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黎益承
I-Chen Li
論文名稱: 以休閒運動為目的之單車騎乘行為意圖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區域醫院為例
The study of the bicycle-rid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 recreation sports: a case study of a regional public hospital in Taipei
指導教授: 呂昌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單車自行車單車活動休閒運動計畫行為理論
英文關鍵詞: bicycle, bicycle activity, recreation sports, Theory of Planne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2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主要運用Ajzen(1985)的計畫行為理論架構,來預測及解釋某醫院醫療從業人員從事單車活動之意圖。
    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區域醫院從業人員,以民國98年2月在職員工為母群體進行隨機抽樣,有效樣本共316位。本研究使用兩種研究工具,一採用開放式引導問卷,再依據開放式引導問卷填答結果編制成結構式問卷。收集的資料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階層複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未來三個月內有從事單車活動之意圖者占整體49.1%,無意圖者佔29.1%。
    二、本研究對象從事單車活動的態度、主觀規範對意圖的解釋力為25.1%,加入知覺行為控制變項後,顯著地增加從事單車活動意圖35.7%的變異量,總解釋力提升為60.8%。
    三、研究對象從事單車活動的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達中度正相關(r=.542);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達高度正相關(r=.726);而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的交乘積和相關性稍低(r=.325)。
    四、研究對象從事單車活動之行為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依從動機、控制信念及知覺力量等各子信念,與意圖呈顯著相關。
    五、本研究結果可提供相關單位推廣單車活動宣導及政策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predict and explain the medical staff’s intention of participating bicycle activities in a hospital.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rovided the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Ajzen, 1985).
    The 316 employees were randomly sampled from a local regional hospital in Taipei City on February of 2009. Two research tools were applied the open-ended elicitation and the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by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one-way ANOVA, and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There are five major findings as the following:
    1.Around 49.1% of respondents showed the positive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bicycle activities in the next three months, non-intender
    account for 29.1%.
    2.The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 explained 25.1% of variance of intention of participating bicycle activities; the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added 35.7% explanation power. Thus, the explanation power
    of these tree variables accounted for 60.8%.
    3.The attitude of respondents was moderately positive related to the product of behavioral beliefs multiplied by evaluations of outcomes. The subiective norm of respondent was highly positive related to the product of normative beliefs multiplied by motivations to comply. The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of respondent was somewhat-low related to
    the control beliefs multiplied by perceived power.
    4.The behavior beliefs, outcome evaluation, normative beliefs, motivation to comply, control beliefs and perceived power of
    respondent were positive related to behavioral intention.
    5.The result of the study may offer relevant units references to popularize
    bicycle activities and to form the policy.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誌謝 Ⅲ 目次 Ⅳ 圖表目次 Ⅵ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0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05 第四節 名詞定義 0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0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單車休閒運動之效益 11 第二節 單車風潮現況及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計畫行為理論及其應用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1 第四節 研究步驟 5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 61 第二節 從事單車活動之意圖及其影響因素 64 第三節 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其構成信念間的關係 72 第四節 各子信念與意圖間的關係 84 第五節 理論模式的適切性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97 英文部分 105 附錄 附錄一 單車騎乘行為意圖研究之開放式問卷 109 附錄二 『XX醫院服務人員單車騎乘行為意圖調查』之問卷 111 圖表目次 圖目次 圖2-1 休閒、休閒活動、休閒運動關係 12 圖2-2 理性行動論 27 圖2-3 計畫行為理論架構圖 32 圖3-1 研究架構 39 圖4-1 計畫行為理論各變項間的關係圖 88 表目次 表2-1 國內運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與運動行為相關之研究 34 表2-2 國外運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與運動行為相關之研究 36 表3-1 該醫院2009年2月員額編制 40 表3-2 抽樣人數及問卷回收情形一覽表 41 表3-3 預試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46 表3-4 各變項計分方式與意義-架構內的變項 54 表3-5 外在變項計分方式與意義說明 56 表3-6 本研究假設及統計方法 58 表3-7 正式問卷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59 表4-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及是否會騎單車分佈情形 63 表4-2 從事單車活動意圖之分佈情形 65 表4-3 從事單車活動的意圖、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的相關矩陣表 66 表4-4 從事單車活動的意圖、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的階層複迴歸分析 68 表4-5 從事單車活動意圖因素之階層複迴歸分析(加入是否會騎單車控制變項) 69 表4-6 從事單車活動意圖與外在變項的相關矩陣 70 表4-7 性別、是否會騎單車與從事單車活動意圖的相關(ANOVA) 71 表4-8 從事單車活動意圖因素之複迴歸分析(加入性別、是否會騎單車變項) 72 表4-9 從事單車活動態度之分佈情形 73 表4-10 從事單車活動行為信念之分佈情形 74 表4-11 從事單車活動結果評價之分佈情形 75 表4-12 態度、ΣBi*Ei、主觀規範、ΣNBj*MCj、知覺行為控制、ΣCBi*Pi信念間的相關矩陣 76 表4-13 從事單車活動主觀規範之分佈情形 77 表4-14 從事單車活動規範信念之分佈情形 78 表4-15 從事單車活動依從動機之分佈情形 79 表4-16 從事單車活動知覺行為控制之分佈情形 81 表4-17 從事單車活動控制信念之分佈情形 82 表4-18 從事單車活動知覺力量之分佈情形 83 表4-19 從事單車活動行為信念、結果評價分別與意圖之相關 分析 85 表4-20 從事單車活動規範信念、依從動機分別與意圖之相關 分析 86 表4-21 從事單車活動控制信念、知覺力量分別與意圖之相關 分析 87

    中文部份
    丁慧珍(2008)。高雄縣民眾參與登革熱防治整合行為模式之研究。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2008﹚。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9日。網址:http://taiwan-cyclist.myweb.hinet.net/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休閒運動活動專書。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內政部營建署(2008)。既有市區道路景觀與人行環境改善計畫。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王迦宥(2008)。民眾參與登革熱防治整合行為模式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王國川(1999a)。青少年無照騎車行為之探討-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運輸學刊,11(2),87-108。
    王國川(1999b)。青少年搭機車戴安全帽行為之預測--理性行動理論之應用與延伸。教育與心理研究,22(上),41-60。
    王國川(1999c)。探討青少年搭機車戴安全帽之行為意向-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運輸計畫,28(2),321-351。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2004):台北市腳踏車政策132。台北:台北市政府交通局。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2008a)。台北市自行車道民意調查。台北:台北市政府交通局。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2008b)。國際無車日活動。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9日。網址:http://www.dot.taipei.gov.tw/
    朱斌妤(1999)。高雄市家戶資源回收行為整合模式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江郁君(2009)。大學生捐血意圖的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行政院交通部(2008)。道路交通安全規則(2008年修正)。台北:交通部。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成果摘要報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a)。94年度國民運動行為調查結果。台中: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b)。校園氣喘學童氣喘照護及管理工作指引。台中: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余宗龍(2004)。大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圖之研究-以淡江大學學生為例。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吳松齡(2003)。休閒產業經營管理。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呂昌明(1995)。大學生捐血行為的研究-計畫行為論的應用。衛生教育論文集刊,8,1-14。
    呂昌明、楊昭慧、王淑芳(2001)。大學生減輕體重意圖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6,36-43。
    呂昌明、楊昭慧、謝惠玲(2003)。應用計畫行為理論與健康信念模式分析-影響某工專學生騎機車戴安全帽行為的因素。衛生教育學報,19,95-114。
    李世凱(2006)。台灣中部地區藥物成癮者戒毒意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
    李柏慧、劉淑燕(2005)。民眾從事健走行為意圖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147-156。
    李碧霞(1998)。台北市某高中男生從事規律運動意圖和行為之研究。醫學研究,18(6),390-399。
    卓俊辰(1992)。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周盟桂(2001)。路徑:台灣自行車路線全集。高雄:串門
    季力康、許哲彰(2005)。以計畫行為理論預測國小教師健身運動行為之研究。台灣運動心理學,7,115-129。
    林秀惠(2005)。台北市高中職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林新龍(2006)。大學教師的規律運動行為:計畫行為理論的觀點。休閒運動期刊,5,9-19。
    林輔瑾(1996)。專科學生從事規律運動意圖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林錦郎(2008)。登革熱防治整合行為模式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林麗鳳(1994)。社區民眾參與健康體能活動後的效益評估,中臺醫專學報,8,125-146。
    法國旅遊局官方網站(2008)。賞心悅目的法國自行車道。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7日,網址:http://hk.franceguide.com
    金敏玲(2004)。休閒與遊憩專業課程範圍與定位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台北。
    洪震宇、林慧純(2006)。單車悠遊風,現在最流行。康健雜誌,89,38-65。
    范彥壕(2004)。應用計畫行為理論來探討國中學生騎腳踏車戴安全帽之行為意圖。立德管理學院工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
    唐克雙(2008)。日本自行車交通。城市交通。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9日,網址:http://www.tranbbs.com/Media/Commercial/UTC/UTC200801/Media_22967.shtml
    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網站(2008),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9日。網址:http://www.cycling-lifestyle.org.tw/
    孫懷德(2004)。臨床護理人員下背痛預防行為之探討-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許添本(2007)。綠色運具的利用與發展。台北市公訓中心課程講義。
    張宏亮(2005)。油價上漲,騎自行車省錢又健康。健康世界,238,55-57。
    張志銘(2007a)。桌球運動階段對行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之差異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5(1),15-27。
    張志銘(2007b)。網球運動階段在行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之影響-以多元階層迴歸分析。台中學院體育,4,115-126。
    張志銘、翁旭昇(2005)。中部大專院校學生參與桌球休閒運動行為意圖之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驗證。僑光學報,26,35-43。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宮熊、林鉦岑(2002)。休閒事業管理。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廖麗珠(2001)。「運動休閒」與「休閒運動」概念歧異詮釋。中華體育,15(1),28-36。
    張馨文(2003)。台灣發展自行車觀光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9(1),107-121。
    莊惠宜、邱文彬、黃耀輝、廖志豪(2004)。國外自行車推動計畫。代步與休閒產業雙月刊,18,17-20。
    郭德賓(2004)。不同類型社區居民資源回收行為意圖之研究。環境與管理研究,5(1),19-39。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台北之公立國小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陳文和(2008年9月1日)。全球瘋單車-各城市配套不同。中時電子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0月7日。網址:http://n.yam.com/chinatimes/international/200809/20080901499969.html
    陳立群、吳玉成(2006)。丹麥哥本哈根健康城市案例介紹。健康城市學刊,4,52-59。
    陳協勝、吳濟華、朱斌妤(2002)。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3),31-66。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1997)。休閒遊憩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國章(2001)。腳踏車用詞的種類、分布及其變化-以彰投雲嘉南各縣市為例。地理教育,27,1-5。
    賀先蕙(2008)。奮起吧!腳踏車。商業週刊,1075,110-144。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9。
    黃宗成(2001)。觀光旅遊之回顧與展望,休閒旅遊文化研習專輯。台中:國立臺中圖書館編印。
    黃金柱(2006)。休閒概論。台北:師大師院有限公司。
    經濟部(2006)。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台北:經濟部。
    董國安(2003)。學校教師休閒活動效益與規劃之探討。中華體育,17(2),139-146。
    劉玉山、王佳惠、郭乃文(2007)。醫院藥師提供用藥指導之態度與行為意向。北市醫學雜誌,4(2),167-181。
    劉建恆、李寧遠(1990)。單車長途旅行對身體作業能力的影響。體育學報,12,143-158。
    劉慧君(2001)。推動綠色運具-談荷蘭的單車哲學。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雙月刊56期。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賴秀怡(2007)。長青學苑老人規律運動意圖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羅惠賓(1995)。觀光遊憩規劃管理。台北:固地文化事業。
    英文部分
    Ajzen, I. (1988).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Chicage: The Dorsey Press.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Kuhl, J., and Beckmann, J.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11-39.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jzen, I., & Driver, B. L. (1991a). Predic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om Behavioral, 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isure Sciences, 13, 185-204.
    Ajzen, I., & Driver, B. L. (1992b).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Leisure Choic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4(3), 207-240.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Hall ,Inc.
    Ajzen, I., & Madden, T, J. (1986). Prediction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453-474.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0). 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y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2, 265-274.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2nd ed.). Dubuge, IA: Wm.C. Brown Publishers.
    Bkuemann, B., & Tremblay, A. (1996). Effect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abdominal 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complications. Sports Medicine, 21(3), 191-212.
    Blue, C. L., Wilbur, J., & Marston-Scott, M. V. (2001). Exercise Among Blue-Collar Workers: Application of the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24, 481-493.
    Blumenthal, J. A., Sherwood, A., Gullette E. C. D., Babyak, M., Waugh, R., Georgiades, A., Craighead, L. W., Tweedy, D., Feinglos, M., Appelbaum, M., Hayano, J., Hinderliter, A. (2000). Exercise and Weight Loss Reduce Blood Pressure in Men and Women With Mild Hypertension.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0(13), 1947-1958.
    Casperson, C. 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 126-131.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u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sss.
    Grandjean, P. W., Oden, Oden, G. L., Crouse, S. F., Brown, J. A., & Green, J. S. (1996). Lipid and lipoprotein changes in women following 6 months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a worksite fitness program.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36(1), 54-59.
    Gretebeck, K, W., Black, D. R., Blue, C,L. & Glickman, R. J. (2007). Physical Activity and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mericans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31(2), 203-214.
    Guinn, B., Vincent, V., Jorgensen, L., Dugas, D.& Semper, T. (2007). Predicting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Low-income Mexican American Wome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mericans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31(2), 115-112.
    Karvinen, K. H., Courneya, K. A., Campbell, K. L., Pearcey, R. G., Dundas, G., Capstick, V., Tonkin, K. S. (2007). Correlates of exercise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of endometrial cancer survivor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4(21), 1-10.
    Kerner, M. S., & Kurrant, A. B. (2003).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to high school girls’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 test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ian Nursing Research, 3(2), 75-83.
    Kleinbaum, D. G., Kupper, L. L., & Muller, K. E. (1988). 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multivanriable methods. Duxbury Press.
    Krejcie, R. N., & Morgan, D.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8.
    Matthews, C. E., Jurj, A. L., Shu, X. O., Li, H. L., Yang, G., Li, Q., Gao, Y. T., & Zheng, W. (2007). Influence of Exercise, Walking, Cycling, and Overall Nonexercise Physical Activity on Mortality in Chinese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65(12), 1343-1350.
    Ryan, J. C.(2004)。七個環保綠點子:簡簡單單創造綠色新生活(楊永鈺譯)。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原著出版於1999)。
    SanJen(2007年9月13日)。騎單車的七個好理由。自由時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8日。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sep/13/today-north1-3.htm
    Sallis, J. F., Frank, L. D., Saelens, B. E. & Kraft, M. K. (2004). Active transport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opportunities for collaboration on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health research.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38, 249-268.
    Saunders, R. P., Motl, R. W., Dowda, M., Dishman, R. K. & Pate, R. R. (2004). Comparison of Social Variables for Understand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Adolescent Girl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8(5), 426-436.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2008). National Survey of Bicyclist and Pedestrian Attitudes and Behavior. (summary report ).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Werner W.K. Hoeger, & Sharon A. Hoeger (2001). Principles and labs for fitness and wellness. Thomson Higher Education 10 Davis Drive Belmont, CA 94002-3098 USA.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