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富貴
論文名稱: 《食新娘茶講四句》歌仔冊之語言分析及其文化意涵
指導教授: 姚榮松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7
中文關鍵詞: 食新娘茶鬧洞房四句聯講好話台灣嫁娶文化歌仔冊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食新娘茶講四句》是傳統的良風善俗,在喜氣洋洋的日子裡,「講好話才會得人疼」,全場在「拍笑詼(講笑話)」歡樂喧鬧的氣氛中,帶著親友們滿滿的祝福,一對新佳偶走入人生嶄新的旅程。這是台灣人最有「台灣心、台灣情」表現的場域,用「四句仔」向新娘「討冬瓜」、「討手巾」、「討物件」、「鬧洞房」等等,處處展現「台灣俗民文化」的風采。
    從歌仔冊在台灣語言發展史上的版本探討;深入歌仔冊的用字,先以全面華語解釋「字意」,再用姚榮松教授(Rong-Song Yao,Ph.D.)1995〈閩南語書面使用漢字的類型分析〉理論,來做「借音(漢)字」的統計分析,證明先民的智慧能力(能運用約500個認識的漢字去閱讀的能力);「食茶講喉韻,做詩講押韻」、「無韻不成詩」,歌仔冊的押韻是文本精華所在,而韻腳定位法,可歸納出方言腔的屬性,「語言風格詞」更是展現地方語言特色之處;在欣賞編者換韻優雅之際,用田野調查方法,尋適當發音人,來段仿原音重現,讓「語音文字化」呈現於書面文獻上。
    由台灣娶嫁禮俗中,去了解「食新娘茶講好話(吉祥話)」文化意涵,透過婚儀的流程,讓參與婚儀場合的親友們,不只是媒人,都會運用「四句聯」來傳達他們的關心及祝福,讓這種良風善俗永遠在台灣這塊樂園上,留傳下去。
    「話是風,字是踪」,了解歌仔冊是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身為母語教師的筆者,如何將歌仔冊「歌仔」韻文的美和台灣閩南語語文教育結合,做好有意義的台灣文化傳承。「同中求異」、「豐富化」、「活潑化」是筆者想呈現論文的特質。

    “Drink Bridal Tea and Recite Four-Line Verses” is a traditional Taiwanese custom. On a joyful wedding day, “speaking auspicious words will make people like you.” The newlyweds embark upon a new journey of their lives,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friends’ good wishes in a joyous atmosphere where everyone is bantering with each other. The site demonstrates Taiwanese ethos and folk culture, in which people use “four-line verses” to ask a bride for winter melons, handkerchiefs and other objects, as well as tease the bride on her wedding night.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dialect, the meanings of the characters in “Folk Songs” are explained in Chinese. After that, borrowed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the same or similar sounds, are analyzed using the “Category Analysis of Written Southern Min Dialect Borrowed from Chinese Characters” by Rong-Song Yao, Ph.D. (1995). It proves our ancestors’ high intelligence (the ability to read with the knowledge of approx. 500 Chinese characters). “Drinking tea emphasizes mellowness; writing poems emphasizes rhymes”; “Poems cannot be composed without rhymes.” Rhymes are the crème de la crème of “Folk Songs.” The attributes of the dialect can be integrated using the rhyme-positioning method. Furthermore, the “linguistic style terms” can even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dialect. While appreciating the graceful changes of rhymes in the folk song, the author of this study also found a suitable person, using a field survey, to revive the folk song, which is complementary to written literature, by means of “verbalizing speech sound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drinking bridal tea and speaking auspicious words” are grasped from the angle of Taiwanese wedding customs. Following the wedding procedure, the bride’s and groom’s families and friends, as well as the matchmaker, give their love and wishes to the newlyweds with “four-line verses.” The good intentions will allow the custom to be passed on in Taiwan.
    “Verbal words are wind; written words are tracks.” Folk songs are valuable cultural assets of Taiwan. As a Taiwanese dialect teacher, the author of this study intends to pass on meaningful Taiwanese culture by combining the beautiful rhymes of “Folk Songs” with Taiwanese dialect education. “Seeking differences in the same qualities, diversity and liveliness” are the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tud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歌仔冊的源流及發展 2 一、歌仔冊的定義 2 二、歌仔冊的出版及流傳概況 3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8 一、研究動機 8 二、研究範圍: 10 三、研究目的 10 第三節 相關文獻之回顧探討 11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 15 一、《食新娘茶講四句》歌仔冊文獻蒐集 15 (一)文獻、目錄蒐集 15 (二)主題相關的歌仔冊蒐集及分纇 16 (三)版本內容比較表 17 (四)《食新娘茶講四句》歌仔冊各版本間的相關性 18 (五)歌仔冊作者資料的蒐集及分析 18 二、語音分析: 包含漢字使用、詞彙和用韻的分析 20 三、泉腔田野(記音)調查及其他補充資料探討 25 (一)泉漳腔部份〈食新娘茶〉記音(如附錄五) 25 (二)其他補充資料探討 25 第二章 〈食新娘茶講四句Ⅰ(第一集)〉用字分析 26 第一節 字意,華(國)語句意 26 第二節 閩南語漢字類型、用字分類依據 29 第三節 用字分析,或字詞意思 30 第四節 由〈竹林版〉、〈阿食版〉、〈玉珍版〉不同版本「用字、用韻」比較 40 第五節 用字分類分析統計表 44 第三章 《食新娘茶講四句》歌仔冊相關版本語音分析 46 第一節 相關竹林版本之字音、字義分析 46 第一集Ⅰ-2 〈食茶甌講四句〉 46 第一集Ⅰ-3〈討 冬 瓜 講 四 句〉 48 第二集 Ⅱ〈食新娘茶講四句〉 52 第三集 Ⅲ-1〈鬧洞房歌〉 64 第三集 Ⅲ-2〈鬧洞房歌---討冬瓜講四句〉 69 第四集 Ⅳ〈鬧洞房歌〉 74 第二節 《食新娘茶講四句》歌仔冊,韻脚分析 84 一、歌仔冊中的「押韻」說明 84 二、「韻腳」分析 89 三、「韻腳」統計圖 93 第三節 語料.詞彙內容分類說明 94 一、修辭法分類 94 二、地方特殊語詞 97 三、慣用的詞彙 101 四、保留「民俗文化」的「特別詞彚、語句」 115 五、語詞索引表及統計 120 第四章 《食新娘茶講四句》歌仔冊之文化意涵 138 第一節 從早期歌仔冊需求現象,談台灣的娶嫁文化 138 第二節 台灣娶嫁文化的意涵 141 一、有關娶嫁文化「禮」的文獻 141 二、日治時期的台灣娶嫁文化 144 三、「台灣娶嫁文化」中婚姻禮俗 145 第三節 娶嫁過程及四句聯 149 一、娶嫁過程 149 「奉茶」與「食茶」的差異說明: 150 (一)、婚前禮:【訂婚過程圖】 151 (二)、正婚禮:【結婚過程圖】 155 (三)、婚後禮 157 二、傳統婚禮中「四句聯講好話」禮俗 157 第四節 民俗曲藝中的婚姻四句聯運用 171 一、以《陳水雷鬧四句打通關》為例 171 二、陳冠華編1966〈鬧新娘講四句〉《四句佳音》 176 三、《天下父母心》第98集,談其劇情中訂婚儀式 180 四、《食新娘茶講四句》風俗的變遷 182 第五章 結論 184 第一節 歌仔冊在語言發展史上的地位 184 第二節 歌仔冊為珍貴文化資產的價值:(歌仔冊具有極高的語料價值) 185 第三節 「歌仔」韻文的美和台灣閩南語語文教育結合 187 參考書目 190 附錄一、其他相關版本影本 202 附錄二、<瑞成版><能安堂版>不同版本,不同編著者的抄襲手法對照 228 附錄三、插圖 233 附錄四、萬華人語音田野調查 2009.05.02 236 附錄五、〈食新娘茶講四句Ⅰ〉漳泉對照記音 250 1.漳泉對照記音 250 2.個人語音調查記錄表 254 3.(客語) 〈食新娘茶講四句〉 258 附錄六、竹林書局採訪 263

    Georgios Tserdanelis、Wai Yi Peggy Wong .2004. Language files : Materials for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Linguistics( Ninth Edin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Benedict Anderson1999[ 1991](美)安德森著; 吳叡人譯 《想像的共同體: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市:時報文化。
    Folk Literature:Material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中研究歷史所2004《俗文學叢刋》, 台北市:新文豐。
    George Candidius干治士 1629〈福爾摩沙簡報〉。
    Jakobson,Roman.羅曼雅柯布森著, 錢軍.王力編譯,2000《雅柯布森文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Saussure,Ferdinand de 索緒爾 著, 高名凱(譯)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弦文館出版社。
    王力 ,1979,《漢語詩律學》,上海市 :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王力 , 1987,《中國詩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王力 , 2002,《詩詞格律概要》,香港:中華書局。
    王友蘭,2005,《陳冠華的吹.拉.彈.唱》,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王育德 ,2000,〈談歌仔冊〉,《王育德全集:3台灣話講座》第17講,頁179-223,台北:前衛出版。
    王振義 ,1993,〈歌仔平仄規律實質意義的探討〉,《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7 期,臺北:中央研究院,頁47-51。
    王振義 ,1997, 〈從歌仔調的歌唱特色-談「樂和詩」與「詩合樂」的歌唱傳統〉,《復興劇藝學刊》,第20期,頁31-49。
    王順隆 ,1985,〈談台閩「歌仔冊」的出版概況〉,《台灣風物》,第43卷3期,頁109~131。
    王順隆, 1994,〈閩南「歌仔冊」書目、曲目〉,《台灣文獻》,第45卷3期 ,頁171-271。
    王順隆, 1996,〈「歌仔冊」書目補遺〉,《台灣文獻》,第47卷1期,頁73-100。
    王順隆, 1997〈從七種全本《孟姜女歌》的語詞.文体看「歌仔冊」的進化過程〉,《台灣文獻》48 卷2 期,頁165-178。
    王順隆, 1997,〈閩南語歌仔冊的詞彙研究〉第五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論文,泉州:華僑大學(收入研討會論文集:頁188-210,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4)。
    王順隆, 2001, 〈「歌仔冊」的押韻形式及平庂問題〉,《民俗曲藝》,第136期,頁201-238; 網頁版(依《民俗曲藝》之舊稿(「歌仔冊」韻字的研究)增修 。
    王順隆, 2002 ,〈漢語方言中「有音無字」的書寫問題─從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的用字來看─〉http://www32.ocn.ne.jp/~sunliong/ong.htm 。
    王灝 , 1992,台灣人的生命之禮----婚嫁的故事》,台北: 台原出版社 。
    台北市孔廟詩學研究會, 2002,《周植夫先生古詩吟唱紀念集》(CD),台北市孔廟詩學研究會 。
    台北帝大東洋文學會編 ,1940 , 收錄稻田尹出版[1935]《臺灣歌謠書目》。中央圖書館收藏《台灣俗曲集:上、中、下》刻本影照已製成微捲合成集 。
    任訪秋 ,1931 ,〈諺語之研究〉,《禮俗》, 第6、7期合刊 。 
    朱鋒 , 1959 ,〈台灣的古昔婚禮〉,《台北文物》,第8卷1期,頁10-11。
    池田敏雄, 1952,〈台灣省人婚姻習俗語彙〉, 《台灣風物》,第 2卷8、9期 。
    余佩真 ,2004,〈從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及出版社林立,看民族意識的興起〉,《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32-1~32-15。
    余照春亭輯,1999,〈詩韻集成目錄〉,《增廣詩韻集成》,台南市:大孚書局。
    佚名,1906.2,〈雜錄:臺灣習俗美醜十則〉,《台灣慣習記事》第六卷二號,[明治39年二月],台灣慣習研究會。
    吳守禮 ,2006,《清道光咸豐閩南語歌仔冊選注》,台北:從宜工作室。
    吳守禮 ,1995,〈從「可遇不可求」早期閩南方言文獻的校理、續談〉,《閩台方言研究集(1)》,頁31-66,台北:南天書局。
    吳錦順, 1999,〈食新娘茶-考證文(上本)〉八十八年臺灣文化節《臺灣鄉土說唱歌謠校注》,彰化社教教育館。
    吳懷宇, 1960, 〈艋舺俗語掌故〉,《台北文物》, 第九卷二、三期。
    吳瀛濤, 1970,《臺灣民俗》,台北:古亭書屋。
    吳瀛濤, 2001[1975],《臺灣俗諺》,台北:台灣英文出版社。
    吳贏濤, 1960年,〈台灣常用俗語集解〉,《台北文物》, 第九卷一期 。
    呂子振, 1992,[1989]《家禮大成》,台北:武陵出版。
    宋光宇, 1997,〈從文化的角度看當前教育問題〉,《復興劇藝學刊》,第19期,頁1- 10。
    李壬癸, 1985〈閩南語的口語傳統〉,《大陸雜誌》,第71卷2期,頁66-73,台北:大陸雜誌社。
    李壬癸, 1986,〈Rhyming and phonemic contrast in South Min(閩南語的押韻與音韻對比)〉,《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57本第3分,頁439-463,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壬癸, 1989,〈閩南語喉塞音尾性質的探討〉,《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60本第3分,頁487-492,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壬癸, 1992,〈閩南語的鼻音問題〉,《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Ⅰ輯,頁423-435,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文獻 ,1993 ,〈婚俗的傳統現況與檢討〉, 《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 第1期 。
    李文獻 ,1994,〈台灣傳統婚禮儀式貺辭初探〉,《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 第2期,頁25-60。
    李文獻 ,1998 ,〈傳統婚儀六禮淺說〉, 《僑苑》, 第28期,頁56-71。
    李文獻 ,1999 ,〈台灣地區當前通行的訂婚禮儀〉,《僑苑》,第29期,頁53-64 。
    李文獻, 2000, 〈從俗諺看民間的婚配與婚禮儀式〉, 《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 第8期 。
    李文獻,2008,〈從《食新娘茶講四句歌》歌仔冊看台灣的閩南婚俗〉《2007海峽兩岸民俗曁民間文學學術硏討會論文集》,頁247-273, 南亞技術學院/中國口傳文學學會編輯, 臺北市 : 文津。
    李李, 1992,〈一首抗清歌謠─「台灣陳辨歌」〉,《台灣風物》,第42卷4期,頁25-45。
    李春池纂、盧世標校,1963.4,〈卷二人民志:禮俗篇〉,《宜蘭縣志》,頁1187-1232,宜蘭縣文獻委員會編印。
    李赫 , 1994,《呷新娘茶講好話》,台北縣:稻田。
    李坤崇,1990,〈馬斯洛心理需求順序與變化之探討〉,《輔導月刋》,第5-6期頁17-20。
    李銀河,1995,《生育與村落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獻璋,1982,《清代福佬話歌謠》, 中央圖書館。
    李獻璋,1989[1936],《臺灣民間文學集》, 台北:龍文。
    李繼賢,1985,〈台灣戲曲諺語釋說 〉《台灣風物》 第35卷第4期。
    李秀娥,2003,《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台中市;晨星。
    杜正勝,1998,《番社采風圖》 台北: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杜仲奇, 2008,〈從歌仔冊版本偵測方言變異-依《戶蠅蚊仔大戰歌》為見本〉,《第七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頁1-20,民國 97年9月7日發表。
    杜仲奇, 2008,〈歌仔冊目錄整理方法之探討〉,《臺灣風物》,58卷4期,頁126-157, 58卷3期卷頭語,頁6-8。
    杜佑,1978,《通典 》,台北市:大化書局。
    杜建坊, 2008, 《歌仔冊起鼓 : 語言.文學與文化》, 台灣書房。
    阮昌銳, 1994,《台北市傳統儀禮---生命禮俗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阮昌銳, 1989,〈從婚諺看民俗的文化反映〉,《中國婚姻制度之研究》,頁1-41,台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
    周長楫, 1996 ,《詩詞閩南話讀音與押韻》,高雄:敦理出版社。
    周英雄,1995,〈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頁 1-22, 臺北市 : 比較文學學會出版。
    周純一, 1991 ,〈「臺灣歌仔」的說唱形式應用〉,《民俗曲藝》71期,頁108-143。
    周榮杰, 1989,〈從台灣諺語看戲曲〉下集《民俗曲藝》,第62期 。
    周榮杰, 1989,〈從台灣諺語看戲曲〉上集《民俗曲藝》, 第61期 1989年9月 。
    周榮杰, 1990,〈台灣諺語之社會觀的探討〉,《台南文化》, 第29期。
    周鍾瑄、陳夢林纂修, 1962[1717],〈風俗志〉,《諸羅縣志》,第八卷, 台北: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平和, 2002,〈試論臺灣閩南婚俗「竹梳」、「踏破瓦」、「跨火爐」之意義〉,《銘傳大學e世紀的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6。(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所)。
    林平和, 2004,〈試論臺灣閩南婚俗「潑水」、「放扇」、「遮米篩」之意義〉,《銘傳大學, 2004國際學術研討會應用語文組論文集》,頁1-22。(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所)。
    林正三,1999,《閩南語聲韻學簡述.附韻鏡.古雅之閩南語字詞合訂本》,台北縣:廣文書局。
    林正三,2002,《閩南語聲韻學》,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林美容,2007,《白話圖說臺灣風雜記:臺日風俗一百年》,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明雄, 2002,《廣韻注漳州漢音》,高雄市:太普公關。
    林青霖, 1989,〈林有來遺作 中外學界推崇〉,聯合報,民國78.05.30,第15版。
    林家琛, 2000,〈有一家書局本身就是古色古香文化〉,聯合報,民國89.05.16,第39版。
    林淑慧, 2004,《台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台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慶勳, 1997,〈台灣歌仔簿押韻現象考察-以「人心不足歌」為例〉,《第五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7,1994年四月,暨南大學出版社。
    林慶勳, 1999,《問路相褒歌》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邱燮友, 1991,《美讀與朗誦》,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邱燮友, 1999,《新譯千家詩》,台北:三民。
    邱燮友, 2000,《新譯唐詩三百首》,台北:三民 。
    金榮華,2008,〈民間文學、民俗學和民學-論Folklore一詞之漢譯〉《2007海峽兩岸民俗曁民間文學學術硏討會論文集》,頁1-6, 南亞技術學院/中國口傳文學學會編輯,台北市 :文津出版社。
    芮逸夫, 1970,〈人類學〉,《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冊》,臺北市 : 臺灣商務,頁276。
    姚榮松, 1987 〈厦門話文白異讀中鼻化韻母的探討〉《國文學報》,台北:國立師範大學,第16期,頁271-288。
    姚榮松, 1988 〈《彚音妙悟》的音系及其鼻化韻母〉《國文學報》,台北:國立師範大學,第17期,頁251-281。
    姚榮松, 1992a,〈臺灣現現行外來語的問題〉,《師大學報》,第37期頁329-362。
    姚榮松, 1992b,〈海峽兩岸新詞語的比較分析〉,《國文學報》,第21期,頁235-258。
    姚榮松, 2000,〈台灣閩南語歌仔冊的用字分析與詞彙解讀- 以《最新落陰相褒歌》為例〉,《國文學報》,第29期,頁193-230。
    姚榮松, 1998,〈台語選字_一-楊青矗《國台雙語辭典》〉,《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文鶴出版公司,頁485-503。
    姚榮松, 1998,〈臺灣新詞新語1997-98 引論〉,《華文世界》,第88期頁1-5。
    姚榮松, 2010,〈台灣閩南語歌仔冊鄉土題材之押韻與用字分析〉,《台灣學誌》,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創刋號,第143-204頁。
    姚漢秋, 1977,〈閩南台灣民俗採風錄〉,《台灣文獻》,二十八卷三期,頁133-137。
    姚漢秋, 1977,〈閩台婚姻禮俗變遷〉, 《台灣文獻》,二八卷四期,頁147-153。
    姚漢秋, 1980,〈臺灣俗諺採擷錄(上)〉, 《台灣文獻》,31卷1期,頁219-233。
    姚漢秋, 1980,〈臺灣俗諺採擷錄(下)〉, 《台灣文獻》,31卷3期,頁182-197。
    施炳華, 2000,〈談歌仔冊的音字與整理〉,《成大中文學報》,第8期,頁207-228。
    施炳華, 2004 ,〈食新娘茶講四句歌〉《國科會(93)年度研究進度報告》。
    施炳華, 2008 ,《臺灣歌仔冊欣賞》,臺南市:開朗雜誌發行。
    施炳華編註,1997,《南管戲文:陳三五娘》,台南縣:台南縣文化中心。
    施博爾, 1965,〈五百本舊本歌仔冊目錄〉,《台灣風物》15.4:41-60。(本名)Kristofer Schipper,(別名)施舟人,法國漢語學家於1963~1971在台期間,蒐集約500本台灣的歌仔冊回返法國)。
    洪振耀, 2006,〈語言功能如選擇(Selection)和組合(Combination)或隱喻 (metaphor)和換喻(metonymy)之間的對比關係〉《輔仁外語學報》95年7月,第三期,頁23-52。
    洪惟仁, 1993 ,《 漳州方言韻書三種 》(謝秀嵐等編); 台北市 : 武陵出版公司。
    洪惟仁, 1993, 《泉州方言韻書三種 》( 黃謙, 廖綸璣著) ; 台北市 : 武陵出版公司。
    洪惟仁, 1991, 《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 1989,〈台灣漢語方言之分佈及諸語言融合與消長之競爭力分析〉,《台灣風物》第39卷2期。
    洪惟仁, 1990, 《〈台灣漢語方言調查研究報告〉北部部份》,行政院國科會"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劃"報告。
    洪進鋒, 1998 ,《臺灣民俗之旅》,臺北市:武陵出版公司。
    洪澤南, 1999,《大家來吟詩》,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紅 娘 , 1954,〈有關嫁娶俚諺〉 ,《台灣風物》,第四卷一期,第10頁。
    胡萬川,2004[2000],〈從集體性到個人風格-民間文學的本質與發展〉,《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p35~63,新竹:清大出版社。
    范珍輝, 1984,〈婚俗之演變及其問題〉, 《生命禮俗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
    唐羽, 1988 ,〈清代台灣移民生活史研究〉,《台灣文獻》,第三十九卷一、二期。
    徐福全, 1992, 〈與台北地區有關的台灣諺語〉,《台北文獻》,第101 期。
    徐福全, 1997,《石門鄉志》,台北:石門鄉公所。
    班固著、陳立疏證, 1987, 《白虎通疏證》, 台北:廣文書局。
    馬重奇, 2008,《閩台閩南方言韻書比較研究》,中國社會出版社。
    高賢治, 1997[民86].12,〈釋大清通禮有關喪儀的規定-兼談清代臺灣民間的喪俗〉,《臺北文献》,直字122期,第135頁。
    張秀蓉, 1993,〈牛津大學所藏有關台灣的七首歌謠〉,《台灣風物》,第43卷3期,頁177-196。
    張信雄, 2005,《台灣婚俗俚語趣談》,台北:潘朵柆出版社。
    張屏生, 2000,〈從台灣民間文學材料的收集看歌謠創作的形式特點─以台灣閩南話歌謠為例〉,《方言論叢》,屏東師院。
    張屏生, 2006,《台灣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一〈論述篇〉》。
    曹甲乙, 1955,〈 台灣婚俗一瞥〉,《台灣文獻》第六卷三期,頁43-60。
    曹甲乙, 1969,〈台灣舊時的婚姻習俗〉, 《台灣文獻》,直字第九、十期合刊,頁190-214。
    曹甲乙, 1983,〈雜談七字歌仔〉,《台灣風物》第33卷3期,頁55-70。
    曹銘宗, 1998,〈台諺語典----徐福全集大成〉, 《聯合報》,第十二版。 
    莫月娥, 2003,《大雅天籟——莫月娥古典詩吟唱專輯》(CD),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莊金德, 1963〈清代台灣的婚姻禮俗〉《台灣文獻》,第十四卷三期,頁28-70。 
    許極燉, 1996,〈台語的訓讀、訓用語文白異讀之辨〉,《台灣風物》,第46卷1期。
    許極燉, 1998,〈文言音與白話音〉,《台灣語概論》,頁136-169,台北:前衛出版社。
    連溫卿, 1954,〈再就台灣文化的特質而言〉,《台北文物》, 第三期 1954年3月。
    連横原作《台灣語典》,姚榮松,1946-〈導讀〉,另有台南:安平鎮文史工作室,2001.07第一版。
    陳文達, 1961,《台灣縣志》卷一<輿地志風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0三種》,台北:台銀。
    陳永寶, 1983,〈古典絕律詩的吟唱法概述〉《中台醫專校刋》,第22期,頁1-44。
    陳永寶, 1997,《台灣閩南語押韻「俚諺」擬音辨韻之研究》,台中市:瑞成書局。
    陳兆南, 2006,〈台灣說唱文學的四句連笑科劇──以《陳水雷鬧四句打通關》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2006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67-290,台北:文津出版公司。
    陳兆南, 1994,〈臺灣歌冊綜錄〉,《逢甲中文學報》,4月,頁43-66。
    陳庚辛, 1969,〈台灣婚俗誌趣〉,《台灣風物》,第十九卷三、四期,頁27-29。
    陳冠華編,1966,《四句佳音》,〈鬧新娘講四句〉、〈恭喜大發財〉龍鳳唱片,歐雲龍/玉惠/陳清海/桂子 灌錄。
    陳昭瑛,1995,〈霸權與典律:葛蘭的文化理論〉《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典律與文學教學》,頁75-1192, 臺北市 : 比較文學學會。
    陳禹彤, 2005,《家有囍事》,臺北市:尚書文化。
    陳茂泰, 1997,《新竹市志,住民志》,新竹市政府 。
    陳健傳等整理, 2000,《陳旺欉宜蘭本地歌仔劇目選粹》,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陳健銘, 1989,《野台鑼鼓》,台北:稻香出版社。
    陳健銘, 1996〈從歌仔冊看台灣早期社會〉,《台灣文獻》,第47卷3期,頁61-101。
    陳第 , 1603(明萬曆31年),《東番記》。
    陳進傳 ,1996,〈宜蘭傳統漢人家族的婚姻網路〉,《台灣文獻》,第四十七卷三期,頁41-60。
    陳進傳, 1999,〈本地歌仔研究的回顧〉,《宜蘭文獻雜誌》,第38期。
    陳瑞隆, 1998,《台灣生育、冠禮、壽慶禮俗》,台南市:世峰。
    陳瑞隆、魏英滿 ,2007,《台灣嫁娶禮俗》,台南市:裕文堂書局。
    陳義弘.陳郁汝, 2002,《台灣四句聯》,屏東市:安可出版社。
    陳龍廷, 2004,〈 三O年代《臺灣新民報》的歌謠採集〉,《臺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頁31-1~31-21,2004年10月10日國家臺灣文學館主辦。
    陳龍廷, 2008〈選擇與組合:口頭詩學的可能模式──以1930年代臺灣民間歌謠為例 〉,頁1-15,《第七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97年9月7-8日。
    彭美玲、呂敦華、羅健蔚著,2008,《深情相約-婚嫁禮俗面面觀》,台北:國家出版社。
    曾永義, 1980,《說俗文學》,台北:聯經出版社。
    紫晴著, 2006,《來一場浪漫婚禮》,臺北市:而寶國際。
    黃文車, 2008,〈從林清月的唱和歌謠看白話歌詞到台語片歌曲及台語劇的發展〉《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第31期,頁151-174。
    黃石輝, 2003,〔1930〕〈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載於中島利郎編《一九三O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黃有志, 1991,《社會變遷與傳統禮俗》,台北: 幼獅文化公司 。
    黃叔璥, 1957,《台灣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四種,台北: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冠人, 2003,《唐詩正韻》(CD),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黃冠人, 1997,《名詩吟唱》,台北:樟樹出版社。
    黃宣範 ,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 文鹤出版社。
    黃得時 ,1952,〈台灣歌謠之形態〉,《文獻專刊》,第3卷1期,台北。
    黃得時, 1955, 〈台灣歌謠與家庭生活〉,《台灣文獻》,第六卷一期,頁1-17。
    黃慶萱 ,1997[1975] ,《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
    楊秀芳 ,1995,〈閩南語書寫問題平議〉,《大陸雜誌》,第90卷1期,頁15-24台北:大陸雜誌社。
    楊碧川, 2003,《昭明歷史手冊》,台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楊麗祝, 2003,《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台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台北:稻鄉出版社。
    楊烱山, 2000,《 結婚禮儀》,新竹:竹林書局。
    楊烱山, 2003,《 喜慶禮儀》,新竹:竹林書局。
    葉石濤, 1997[1925],《台灣文學入門》, 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葉石濤, 2000[1987],《臺灣文學史綱》, 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葛晨虹, 2001,《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台北:文津出版公司。
    夢花主人, 1980,《桃花女鬥法》,台北:廣文書局。 
    廖素菊, 1967, 〈台灣客家婚姻禮俗之研究〉, 《台灣文獻》,第18卷一期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廖漢臣, 1955,〈台灣諺語的形成與內容〉,《台灣文獻》,第六卷三期。
    廖漢臣, 1956,〈台北市之特殊諺語〉,《台北文物》,第五卷一期 。
    廖漢臣, 1963 ,〈俚諺拾零〉,《台灣風物》,第十三卷一期。
    臧汀生, 1980,《台灣閩南語歌謠研究》,台北市 : 臺灣商務印書館。
    臧汀生, 1996,《台語書面化研究》 , 台北:前衛出版社。
    劉南芳,2003,〈歌仔戲唱詞寫作初探〉,《臺灣戲專學刋》第6期,頁141-184。
    歐雲龍編劇, 1977, 《陳水雷鬧四句打通關》,編號為MEV-8035,台北:月球唱片公司發行。
    鄭志明, 1996,《文化臺灣.卷一》,台北市:大道文化。
    鄭志明, 1999,《文學民俗與民俗文學》,南華管理學院。
    鄭良偉,1993.6,〈《華台日古今字音對照表》的編寫用途〉,《台灣風物》,第43卷2期,頁169-190。
    鄭良偉, 1984,〈談台語裡的訓用字〉,《台灣風物》,第34卷3期,頁53-72。
    鄭英珠, 1999,〈概述本地歌仔〉,《宜蘭文獻雜誌》,第38期,頁158-178。
    盧嘉興, 1964 ,〈台灣的婚禮〉, 《台灣文獻》,第十五卷三期,頁54-63。
    盧廣誠, 2006[2003],《台灣閩南語詞彙研究》,台北:南天書局。
    賴宗寶, 2007,《臺灣傳統嫁娶婚俗:消失中的常民生活文化》,彰化:二八水史工作室。
    賴建銘, 1958.8,〈清代台灣歌謠上〉,《台南文化》,第六卷一期,頁66-72。
    賴建銘, 1958.10,〈清代台灣歌謠中〉,《台南文化》,第六卷四期,頁87-89。
    賴建銘, 1960.9,〈清代台灣歌謠下〉,《台南文化》,第七卷一期,頁85-92。
    龍宇純 ,1959 ,〈 說「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本下冊,頁605-614。
    戴寶村、王峙萍, 2004, 《從臺灣諺語看臺灣歷史》,台北市:玉山社。
    薛化元, 2001[1995],《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 。
    薛汕,1985,〈捫曲九種概說.台灣歌仔冊〉,《書曲散記》,頁131-163,北京市 : 書目文獻出版社。
    鍾福山 ,1994,〈第四輯:喪葬禮儀篇〉,《 禮儀民俗論述專輯》,臺北市 : 內政部。
    鍾福山 ,1995,〈第五輯:婚禮禮儀篇〉,《 禮儀民俗論述專輯》,臺北市 : 內政部。
    鍾福山 ,1996 ,〈第六輯:生活禮儀篇〉,《 禮儀民俗論述專輯》,臺北市 : 內政部 。
    簡文秀, 1996.10,〈台灣歌謠的探討與展望〉,《復興劇藝學刋》,第18期,頁87-93。
    簡明勇, 2001,〈詩歌吟唱教學〉,《國文天地》,第193期。
    簡明勇, 1973,《律詩研究》, 台北:五洲出版社。
    藍鼎元, 1951,《平台紀略》,間引自《台灣文獻叢刊第十四種》,台北:台銀。
    魏聰祺, 2006 ,〈頂針分類及其辨析〉,國立臺南大學《人文研究學報》,第40卷1期,頁1- 26。
    蘇碩斌, 2006,〈 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讀者想像〉,《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論文集》,頁81-116,台南:國家文學館。

    字辭典
    小川尚義,1993[1930];洪惟仁(譯)《台日大辭典》,臺北:武陵出版。
    王順隆, 2004《新編台日大辭典》台灣總督府原著[1931,昭和5年],卡樂彩色製版印刷有限公司。
    李順涼、洪宏元編 , 2004,《華台英詞彙句式對照集》,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沈富進, 1954,《彙音寶鑑》嘉義:文藝學社出版社。
    周長楫, 2000,《閩南語詞典》,台南市:真平。
    林寶 , 1984,《日華大辭典》,台北:大新書局。
    芮逸夫, 1970,〈人類學〉,《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冊》,台北市 : 臺灣商務。
    洪惟仁, 1994[1986],《臺灣禮俗語典》, 台北市:自立晚報社。
    徐福全, 1998,《福全台諺語典》,台北:作者自印。
    高樹藩, 1971,《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正中書局。
    高樹藩, 1998,《新修康熙字典》,台北:啟業書局。
    許成章, 1992《臺灣漢語辭典》自立晚報社。
    陳主顯, 1999,《台灣俗諺語典--卷五、婚姻家庭》,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修, 1991,《台灣話大詞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陳彭年等,《新校宋本廣韻》,台北市: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2001初版]。
    陳憲國、邱文錫,1996,《實用華語台語對照典》永和 樟樹出版社。 
    (清)黃謙 桐城黃澹川鑒定,《增補彚音妙悟》,台中:瑞成書局1970.10出版/(1984(光緒甲午1984)版本)。
    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漢語研究室,1993,《普通閩南語詞典》台北:台笠出版。
    楊青矗, 1992,《國台雙語辭典》,台北 : 敦理出版社。
    董忠司, 2001,《臺灣閩南語詞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蔡培火, 1969,《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詞典》,台北 : 正中書局。
    戴周嫻、青池竹次 ,1979,《詳解漢和大辭典》,台北:宏業書局。
    謝秀嵐, [1818],《彚音雅俗通十五音》,文林堂出版。

    博碩論文
    江美文 ,2003,〈台灣勸世類「歌仔冊」之語文研究--以當前新竹市竹林書局所刊行个台語歌仔冊為範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尤敏 ,2009,《新娘秘書執行婚嫁禮俗其諮詢角色功能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 碩士論文。
    吳麗雯,1997,《清末民初石版印刷術傳入中國之發展及其影響》,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獻, 2003,《台灣閩客結婚禮的儀節〉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李美麗 ,2004,〈台南運河奇案歌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蘭馨, 2003,〈「開臺」、「過臺」臺語歌仔冊之用韻與詞彙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妙馨 ,2005,《歌仔冊《增廣英台新歌》的文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淑惠 ,2003,〈歌仔冊《八七水災歌》語言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听, 2002, 〈台灣閩南語相褒類歌仔冊語言研究--以竹林書局十種歌仔冊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雍穆 ,2002,〈孟姜女歌仔冊之語言研究--以押韻與用字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音, 2005,〈臺灣閩南語一字多音研究-以歌仔冊《甘國寶過台灣》韻腳為例的探討〉高師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塗素珠 ,2008,〈雲林縣林內鄉閩南婚姻禮俗探討〉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葉雅宜 ,2002 ,《婚禮[四句聯吉祥話]研究〉台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盧佑俞, 1993,《台灣閩南歌謠與民俗研究〉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賴崇仁 ,2005,〈台中瑞成書局及其歌仔冊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屏生, 1996,《同安方言及其部分相關方言的語音調查和比較》,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耀文, 2004,〈《彚音雅俗通十五音》研究〉,市立師範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子良, 1990,《臺灣閩南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南臺歌仔敘錄與存目》,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
    臧汀生, 1989, 《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研究》, 台北:國立政大中文研究 所博士論文。

    日文資料
    山根勇蔵 ,1995[1930],〈婚姻そ其の種々のあらはれ〉,《台灣民族性百談》,台北:南天書局。
    工藤新平,1933,《臺灣出版警察の研究》,台北: 臺灣警察協會。
    片岡嚴,[1921]《臺灣風俗誌》,台北市 : 大立出版社, 1981[民70]印刷。
    台灣文獻會譯編,1986[1902],《台灣慣習記事》台灣慣習研究會原著
    台灣總督府,1914,《台灣俚諺集覽》,台灣總督府(大正3年)印刷發行;台北市:南天書局影印本(1987)。
    伊能嘉矩 ,1901,〈民族誌學研究部門在風俗習慣調查之應用〉,《臺灣慣習記事》([明治34年7月22日])第一卷下第七號。
    佐倉孫三, [1996],《臺風雜記》臺灣文獻叢刊。
    東方孝義 ,[1935],〈臺灣習俗─本島人の文學〉,連載於《臺灣時報》,本文刊於昭和十年八月。
    持地六三郎 ,1998[1912東京發行],《台灣殖民政策》,台北:南天書局。
    鈴木清一郎著 馮作民譯, 1989,《增訂台灣舊慣習俗信仰》,眾文圖書公司/原作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中行事》[1934(昭和9年)] 。
    稻田尹著[1935]昭和17年《臺灣歌謠書目》,國立台中圖書館黎明分館。

    歌仔冊:
    宋阿食,[1932] 昭和7.7.22,《食茶講詩句新歌笑科詩句》(影本)。
    周天生,[1932] 昭和7.6.13,能安堂活版所《新編食新娘茶歌》[155葩] (影本)。
    梁松林,[1936]昭和11.8.23,《特編鬧洞房 上》(影本)。
    梁松林,[1936]昭和11.8.27,《特編鬧洞房 下》(影本)。
    新竹:竹林書局,[1987],《食新娘茶講四句歌》一本1~4集,[共252葩]。自有。
    新竹:竹林書局[未載]《食新娘茶講四句歌.鬧洞房歌》二本,(傅斯年圖書館藏M-354部份影本)。
    新竹:竹林書局,[1955],《食新娘茶講四句歌.鬧洞房歌》一集三本,(傅斯年圖書館藏M-355部份影本)。
    新竹:竹林書局,[1971],《食新娘茶講四句(廣東(客)語》一集三本,(傅斯年圖書館藏Yc 1-014部份影本)。
    台中瑞成書局,[1933],《食新娘茶新歌》(影本)[82葩] (國圖)。
    嘉義 玉珍書局,[1934] ,《食茶講詩句新歌》[81葩](見王順隆網線資料及王順隆於20090611下午所提供影本)。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