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美惠
論文名稱: 1913至2000年花蓮菸草產業之研究
指導教授: 吳文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5
中文關鍵詞: 花蓮菸草菸草產業東部菸草黃色種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4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菸草原生長於美洲,究竟何時風靡全台?雖然確切年代不明,但無庸置疑的大航海時代菸草已現蹤寶島。清領後期劉銘傳首開官方獎勵或協助種菸之先例,日治時期進而將菸草納入專賣,逐漸形成台中、屏東、嘉義、花蓮、宜蘭等五大菸區,其中,又以隸屬屏東菸區之高雄縣美濃鎮菸業最為人所熟知。
    然而,同處全台五大菸區之ㄧ且係全台最早栽培黃色種菸草的花蓮,卻因相關研究付之闕如,而鮮為人知,令人有不勝欷噓之感。有鑑於此,筆者希望透過本論文,探討近代花蓮菸草產業的興衰及其對地方社會經濟變遷之影響。
    本篇論文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探討花蓮地理條件不佳且勞力短缺,但透過田間栽培管理技術之輔助,如育苗盆的發明與推廣種植春菸,都獲得不錯的成效,不過仍難敵大環境的變遷。
    第三章為日治時期花蓮菸草產業情況。黃色種菸草在1913年最早於花蓮官營移民村—吉野村進行試種,1930年以後推廣至全台,1937年起凌駕中國種菸草,成為全台最普及的菸草品種。而菸草為現金作物,對三移民村之經濟確實有實質的幫助,其中,又以對林田村的影響最顯著。第四章則敘述戰後花蓮菸業之興衰,1968-1969年期菸田面積為秋菸1371.7甲、春菸376.4甲,創歷年最高峰,但受到颱風和病蟲害等自然災害肆虐,花蓮菸業每況愈下。1981-1982年期花蓮再度嘗試種植春菸,雖然品質提升,但成本居高不下,復面臨政府開放洋菸進口之衝擊,難敵進口美菸。最後,以鳳林、瑞穗、玉里三鄉鎮為例,探討戰後菸草產業對地方社會經濟之影響,從青年和老年人口變動情形,以及菸草產值佔地方鄉鎮歲入比例大幅萎縮,均顯示花蓮菸業的沒落。第五章為結論,提出對花蓮菸草產業的建言。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花蓮種植菸草之緣起 11 第一節 花蓮之地理條件 11 第二節 台灣種植菸草之源起 22 第三節 花蓮原住民種植菸草概況 28 第三章 日治時期菸草專賣制度之建立與花蓮菸草產業 39 第一節 菸草專賣制度之建立 39 第二節 花蓮港廳黃色種菸草之試種與拓展 64 第三節 花蓮菸業與地方社會經濟之發展 81 第四章 戰後花蓮菸草產業之變遷 93 第一節 專賣局接收與改制—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成立 93 第二節 產業組織及其交流 105 第三節 花蓮菸業與地方社會經濟之變遷 126 第五章 結論 163 附錄一 臺灣地區菸草種植管理辦法 171 參考書目 184

    一、官方檔案及出版品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台灣番族志 第一卷》,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1917年。《食鹽、煙草》,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出版,1935年(昭和10年)出版。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5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08(明治41年)9月15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6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09(明治42年)6月18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7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10年(明治43年)5月18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8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11年(明治44年)3月28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9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11年(明治44年)9月15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10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12年(明治45年)6月29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11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13年(大正2年)4月25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12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14年(大正3年)4月30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專賣事業自第16至第22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24(大正13年)12月26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專賣事業自第23第24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26(大正15年)3月31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28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31年(昭和6年)2月28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29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31年(昭和6年)8月22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30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32年(昭和7年)3月27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31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33年(昭和8年)3月27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32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34年(昭和9年)3月5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33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35年(昭和10年)3月15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34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36年(昭和11年)3月18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35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37年(昭和12年)3月22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36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38年(昭和13年)3月18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37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39年(昭和14年)3月9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第38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40年(昭和15年)3月20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專賣事業第42年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台灣第10產業年報(大正3年)》,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大正6年(1917年)3月29日發行。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台灣總督府官移民事業報告書》,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9年。
    花蓮港廳,《花蓮港廳管內概況及其事務概要》,花蓮港廳。
    鹿子木小五郎,《臺東廳管內視察復命書》,台北:成文出版社,民74。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臺灣拓殖株式會社の概要》,臺灣拓殖株式會社。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台灣第13產業年報(大正六年)》,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大正9年(1920年)3月29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熱帶產業調查會編,《臺灣の專賣事業》,昭和15年(1940年)。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台灣番族志 第二卷》,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1917年。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 調查經濟資料報告 上卷》,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1905年。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農業移民の現狀》,1935年1月。
    〈臺灣地方稅則施行規則ヲ改正ス〉,《臺灣史料稿本明治37年3月1日》,1904。
    台灣總督府,〈府報〉,第千四百八十五號,明治37年3月1日。
    花蓮港廳,《三移民村》,花蓮港廳,昭和3年8月22日發行。

    二、日治時期報紙及刊物
    《臺灣時報》,(1909-1935)
    《臺灣日日新報》,(1898-1933)
    稅所重雄,〈臺灣に於ける煙草耕作沿革(一)〉,《專賣通信》,未註明卷號,昭和6年(1931)10月29日。
    稅所重雄,〈臺灣に於ける煙草耕作沿革(二)〉,《專賣通信》,未註明卷號,昭和6年(1931)。
    稅所重雄,〈臺灣に於ける煙草耕作沿革史(三)〉,《專賣通信》,10卷12期,昭和6年(1931)12月22日。
    稅所重雄,〈臺灣に於ける煙草耕作沿革史(四)〉,《專賣通信》,新年特輯號,昭和7年(1932)01月15日。
    〈煙草販賣の沿革(六)〉,《專賣通信》,12卷1期,昭和8年(1933年)1月15日。
    〈煙草販賣沿革(九)〉,《台灣通信》,第12卷6期,1932年10月。
    〈煙草販賣沿革(二)〉,《台灣通信》,第11卷8期,1932年9月。
    〈漢文欄 童謠〉,《專賣通信》,新年特輯號,1932年1月15日。
    〈支那輸入葉完全に驅除 飛躍的增進の煙草 原料葉菸草的耕作與收納〉,《臺灣農林新聞》,10期,昭和11年(1936年)9月10日。
    〈酒煙草年末賣出各地宣傳況況〉,《專賣通信》,第14卷第3號,1935年。
    〈小賣人組合聯合會の使命〉,《專賣通信》,新年特輯號,1932年1月15日。
    〈台中州下小賣人組合事業概況〉,《專賣通信》,第10卷3期,1931年2月27日。
    〈羅東品評會〉,《專賣通信》,第146號,1928年。
    〈兩切煙草工場事業開始準備係設置に就いて〉,《臺灣の專賣》,18卷6期。
    〈專賣局花蓮港支局事業概況(昭和八年度)〉,《專賣通信》,13卷7期,1934年7月1日。
    〈專賣事業の回顧(下)煙草事業の發展〉,《統計週報》,25期,出版年不詳。
    〈臺灣菸草耕作組合聯合會の設立〉,《臺灣專賣事業年鑑(昭和12年版)》,臺灣と海外社,1937年。
    〈臺灣煙草耕作組合聯合會の設立〉,《臺灣專賣事業年鑑》,昭和12年版。
    安達良之助,〈專賣實施後に於ける本島菸草耕作事情〉,《專賣通信》,第14卷第4號,1935。
    永松道雄,〈花蓮港廳下の蕃產煙草に就きて〉,《煙草研究資料》,第5號,昭和15年。
    賀來佐賀太郎,〈煙草專賣の跡を顧みて〉,《專賣通信》,第14卷第4號,1935年,頁16。
    賀來佐賀太郎,〈台灣專賣事業の回顧〉,《實業台灣》第13期第8號,1935年。
    笠島孝作,〈台灣煙草の起原に關する考察〉, 《台灣農事報》,第28卷第9號,昭和7年(1932)6月。
    間方正之,《臺灣主要農作物耕作梗概調查》,臺灣農會,1942年10月17日。
    吉武昌男,〈臺灣に於ける農業移民〉,《臺灣經濟年報》,昭和17年版。
    坂尾潔,〈東部海岸地方平地蕃人に專賣法令適用に關する〉,《專賣通信》,11卷6期,昭和7年(1932)7月8日。
    坂尾潔,〈東部海岸地方平地蕃人に專賣法令適用に關する〉,《專賣通信》,11卷6期,昭和7年(1932)7月8日。
    作者不詳,〈國家政策上重要意義を有っ臺灣の專賣事業を覗く〉,《臺灣自治評論》,第3卷第4期,1938年。
    三松經次,〈專賣實施前に於ける本島菸草耕作事情〉,《專賣通信》,第14卷第4號,1935。
    酒井正之,〈直營前命令に據る煙草の委託製造〉,《專賣通信》,14卷4號,1935年4月。
    竹內清,〈台博專賣局陣容略說〉,《專賣通信》,第14卷第9號,1935年。
    堤正威,〈煙專賣三十年業績を顧みて〉,《專賣通信》,第14卷4期。
    田端幸三郎,〈煙專賣三十週年に際して〉,《專賣通信》第14卷第4號,1935年。
    武滿重俊,〈刻製造上より見たる本島產支那種に就て〉,《專賣通信》,12卷11期,1933年11月15日。
    本山直枝,〈煙草陳列競技會に就て〉,《專賣通信》,第10卷第5期,1931年。
    木原圓次,〈專賣事業の沿革と現況と將來〉,《臺灣警察時報》,371期,昭和12年(1937年)6月7日。
    鈴木發,〈東臺灣の開發と專賣法令適用〉,《專賣通信》,12卷9期,昭和8年(1933)9月15日。
    鈴木發,〈東臺灣の開發と專賣法令適用〉,《專賣通信》,12卷9期,昭和8年(1933)9月15日。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臺灣拓殖株式會社〉,《事業要覽》,臺灣拓殖株式會社,1944年。
    皛中正行,《昭和14年版 臺灣專賣事業年鑑》,台北:臺灣と海外社,1939年7月9日。
    皛中正行,《昭和15年版 臺灣專賣事業年鑑》,台北:臺灣と海外社,1940年9月17日。

    三、時人論著
    山口政治,《東台湾開発史—花蓮港とタロコ—》,東京:中日產經資訊,1999年。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合著,《生番傳說集》,台北:杉田重藏書店,1923。
    筒井白揚,《東部臺灣案內(全)》,東部臺灣協會(成文出版社翻印),昭和7年(1932年)。
    鶴見祐輔,《後藤新平》,東京:勁草書房,1965年,第2卷。

    四、近人論著
    A.專書
    《花蓮舊菸葉廠再利用計畫結案報告書》,2004年7月。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80年度春菸檢討會議記錄》,民80年5月10。
    《臺灣省黃色種菸草作法》,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菸葉試驗所編印,民56年9月。
    David T. Courtwright著、薛絢譯,《上癮五百年》,台北:立緒文化,2002年8 。
    Wolfgang Schivelbusch 著、殷麗君譯,《味覺樂園》,台北:藍鯨,2001。
    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鳳林鎮休閒自行車道暨菸樓聚落空間規劃設計案總結報告書》,鳳林鎮公所,民國93年4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南京:江蘇古籍,2000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譯,《日據下之台政》,南投:省文獻會,民45。
    王學新著,《日據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省文獻會,民87。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台灣近代史 經濟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5年。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二卷 阿美族 卑南族》,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00。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1997年。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2004。
    石再添等,《台灣地理概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91年。
    克羅.斯比著、鄭明萱譯《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台北:時報,2008年。
    吳田泉,《台灣農業史》,台北:自立晚報,1993年4月。
    吳翎君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民國71年至民國90年(歷史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6。
    吳萬煌,《煙草論文集》,未出版打字稿。
    李亦園等著,《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51年初版、民89年二刷。
    李瑞宗,《蘇花道今昔》,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國家公園,2003年。
    汪呈因編,《特用作物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80年。
    林炬璧,《花蓮講古》,花蓮:花蓮縣花蓮市公所,民國97年9月。
    林素真、林春治、陳耀芳著,《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94。
    阿克赫斯特B.C. Akehurst撰; 宋繼修譯,《菸作學》,台北市: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民國67年。
    洪馨蘭,《台灣的菸業》,台北:遠足文化,民國93年。
    馬偕原著、林婉生譯,《福爾摩沙記事:馬偕臺灣回憶錄》,台北:前衛,2007。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台北:稻鄉出版社,民88年12月初版。
    張家菁,《一個城市的誕生—花蓮街市的形成與發展》,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張瑞成編輯,《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四)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台北:國民黨黨史會出版,民79。
    曹永和等編著,《台灣歷史人物與事件》,台北縣:空大,民91。
    許雪姬總策劃,《台灣歷史辭典》,台北:文建會,2004年。
    陳小雀,《魔幻古巴:陳小雀的古巴故事十三則》,台北:聯經,2009年12月。
    陳正祥,《台灣地誌(上冊)》,台北:南天書局,1997年。
    陳正祥,《台灣地誌(下冊)》,台北:南天書局,1997年。
    陳錦堂編譯編,《日本據台初期重要檔案》,南投:省文獻委員會,民67。
    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5-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台北新店:國史館,民90年9月。
    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臺灣探險》,台北:遠流,2000。
    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台灣菸草栽培變遷史(中譯本)》,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19世紀臺灣—14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台北:如果,2006年12月。
    黃玉齋主編,《臺灣年鑑(6)》,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03月。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著,《臺灣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2月初版。
    黃新興主修,《續修花蓮縣志 卷19 交通》,花蓮:花蓮縣政府,1996年。
    載興盛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民國71年至民國90年)經濟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5年1月。
    達‧托比‧馬斯格雷夫、威爾‧馬斯格雷夫著、董曉黎譯,《改變世界的植物》,台北:高談文化,2006年。
    鈴木質原著、王美晶譯,《臺灣原住民風俗》,台北:原民文化,1999。
    臺灣省公賣局,《歷年輔導區菸葉生產實績》,民77年12月。
    臺灣省公賣局編印,《業務手冊》,民56年4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校,《花蓮縣鄉土史料》,南投:省文獻會,民88年4月。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灣地區菸草種植管理辦法》,民國85年3月修訂。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灣地區菸草種植管理辦法實施要點》,民國85年4月修訂。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志》,台北:臺灣省菸酒公賣局,1997。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主計處編,《歷年黃色種菸葉各等級收購數量(48-49至68-69年期)》,民69年12月。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菸葉試驗所編,《臺灣省黃色種菸草耕作法》,台中縣大里鄉,民國42年。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編,《專賣暨相關法令彙編》,台北:臺灣省菸酒公賣局,1992。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編,《臺灣省菸葉耕作事業改進社概況附現行章程》,民60年9月。
    臺灣菸酒公賣局,《56-57年期菸葉生產總報告》,民59年7月。
    臺灣菸酒公賣局,《57-58年期菸葉生產總報告》,民58年7月。
    臺灣菸酒公賣局,《58-59年期菸葉生產總報告》,民59年7月。
    臺灣菸酒公賣局,《59-60年期菸葉生產總報告》,民60年3月。
    臺灣菸酒公賣局,《民國79年度臺灣地區菸酒消費市場提要報告》,臺灣菸酒公賣局,1990。
    臺灣菸酒公賣局,《臺灣省菸葉生產統計年報66-67年期》,民67年11月出版。
    臺灣總督府1945年編纂、山本壽賀子和曾培堂譯,《台灣統治概要》,台中:大社會文化,民88年3月。
    劉瑩三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民國71年至民國90年)自然篇》,花蓮市:花蓮縣政府,2005年。
    歐陽泰著、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台灣府?》,台北:遠流,2007年。
    潘繼道,《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民90年4月初版。
    築中信子著、曾淑卿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大正篇1912-1925)》,台北:時報文化,2007年。
    築中信子著、蔡龍保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明治篇1895-1911)》,台北:時報文化,2007年。
    薛月順編,〈財政部呈報行政院有關臺灣財政整理原則之意見〉,《臺灣省政府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民88。
    薛月順編,《臺灣省政府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三)》,台北縣:國史館,民88。
    鍾理和,《鍾理和全集1》,鍾理和文教基金會,1997年10月。
    鍾舜文,《那年,菸田裡:斗笠、洋巾、花布杉》,台北:夏日,2009年11月。
    藤井志津枝,《臺灣原住民史 政策篇》,南投:省文獻會,民90。
    藤井志津枝等著,《臺灣近代史 政治篇》,南投:省文獻會,民84。

    B.學位論文
    王文裕,〈明清煙草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孟祥瀚,〈臺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7年06月。
    邱世宏,〈花蓮地區人口遷移的時空變遷〉,台北: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洪馨蘭,〈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6學年度。
    胡力人〈日治時期臺灣煙草專賣制度下葉煙草產業設施發展歷程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8年1月。
    許瑞弘,〈社區報紙的社區公共事務功能-以美濃菸農自救運動為實例的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92學年度。
    陳佳文,〈我國菸酒專賣政策與專賣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陳羿妙,〈日據農業移民研究—重新檢討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結構〉,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86學年度。
    黃俊憲,〈美濃菸業聚落與菸業建築之研究(1919~2004)〉,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92學年度。
    黃綺玟,〈剪一葉風霜--高美地區菸業之流變〉,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學年度。
    葛守真,〈花蓮縣農業發展之地理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廖秋娥,〈台東縣大武地區的區域形成與轉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博士論文,2006年6月。
    劉自強,〈臺灣日據時期專賣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69學年度。
    鄭慶良,〈日據時期台灣之菸酒專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87學年度。
    蕭明治,〈戰後台灣菸草產業之發展〉,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88學年度。
    鍾兆生,〈美濃地區菸樓空間營造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94學年度。
    鍾志宏,〈菸業對美濃大崎下聚落空間的影響〉,東海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81學年度。
    顏清梅,〈戰後初期臺灣專賣政策的延續和變革(1945-1953)〉,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C.期刊論文
    〈「吉達」颱風登陸本省 花蓮菸區復遭重災〉,《台菸》,第5卷第5期,民56年12月15日。
    〈「解拉」颱風帶來豪雨 東部菸田普遍受災〉,《台菸》,第5卷第4期,民56年11月15日。
    〈73-74年期菸葉生產總報告〉,《台菸》,第23卷第2期,民74年9月15日。
    〈74-75年期菸葉生產工作綜合報告〉,《台菸》,第24卷第5期,民75年12月15日。
    〈74-75年期菸葉成分分析〉,《台菸》,第25卷第11期,民77年6月15日。
    〈公賣局鼓勵秋菸戶轉作春菸獎勵補助實施要點〉,《台菸季刊》,第1卷第4期,民78年4月12日。
    〈本年期春菸栽培面積共合計107.2甲〉,《台菸》,第22卷第4期,民73年11月15日。
    〈本省春菸生產之障礙及其解決途徑〉,《台菸》,第6卷第5期,民57年12月15日。
    〈本省春菸栽培之探討〉,《台菸》,第14卷第12期,民66年7月15日。
    〈花蓮地區春菸栽培問題〉,《台菸》,第6卷第4期,民57年11月15日。
    〈花蓮試種春菸〉,《台菸》,第5卷第10期,民56年5月15日。
    〈春菸品質起落不定 難獲理想成績〉,《台菸》,第9卷第1期,民60年8月15日。
    〈春菸品質起落不定 難獲理想成績〉,《台菸》,第9卷第1期,民60年8月15日。
    〈春菸會議於5月13日在花蓮菸葉廠召開〉,《台菸》,第24卷第10期,民76年5月15日。
    〈省產菸葉外銷暢旺〉,《台菸》,第4卷第11期,民56年6月15日。
    〈菸酒公賣局七十五年度菸葉生產會議有關提案〉,《台菸》,第24卷第1期,民75年8月15日。
    〈菸酒公賣局七十五年度菸葉生產會議有關提案摘要〉,《台菸》,第23卷第2期,民74年9月15日。
    〈菸酒公賣局七十六年度菸葉生產會議有關提案摘要〉,《台菸》,第25卷第1期,民76年8月15日。
    〈菸試所仍繼續加強春菸試驗研究〉,《台菸》,第22卷第4期,民73年11月15日。
    〈臺灣先住民之食衣住〉,《臺灣銀行季刊》,第8卷第4期。
    〈臺灣春作菸葉三年來化學成分之分析研究〉,《台菸》,第23卷第3期,民74年10月15日。
    〈臺灣省菸葉耕作事業改進社之簡介〉,《台菸》,第3卷第9期,1966年。
    〈臺灣省菸葉耕種事業改進社章程〉,《台菸》,第18卷第11期,民70年6月15日。
    〈擴充東部臺灣菸草種植計畫簡介〉,《台菸》,第4卷第11期,民56年6月15日。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方真貞,〈明鄭時代台灣與菲律賓的貿易關係—以馬尼拉海關記錄為中心〉,《台灣文獻》第54卷第3期,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王學新,〈日據初期臺東地區抗日事件中原住民向背之分析〉,《臺灣文獻》,47卷4期,1996年12月。
    江美村,〈上(70-71)年期花蓮菸區春菸示範栽培經過與檢討〉,《台菸》,第20卷第11期,民72年6月15日。
    江美村,〈上(71-72)年期花蓮菸區春菸示範栽培經過與檢討〉,《台菸》,第21卷第7期,民73年2月15日。
    老七,〈開發中的東臺灣—花蓮菸區邁入新里程〉,《台菸》,第4卷第3期。
    周憲文,〈日據時代台灣之專賣事業〉,《台灣銀行季刊》,第9卷第1期,1957年6月。
    周憲文,〈日據時代臺灣之農業經濟〉,《台灣銀行季刊》,第8卷第4期。
    林先齊,〈台菸通訊創刊感言〉,《台菸》,第1卷第1期,1962年8月。
    林呈蓉,〈日據時期台灣島內移民事業之政策分析〉,《淡江史學》第七期,民86年6月。
    林明陽,〈菸葉耕種事業改進社的組織與業務〉,《菸酒業務通訊》,第四卷第11期,1961年。
    林聖欽,〈日治時期花東縱谷中段地區的土地開發〉,《守望東臺灣》。
    林寶樹,〈臺灣菸農之農業階梯〉,《臺灣銀行季刊》,第13卷第3期,1962年9月。
    姚誠,〈東台「煙」雲:從原住民的「煙」到清兵的「煙」〉,東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民89年。
    姚誠,〈花蓮黃色種菸草變遷史初探〉,《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臺東市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館籌備處, 民89年。
    述之,〈菸葉改進社為社員服務概況〉,《台菸》,第6卷第9期,民58年4月15日。
    張漢裕,〈日治時代台灣經濟之演變〉,《台灣銀行季刊》,第4卷第4期,民國40年12月。
    莊燃輝,〈怎樣發展東部菸草事業〉,《台菸》,第6卷第3期,民國57年10月15日。
    陳吉村,〈花蓮縣之地形、地質與主要土系(上)〉,《花蓮區農業專訊》,20卷,1997年6月。
    惠公,〈東部種菸事業前程如錦〉,《台菸》,第4卷第11期,民56年6月15日。
    菸酒公賣局農務組,〈72-73年期菸葉生產總報告〉,《台菸》,第22卷第1期,民73年8月15日。
    楊荻書,〈花蓮改良場近五年來之成效〉,《菸試彙報》,第13期,1980年12月。
    楊選堂,〈臺灣之製菸工業〉,《臺灣銀行季刊》,5卷3期,民國41年12月。
    裕民,〈談本省菸草適時種植)〉,《台菸》,第6卷第12期,民國58年7月15日。
    廖大道,〈花蓮地區菸作之回顧與展望—台菸月刊二十週年紀念〉,《台菸》,第21卷第1期,民72年8月15日。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東部河川各種作物試種方法及成果〉,《臺灣銀行季刊》,第21卷第3期,民59年9月。
    劉振榔,〈五年來(70-74)花蓮改良場研究之成果〉,《菸試彙報》,第23期,1985年。
    蔣汝國,〈五年來(75-79)花蓮改良場研究之成果〉,《菸試彙報》,第33期,1990年。
    蔣青華,〈五年來(80-84)花蓮改良場研究之成果〉,《菸試彙報》,第43期,1995年。
    蔡龍保,〈日治時期花東線鐵路的興築與1895~1936〉,《臺灣人文》,第8號,2003年12月。
    謝國基,〈臺灣春菸栽培品種之探討〉,《菸試彙報》,第19期,1983年。
    鍾淑敏,〈政商與日治時期東臺灣的開發——以賀田金三郎為中心的考察〉,《臺灣史研究》,11:1,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民93年6月。
    双木,〈菸農福利社物料調製工場〉,《台菸》,第2卷第3期,民53年2月。
    峯,〈菸葉試驗所〉簡介,《台菸通訊》,第1卷第11期,民53年6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