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千桂
Chiu, Chien-Kuei
論文名稱: 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對壓力調理成效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Herbal Aroma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on Pressure Regulating
指導教授: 羅希哲
Shi-Jer L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 技職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fo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0
中文關鍵詞: 本草芳療穴位按摩壓力
外文關鍵詞: Herbal Aromatherapy, Acupoint Massage, , Pressur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6/NPUST202100407
相關次數: 點閱:7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摘要
    學號: M10870012
    論文名稱: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對壓力調理成效之研究
    總頁數:170
    學校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系(所)別: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畢業時間及摘要別:109學年度第2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研究生:邱千桂 指導教授:羅希哲 博士
    論文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為發展一套以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之調理方案,並探究因壓力引起的身心不適狀況及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本研究以六位30歲以上從事教育工作或教育行政人員,自覺工作壓力大、影響生活品質之成年男女為研究對象,採個案研究法進行,並以非正式訪談及問卷調查蒐集資料整理並分析結果。本方案重點特色為運用本草精油與中式穴位按摩合併瑞典式按摩的自創手技,研究對象接受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方案調理五週,每次 60 分鐘。
    實施成效證實運用本草精油及穴位按摩手技能緩解個案因壓力引起之身心不適症狀且對壓力引起的肌肉酸痛具有顯著性效果。根據本研究結果之相關建議,未來可以此「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來培訓芳療師,讓有興趣並希望改善因壓力引起的不適狀況的學員接受相關訓練,未來可與中醫診所相互配合並推廣本草芳療及穴位按摩相關知識給一般民眾作為居家護理,如果民眾有身心不適狀況,可利用本草芳療及穴位按摩手法,提升因壓力引起之生活品質及後續相關保養。
    關鍵詞: 本草芳療、穴位按摩、壓力

    Abstract
    Student ID: M10870012
    Title of Thesis: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Herbal Aroma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on Pressure Regulating
    Total Pages: 170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Date of Graduation: July, 2021 Degree Conferred: Master
    Name of Student: Chiu, Chien-Kuei Advisor: Dr. Shi-Jer Lo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 set of conditioning programs combining herbal aromatherapy with acupoint massage, and to explor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iscomfort caused by stress and it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This research takes six adult men and women over 30 years old who are engaged in education work 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who are conscious of work pressure and affect their quality of lif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case study method is adopted. The data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rough informal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s. result. The key feature of this study is the use of herbal essential oils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techniques. The research subjects received herbal aroma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for five weeks, each for 60 minutes.
    The implementation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use of herbal essential oils and acupoint massage techniques to relie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iscomfort caused by stress and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muscle soreness caused by stress. The result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ase show that " Herbal aroma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conditioning program "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and case analysis will continue in the future, hoping to provide the industry's application and reference for herbal aroma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of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in the future, we can cooperate with Chinese medicine clinics and promote the knowledge of herbal aromatherapy and acupoint massage to the general public as home care. If the people have physical and mental discomfort, they can use herbal aromatherapy and acupoint massage techniques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caused by stress and follow-up related maintenance.

    Keywords: Herbal Aromatherapy, Acupoint Massage, Pressure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本草芳療相關文獻 7
    第二節 穴位按摩相關文獻 19
    第三節 壓力相關文獻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1
    第二節 研究方案設計與實施對象 32
    第三節 研究場域 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5
    第五節 研究流程 38
    第六節 資料蒐集方法 41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3
    第一節 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 43
    第二節 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對個案壓力減緩之成效 57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3
    參考文獻 145
    附錄 151
    附錄一、研究說明暨同意書 151
    附錄二、壓力指數量表 152
    附錄三、顧客肌肉酸痛指數量表 153
    附錄四、專家效度審查專用問卷 155
    附錄五、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調理方案成效滿意度量表修改前156
    附錄六、問卷調查專家效度修改部分 157
    附錄七、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調理方案成效滿意度量表最終版159


    表目錄
    表2-1-1本草精油種類 9
    表2-1-2本草精油化學成分、經絡歸經與應用功效 11
    表2-1-3本草精油使用禁忌 13
    表2-1-4本草芳療相關的研究 17
    表2-2-2中式穴位按摩基本手法 21
    表2-2-3西式按摩基本手法 23
    表 2-2-4 中西式按摩特色及優缺點 24
    表2-2-5穴位按摩相關的研究 25
    表3-2-1研究對象之項況分析 34
    表3-4-1研究設計與問卷內容審查專家資歷 38
    表4-1-1本草芳療穴位按摩流程與步驟 45
    表4-1-2本草芳療穴位按摩局部加強部位解析 53
    表4-2-1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A) 58
    表4-2-2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A) 59
    表4-2-2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A)(續) 60
    表4-2-3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A) 61
    表4-2-4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A) 62
    表4-2-5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A) 64
    表4-2-6壓力指數量表 65
    表4-2-7肌肉酸痛指數表-按摩前-按摩後 66
    表4-2-8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調理方案成效滿意度量表 68
    表4-2-9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B) 71
    表4-2-10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B) 72
    表4-2-11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B) 73
    表4-2-11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B)(續) 74
    表4-2-12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B) 75
    表4-2-13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B) 76
    表4-2-14壓力指數量表 77
    表4-2-15肌肉酸痛指數表-按摩前-按摩後 79
    表4-2-16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調理方案成效滿意度量表 80
    表4-2-17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C) 83
    表4-2-18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C) 84
    表4-2-18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C)(續) 85
    表4-2-19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C) 86
    表4-2-20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C) 87
    表4-2-21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C) 88
    表4-2-21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C)(續) 89
    表4-2-22壓力指數量表 89
    表4-2-23肌肉酸痛指數表-按摩前-按摩後 91
    表4-2-24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調理方案成效滿意度量表 92
    表4-2-25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D) 95
    表4-2-26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D) 96
    表4-2-27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D) 98
    表4-2-28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D) 99
    表4-2-29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D) 101
    表4-2-30壓力指數量表 102
    表4-2-31肌肉酸痛指數表-按摩前-按摩後 103
    表4-2-32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調理方案成效滿意度量表 105
    表4-2-33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E) 107
    表4-2-33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E)(續) 108
    表4-2-34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E) 109
    表4-2-35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E) 110
    表4-2-35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E)(續) 111
    表4-2-36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E) 112
    表4-2-36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E)(續) 113
    表4-2-37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E) 114
    表4-2-38壓力指數量表 115
    表4-2-39肌肉酸痛指數表-按摩前-按摩後 117
    表4-2-40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調理方案成效滿意度量表 118
    表4-2-41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F) 121
    表4-2-42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F) 122
    表4-2-43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F) 123
    表4-2-43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F)(續) 124
    表4-2-44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F) 125
    表4-2-45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F) 126
    表4-2-45本草芳療穴位按摩調理方案(個案F)(續) 127
    表4-2-46壓力指數量表 128
    表4-2-47肌肉酸痛指數表-按摩前-按摩後 129
    表4-2-48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調理方案成效滿意度量表 131
    表4-3-1壓力指數總量表 136
    表4-3-2肌肉酸痛前後測總量表 137
    表4-3-3本草芳療結合穴位按摩方案成效滿意度總表 138

    圖目錄
    圖2-1-1呼吸吸收系統 15
    圖2-1-2皮膚吸收系統 16
    圖3-1-1研究架構圖 32
    圖3-5-1研究流程圖 40

    參考文獻
    王全祿、呂俞慧、劉玉雯(2020)。中藥草精油抑菌活性之研究。中醫本草芳香療法期刊,4(2),5-21。doi:10.6763/IJTCMA.202011_4(2).0001
    王淮真、陳柚安、王思涵、歐子祺、邱鈺雯、陳怡臻(2018)。中草藥精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之研究-以大專院校生為例。中醫本草芳香療法期刊,2(2),15-23。doi:10.6763/IJTCMA.201811_2(2).0002
    本草精油實驗室(2006)。本草精油生活書。新北市:野人文化。
    寺澤捷年(2007)。圖解穴道指壓按摩百科。臺北市:楓書坊文化。
    何萱婷(2019)。芳療穴位按摩對更年期女性睡眠品質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屏東縣。2020年09月18日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z3vcv
    吳弈賢、程馨慧(2017)。芳香療法。新北市:野人文化。
    李淳廉(2019)。中醫芳療應用全書。臺北市:麥浩斯。
    沈莉莎(2018)。24節氣.經絡芳療自癒全書。新北市:大樹林。
    卓芷聿(2003)。芳香療法全書。臺北市:商周。
    卓芷聿(2006)。芳療療法的應用、聞香舒緩身心壓力。安寧療護雜誌,3(11),312-325。
    周兆平(2004)。壓力紓解·於行政院退輔會。臺中榮民總醫院主辦,壓力調適研習會。花蓮:玉厘榮民總醫院。
    周欣芃(譯)(2019)。小野江里子著。精油芳療教科書。臺北市:邦聯文化。
    林君穎、陳秀蘭、魏佳俐、許惠惇、蔡英傑(2009)。複方當歸本草精油對原發性經痛之緩解的研究開發。傳統醫學雜誌,20(1),142-146。
    林宗毅(2010)。芳香療法對壓力及經絡虛實反應之研究-以美容健康SPA產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
    林怡君(2016)。身心療癒理念融入SPA操作療程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綠色科技產業碩士專班,臺東縣。2020年09月5日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79wbe
    林欣儒(2007)。生理回饋光纖織物之設計與對腦波影響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2020年09月10日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ezzm3
    林昭庚、鄢良(1995)。針灸醫學史。北京:中國中醫藥。
    林美琪(譯)(2019)。石板英俊著。身體疼痛地圖全書。臺北市:方言文化。
    林倩伃(譯)(2018)。坂元大海,垣島廣至著。經穴大全。新北市:楓書坊文化。
    邱艶芬、盧淑芬、葉美欣、陳季涵(2009)。纈草精油穴位按摩對重症病人睡眠成效探討。榮總護理,26(3),282-290。doi:10.6142/VGHN.26.3.282
    施政文、莊榮輝、翁上錦(2002)。高職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松山工農報,1,112-133。
    洪雅慈(譯)(2011)。Jane Buckle著。臨床芳香療法。臺北:臺灣愛思唯爾。
    紀麗梅、林麗美、林崇舜、彭台珠(2012)。穴位指壓對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緩解及心率變異改變成效之探討。慈濟技術學院學報,19,1-14。
    徐惠麗、張曉雲、曾瑞慧(2011)。運用穴位按摩於疼痛緩解之文獻回顧。中華推拿與現代康復科學雜誌,8(1),40-51。
    閃中雷(2017)。本草綱目1000問。臺北市:漢珍數位圖書。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十八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張永賢(2000)。經穴按摩保健康(第九版)。臺北:元氣齋。
    張芙蓉(2003)。壓力舒解。榮總護理,20(3),322-328。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惠甄、劉曉玫、李依純、陳萱芳、周培萱(2005)。穴位按摩臨床護理運用之文獻回顧。長期照護雜誌,9(3),091-101。
    張惠甄、劉曉玫、李依純、陳萱芳、周培萱(2006)。穴位按摩臨床護理運用之文獻回顧。長期照護雜誌,10(1)
    張蓓貞(2014)。芳香療法應用與實務。臺北市:開學文化。
    曹茹蘋(譯)(2008)。森英俊著。圖解按摩推拿指壓全身調整技法。新北市:楓書坊文化。
    郭芷伶(2016)。成年女性體驗芳香療法對壓力和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大臺北地區香草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2020年09月18日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4dgp3
    郭美貝、吳立安、張艾君(2015)。芳療保健實務職能認證。新北市:新文京。
    陳立賢(2018)。芳香嗅吸及按摩法對壓力舒緩成效之探討。中醫本草芳香療法期刊,2(2),41-51。
    陳立賢、李蕙君(2020)。吸入性芳香療法對青少年壓力釋放之成效。中醫本草芳香療法期刊,4(1),65-78。
    陳秀蘭(2010)。本草複方精油緩解年輕女性經痛功效之研究-以北部某護理學院學生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2020年09月10日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x2k69
    陳育歆(2020)。解痛芳療全書。新北市:幸福文化。
    陳芊羽、賴世烱(2019)。眼部穴位按摩與精油介入對工作記憶能力及減壓效果探討。中醫本草芳香療法期刊,3(1),27-49。
    陳暄姵(2017)。檸檬精油介入經絡穴位按摩對人體自律神經活性之探討。2017第十屆生活應用科學論壇(海報)之論文,臺南市。
    陳麗麗、王純娟、蔡秀珠(1998)。穴位按摩法剖腹產後促進腸蠕動療效之初探。護理研究,6(6),526-534。
    陸悌(2004)。壓力的因應與自我了解。於行政院退輔會、臺中榮民總醫院主辦,壓力調適研習會。高雄:高雄榮民總醫院
    博正山(1996)。紓解壓力。台北市:浩園文化。
    曾月霞(2005)。芳香療法於護理的應用。護理雜誌,52(4),11-15。
    曾俊明(2017)。中醫本草芳香療法之可行性研究-論傳統中藥使用方式之創新。中醫本草芳香療法期刊,1(1),77-113。
    曾俊明(2019)。中醫本草芳療之發展趨勢評估。中醫本草芳香療法期刊,3(2),107-128。
    曾毓俽、卓瓊鈺(2021)。穴位按摩在慢性頸部疼痛患者的肌肉活性與自主神經系統之立即效果:前導性研究。物理治療,46(2),152-152。
    程苡榕(2011)。芳療按摩手技與舒壓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馮觀富(1992)。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臺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黃宜純、劉波兒、鄭郁筠、王雪貞、吳慧君、邱婉婷、陳怡珊(2007)。芳香療法臨床運用文獻回顧(1997-2005)。弘光學報,(50),81-92。
    黃淑貞(2005)。中學生靈性健康與生活壓力相關之研究~以台中地區三所女中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2020年09月10日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q6mtz
    黃惠惠(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臺北市:張老師。
    楊甲三(1996)。針灸學上、下冊。台北市:知音。
    溫佑君(2020)。新精油圖鑑。臺北市:商周。
    廖芳婕(譯)(2019)。狄特里.格麥爾著。背脊.肌筋膜照護百科解剖書。臺北市:健康你好。
    褚柏菁(2017)。快速學會中醫芳療,提升配方療癒效果。新北市:大樹林。
    褚柏菁(2019)。十二經絡精油辯證療癒。臺北市:方言文化。
    劉世森、高益民(1991)。圖解實用保健按摩。臺北市:渡假。
    劉泄嬉、陳德發(2018)。探討中醫芳香療法的理論基礎。中國鍼灸學雜誌,6(1),100-113。
    劉波兒、黃宜純、林冠品、何菁菁、黃雅梅、高燕鳳…羅昀真(2006)。穴位按摩於下背痛之應用。弘光學報,(48),19-26。
    劉波兒、溫麗芬、黃宜純(2006)。芳香療法於壓力緩解之應用。弘光學報,(49),101-110。
    蔡東湖、馬克麗、陳介甫(1997)。芳香療法。中醫藥雜誌,8(1),23-32。
    鄭真佳(2011)。穴位指壓對緩解加護病房護理人員肩頸疼痛之成效探討。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2020年09月08日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ppqwy
    盧姮禕(2021)。中醫經絡療法對於現代人壓力釋放的關聯分析(碩士論文)。2020年09月08日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17-1101202121044500)doi:10.6840/cycu202100006
    龍育民(2000)。論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重要性。國防雜誌,15(10),86-95。
    戴念國、陳美惠、黃念齊、戴念梓(2018)。辛夷、艾葉、黃柏、當歸與陳皮等本草精油對皮膚細胞與黑色素細胞瘤的生長影響。中醫本草芳香療法期刊,2(1),15-31。
    謝伯讓、高薏涵、朱浩如(譯)(2018)。安德魯.貝爾著。人體解剖全書。新北市:楓葉社文化。
    藍采風(2000)。壓力與調適。臺北市:幼獅文化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肌肉骨骼症狀調查表。2020年09月08日取自https://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20158/ch08/type3/gov82/num25/Eg.pdf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壓力指數測量表。2020年09月15日取自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eQuiz/pressure
    Dunn, C., Sleep, J., & Collett, D. (1995). Sensing an improvement: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use of aromatherapy, massage and periods of rest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1(1), 34-40.
    Freeman, L. W., & Lawlis, G. F.(2001)Mosby`s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herapy : A research-based approach. St. Louis : Mosby.
    Lazarus, R. S. (1966).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coping process.
    Selye, H. (1982). History and Present Status of the Stress Concept. Em L. Goldberger & S. Breznitz (Eds.), Handbook of Stress: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pp. 7-17)New York: Free Pass.
    Yin, R. K. (1994). Discovering the future of the case study. Method in evaluation research. Evaluation practice, 15(3), 283-290.
    You, M.-L., Lee, Y.-T., & Jane, C.-J.(2010)The Study of Aromatherapy in Autonomic Nervous. Journal of Grey System, 13(3), 119-126. doi:10.30016/jgs.201009.0005

    無法下載圖示 校外公開
    2024/08/2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