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憶萍
Yi-Ping Cheng
論文名稱: 日本來臺旅客觀光行為、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
The study of Tourism Behavior, Satisfaction and Revisiting Willlingness of Japanese Tourists to Taiwan
指導教授: 朱文增
Chu, Wen-Ts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觀光行為代言人觀光吸引力旅遊滿意度重遊意願
英文關鍵詞: Tourism Behavior, Ambassadors, Tourism Attractiveness, Satisfaction, Revisiting Willingn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39下載:1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觀光產業是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的無煙囪工業,歷年來來臺旅客皆以日本旅客為第一名,交通部觀光局2007、2008年分別以F4、飛輪海擔任日韓地區觀光代言人,引起宣傳話題並帶來觀光效益。但綜觀目前國內針對日本來臺旅客觀光行為之相關學術研究並不多,就觀光代言人部分進行探討者更是付之闕如。
    因此,本研究旨在瞭解日本來臺旅客的觀光行為、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關係,並探討觀光代言人在觀光吸引力方面對日本旅客所產生的影響情形。為達研究目的,於2009年2月10日至3月10日針對12歲以上日本來臺旅客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92份。本研究分別以t檢定、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迴歸分析等方法來進行實證並驗證本研究所提出之各項假設。
    研究結果發現:日本來臺旅客以「女性」、「20-29歲」、「已婚」、「大學畢業」居多,職業以「事務職」較多,年收入以「未滿300萬日圓」為主。另「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職業」與「年收入」會影響旅客對於臺灣觀光吸引力滿意程度。「有無看過飛輪海代言臺灣觀光的廣告」、「三年內來臺次數」與「旅行型態」會影響其對臺灣觀光吸引力滿意程度。來臺前有28.8%看過觀光代言人代言臺灣觀光的廣告,有看過廣告的旅客中有30.5%是在「電視廣告、廣播」上看到,且對於臺灣觀光吸引力的同意程度高於來臺前沒看過廣告的旅客。有三成(29.8%)旅客是再次來臺灣。觀光吸引力與旅遊滿意度、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間皆存在正相關,其中「遊憩環境」與旅遊滿意度相關性最高、影響效果較為顯著;「總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性最高、影響效果較為顯著。

    Tourism is a non-chimney industry, which is valued highly by most of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largest sources of foreign visitors of all time of Taiwan are Japanese travelers. Tourism Bureau invited F4 and Fahrenheit in 2007 and 2008 as tourism ambassadors of Taiwan to facilitate the buzz marketing so as to bring up the tourism effects. However, the bibliography relating to the research of tourist behavior is still in wanting in Taiwan, especially the subject of tourism ambassador.
    Therefore, the study aims at analyzing the tourism behavior, satisfaction and revisiting willingness of Japanese tourists to Taiwan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tourism ambassadors to attracting Japanese tourists. To the end, the study makes use of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and targets the group of Japanese tourists age above 12 from February 10th to March 10th 2009. The returning questionnaires are 392. The study facilitates statistical method to testify the proposed hypothesis such as t-test, ANOVA, Pears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The results finds that those visited Taiwan mainly came from the groups of “female”, “age from 20 to 29”, “married”, “college graduate”, “general administrative job” and “income under 3,000,000 yen”. In addition, age,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 vocation and income can affect the satisfaction of tourists visiting Taiwan. Besides, “whether or not see the advertisement of Ambassador Fahrenheit for Taiwan tourism before”, “the frequency of visiting Taiwan within 3 years” and “travel type” can also affect tourists’ satisfaction of visiting Taiwan. There are 28.8% tourists have seen the advertisement featuring by the tourism ambassadors before visiting Taiwan; among them, 30.5% saw the advertisement on TV or radio broadcasting. Those who have seen the advertisement before visiting Taiwan have higher scores in “recognition of Taiwan tourism attractiveness” than those who haven’t. 29.8% of the tourists are revisiting ones.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ttractiveness and tourists’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tourists’ satisfaction and revisiting willingness. Among those finding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is between tourism environment and tourists’ satisfaction and the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other factors. Moreover, total satisfaction and revisiting willingness has highest correlation and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vi 表目次.................................................................................................................. viii 圖目次.................................................................................................................. x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重要名詞操作性定義……………………………………………...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日本旅客來臺概況.…………………………………………….… 8 第二節 觀光吸引力相關文獻……………………………………………... 20 第三節 旅遊滿意度相關文獻……………………………………………... 38 第四節 重遊意願相關文獻……………………………………………….. 48 第五節 觀光吸引力、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相關研究…………….. 5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8 第三節 研究假設………………………………………………………....... 60 第四節 研究對象及抽樣…………………………………………………... 6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63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82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84 第一節 旅客人口統計變項與旅遊特性分析…………………………… 84 第二節 觀光吸引力與旅遊滿意度、重遊意願分析…………………....... 96 第三節 旅客特性、旅遊特性對觀光吸引力之差異分析……………....... 101 第四節 觀光吸引力與旅遊滿意度之相關分析及迴歸分析……............. 121 第五節 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分析及迴歸分析……………… 12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結論………………….......…………………......……………....... 129 第二節 建議………………….......…………………......……………......... 132 參考文獻……………….......…………………......…………………… 138 附錄……………….......…………………......…………….………....... 150 附錄一 日本來臺旅客觀光行為、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預試問卷】…………….......…………………......……………...... 150 附錄二 日本來臺旅客觀光行為、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正式問卷】…………….......…………………......……………...... 158

    中文資料
    王伯文(2004)。民宿體驗、旅遊意象、遊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奮起湖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王姿婷(2005)。溫泉遊憩區觀光意象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縣六龜鄉寶來、不老溫泉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縣。
    王舜皇(2002)。三項元宵節活動吸引力與舉辦地特性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申震雄(2006)。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以通霄西濱海洋生態教育園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交通部觀光局(2002a)。觀光政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2b)。觀光客倍增計畫。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2c)。中華民國91年觀光年報。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2d)。中華民國91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3a)。中華民國92年觀光年報。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3b)。中華民國92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4a)。中華民國93年觀光年報。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4b)。中華民國93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5a)。中華民國94年觀光年報。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5b)。中華民國94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6a)。中華民國95年觀光年報。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6b)。中華民國95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7a)。2008-2009旅行臺灣年計畫。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7b)。中華民國96年觀光年報。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7c)。中華民國96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2008b)。中華民國97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伍亮帆(2005)。嘉義市國際管樂節吸引力、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及願付價格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朱珮瑩(2003)。遊客從事鄉野觀光之動機、期望與滿意度研究—以新竹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何妍璘(2000)。陽明山國家公園登山步道吸引力影響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曉苑(2005)。流行女裝之品牌代言人、人口統計變數與品牌權益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宋秉明(1983)。遊樂容納量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李如淑(2005)。人格特質、旅遊動機與旅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大陸及日本來台旅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嘉苓(2006)。休閒農場之吸引力、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獨角仙休閒農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杉本房代、張嘉玲(2003)。觀光客上門囉!招牌菜在哪兒?─由日本來台旅客結構變動看臺灣觀光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6(5),73-84。
    沈淑貞(1999)。桃竹苗地區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與會員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於忠苓(2003)。臺灣中部溫泉區遊客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臺中縣。
    林秀玉(2003)。原住民意識資源觀光吸引力之研究-以邵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林怡君(2005)。觀光節慶活動對遊客之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及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三義木雕國際藝術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怡佳(2005)。台灣蔬果養生餐飲之旅的認知與旅遊意願之研究-以來台日本旅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林金燕(2003)。日本來台觀光客旅遊參與型態、觀光形象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林彥宏(2006)。觀光吸引力及觀光形象認知對顧客滿意與重遊意願的影響-免簽證後日本旅遊市場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真理大學,臺北縣。
    林政萩(2004)。內灣鐵道旅遊特色吸引力、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林晉頡(2006)。運動員代言效果、國家認同與產品購買意願之分析:以王建民代言宏碁與麥當勞產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慧雯(2006)。來台旅客對台灣的觀光意象、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林鴻偉(2003)。大陸來台旅客之旅遊參與型態、觀光形象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林懷明(2006)。明星代言對產品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分析-以運動鞋商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邱皓政(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侯錦雄(1991)。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間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宣以芸(2005)。不同台灣特色景點對於外籍青年旅客吸引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洪文能(1994)。我國對日觀光推廣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市。
    洪秀瑛。(2007年,10月29日)。國際歌友會強強滾滾,F4合體推觀光,2天半吸金破2億。中國時報,D1版。
    洪啟明(2005)。觀光客出國旅遊參與型態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日本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范欣宜(2008)。台北市立動物園遊憩吸引力與遊客滿意度、忠誠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范姜群澔(2003)。都市觀光吸引力與媒體行銷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都會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荊元武(2006)。台灣東部觀光景點服務品質與遊憩吸引力對遊客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國外遊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高玉娟(1995)。墾丁國家公園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的吸引力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張昆生(2004)。活動服務品質與遊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日月潭泳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張耿輔(2000)。影響淡水鎮各類型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吸引力的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市。
    張國勳(2004)。休閒農業吸引力、遊憩認知品質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公館鄉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桃園縣。
    張瑋琦(譯)。(2005)。觀光發展與社區營造。臺北市:聯經。(石原照敏、吉兼秀夫、安福惠美子,2002)。
    曹校章(2004)。2004年宜蘭盃國際名校划船邀請動觀光吸引力、服務妥善性與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曹勝雄(1993)。觀光行銷學。臺北縣:揚智。
    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臺北縣:揚智。
    莊卉婕(2004)。來台觀光旅客消費行為特性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許石龍(2006)。國際觀光宣傳推廣計畫效益評估之研究-以日本旅遊市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市。
    許儷齡(2005)。代言人類型及其可信度來源對消費者運動參與及運動鞋購買意願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水源(1988)。擁擠與戶外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社會心理層面之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弘尉(2006)。旅遊意象對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影響研究-以2006台灣燈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縣。
    陳志遠(2006)。從鹿港天后宮來探討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陳俊男(2004)。七股鹽場鹽山遊客之遊憩動機、遊憩環境體驗與遊憩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建和(2007)。觀光行銷學。臺北縣:揚智。
    陳敦基(1991)。來華觀光旅客之需求特性與時間序列分析。觀光事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7)。臺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陳慧貞。(2009年,2月16日)。觀光代言人紅通通,飛輪海會粉絲,2小時吸金1.3億。自由時報,D3版。
    陳瓊華(2005)。來台旅客對台觀感與消費行為之線性結構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彭金燕(2000)。代言人可信度對廣告效果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曾懿晴。(2009年,2月16日)。拼觀光主打飛輪海,這波商機1.5億,追星旅遊正夯,3600名日韓港星粉絲來台4天3夜,消費力可觀,將推偶像一日導遊,還有成長潛力。聯合報,A8版。
    程紹同(2000)。第五促銷元素:運動贊助行銷新風潮。臺北市:滾石。
    黃靖雅(2001)。鹿港龍山寺對遊客之文化觀光吸引力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楊明賢(2002)。觀光學概論。臺北縣:楊智。
    楊崑霖(2001)。鄉鎮舉辦農特產節慶的效益與環境衝擊分析之研究-以2000年臺南縣白河蓮花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楊翔凱(2003)。日本觀光客購買台灣旅遊產品前資訊搜尋行為及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葉婉如、陳幼英。(2007年,10月29日)。F4陪玩日韓粉絲,半年吸12.5億。蘋果日報,C2版。
    詹佩文(2006)。日本來台旅客餐飲消費體驗對整體旅遊體驗與旅遊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市。
    廖明豊(2003)。東豐自行車綠廊之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廖雅芳(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遊客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蔣昆霖(2006)。運動選手代言非運動產品對廣告效果之研究-以中華職棒聯盟選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蔡淑妹(2002)。運動品牌代言人可信度來源因素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盧筱筠(2007)。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瑞士團體套裝旅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蕭湘勻(2005)。台南市夜市遊憩吸引力與遊客滿意度、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依(2004)。從體驗行銷的觀點來探討烏來觀光發展之吸引力。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謝金燕(2003)。宗教觀光吸引力、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 : 以高雄佛光山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謝高生(2005)。房地產廣告代言人選用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謝淑芬(1997)。觀光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簡惠貞(2002)。外籍旅客對台灣民俗慶典活動參與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魏弘發(1996)。遊客選擇行為與遊憩阻礙之研究-以台灣民俗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饒怡雲(2006)。融化師奶的北極星-師奶迷戀偶像之消費行為研究:以裴勇俊粉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外文資料
    Ahmed, Z. F., & Krohn, F. B. (1992). Understanding the unique consumer behavior of Japanese tourists.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1(3),73-86.
    Blackwell, R. D., Engel, J. F., & Miniard, P. W. (1993). Consumer behavior (6 ed.). Chicago: Dryden.
    Cardozo, R. N.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nsu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 244-249.
    Churchill, G. A., & Surprenant, C. (1982).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 419-504.
    Czepiel, J. A. (1974). Perspective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MA Conference Proceedings, 8: 119-123.
    Day, R. L. (1977). Extending the concept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Association of Consumer Research, 4(2),149-154.
    Driver, B. L. & Knopf, R. C. (1977). “Outdoor recreation” personality and expected consequence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 (9), 66-70.
    Enrique Bigne, Sanchez M. Isabel, & Sanchez Javier (2001). Tourism Image, Evaluation Variables and after Purchase Behaviour: Inter-relationship. Tourism Management, 22(6), 607-616.
    Font, X. (1997). Managing the Tourist Destination’s Image.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3(2), 123-131.
    Formica, S. (2000). Destination attractiveness as a fun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interac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UMI No.3144375)
    Forness, D. (1990).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8(3), 3-9.
    Freiden, Jon B. (1984). Advertising Spokesperson Effects: Examination of Endorser Type and Gender on Two Audienc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4(5), 33-41.
    Guest, Lester P. (1995). Customer Loyalty: How to Earn It, How to Keep It. Simmon and Schuster Inc.
    Gunn.L.A. (1993).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 (3thed.). NY: Taylor & Feancis.
    Gunn, C. A. (1994).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 Washington, DC: Taylor & Feancis.
    Herzberg, F. M., & Synderman, B. 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Y: John Wiley & Sons.
    Howard, J. A., & Sheth, J. N.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Y: John Willey & Sons.
    Hu, Yangzhou and Ritchie, J. R. Brent (1993). Measuring Destination Attractiveness: A Contextual Approach.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1(Fall), 2-34.
    John, O., & E. Susan, (2000). Why Satisfied Customers Defec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9 (Nov./Dec.), .88-99.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NY: Prentice-Hall.
    Lawler, E. E. (1973). Motivation in work organizations.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Leiper, N. (1990). 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3)17, 367-384.
    Mayo, E. J., & Jarvis, L. P.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Travel, effective marketing and selling of travel service. Boston, MA: CBI Publishing Co., Inc.
    Ohanian, Roobina, (1990)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Celebr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Provo, 19(3), 39-53.
    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es in retailing setting. Journal of retailing, 57(3), 25-48.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 41-50.
    Peters, M., & Weiermair, K. (2000).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attracted Tourist: How to satisfy today’s ‘fickle’ tourist clientele. Th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11(1), 22-29.
    Pizam, A., & Ellis, T. (1999).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its measurement in hospitality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1(7), 326-339.
    Schreyer, R., & Roggenbuck, J. W. (1978).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 expectation on crowding perceptions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ies. Leisure sciences, 1(4), 373-394.
    Sharpley, R. (1994). Tourism, Tourists and Society, Huntingdon:Elm.
    Singh, J. (1991).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of service delivery. The Journal of Academy Marketing Science, 19(3), 223-234.
    Smith, V. (1996).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2th ed.). P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warbrooke, J. (2000).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visitor Attraction.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Victor, T. C. (1989). Marketing Implications for Attractions. Tourism Management, 10(3), 229-232.
    独立行政法人国際観光振興機構(2007)。JNTO国際観光白書-世界と日本の国際観光交流の動向。日本東京都:作者。

    網頁資料
    日本社団法人旅行業協会(2009)。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5月15日,取自日本社団法人旅行業協会網站http://www.jata-net.or.jp/vwc_index.htm。
    日本総務省統計局労働力調查問卷(2006)。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4月9日,取自日本総務省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go.jp/data/roudou/index.htm。
    日本観光庁(2009)。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5月15日,取自日本観光庁網站http://www.mlit.go.jp/kankocho/
    交通部觀光局(2008a)。中華民國97年觀光統計月報。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5月10日,取自交通部觀光局網站http://admin.taiwan.net.tw。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