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依娜
Yi-Na You
論文名稱: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The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among Self-concep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effic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指導教授: 田秀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自我效能
英文關鍵詞: Self-concep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efficac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3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在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間的差異與關係。過程採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共抽取桃園縣32所公立國民小學的教師做為本研究之受試者,有效樣本共448人。研究工具包括「教師自我概念量表」、「教師情緒智力量表」與「教師自我效能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與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考驗。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小教師的整體自我概念,在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教學年資、職務等背景變項上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在學校規模變項上並無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二、國小教師的整體情緒智力,在最高學歷背景變項上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在性別、年齡、教學年資、職務、學校規模等變項上並無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三、國小教師整體的自我效能,在年齡背景變項上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在性別、最高學歷、教學年資、職務、學校規模等變項上並無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四、國小教師的自我概念與情緒智力之間有四組典型相關因素存在,且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五、國小教師的自我概念與自我效能之間有二組典型相關因素存在,且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六、國小教師的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之間有二組典型相關因素存在,且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七、國小教師的自我概念與情緒智力對整體自我效能有顯著的預測力,其中以自我激勵層面對整體自我效能之預測力最高。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國小教師、學校單位機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among self-concep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effic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erms of their different backgrounds. We also examined the predictability of self-concep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o self-efficacy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nts were 448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113 males and 335 females) from 32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The instruments applied were Self-concept Scal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Self-efficacy Scal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 obtain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MANOVA,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self-concept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varied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gender, age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eniority and duty, but not the school size.
    2.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varied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 but not the gender, ages, seniority, duty and school size.
    3. The self-effic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varied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ages, but not the gend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eniority, duty and school size.
    4.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as significant.
    5.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self-efficacy was significant.
    6.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efficacy was significant.
    7. The predictabilities of self-concep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n self-efficacy were significant. Among which the “motivating yourself” is the most predictable.
    Based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future researches were discussed and proposed.

    目 錄 致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 錄 vii 表 次 ix 圖 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自我概念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情緒智力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自我效能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24 第四節 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0 第四節 實施程序 4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9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 之差異分析 50 第二節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之典型相關分析 67 第三節 國小敎師自我概念與情緒智力對自我效能之迴歸分析 75 第五章 討論 77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 之差異情形討論 77 第二節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之典型相關分析結果討論 87 第三節 國小敎師自我概念與情緒智力對自我效能之迴歸分析結果討論 9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3 第二節 限制與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15 中文部分 115 英文部分 122 附錄 127 附錄一 127 附錄二 128 附錄三 129 附錄四 130 表 次 表3-1 樣本抽樣分配表 39 表3-2 受試者基本資料一覽表 39 表3-3 樣本分佈及回收情形統計表 40 表3-4 教師自我概念量表題目分佈表 42 表3-5 教師情緒智力表現量表題目分佈表 43 表3-6 教師情緒智力表現量表各層面所包含之內容一覽表 44 表3-7 教師自我效能量表題目分佈表 46 表4-1 有效樣本各重要變項間之相關矩陣、平均數及標準差 51 表4-2 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概念上之分析結果 52 表4-3 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概念上之分析結果 52 表4-4 不同學歷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概念上之分析結果 53 表4-5 不同教學年資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概念上之分析結果 54 表4-6 不同職務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概念上之分析結果 55 表4-7 不同學校規模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概念上之分析結果 56 表4-8 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在情緒智力上之分析結果 57 表4-9 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在情緒智力上之分析結果 58 表4-10 不同學歷的國小教師在情緒智力上之分析結果 59 表4-11 不同教學年資的國小教師在情緒智力上之分析結果 60 表4-12 不同職務的國小教師在情緒智力上之分析結果 61 表4-13 不同學校規模的國小教師在情緒智力上之分析結果 62 表4-14 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效能上之分析結果 62 表4-15 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效能上之分析結果 63 表4-16 不同學歷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效能上之分析結果 64 表4-17 不同教學年資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效能上之分析結果 64 表4-18 不同職務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效能上之分析結果 65 表4-19 不同學校規模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效能上之分析結果 65 表4-20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在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66 表4-21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情緒智力典型相關之分析摘要表 68 表4-22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自我效能典型相關之分析摘要表 71 表4-23 國小教師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典型相關之分析摘要表 73 表4-24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情緒智力對自我效能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5 表4-25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情緒智力對自我效能之多元迴歸係數表 75 圖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37 圖5-1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情緒智力之第一組典型相關結構圖 88 圖5-2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情緒智力之第二組典型相關結構圖 90 圖5-3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情緒智力之第三組典型相關結構圖 91 圖5-4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情緒智力之第四組典型相關結構圖 93 圖5-5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自我效能之第一組典型相關結構圖 95 圖5-6 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自我效能之第二組典型相關結構圖 96 圖5-7 國小教師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之第一組典型相關結構圖 97 圖5-8 國小教師情緒智力與自我效能之第二組典型相關結構圖 98 圖5-9 國小教師自我效能之迴歸分析圖 100

    一、中文部分
    王受榮(1992)。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振德(2004)。情緒智力理論及其在資優教育的應用。發表於國立台南大學主辦「2004資優教育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台南市。
    王朝茂(1994)。教師非理性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湘栗(1997)。國民小學教師關注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藝蓉(1996)。國小教師自我概念、制控信念與其對教學論題道德推理的關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方祥州(2005)。國小初任教師工作期望、工作適應與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江欣霓(200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情緒智慧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江秋玫(1997)。國小教師專業承諾、自我效能感與專業踐行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江國樑(2000)。高屏澎地區國小教師自我概念、內外控信念與工作滿足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何 原(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及情緒調整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何英奇(1981)。大學生性別角色與自我概念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4,221-230。
    吳年章(2007)。國民小學教師情緒能力、自我效能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秀玉(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氣氛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秀貞(2003)。國民小學特教班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學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宗立(1996)。國民中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8,99-131。
    吳春瑩(2007)。國民小學教師情緒智能與衝突管理策略運用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淑玲(1999)。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呂祐如(2007)。自我概念、情緒管理與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某國小中高年級弱勢兒童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如雪(2006)。自我概念、身體意象與同儕關係之探究。國民教育,46(5),57-64。
    李金蓮(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彥君(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瑞玲、黃慧真、張美惠譯(1999)。EQⅡ:工作EQ。台北市:時報文化。
    李嘉哲(2009)。經理人情緒智力測量之研究-以自我察覺為衡量標準。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翠英(2008)。國民中學教師情緒管理、工作壓力、師生衝突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慧芬(2008)。高雄市國中教師角色壓力、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曉青(2008)。國民小學級任教師情緒智慧、逆境商數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詩閔(2008)。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世娟(2004)。屏東縣國小級任教師情緒管理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周新富(199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信念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文婷(2008)。幼兒教師情緒智力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林亨華(2002)。國中教師自我概念、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以澎湖縣為例。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邦傑(198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訂。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27,71-78。
    林邦傑(1986)。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第三版。台北:正昇科學教育社。
    林怡岑(2006)。國小學童情緒能力、自我概念、控制信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約宏(2001)。臺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情緒智力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美華(2002)。國小輔導人員自我概念、輔導角色知覺與輔導角色踐行之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初麗娟、高尚仁(2005)。壓力知覺對負面心理健康影響:靜坐經驗、情緒智力調節效果之探討。中華心理學刊,47(2),157-179。
    邱皓政(2003)。自我概念向度與成份雙維理論之效度檢驗與相關因素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6,85-131。
    金乃儀(2006)。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兒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光遠、鄭慧玲譯(1995)。人格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洪秀梅(2006)。臺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情緒覺察能力、自我概念對人際關係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洪若和(1986)。價值澄清團體對國小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洪若和(1995)。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洪睿鍲(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紀慧穎(2007)。國中教師情緒智力、自我效能與集體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范月華(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范姜巧儒(2006)。國小教師教學成敗歸因、教學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候雅齡(1998)。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倪靜貴(1997)。國民中學校長情緒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志麟(1999)。教師自我效能:有效教學的關鍵。教育研究資訊,7,170-187。
    孫志麟(2001)。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實徵取向的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109-140。
    孫志麟(2003)。教師自我效能的概念與測量。教育心理學報,34(2),139-156。
    孫菁璣(2003)。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情緒智力與兒童外向性問題行為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徐振堃(2000)。台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蓓蓓(1983)。教師個人特質、師生口語互動與學生對教師行為的知覺、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桃園縣政府教育處(2009)。桃園縣中小學名冊。桃園縣政府教育處。
    馬月琴(2007)。高工學生情緒智力、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兼論導師情緒智力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義展(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學習型態、專業成長與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麟雅(2004)。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怡筠(1996)。EQ其實很簡單。台北:希代。
    張長方(1982)。大一學生的人際關係與其自我概念及歸因特質的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5,1-46。
    張俊紳(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研究─不同教學效能信念類型教師的教學表現及其教學生產力。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春興(1991a)。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1b)。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美惠譯(1996)。EQ:Emotional Intelligence。台北市:時報文化。
    張美惠譯(1997)。EQ測驗書─你的EQ及格嗎?。台北:東華書局。
    張淑美(1995)。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36,88-95。
    莊見智(2005)。台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感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芳菊(2009)。情緒教育怎麼教?親子天下,5,180-183。
    許芳懿(1997)。國民小學教師溝通型態、自我角色自覺與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郭為藩(1987)。自我態度量表。中國行為科學社。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郭蓓蓉(2007)。臺北市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困難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玉玟(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相關性之研究─以臺北市信義區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彤羚(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人際衝突與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佩鈺、林杏足(2005)。淨土僧侶自我觀之敘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7(2),1-32。
    陳武雄(1995)。教師建設性思考與其教學自我效能、衝突解決方式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昭銘(2003)。國民小學特殊教育全面品質管理與資源班教師教學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玲玲(2008)。青少年自我概念因應與其憂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美言(199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密桃、李新民、黃秀霜(2007)。台灣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實用智能、情緒智能與專業表現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2),295-316。
    陳淑媛(2005)。教師情緒管理與師生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台中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淑琳(2008)。桃園縣公立國小級任教師情緒管理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勝福(2005)。台北市國民小教師專業承諾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麗貞(2009)。高雄市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湯鳳花(2004)。國中教師情緒智力、班級營經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月秀(2009)。高雄市國小教師情緒管理、教師自我效能與師生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光明(1987)。社經地位、產序、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台南師專學報,20,213-253。
    黃秋雅(2004)。幼稚園教師情緒智慧、工作壓力與身心適應調查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黃景文(2005)。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情緒管理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楊惠玲(2005)。技專校院臨床實習指導教師工作自我效能與工作投入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吳勇(1998)。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動機、參與決定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呈恩(2007)。雲林縣國中學生解釋風格、自我概念與憂鬱情緒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劉郁梅(2001)。國民小學級任教師之情緒智慧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旭宮(2007)。嘉義縣中小學教師之教師效能感、教學困擾與情緒經驗反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瑜銘(1998)。組織氣候、領導風格與情緒商數關係之研究─以資訊人員為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盧虹汝(2008)。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班級經營效能知覺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盧欽銘(1979)。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的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123-132。
    盧欽銘(1980)。國小及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特質之分析。測驗年刊,27,33-44。
    盧蘇偉(1999)。21世紀上班族情緒超越學習法。台北市:世紀領袖。
    賴鑫城(1992)。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業成就、師生關係對學校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高橋(1986)。社會學。台北:巨流。
    謝曉君(2008)。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寶梅(1995)。國小教師自我效能感之調查研究。初等教育研究集刊,3,79-96。
    韓貴香(2003)。自我概念差異、不同生活向度滿足與正、負向情感感受之關係—以台灣女性幼教老師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4),1-22。
    簡里娟(2009)。臺灣諮商與心理治療專業工作者的情緒智力與治療效能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闕美華(2000)。國民小學教師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顏淑惠(2000)。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綵思(2004)。國中小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對攻擊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蘇建文(1978)。親子間態度一致性與青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25-35。

    二、英文部分
    Armor, D., Conry-Osequera, P., Cox, M., Kin, N., McDonnel, L., Pascal, A., Pauly, E., & Zellman, G. (1976). Analysis of the schools preferred reading program in selected Los Angeles minority schools. Santa Monica, CA: The Rand Corpor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30243)
    Ashton, P. T., & Webb, R. B. (1982).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Toward an Ecological Mode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Ashton, P. T., & Webb, R. B. (1986). Making a differenc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New York: Longman.
    Ashton, P. T., Webb, R. B., & Doda, N. (1983). A study of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Florida Univ. Gainesill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1834)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37, 322-347.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90). Multidimensional scales of perceived self-efficac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Bar-On, R.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cept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Rhodes University, South Africa.
    Bar-On, R. (1997). Bar-on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 (EQ-I): Technical manual. Toronto, Canada: Multi-Health Systems.
    Berman, P., McLaughlin, M., Bass, G., Pauly, C., & Zillman, G. (1977). Federal programs supporting educational change.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59289)
    Bernet, M. (1996). Emotional Iintelligence: Components and Correlat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8535)
    Brandt, R. S. (1986). On the expert teacher: A conversation with David Berlin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4, 4-9.
    Cavers, L. (1988). Teacher efficacy: Its relationship to school level organizational conditions and teache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12), 3536A.
    Clark, C.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In M. C. Wittrock,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Y: Schocken Books.
    Cooper, R. K. (1997). Apply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the workplac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51(12), 31-38.
    Denham, C., & Michael, J. (1981). Teacher sence of efficacy: A defini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a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5, 39-63.
    Evans, E. D., & Tribble, M. (1986). Perceived teaching problems, self-efficacy, and commitment to teaching among preservice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0(2), 81-85.
    Fitts, W. H. (1965). Manual: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Nashville, TN: Counselor Recordings & Tests.
    Flood, C. T. (1992). Self-perceptions of self-concept, self-esteem, maturity and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Comparative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eniors and graduate interns i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2(7), 2341A.
    Fuller, B., Wood, K., Rapoport, T., & Dornbusch, S. (1982).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of individual efficacy.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2, 7-30.
    Gardner, H. (1983a). Frame of mind.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83b).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Y: Basic Books.
    Gibson, S., & Brown, R. (1982). The development of a teachers’ personal responsibility/self-efficacy scale. New York: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Gibson, S., & Dembo, M. H.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569-582.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oleman, D. (1998). 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ntam Books.
    Greenwood, G. F., Olejnik, S. F., & Parkay, F. W. (1990).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ur teacher efficacy belief patterns and selected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3(2), 102-106.
    Guskey, T. R. (1988). Teacher efficacy, self-concept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4, 63-69.
    Hatfield, E., Cacioppoc, J. T., & Rapson, R. L. (1994). Emotional Contagion.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Hoover, K. V., Bassler, O. C., & Brissie, J. S. (1987). Parent involvement: Contribution of teacher efficacy, schoo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ther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4, 417-435.
    James, W.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Y: Holt and Company.
    Kamke, R. (1985).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s of self concept and dogmatism in teacher of a Selected School System.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6(2), 303A.
    Luftig, R. (1988). Assessment of learners with special need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Maier, M. (1999). Move over technology-make room for emotions. TMA Journal, 19, 34-36.
    Marsh, H. W. (1988). The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SDQ):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basi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multiple dimensions of late adolescent self-concept. A test manual and a research monograph. San Antonio: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Marsh, H. W. (1989). Age and sex effect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self-concept: Preadolescence to early-adulthood.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81, 417-430.
    Marsh, H. W. (1990). A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self-concept: The Marsh/ Shavelson mode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 623-636.
    Marsh, H. W. (1992). The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SDQ)Ⅱ: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basi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multiple dimensions of late adolescent self-concept. An interim test manual and a research monograph. San Antonio: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Mayer, J. D. & Salovey, P. (1993). The intellig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17, 433-442.
    Mayer, J. D., & Salovery, P. (1997).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P. Salovey, & D. J. Sluyter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New York: Basic Books.
    Mayer, J. D., Salovey, P., & Caruso, D. R. (2000). Model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intelligenc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yer, J. D., Salovey, P., & Caruso, D. R. (2008).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ability or eclectic trai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3(6), 503-517.
    McCarthy, E. (1988).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sense of self-efficacy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communication with parents of low-achieving students.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SA.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man, F. M., Rutter, R. A., & Smith, M. S. (1989).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school sense of efficacy, community and expectatio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4), 221-238.
    Perkins, H. V. (1958). Factors in fluency change in children’s Self-concept. Child Development, 29, 221-230.
    Pigge, F. L., & Marso, R. N. (1993). Outstanding teachers’ sense of teacher efficac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6256)
    Rogers, C. (1970). Carl Rogers on encounter groups. New York: Harper & Row.
    Rosenberg, M. (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 Basic Books.
    Rotter, J. B. (1966).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80, 1-28.
    Salover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185-211.
    Schunk, D. H. (1984). Self-efficacy perspective on achievement behavior.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 48-58.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G. C. (1976). 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 407-441.
    Sisk, K. A. (1989). A study of beginning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Doctoral dissertation, George State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0, 07A.
    Strein, W. (1995). Assessment of self-concep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89962)
    Trentham, L., Silvern. S., & Brogdon, R. (1985). Teacher efficacy and teacher competency rating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22, 343-352.
    Tschannen-Moran, M., Hoy, A. W., & Hoy, W. K. (1998). Teacher efficacy: Its meaning and meas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8, 202-248.
    Weiner, B. (1992). Human Motivation: Metaphors, Theories, and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Woolfolk, A. E., & Hoy, W. K. (1990). Prospectiv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81-91.
    Wylie, R. C. (1974). The self-concept: A review of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nd measuring instruments. Lincoln, NE: Buros Institute of Mental Measurements.
    Wylie, R. C. (1979). The Self Concept: Theory and research on Selected topics. Lincoln, NE: Buros Institute of Mental Measurement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