on Knowledge and Attitude Effect upon Behavior.Journal of School Health,42(6),363-36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