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郁雯
論文名稱: 學生考勤 e 化使用與缺課行為因素及校園整合經驗研究~以一所科技大學為例
指導教授: 張雪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8
中文關鍵詞: e化缺課行為學生考勤校園整合
英文關鍵詞: E(electronic), Absence Behavior,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9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考勤 e 化使用與學生缺課行為因素及校園整合之關係。研究目的包括:一、瞭解學生考勤 e 化使用的現況。二、瞭解學生缺課行為因素的現況。三、瞭解校園整合經驗(學術整合、人際整合)的現況。四、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學生考勤 e 化使用、缺課行為因素、校園整合經驗(學術整合、人際整合)之差異情況。五、瞭解考勤 e 化使用與缺課行為因素之相關性。六、瞭解缺課行為因素與校園整合經驗(學術整合、人際整合)之相關性。七、瞭解考勤 e 化使用與校園整合經驗(學術整合、人際整合)之相關性。八、歸納研究發現,並瞭解學生學習相關問題後,作成結論並給予研究學校以改善考勤 e 化功能設計之建議,及相關學術未來研究之參考。
    以自編「考勤 e 化使用與缺課行為因素及校園整合經驗」為研究工具,量化研究採叢集抽樣,問卷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基本資料」,第二部分為「考勤 e 化使用量表」,第三部分為「缺課行為因素量表」,第四部分為「校園整合經驗量表」,第五部分為開放式問題。
    研究樣本以北部一所大學98學年度二至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問卷共發出989份,回收907份,有效問卷876份。所得資料以SPSS 17.0中文版進行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及皮爾遜(Pearson’s)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以每週使用1~2次為最多。
    二、對於考勤 e 化使用,學生認同考勤 e 化系統操作流程所帶來的便利性,對於系統資訊整合提供的個人考勤資料,也給予肯定。
    三、學生認為與其缺課行為最有關連性的前三名分別為「任課老師教學方式引不起興趣」、「學校選課作業方式不理想」及「課程安排時段不理想」,最沒有關連性的前三名分別為「大學是「由你玩四年」的地方,上課學習不是最重要的事」、「花太多時間打工」及「沒有人約束我」。
    四、學生在校園整合經驗量表最高分的三道題目均落在「人際整合」,而與同儕間的互動比與師長的互動還好,顯示學生與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並不困難,且滿意於彼此間的友誼。
    五、不同學院別、不同住宿方式、每週不同社團參與頻率、不同工讀經驗、開學至今平均每週缺課節數不同學生之考勤 e 化使用有差異。
    六、不同性別、不同學院別、不同住宿方式、不同工讀經驗、開學至今平均每週缺課節數不同及上學期修習課程結果不同學生之缺課行為因素有差異。
    七、不同年級、不同學院別、每週不同社團參與頻率、每週不同工讀經驗及上學期修習課程結果不同學生之校園整合經驗有差異。
    八、考勤 e 化使用頻率與滿意度和缺課行為因素幾乎無關。
    九、缺課行為因素與校園整合經驗的相關性均介於微弱至低度負相關。
    十、考勤 e 化使用頻率與滿意度和校園整合經驗均為低度正相關。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分別對學校相關單位、學生與後續研究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using of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the factors of student’s absence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The aims of this study include: A.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using of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B.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factors of student’s absence behavior; C.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quo of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experiences (academic integration and interpersonal integration); D.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sing of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the factors of absence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experiences (academic integration and interpersonal integration)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E.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ing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and the factors of absence behavior; 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s between student’s absence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experiences (academic integration and interpersonal integration); G.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ing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experiences (academic integration and interpersonal integration); and H. Generalizing all the findings, understanding the students’ problems in learning, and drawing a conclusion to offer suggestions to the school authority for improvements in the design of the functions of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and also a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academic studies.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self-compiled “The Using of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the Factors of Student’s Absence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with the quantification made through Cluster sampling.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five parts: I, Personal Details, II,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Scale, III, Factors of Student’s Absence Behavior Scale, IV,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Experience Scale, and V. Open Questions.
    The research samples ranged from sophomore to senior students of 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cated in northern Taiwan. There were 989 questionnaires issued, with 907 received, among which 876 were effectiv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SPSS17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SPSS Base 17.0 for Windows), Two-Sample t 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The findings are:
    A.The frequency of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students using the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is 1-2 times a week.
    B.The students regard the convenience and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as positive.
    C.From students’ viewpoints, the top three factors causing students’ absence are: 1. Unattractive teaching methods. 2. Undesirable course-selection procedures. 3. Inappropriate course-hour arrangements. And the most irrelevant factors are: 1. The university is a place for fun; going to classes is not important. 2. I have spent too much time doing part-time work. 3. Nobody restricts me.
    D.From the scale of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experiences, the three highest scores fall on interpersonal integration. The survey shows that students’ peer interac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with teachers. This shows that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goo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selves, and they are also satisfied with their friendships.
    E.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using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colleges, different years, different boarding manners, different student-club participation frequencies, different part-time job experiences, and different weekly hours of absence.
    F.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students’ absence behavior among those of different colleges, different years, different boarding manners, different student-club participation frequencies, different part-time job experiences, different weekly hours of absence, and different academic performances in the last semester.
    G.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experiences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colleges, different years, different boarding manners, different student-club participation frequencies, different part-time job experiences, and different weekly hours of absence.
    H.There is almost no connection between using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and the factors of student’s absence behavior.
    I.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s of students’ absence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experiences is found to be between weak and lowly negative.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ing E system of studying attendance check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experiences is found lowly positiv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the school authority, the students, and those interested in further research,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校園e化的重要性 17 第二節 考勤與大學生缺課行為 31 第三節 大學生校園整合相關理論與研究發現 41 第四節 大專校院學生考勤e化執行現況 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9 第三節 研究步驟 73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 76 第五節 研究工具 7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9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9 第一節 研究樣本分析 99 第二節 學生考勤e化使用、缺課行為因素及校園整合經驗現況分析 103 第三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生考勤e化使用之差異分析 115 第四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生缺課行為因素之差異分析 130 第五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差異分析 147 第六節 考勤 e 化使用、缺課行為因素、校園整合經驗三者間之相關性 161 第七節 正式問卷開放式問題整理分析 1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1 第一節 結論 171 第二節 建議 178 參考文獻 187 附錄一 專家效度名單 195 附錄二 專家效度問卷 196 附錄三 專家修正意見與建議彙整表 206 附錄四 預試問卷 216 附錄五 正式問卷 223 表 次 表1-1-1 研究學校94學年度第一學期~95學年度第二學期 缺課時數暨點名上傳率統計一覽 6 表2-1-1 研究學校96學年度第一學期~97學年度第二學期學生曠課異常原因人次統計一覽表 29 表2-1-2 研究學校93學年度第一學期~97學年度第二學期學生學業2/3、1/2不及格及休學人數統計一覽表 30 表2-2-1 94學年大三問卷調查「就讀大學期間,你做下列事情嗎?」之「蹺課」回答統計表 39 表2-4-1 研究學校93學年度至97學年度第二學期缺課時數統計表 62~63 表3-4-1 台灣北部地區私立技術學院大一學生流失相關影響因素問卷」正式問卷校園整合量表題目因素負荷量 80 表3-4-1 台灣北部地區私立技術學院大一學生流失相關影響因素問卷」正式問卷校園整合量表題目因素負荷量(續) 81 表3-4-2 預試樣本個人資料分析 83 表3-4-2 預試樣本個人資料分析(續) 84 表3-4-3 「學生考勤 e 化與學生缺課行為及校園整合經驗研究問卷」預試各量表信度 84 表3-4-4 預試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86 表3-4-4 預試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續) 87 表3-4-4 預試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續) 88 表3-4-4 預試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續) 89 表3-4-5 「學生考勤 e 化與學生缺課行為及校園整合經驗研究問卷」預試刪題後各量表信度 89 表3-4-6 缺課行為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90 表3-4-6 缺課行為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續) 91 表3-4-7 「考勤 e 化使用與缺課行為因素及校園整合經驗研究問卷」預試與正式問卷信度比較一覽表 91 表3-4-8 正式問卷學生考勤e 化使用滿意度量各題目與因素負荷量 92 表3-4-9 正式問卷缺課行為因素量表各因素題目與因素負荷量 93 表3-4-9 正式問卷缺課行為因素量表各因素題目與因素負荷量(續) 94 表3-4-10 正式問卷校園整合經驗量表各向度題目與因素負荷量 94 表3-4-10 正式問卷校園整合經驗量表各向度題目與因素負荷量(續) 95 表4-1-1 正式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102 表4-2-1 考勤e化每週使用頻率正式樣本資料分析 103 表4-2-2 考勤e化使用滿意度量表題目平均得分統計表 104 表4-2-3 考勤e化使用滿意度量表各題目選項填答人數統計表 105 表4-2-4 缺課行為量表各因素題目平均得分統計表 106 表4-2-4 缺課行為量表各因素題目平均得分統計表(續) 107 表4-2-5 缺課行為量表各因素平均得分統計表 107 表4-2-6 缺課行為量表各因素題目選項填答人數統計表 108 表4-2-6 缺課行為量表各因素題目選項填答人數統計表(續) 109 表4-2-7 校園整合經驗量表二個向度的平均得分統計表 109 表4-2-8 校園整合經驗量表題目平均得分統計表 110 表4-2-9 校園整合經驗量表各題目選項填答人數統計表 111 表4-3-1不同性別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描述性統計暨t檢定統計表 115 表4-3-2 不同年級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16 表4-3-3 不同年級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6 表4-3-4 不同學院別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17 表4-3-5 不同學院別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7 表4-3-6 不同住宿方式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17 表4-3-7 不同住宿方式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8 表4-3-8 不同社團參與頻率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18 表4-3-9 不同社團參與頻率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8 表4-3-10 不同工讀經驗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19 表4-3-11 不同工讀經驗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9 表4-3-12 開學至今平均每週缺課節數不同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20 表4-3-13 開學至今平均每週缺課節數不同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0 表4-3-14 上學期修習課程結果不同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21 表4-3-15 上學期修習課程結果不同學生考勤 e 化使用頻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1 表4-3-16 不同性別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暨t檢定統計表 121 表4-3-17 不同年級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22 表4-3-18 不同年級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2 表4-3-19 不同學院別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23 表4-3-20 不同學院別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3 表4-3-21 不同住宿方式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23 表4-3-22 不同住宿方式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4 表4-3-23 不同社團參與頻率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24 表4-3-24 不同社團參與頻率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4 表4-3-25 不同工讀經驗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25 表4-3-26 不同工讀經驗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5 表4-3-27 開學至今平均每週缺課節數不同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26 表4-3-28 開學至今平均每週缺課節數不同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6 表4-3-29上學期修習課程結果不同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27 表4-3-30 上學期修習課程結果不同學生考勤 e 化使用滿意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7 表4-3-31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生考勤 e 化使用差異一覽表 127 表4-4-1 不同性別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30 表4-4-2 不同年級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31 表4-4-3 不同年級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1 表4-4-3 不同年級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續) 132 表4-4-4 不同學院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32 表4-4-4 不同學院學生缺課行為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續) 133 表4-4-5 不同學院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3 表4-4-6 不同住宿方式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34 表4-4-7 不同住宿方式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4 表4-4-7 不同住宿方式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續) 135 表4-4-8 每週不同社團參與頻率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35 表4-4-8 每週不同社團參與頻率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續) 136 表4-4-9 每週不同社團參與頻率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6 表4-4-9 每週不同社團參與頻率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續) 137 表4-4-10 不同工讀經驗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37 表4-4-10 不同工讀經驗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續) 138 表4-4-11 不同工讀經驗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8 表4-4-12 開學至今平均每週缺課節數不同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39 表4-4-12 開學至今平均每週缺課節數不同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續) 140 表4-4-13 開學至今平均每週缺課節數不同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0 表4-4-14 上學期修習課程結果不同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41 表4-4-15 上學期修習課程結果不同學生缺課行為各因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2 表4-4-16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生缺課行為因素差異一覽表 142 表4-4-16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生缺課行為因素差異一覽表(續) 143 表4-5-1 不同性別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47 表4-5-2 不同年級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48 表4-5-3 不同年級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8 表4-5-4 不同學院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49 表4-5-5 不同學院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9 表4-5-6 不同住宿方式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50 表4-5-7 不同住宿方式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0 表4-5-8 每週不同社團參與頻率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51 表4-5-9 每週不同社團參與頻率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2 表4-5-10 不同工讀經驗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53 表4-5-11 不同工讀經驗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3 表4-5-12 開學至今平均每週缺課節數不同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54 表4-5-13 開學至今平均每週缺課節數不同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4 表4-5-14 上學期修習課程結果不同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155 表4-5-15 上學期修習課程結果不同學生校園整合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6 表4-5-16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生校園整合經驗差異一覽表 156 表4-6-1 相關係數的強度大小與意義 161 表4-6-2 考勤 e 化使用與缺課行為因素皮爾遜相關矩陣表 162 表4-6-3 缺課行為因素與校園整合經驗皮爾遜相關矩陣表 163 表4-6-4 考勤 e 化使用與校園整合經驗皮爾遜相關矩陣表 164 表4-7-1 開放式問題「本校學生的缺課行為嚴重嗎?」填答整理一覽表 167 表4-7-2 開放式問題「您認為缺課行為是否會影響到本校學生未來就業或升學的競爭力?」填答整理一覽表 168 表4-7-3 開放式問題「您對考勤 e 化系統辦理請假手續之改善意見為何?」填整理一覽表 168 圖 次 圖1-1-1 大學生對蹺課是正常現象的看法 3 圖2-4-1 研究學校93學年度至97學年度第一學期缺課時數統計圖 63 圖3-1-1 研究架構圖 67 圖3-3-1 研究步驟圖 75

    一、中文部分
    三藩市聯合校區學校健康計劃(2007)。2009年2月18日,取自http://www.healthiersf.org/Resources/pubs/FamilyGuide/FamilGuide_ChineseFINAL%208-14-07.pdf。
    大紀元報導(2006,11月)。勞委會:大學生四成打工 平均月收入逾萬元。2009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13/n1520550.htm。
    大紀元報導(2007,3月)。費城採取措施杜絕學生曠課。2009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7/3/9/n1640964.htm。
    大紀元報導(2008,9月)。子不學父之過法官將曠課學生父母繩之以法。2009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8/9/18/n2267195.htm。
    中正E報 (2008,12月)。大學生,你蹺課了嗎?-大學生你為什麼要蹺課?
    2009年11月30日,取自http://enews.ccu.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579。
    白育甄 ( 2003 )。網路成癮經驗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及心理社會發展影響-網路遊戲成癮個案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文斌(2001)。國小行政人員網路素養對行政網路資訊系統接受度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何英奇(1985)。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幼妃(1978)。我國大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0),613-620。
    李宇宙(2000)。身心疾病之睡眠障礙。台灣醫學,4(6),673-679。
    李呈奇(2002)。大學推動校園e化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承澤(2008)。e化管理在學校行政上之運用。南投文教,27(3),64-68。
    吳明隆(2008)。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嘉恩(2008)。校務行政系統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以吳鳳技術學院為例。南華大學資源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周素足(2008)。技職校院新生入學期望與校園經驗之研究-以北區一所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
    北。
    林至善(2001)。大學生發展理論-社團負責人研習方案之運用。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76-93)。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
    林旻沛、柯慧貞(2006)。大學校院學生網路使用時間與學習及身心適應之關係。台灣心理學會第45屆年會。台北市:台灣心理學會。
    林清山(2006)。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林義男(1983)。大學師生非正式互動與學生學習成果的關係,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院輔導學報,6,125-148。
    林義男(1987)。大學生的學習參與情形與其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0,179-221。
    林義男(1988)。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及學習成果-參與理論的證驗性研究。高雄:復文。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學輔導學報,13,79-128。
    林綉鈴(2008)。基層教育人員e化態度之研究-臺北縣蘆洲國小個案探討。佛光大學傳播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武文月(2004)。影響某大學學生睡眠品質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皓政(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初版三刷,台北市:五南。
    柯珮婷(2007)。科技大學不同校區學生校園投入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以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論文,未出
    版,台北。
    洪文良(2008)。學術績效表現之策略與方法-研究報告之撰述及發表。台北:國立編譯館。
    洪錦珠(2008)。大學轉學生轉學因素與轉學適應之研究-以六所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
    唐文華(1999)。新竹師院遠距教學系統與實施模式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197-211。
    高強華(主編)(2000)。理解青少年問題—透視新新人類。台北:師大書苑。
    范怡紅(譯)(2006)。Parker Rossman著。未來高等教育:終生學習與虛擬空間。中國青海市: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張天鈞(1999)。通識教育課程缺課原因之探討。醫學教育,3(4)。台北:
    醫學教育。47-54。
    張至璋(譯)(2006)。Rebekah Nathan著。當教授變成學生:一位大學教授重讀大一的生活紀實。台北:立緒。
    張美英(2005)。技專院校學生曠課行為之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美英(2006)。從美國「離校現象」思索大專學生曠課行為。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4(3)-45(1),113-129。
    張家宜(2000)。大學學生滿意度之實證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6,1-27。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維益(2007)。台灣標竿型大學的顧客關係管理導向校務e化效益探討。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教育部(2006,8月)。大學校院學生網路使用型態及其對學習與身心之影響。2008年3月25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
    EDU0688001/tanet/tanet-IPR/network_effect.htm。
    教育部訓委會(2004)。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發展願景目標與策略規劃報告。取自http://abner.jente.edu.tw/~vu84y93/SA/SA-develop_future.pdf。
    教育部電子報(2007,11月)。比利時荷語區加強學生曠課管理。2009年4月15日,取自 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windows.aspx?windows_sn=660。
    教育部電子報(2008,9月)。瑞典學生曠課時數列入成績單。2009年4月15日,取自http://epaper.edu.tw/print.aspx?print_type=windows&print_sn=1989&print_num=325。
    莊惠雯(2004)。大學生時間分配、社會支持來源、心理狀態、健康行為與自覺安適狀態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研究所論文,
    未出版,台北。
    郭靜晃(2000)。少年身心與生活狀況-台灣地區調查分析。台北市:洪葉。
    陳世佳(2007,7月)。台灣大學生工讀現象之分析。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11。2008年3月20日,取自http://info.cher.ed.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php。
    陳玫燕、李育枝、吳和生(2005)。電腦請假系統對大學教育的影響。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4(2),41-58。
    陳芳雄(1997)。校園危機處理。台北市:幼獅。
    陳金英(2003)。大學生上網行為與社交孤寂感之實證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4,63-88。
    陳姿方(2008)。台灣北部地區私立技術學院大一學生流失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瓊(2007,11月)。大學生居住類型、重要課外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之比較研究─以公立大學大三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台灣高教研究電子報,15。2008年3月30日,取自
    http://info.cher.ed.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php?t_id=23。
    陳淑瓊(2008)。大學新生成功轉化相關因素研究-以一所公立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舜芬、張傳琳(2004)。松竹楊梅四校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3-H-007-003。
    馮少菲、林婉茹(2008,12月)。大學生,你蹺課了嗎?-大學生你為什麼要蹺課?2008年11月30日,取自中正E報http://enews.ccu.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579。
    紐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彭森明(2006)。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2008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cher.ntnu.edu.tw/wp-content/uploads/file/report/report_94_edu3.pdf。
    彭漣漪(2008)。大學生瘋狂打工,不急畢業急就業,21%讀書是副業。遠見雜誌,270,337-339。
    游森期(2002)。青少年網路成癮之成因探討。學生輔導,83,109-118。
    黃世雄(2005)。技職院校大一新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校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以致理技術學院為例。載於東吳大學舉辦之「2005自強隧道-學生事務與服務學習學術研討會」(頁138-152),台北市。
    黃世雄(2008,3月)。技職大學生校園人際投入與學習成果之相關研究。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19。2009年03月31日,取自
    http://info. Cher.ed ntnu.edu.tw/epaperi/history/19.php。
    黃 玉(1999)。Student Involvement and Involving College—the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公民訓育學報,8,605-622。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玉(2001)。大學生發展理論與應用再探。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35-80。台北:東吳大學。
    黃玉(2003)。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台北:東吳大學。
    黃 玉(2004)。E世代多元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之研究。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黃玉(2005)。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
    395-470,台北:高等教育。
    黃德祥(1995)。學習輔導與學生發展。學生輔導通訊,38,22-31。
    黃瓊瑢、劉玲君(1995)。青少年打工態度調查報告。學生輔導雙月刊,40,
    126-131。
    楊朝祥(2002)。建構數位化校園培育e世代人才。國家政策論壇,2(7),100-104。
    葉炳倉(1998)。企業推行Internet的迷思。資訊傳真,15-16。
    葉紹國(2006,10月)。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國立台灣師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台灣高教研究電子報,2。2009年02月28日,
    取自http://info.cher.ed.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3。
    葉紹國、何英奇、陳舜芬(2006)。大一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與收穫自評-淡江、清華、師大三校的比較。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研討會專輯,392-419。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趙婉君(譯)(2002)。Richard J. Light著。哈佛經驗:如何讀大學。台北:立緒。
    劉若蘭(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若蘭(2006,12月)。大學生如何成功學習?--從大學生對學習成果與學校的滿意度談教育品質的提昇. 國立台灣師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台灣高教研究電子報,4。2009年2月28日,
    取自http://info.cher.ed.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7
    劉若蘭、黃玉(2006)。大三學生滿意度與心理社會發展因果模式之研究。論文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
    探討」專案舉辦之第二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台北市。
    劉楚慧(2001)。數位新時代,新興學校竄出頭。數位週刊,42,55-64。
    謝進興(1990)。國民中學行政電腦化的困境與感想。資訊與教育,19,45-46。
    謝寶琳(2003)。高職幼兒保育科學生專業科目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政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士程(2009)。從大學生翹課行為談提升學生競爭力之策略。學生事務季刊,48(3),73-103。
    魏佳卉(2001)。逢甲從e改寫校園風貌。數位週刊,42,116-215。
    蘇美菊(2004)。大學校園 e化成效之研究--以世新大學為例。世新大學資訊管理所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英文部分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18-529.
    Astin, A. W. (1985). Achieving educational excellenc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priorities and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Astin, A. W. (1991). What really matters in general education: Provocative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tudy of student outcomes. Address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of General and liberal Studies Meeting, Seattle.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 in college?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Boyd, B. (1999). Combating truancy. Improving school attendance. London: Routledge, 20-35.
    Brammer, L. M. (1993). The helping relationship-process and skills. Allyn & Bacon, Inc
    Brenner, V. (1997).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VII. 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 abuse and addiction: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Psychological Reports,80,879-882.
    Bruner, J.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ullingford, C. (199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linquency and non-attendance at school. Improving school attendance,55-72.
    Gonyea,R. M., Kish, K. A., ,Kuh, G. D., Muthiah, R. N., & Thomas, A. D. (2003).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revised norms 4th edition. Bloomington, IN: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Research Program,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Research, Policy, and Planning, Indiana University.
    Hamish C. (2006). Student engagement in campus-based and online education: university connec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Hearn, J. C. (1985). Determinants of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evaluations of their academic program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3(4),413-437.
    Huebner, L. A. (1989). Interaction of student and campus. In U. Delworth & G. R. Hanson (Eds.). Student services: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2nd ed.). San Francisco: Jessey-Bass. Pp.165-208.
    Kember, D. (1989a). A longitudinal-process model of dropout from dista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60(3),278-301.
    Kember, D. (1989b). An illustration, with case studies, of a linear-process model of dropout from distance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10(2),196-211.
    King, P. M. (2003). Student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S. 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4th ed.)(pp. 234-268).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Kuh, G. D., Schuh, J. H., Whitt, E. J., & Associates. (1991). Involving colleges: Successful approaches to foster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utside the classroo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uh, G.D. (2001). A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Inside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Change,33(3),10-17.
    Martinez, D. (1999). Cultural capital and the persistence of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1999). AA_T, No. 9932571.
    Moos, R. H. (1976). The human context: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 New York: Jone Wiley & Sons.
    Myers, R. L. (2001). Persistence of technical degree seeker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emphis, 2001). AA_T, No. 300374989.
    Pace, C. (1979). Measuring outcomes of college:Fifty years of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Pace, C. R. (1986).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Los Angeles, CA: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UCLA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ace, C. (1990). The undergraduates:A report of their activities.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Parker, A. (1999). A study of variables that predict dropout for dista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2), 1-12.
    Parker, A. (2003). Identifying predictors of academic persistence in distance education. USDLA Journal, 17(1), 55-62.
    Pascarella, E. (1980). Student-faculty informal contact and college outcom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0, 549-595.
    Pascrella, E. and Terenzini, P. (1980). Predicting freshman persistence and voluntary dropout decision from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1, 60-75.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Findings and insights from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scarella, E. T., Ethington, C. A. & Smart, J. C. (1988).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on humanitarian/civic involvement variables.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9, 412-437.
    Pascarella, E.T., & Terenzini, P.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ton-Saltzberg, R.,& Lindsay,O. (1993). The effects of paid employment o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full-time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Oxford: Oxford Brooke University.
    Perry, W. G. (1970). Form of intellectual and ethical development in the college years: A Schem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Perry, W. G. (1988). Different worlds in the same classroom. In P. Ramsden (Ed.) , Improving Learning: New perspectives. London: Kogan Page Ltd.
    Pike, G. R. (2002).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on- and off-campus living arrangement on students’ openness to diversity. NASPA Journal, 39(4), 283-299.
    Schlosser L. K. (1992). Teacher distance and student disengagement: School lives on the margi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3(2), 128-140.
    Stage, F. (1989). Motivation, academic and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he early dropou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6, 385-402.
    Terenzini, P. T., Pascarella, E. T., & Blimling, G. S. (1996). Students’ out-of-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 149-162.
    Tinto, 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89-125.
    Tinto, V. (1997). Classroom as communities: Exploring the educational character of student persistenc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68(6),599-623.
    Tinto, V., Goodsell, A., & Russo, P. (1993). Gaining a voice: The impact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n 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 Unpublishd manuscript.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Vovides, Y., Sanchez-Alonso, S., Mitropoulou, S. A. V., & Nickman, G. (2007). The use of e-learning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s to support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o improv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Education Research Review, 2(1), 64-74.
    Whitt, E. J. (1996). Applications student culture. In M. L. Upcraft & J. H. Schuh. Assessment in student affairs: 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San Francisco: Jessey-Bass .
    Zhang, D., & Nunamaker, J.F. (2003). Powering e-learning in the new millennium: An overview of e-learning and enabli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Frontiers, 5(2), 207-21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