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舒婷
論文名稱: 從琴園國樂團【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音樂會探討兩岸交流對臺灣笛子演奏藝術之影響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ross-strait Communication on the Di Performing Arts in Taiwan - on the case of the “Masterpieces of Di Series Concerts” by Chin-yuan Chinese Orchestra
指導教授: 錢善華
Chien, Shan-Hu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笛子兩岸交流琴園國樂團【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音樂會
英文關鍵詞: Di, Cross-strait exchanges, Chin-yuan Chinese Orchestra, The “Masterpieces of Di” Series Concer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兩岸因地域、人文背景不同,加上長時間隔絕的因素,各自發展出不同的笛子藝術型態;臺灣開放兩岸交流後,大量引進大陸笛子演奏家、風格曲目與演奏技巧,因此對臺灣笛子演奏藝術產生極大的變化,影響層面甚廣,促使臺灣演奏程度大幅提升。
    琴園國樂團舉辦【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音樂會為兩岸交流後對臺灣笛子演奏藝術影響主要因素之一,此音樂會活動,長期以來具系統性及全面性匯集大陸各地方、流派的代表性笛子演奏家到臺灣呈現其音樂特色,因此開啟臺灣笛壇對於主流與非主流流派笛子風格的全面性了解,並成為臺灣與大陸笛子藝術溝通的媒介。
    近年臺灣開始重視本地音樂作品的發展,期盼此研究能有助於釐清臺灣笛子演奏藝術未來發展方向,進而發展出一套具台灣音樂特色的笛子演奏藝術。

    Due to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the long-time deadlock,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develops distinctive performing arts of Di individually. After the cross-strait was allowed to communicate, numerous Chinese Di performers were introduced into Taiwan, bringing pieces in different styles and performing skills in the same time, making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performing arts of Di in Taiwan, and even elevating the performing level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Masterpieces of Di” Series Concerts held by Chin-yuan Chinese Orchestra have done continuously influences on the Di performing arts in Taiwan. This series has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invited representative Di performer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to Taiwan, introducing diverse Di performing arts to the field of Di in Taiwan, and become the bridge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Recently, People in Taiwan start to put the empha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compositions. The research is expected to help figure 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i performing arts in Taiwan and further form a characteristics Di performing arts with musical traits of Taiwan.

    謝誌Ⅰ 摘要Ⅱ AbstractⅢ 目錄Ⅳ 表次Ⅴ 圖次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二章 系列音樂會起源與介紹 17 第一節、 琴園國樂團及團長林谷珍先生介紹 17 第二節、 系列音樂會緣起、特色與願景 22 第三節、 系列音樂會在臺灣笛子專場音樂會的代表性 40 第三章 系列音樂會分析 47 第一節、  系列音樂會笛子流派分析 47 第二節、 系列音樂會演奏家與曲目 59 第三節、 配合音樂會所舉辦的學術與藝術交流活動 112 第四章 兩岸交流對臺灣笛子演奏藝術之影響 117 第一節、 笛子演奏藝術在臺灣發展概況況 117 第二節、 兩岸交流後對臺灣笛子演奏藝術之影響 127 第三節、 系列音樂會對臺灣笛子演奏藝術之影響 140 第五章 結論 151第一節、 研究成果歸納 151 第二節、 願景 156 參考資料 159 附件一 琴園國樂團歷年重要演出 162 附件二 琴園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品 164 附件三 「臺北笛管藝術節」曲目表 166

    一、 專書著作
    江永生。《橫笛入門》。臺北:生韻出版社,1972。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

    李鎮,《李鎮笛子曲選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高子銘。《現代國樂》。臺北:正中書局,1959。

    袁靜芳。《民族器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俞遜發、胡錫敏,《中國竹笛》。臺北:搖籃唱片有限公司,1983。

    俞遜發、于寶臣。《笛壇菁英繁星錄》。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

    二、 學術論文
    黃文玲。〈五十年間(1949-1999)台灣的國樂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蔡佩芸。〈1949-2008年台灣竹笛音樂的發展與保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

    魏金泉。〈中國廣播公司國樂文獻調查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1998。
    三、 研討會論文
    許常惠。〈中國新音樂史:台灣篇1945-1985〉。《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國樂思想》(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0),211-232。

    陳勝田。〈中國音樂〉。《台灣音樂閱覽》。(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7):134-144。

    ——— 。〈國樂在台灣〉。《音樂台灣一百年論文集》。﹙臺北:白鷺鷥論文教基金會,1997﹚:309-327。
    ——— 。〈二十世紀台灣國樂發展的演變與分析-從歷史的、教育的角度談起〉。《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2000﹚:24-35。

    陳裕剛。〈影響台灣地區四十年來國樂器樂發展之因素〉。《中國新音樂史論集 國樂思想》。(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3):337-385。

    ——— 。〈回顧樂團歷年來演出作品之本土性-以北部樂團為例〉。《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2000﹚:88-118。

    四、 期刊
    陳中申。〈台灣笛簫的發展概況(上)〉。《北市國樂》NO.220(七月號,2006)。

    ——— 。〈台灣笛簫的發展概況(下)〉。《北市國樂》NO.221(八月號,2006)。

    ——— 。〈介紹兩首台灣最有名的曲子-《陽明春曉》、《梆笛協奏曲》(上)〉。《北市國樂》NO.216(二月號,2006)。

    ——— 。〈介紹兩首台灣最有名的曲子-《陽明春曉》、《梆笛協奏曲》(下)〉。《北市國樂》NO.217(三月號,2006)。

    五、 網路資料
    林谷珍,(兩岸交流-「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音樂會的開始http://www.wretch.cc/blog/chinyuan888/16479982:摘錄於23 November 2010。

    中國婺劇網,(杜如松名人專頁)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zj.xinhuanet.com/wuopera/2006-10/26/content_8360082.htm:摘錄於20 February 2010。

    竹韻小集,(行雲流水─張維良的笛簫世界演奏者簡介),
      http://www.chineseflute.org/index.htm:摘錄於3 March 2011。

    六、 影音資料
    琴園國樂團製作。《【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三)】玉笛飛聲-俞遜發笛藝四十年回顧展》。琴園藝術股有限公司發行。VDC。

    琴園國樂團製作。《【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四)】玉樹臨風笛裡情-詹永明的笛子世界》。琴園藝術股有限公司發行。VDC。

    琴園國樂團製作。《【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五)】笛藝春秋-趙松庭笛藝七十年回顧展》。琴園藝術股有限公司發行。VDC。

    琴園國樂團製作。《【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七)】龍笛鳳蕭話古今-張維良笛蕭意境》。琴園藝術股有限公司發行。VDC。

    琴園國樂團製作。《【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八)】長安笛韻-馬迪、張延武笛藝聯展》。琴園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發行。VCD。

    琴園國樂團製作。《【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九)】蒼龍吟-陸春齡、胡結續笛藝聯展》。琴園藝術股有限公司發行。VDC。

    琴園國樂團製作。《【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十)】沂河歡歌-曲祥、孔慶寶笛藝聯展》。琴園藝術股有限公司發行。VDC。

    琴園國樂團製作。《【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十一)】秦川風情-馬迪、張延武笛藝聯展》。琴園藝術股有限公司發行。DVD。

    琴園國樂團製作。《【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十二)】松庭流芳-趙松庭浙派笛藝宗師八十冥誕紀念音樂會》。琴園藝術股有限公司發行。DVD。

    琴園國樂團製作。《【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十三)】一聲橫玉遠穿雲-北派名家曾詠清的笛藝世界》。琴園藝術股有限公司發行。DVD。

    琴園國樂團製作。《【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十四)】閒情一曲賦春風-王次恆\笛子獨奏音樂會》。琴園藝術股有限公司發行。DVD。
    七、 節目單文章
    林谷珍。(演出的話)。《【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三)】-玉笛飛聲-俞遜發笛藝四十年回顧展節目單》。臺北,琴園國樂團,1998。

    林谷珍。(竹笛盛會喜相逢)。《【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八)】長安笛韻-馬迪、張延武笛藝聯展節目單》。臺北,琴園國樂團,2001。

    林谷珍。(演出的話)。《【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十八)】-川江笛韻黃山情-易加義、余占友笛藝聯展節目單》。臺北,琴園國樂團,200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