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慈徽
Chen, Ta-Ming
論文名稱: 超商業、旅行業之企業社會責任與價值創新關係之實證比較
A Comparativ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Value Innovation between the Chain Stores Industry and the Travel Agency Industry
指導教授: 洪春吉
Chen, Ji-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企業管理系所
Departmen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107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企業社會責任價值創新超商業旅行業
外文關鍵詞: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Value Innovation, Chain Stores Industry, Travel Industry
DOI URL: http://dx.doi.org/10.6346/THE.NPUST.BM.003.2018.F08
相關次數: 點閱:99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企業社會責任與價值創新皆為管理領域內重要議題,本研究以台灣重要
    產業之超商業、旅行業為研究母體,實證探討超商業、旅行業之企業社會責任與價值創新之實證比較。
    本研究所採用之量表為Maignan & Ferrell (2000)所設計之企業社會責任量表,以及Aiman-Smith et al.(2005)所發展之價值創新量表,經學者及本研究之測試,量表信效度皆高。
    本研究以天下雜誌 (2016) 所列前五大旅行社國內業前四大旅行業為研究母體。本研究以超商業 66家、旅遊業48家為研究母體。本研究先以電話連絡及親自拜訪所有母體公司,徵求配合之意願,針對配合參與之公司,以親自拜訪及郵寄的方式發放問卷,共計114家公司同意參與,總共發放600份問卷。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value innovation ar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management field. This study takes the ultra-commercial and travel industry of Taiwan's important industries as research.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mpirical comparison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value innovation in the chain stores industry and travel industries.

    摘要…………………………………………………………………………………………………………………I
    Abstract……………………………………………………………………………………………………III
    謝誌………………………………………………………………………………………………………………V
    目錄………………………………………………………………………………………………………………VI
    圖目錄…………………………………………………………………………………………………………VIII
    表目錄…………………………………………………………………………………………………………I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貳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5
    第二節 價值創新…………………………………………………………………………………24
    第三節 企業社會責任與價值創新之關係…………………………………32
    第四節 產業分析…………………………………………………………………………………33
    第叁章 研究方法…………………………………………………………………………………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40
    第二節 研究假設…………………………………………………………………………………41
    第三節 研究工具…………………………………………………………………………………44
    第四節 研究母體與樣本……………………………………………………………………52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53
    第肆章 實證分析……………………………………………………………………………………55
    第一節 樣本結構分析…………………………………………………………………………55
    第二節 不同產業之企業社會責任與價值創新之關係…………62
    第三節 超商業之企業社會責任與價值創新之關係………………64
    第四節 旅行業之企業社會責任與價值創新之關係………………74
    第五節 研究假設之驗證……………………………………………………………………8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84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84
    第二節 研究限制……………………………………………………………………………………91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92
    參考文獻 …………………………………………………………………………………………………93
    中文文獻 …………………………………………………………………………………………………93
    英文文獻……………………………………………………………………………………………………104
    附錄一 研究問卷…………………………………………………………………………………111
    附錄二 母體資料 ………………………………………………………………………………121
    附錄三 樣本資料…………………………………………………………………………………122
    作者簡介 …………………………………………………………………………………………………123

    中文部分
    1. 王言、張阜民、呂芝倚、柯俊禎(2016),財金論文叢刊,第25期,pp.62-80。
    2. 王建彬、袁建中(2007),不同生命週期產業評估創新政策。科技管理季刊,第12卷,第3期,pp.35-74。
    3. 王思荔(2015),人脈對顧客價值創新的影響研究,大連理工大學。
    4. 王敏華(2011),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於旅行業關鍵能力評估之研究,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第4卷,第1期,pp.135-151。
    5. 王敏華(2011),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於旅行業關鍵能力評估之研究,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第4卷,第1期,pp.135-151。
    6. 王清剛、徐欣宇(2016),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創造機理及實證檢驗-基於利益相關者理論和生命週期理論,中國軟體科學,第 02期,pp.179-192。
    7. 申永順(2008),ISO26000 企業社會責任標準之發展與因應,環境工程會刊,第19卷,第1期,pp.13-22。
    8. 伍忠賢(2003),公司治理的第一本書,商周文化。
    9. 朱竹元(2009),對資本市場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想法,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第44期,pp.69-73。
    10. 朱瑞欣(2013),員工參與企業社會責任對組織認同影響之研究—以主管支持為調節變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11. 池進通、李鴻文、王湘雲(2008),旅行社之組織文化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第6卷,第3期,pp.84-101。
    12. 何雍慶、蔡青姿(2008),企業管理學報第78期,pp.26-56。
    13. 吳仁傑(2002),時間序列及橫斷面評價模式應用之比較,中原大學會計系碩士論文。
    14. 吳文菁、朱博湧、黃寬丞 (2016),台灣地區旅館業價值創新成長發展之研究-以R旅館集團為例,國立交通大學高階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15. 吳萬益(2008),企業研究方法,華泰書局。
    16. 李奕(2016),基於社會責任的企業價值創新行為研究,經濟研究導刊,第33期,pp.45-58。
    17. 李成家(2008),決戰CSR-改變世界的企業社會責任力-序,鳴嵐國際智識,pp.15-18。
    18. 李秀玲(2010) ,鼓勵引導上市上櫃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證券櫃檯月刊,第147 期,pp.6-13。
    19. 李承峻(2014), 領隊導遊實務二,考用出版。
    20. 李明機(2009) ,簡析企業社會責任之發展趨勢,證券櫃檯月刊,第141期,pp.14-21。
    21. 李明聰、甘志展(2007),國家公園遊客對綠建築旅館之願付價格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為例,中華建築學刊,第3卷2期,pp.1- 13。
    22. 李禮孟、黃浩然(2015),服務導向創新與企業社會責任:社會企業的角色,社區發展季刊,第152期,pp.151-162。
    23. 林公孚(2005),道德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探微,品質月刊,第41卷,第9期,pp.24-28。
    24. 林妍秀(2017),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家族企業之影響,中原大學會計所碩士論文。
    25. 林宜淳、高希均(2008),企業社會責任入門,天下文化。
    26. 林珈瑩(2016),台北市地區超商類型與旅館空間分布關聯之研究,中華大學休閒遊憩規畫暨管理所碩士文倫。
    27. 林繼正、姜竹音(2008),連鎖便利商店產業分析,稻江學報第3卷,第1期,pp.30-45。
    28. 邱五岳 (2006),供應鏈協同價值創新合作程度與績效的關係研究-指標與衡量,淡江大學管理科學所碩士論文。
    29. 邱毅(2000),追求利潤或社會責任,經濟前瞻,第71期,pp.114-116。
    30. 陳鵬,王海波(2016),互聯網與背景下O2O市場的價值創造與模式創新,商業經濟研究,第16期,pp.90-91。
    31. 姜俊(2010)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的關係研究述評,經濟經緯,第2期,pp.32-40。
    32. 姜麗群(2011),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動因與行為互動發展研究,經濟縱橫,pp.48-50。
    33. 洪春吉、陳秋萱(2012),知識分享對價值創新之影響--金融業、旅行業實證比較,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34. 洪春吉,陳彥菁(2008),不同產業之組織學習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 - 以半導體業,紡織成衣業實證比較,青年企業管理評論,第1卷,第1期,pp.13-39。
    35. 洪春吉、蔡曜光(2015),房屋仲介業、建築業之企業社會責任與綠色創新之實證比較,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36. 洪啟昌(2005),教育行政機關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組博士論文。
    37. 洪瑞希(2009),淺談台灣 CSR 時代的來臨,證券櫃檯月刊,第141卷,pp.55-61。
    38. 胡俊傑、梁家祜、劉淑玲(2008),由資源基礎到價值創新-澎湖發展休閒漁業策略初探,第1卷,第2期,pp.31-58。
    39. 胡憲倫、許家偉(2008),國際間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準則與規範介紹,環境工程會刊,第19卷,第1期,pp.7-12。
    40. 唐振鵬,(2007),論企業社會責任,福州大學管理學院。
    41. 容繼業(2002),台灣地區旅遊網站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易遊網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休閒所碩士論文。
    42. 徐承毅、段宜祥、蔡進祥、陳昭宇(2010) ,以認知服務品質理論探討旅行社服務品質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29卷,第1期,pp.61-74。
    43. 徐瑞玲(2008),企業社會責任決策及成本評估之整合方法與其在服務業之應用,中央大學企業管理所博士論文。
    44. 殷格非、於志宏、李文契(2007),全球契約領袖峰會開啟CSR新征程,經濟導刊,第8期,pp.34-45。
    45. 翁望回(1987),企業正當性之實證研究-社會責任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46. 翁望回、黃俊英、劉水深(1988),企業正當性之實證研究─社會責任的觀點,管理評論,第7卷,第7期,pp.153-172。
    47. 高明瑞、黃義俊、張乃仁(2009),綠色創新對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之影響,環境與管理研究,第10卷,第1期,pp.88-104。
    48. 康峰菁(2010),企業社會責任的整體認知與實際作為之研究:以台灣服務業為例,企業管理學報,第86期,pp.75-114。
    49. 張元(2008),企業社會責任行為對財務績效的影響與金控銀行與獨立銀行的績效比較-配對方法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金融所博士論文。
    50. 張宏生、曾建銘(2008),臺灣旅行業關鍵成功因素之初探,臺灣觀光學報,第5期,pp.17-31。
    51. 張育誠(2009),工作限制對棒球打擊動作表現影響之研究,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52. 張家瑋(2014),以系統識別法之自回歸滑動平均模型估算軌道不整,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53. 張盛和(2010),稅訟已逐年遞減,稅務旬刊,第2124期,pp.7-11。
    54. 張瑞生(2010),企業實踐社會責任之歷程及模式建構研究-以臺灣電子科技產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55. 張德儀 廖世杰 李欣怡(2006),餐旅暨家政學刊,第3卷,第2期,pp.16-20。
    56. 曹勝雄、孫君儀(2009),建構地方依附因果關係模式,地理學報,第55期,pp.43-63。
    57. 盛文軍 段軍山(2014),華北金融,第11期,pp.15-18。
    58. 章嘉玉(2009),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投資景氣衰退中逆轉勝的可能選擇,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第44期,pp.74-81。
    59. 莫冬立(2009),企業社會責任守則全球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證券櫃檯月刊,第141期,pp.27-32。
    60. 陳光榮(1996),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倫理,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1卷,第4期,pp.150-158。
    61. 陳良棟、黃星富、湯奕華、莊竣捷(2009),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之推動成效,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第44期,pp.7-17。
    62. 陳迅、韓亞琴(2005),企業社會責任分級模型及其應用,中國工業經濟,第9 期,pp.99-105。
    63. 陳坤成、吳韻茹(2011),創業者創業家精神對價值創新相關因素影響之研究-以糕餅業為例,東亞論壇,第471期,pp.66-70。
    64. 陳宜民、鍾道詮(2002),醫師社會責任養成教育之我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1 期,pp.30-35。
    65. 陳怡華(2008),零售業之商業環境與經營模式發展之關係—以台灣統一超商7-ELEVEN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6. 陳勁甫、許金田(2010),企業倫理—內外部管理觀點與個案,財團法人信義文化。
    67. 陳春山(2010),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組織及各國規範發展,證券櫃檯月刊,第147期,pp.18-22。
    68. 陳超塵(2004),計量經濟學原理,台灣商務印書館。
    69. 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華泰書局。
    70. 彭惠,吳利(2014),O2O電子商務:動力,模式與前景分析;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06期,pp.7-15。
    71. 曾昭明(2010),責任投資與非財務資訊揭露之國際趨勢,證券櫃檯月刊,第147期,pp.31-37。
    72. 甯向東、吳曉亮(2006),企業社會責任及其承擔,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73. 黃正忠(2010),邁向低碳與企業責任發發展的國際風向球。證券櫃檯月刊,第147期,pp.23-30。
    74. 黃建銘(2009),企業社會責任與營運績效分析:兩層級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財政所碩士論文。
    75. 黃恆獎、王仕茹、李文瑞(2010),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發展及驗證案例,環境工程會刊,第19卷,第1期,pp.23-30。
    76. 黃聖茹、馬婉容(2010),旅行業企業形象之探討,臺灣銀行季刊,第61卷,第4期,pp.23-30。
    77. 黃鈴如(2010),國內外企業社會責任(CSR)之實施概況,標準與檢驗第139期,pp.33-46。
    78. 黃慶源(2005),企業經理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之行為模式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所博士論文。
    79. 黃營杉、齊德彰(2005),企業倫理、社會責任與慈善公益作為之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1卷,第2期,pp.65-82。
    80. 萬同軒、 翁振益、駱俊賢(2017),餐旅暨觀光期刊,第14卷,第3期,pp.143-169。
    81. 萬壽義、劉正陽(2013),制度背景,公司價值與社會責任成本-來自滬深300指數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南開管理評論,第1期,pp.143-155。
    82. 葉保強 (2005),企業倫理,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83. 葉保強(2008),企業倫理(二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84. 劉世慶,財團法人海岸交流基金會,第143期,pp.13-25。
    85. 劉玉雪(2015) ,企業社會責任對組織承諾的影響-以員工認知企業社會責任動機為調節,中山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86. 劉欣怡(2013),以顧客導向探討政府審計資訊之揭露,臺灣大學國家發展所碩士論文。
    87. 劉俊海(2003),強化公司社會責任的法理思考及立法建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88. 劉嘉安 尤隨樺(2015),企業社會責任與創造共享價值之關係與效益分析:探索性研究,中興大學會計所碩士論文。
    89. 歐宗殷(2011),資料探勘為基礎之零售業銷售預測模式-以連鎖超商鮮食商品為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所碩士論文。
    90. 潭深、劉開明(2003),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與中國社會,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91. 蔡佩君(2011),金融產業、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關係之實證比較,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92. 蔡政哲(2009),邁向綠色前瞻企業的永續經營之道-企業社會責任,品質月刊,第45卷,第7期,pp.27-34。
    93. 蔡振蒼2008,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第3卷,第1期,pp.25-34。
    94. 賴英照(2008),賴英照說法:從內線交易到企業社會責任,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95. 錢為家(2009),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96. 戴有德、林濰榕、陳冠仰,(2010),襲產觀光中的懷舊情感是否需要真實性,兼論解說之調節角色;戶外遊憩研究,第23卷,第3期,pp.61-86。
    97. 顏國瑞(2009),國際潮流下的企業社會責任;證券櫃檯月刊,第141期,pp.6-13。
    98. 魏文欽、莊怡萱(2009),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消費者態度與行為意向關係之實證研究,中華理論結構模式LISREL學會,第2卷,第2期,pp.1-21。
    99. 蘇振昌( 2011),餐飲消費者對企業社會責任認知差異之探究,國科會計畫。
    英文部分
    1. Adams,C.& Zutshi, A.(2004).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y business should act responsibly and be accountable. Australian Accounting Review. 14(3),pp.31-40.
    2. Aiman-Smith, L.N.&Goodrich, D. &Roberts. (2005). Assessing Your Organization’s Potential for Value Innovation,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48(2), pp.37-42.
    3. Amato,D.A.&Henderson, S.& Florence, S. (2009).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le business: A guide to leadership tasks and functions. 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
    4. Azim, H&Rordorf, T.& Hassan A.A.&Alexandru E.&Gokmen E,et al. (2014).Bone health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comprehensive statement by CECOG/SAKK Intergroup. Breast, 23(5),pp.511-525.
    5. Balsano,T.J.& Goodrich,N.E.(2008). Identify Your Innovation Enablers and Inhibitors,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51(6),pp.23-30.
    6. Boal,K.B.& Peery,N.(1985).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11(3) , pp. 71-82.
    7. Boal,K.B.& Peery,N.(1985),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Management, Fall-Winter 1985, pp.71-82.
    8. Bowman,C.& Ambrosini,V.(2000). Value creation value capture: towards a coherent definition of value in strategy, 11, pp.1-15.
    9. Carroll (1991). 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Business Horizons, 34(4), pp.39-48.
    10. Choi,D.Y.& Gray,E.R.(2008). What do theydo to create and build their companies,51(4), pp.341-352.
    11. Christensen,C.M. & Raynor,M.E.(2003), The innovator r solution: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2. Connolly & McMaster & Craig. (2002).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4, pp.91-105.
    13. Cuieford,J.P.(1965).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14. Daft,R.L.& Wan,T.H.(2007).A Modern Introduction, Singapore:South-Western
    15. Davis,G.F.& Whitman,M.V.N. & Zald, M. N. (2008). The Responsibility Paradox.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16. Diana McCarthy, & Rob Koeling & Julie Weeds& Julie Weeds (2004). Finding predominant senses in untagged text, Proceedings of the 42th ACL. Barcelona, Spain, pp. 280-287.
    17. Dillon., Lee. & Matheson. (2005). Passport to wealth creation.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48(2), pp.22-36
    18. Drucker,P.F.(1993).Post-capitalist society, NY: HarperBusiness.
    19. Eisenhardt,K.M. & Okhuysen,G.A.(2002). Integrating knowledge in groups: How formal interventions enable flexibility, Organization Science, 13(4), pp.370-386.
    20. Frederic Sterbenz(1983).Efficient computation of reduced form variances in nonlinear econometric models.
    21. Frederick (1987).Toward CSR3 Why Ethical Analysis is indispensible and Unavoidable in Corporate Affairs,pp.126-141.
    22. Greenberg,J.& Baron,R.A.(2008).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9th edition).NJ: Prentice-Hall.
    23. Greenfield,W.M. (2004). In the Nam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24. Hancock,J. (2005). Why This Subject? Why This Book?. Hancock J. Investing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Guide to Best Practice.
    25. Harmsen,H. & Jensen,B. (2004). Business Research :Identifying the determinants of value creation in the market. A competence-based approach.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7, pp.533-547.
    26. Joyner. & Payne. (2002). Evolu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 study of values, business ethic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41(4), pp.297-311.
    27. Kendall, K.W.&Booms,B.H.(1989). Consumer Response To Travel Agency Advertising and Consumer Response To Travel Agencies: Travel Patterns and Agency Images. Proceeding of 18th Annual Conference, Travel and Tourism Research Association workshop Sessions, 6, pp. 72-83.
    28. Kim & Mauborgne (2005). Value Innovation: A Leap into the Blue Ocean,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26(4), pp.22-29..
    29. Lantos,G.P. (2002).The ethicality of altruist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pp. 205-208.
    30. Lantos. (2001). The Boundaries of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pp. 202-205.
    31. Leifer,R. & McDermott, C.& O’Connor, G.&Peters, L.& Rice, M. & Veryzer, R. ( 2000). How Mature Companies Can Outmart Upstart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2. Maignan & Ferrell. (2000). Measuring Corporate Citizenship in Two Countries: The Ca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3(3), pp.283-297.
    33. Marne, L.A. (2005) .A Tr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SR research,The Business Ethic Quarterly,15(1), pp.1-22.
    34. Matheson, K. (1998). Improvisation. In S. J. Cohe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New York, p.443.
    35. Mc Master, L.E.&Connolly, J.& Pepler, D.&Craig, W. M.(2002). Peer to peer sexual harassment in early adolescence: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4,pp.91-105.
    36. Mercer,C.D.&Mercer,A.R.(2003).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s. . (7th ed.). New Jersey: Prentic-Hall, Inc.
    37. Modic, S. J.(1988). Movers and shakers. Industry Week, pp.18- 47.
    38. Nunnally, J. C.(1978). New York: McGraw-Hill Inc.Psychometric Theory.
    39. Oppewal &Alexander& Sullivan( 2006)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own shopping centr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hopping evaluations,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13(4) , pp.261-274.
    40. Porter, M. (1985).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41. Rlitzky.& Benjamin.(2001). A meta analytic review;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firm risk, Business and Society, 40,pp. 369-396.
    42. Robbins,S.P.& DeCenzo, D.A.& Coulter, M.(2011).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Journal of Operational Management, 20, pp.259-272.
    43. Schermerhorn,J.R.(2008). Management (9th edition), NJ: J. Wiley. Journal of Operational Management, 23,pp.252-287.
    44. Steiner, R.(1980), The philosophy of spiritual activity, NY: Rudolf Steiner Press.
    45. Subroto Roy(2003).OK you are now an approved supplier—but you still do not get orders: Understanding the case of the P-card. S Roy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32 (7),pp .605-613.
    46. Vilkė, R.(2014).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innova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Lithuania.
    47. Vilkė, R.(2014).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innova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Lithuania. Economics and Business,26, P119-125.
    48. WBCSD,(2000),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49. Wendy R London.(2012).14 Shore-side Activities WR London The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of ocean cruises, p.184.
    50. Zeithaml,V.A.(1988),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 Journal of Marketing, 53(3),pp.2-2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