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鍾蓓妮
Pei-Ni Chung
論文名稱: 當非常志工面對非行少年—認輔志工投入「偏差行為青少年」輔導深度之相關因素探究
Extraordinary Volunteers Versus Misbehaving Juveniles: Inquiring the Depth of Counseling Volunteers’ Engagement in Guiding Misbehaving Juveniles
指導教授: 李明芬
Li, Ming-F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4
中文關鍵詞: 認輔志工人格特質信念偏差行為青少年團隊學習
英文關鍵詞: Volunteering Counselor, Personal Traits, Beliefs, Misbehaving, Team Lear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1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經濟、科技的迅速發展、社會型態改變、家庭型態多元,教養條件的差距及不足,讓青少年問題日益嚴重。校園輔導人力不足,近年,NPO公益組織訓練認輔志工從社區校園出發,陪伴需要高度關懷的學生,獲得社會高度肯定。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認輔志工投入偏差行為青少年輔導工作之相關因素與輔導深度之相關性。並根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以探究認輔志工生命特殊事件、人格特質、信念及團隊運作所產生的影響因素和認輔深度之相關性,期望提供教育及相關單位未來任用輔導人員及推動認輔服務之參考。
    本研究運用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法」及「參與觀察法」對六位認輔志工展開半結構式訪談及觀察並提出詮釋與分析,進一步整理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本研究主要發現為:
    1. 特殊生命事件、人格特質、信念具高度相關:原生家庭的助人身教影響個人的助人行為、曾經受助經驗啟發回饋的心念、「人是可以改變」的信念是持續認輔的動能、教育程度與持續學習影響認輔的深度、「人性本善」的信念加深助人的興趣與熱誠。
    2. 團隊資源投入的絕對影響:半專業的輔導需要更多堅持與真誠、專業課程及輔助訓練是認輔深化的最佳助力、分層負責的團隊文化是穩定發展的關鍵、適當隱密的認輔場域可提昇持續認輔的成效。
    3. 以冰山理論探討輔導深度的意義:偏差行為是物極必反的現象、以課業為重的教育忽略心靈層面的成長需求、分析父母原生家庭不良互動以減少孩子內心的怨懟、務實智慧的對話空間能讓師生關係融冰。
    依據研究發現提出之具體建議主要為:
    社區認輔需持續追蹤才能深化、提昇輔導地位以有效統合資源、認輔時間及場地適度安排可提升認輔的熱誠、國中認輔需求迫切有待公益組織之投入、成立社區關懷據點持續追蹤輔導、加強個案督導強化專業品質、謹守分際以永續經營。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re arises social and familial structural change, great gap and inadequacy in education, all of which have complicated the juvenile problems. Due to the shortage of counseling resource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mor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rovide training programs for volunteering counselors in order to strengthening the counseling service. Such efforts have been well recognized in the society.

    This study intends to highli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th of volunteering counselors’ guidance and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ir persistent commitment to misbehaving juveniles’ guidance. Research questions of the study are designed to inquire this relationship with focus on critical life experiences, personal traits, beliefs and team ship. It is expected that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educators and administrators for recruiting school counselors and strengthening counseling service.

    This study take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inquiring the volunteering counselor’s guiding of the misbehaving juveniles. Case study and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s well as in-depth interviews, are the main strategies for further case analysis and data interpretatio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1. Critical life experience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beliefs of the volunteering counselors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guiding practice. Family of origi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ir counseling service. Those who ever received help, believe in human’s change capacity or are well-educated with persistent learning are more motivated to provide counseling service and tend to provide more in-depth counseling.

    2. Team support with ample resource is pivotal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volunteering counselors’ devoted attitudes. Professional training facilitates their guiding depth; distributed responsibility is important to team ship development; counseling sites with privacy enhances counseling effect.

    3. Applying iceberg theory to inquire volunteering counselor’s guiding depth would shed great light on their capacity of finding the root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help resolving the unharmonious interrelationships inhibiting the juvenile’s growth.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To deepen on-campus volunteering counseling, it is essential to keep long-term tracking.
    2. Significance of the role of counseling should be upgraded for resource integration. 3. Time allocation and privacy design are indispensible for encouraging volunteering
    Counselors’ enthusiasm.
    4. More important, volunteering counseling at the junior high level is in great demand of mor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ommitment, more community-based tracking support, quality enhancement of case supervis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balancing right and responsibilit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2 第三節 相關名詞釋義…………………………………………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認輔和輔導之相關概念與內涵……………………… 18 第二節 從人格理論探討認輔志工個人特質的相關性……… 23 第三節 認輔志工個人信念的相關研究……………………… 36 第四節 學習型團隊在認輔團隊的運用……………………… 40 第五節 冰山理論與認輔深度的相關性……………………… 47 第六節 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理論與中輟生之關聯………… 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2 第二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與設計……………………………… 64 第三節 研究對象之選擇……………………………………… 68 第四節 研究嚴謹度與研究倫理……………………………… 71 第四章 六位認輔志工的認輔實務經驗 第一節 志工A—從理直氣壯到謙卑自省的春喜…………… 75 第二節 志工B—從冷靜觀察到積極參與的珊俐…………… 94 第三節 志工C—從感恩知遇到披荊斬棘的糖棠…………… 111 第四節 志工D—從突破困境到感恩回饋的溫蒂…………… 130 第五節 志工E—從帶著心願到許下志願的瑋誠…………… 144 第六節 志工F—從輔導教職投入志願認輔的慧文………… 161 第五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個人特殊生命事件和投入認輔的相關性…………… 173 第二節 人格特質和信念與認輔服務的相關性……………… 175 第三節 團體資源的投入對認輔服務的影響………………… 181 第四節 青少年偏差行為的認知及輔導實踐層次…………… 187 第六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9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0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214 貳、英文部分…………………………………………………… 219 參、網頁資料…………………………………………………… 220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 221 附錄二 訪談邀請同意書……………………………………… 223 附錄三 訪談確認及回饋函…………………………………… 224

    壹、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2005)。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台北:心理。
    王文科等(1992)。特殊教育學校(班)資深優良特殊教師之生涯歷程、人格特質
    及其他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委託辦理研究案,54。
    王順民等(2004)。青少年兒童福利析論--童顏、年少、主人翁。台北:洪葉。
    王雅慧、張家宜(2003)。高階主管全面品質管理信念之研究---以推行品質保證之
    大學校院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6,109-124。
    王福林(2009)。校園安全與生活輔導案例彙編學生軍訓處處長序。台北:教育部。
    朱侃如譯(2009)。榮格心靈地圖(原著者:Stein)。台北:立緒。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李玥如譯(200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的案例應用(原著者:Gerald Corey)。
    台北:雙葉。
    李咏吟(1992)。我國國民小學輔導單位的組織和員額編制調查研究。輔導工作六
    年計畫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李茂興譯(1999)。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著者:Gerald Corey,1996) , 台北:揚智。
    李郁文(2001)。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桂冠。
    李島鳳(2010)。先回到心裡自己的家。改變—向習慣下戰帖。張老師月刊,90、391。
    李 暉(1993)。國中理化教師試行建構主義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碩士論文) ,未出版,彰化市。
    李麗君(2006)。檢視師資生教學信念與其實踐之方案實施與成效。國立台
    北教育大學學報,19,1,39-62。
    余朝權(2003)。組織行為學。台北:五南。
    宋鎮照(1997)。團體動力學。台北:五南。
    何金針、謝金枝譯 (2007)。社會團體工作 (原著者:Charles H. Zastrow)。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A Comprehensive Workbook, 6th ed.。台北:心理。

    長春藤文庫編譯組譯(2005)。希望的革命--通向人性化的技術(原著者:E.Fromm)。台北:環宇。
    沈煌寶(2002)。國小教師社會態度、人格特質與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師範
    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佑佑(2010)。給孩子一個可能的機會。張老師月刊,124,392。。
    吳秉恩審定(2006)。領導學:原理與實踐。台北:智勝文化。
    吳嫦娥(1992)。家庭訪談實務手冊。台北:張老師。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周武昌 (1998)。國民中學認輔制度之研究國-以四所國中為例。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美珠 (2000)。國小輔導工作實施需要、現況與困境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
    51-76。
    林宗鴻譯 (1997)。人格心理學 (原著者:Jerry M. Burger,1993)。台北:揚智。
    林家興、王麗文 (2000)。心理治療實務。台北:心理。
    林家興等(2007)。家庭與親職。台北縣:空大。
    林振春、王秋絨 (1990)。團體輔導工作。台北:師大書苑。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 (1994)。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林勝義(2003)。學校社會工作服務。台北市:學富。
    林朝夫(1991)。偏差行為輔導與個案研究。台北:心理。
    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
    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林美珠(2000)。國小輔導工作實施需要、現況與困境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
    51-76。
    財團法人光寶文教基金會(2011)。不光會耍寶--認輔志工守護孩子的故事。台北
    市:張老師。
    徐西森 (1997)。團體動力學與團體輔導。台北:心理。
    徐筱婷(2006)。以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討論協助中輟生的行政可能性與問題:中輟
    生輔導。學生輔導季刊,101,28-37。
    洪莉竹(2007)。稻草變黃金—焦點解決諮商訓練手冊。台北:張老師。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1993)。論信念的意義、結構與特性[教育理論]。現代教育,30,74-89。
    夏惠汶(2011)。親子關係全壘打。台北:智庫。
    胡幼慧(1996) 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2003)。高階主管全面品質管理信念之研究—以
    推行品質保證之大學校院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6,110-123。
    教育部(2009)。99年度友善校園工作手冊。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作業計畫暨地
    方政府及各級學校辦理事項,76。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國立編譯館譯(1999)。兒童青少年社會工作(原著者:Paula Allen-Meares)。台北:洪葉。
    許家綾譯(2006)。青少年藝術治療。(原著者:Bruce L. Moon(1998)The dynamics
    of art as therapy with adolescents.)。 台北:心理。
    張春興 (1991)。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 (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雯琦 (2005)。國中認輔志工服務動機、內容及困境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德聰等 (1994)。輔導原理與實務。台北縣:空大。
    張德聰 (1996)。青少年心理與輔導。台北縣:空大。
    張德聰等(2004)。輔導原理與實務。台北縣:空大。
    張蘭馨譯(2009)。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原著者:Carol S. Pearson)。台北:生命潛能。
    張英陣(2000)。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台北:洪葉。
    邱珍琬 (2001)。我的家缺角了—一個心理治療師的觀察。台北:張老師。
    邱朝基 (2008)。婦女參與志願服務經驗之研究~以學校志工為例。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黃惠惠(1999)。助人歷程與技巧。台北:張老師。
    黃惠惠(1999)。助人歷程與技巧(增訂版)。台北:張老師。
    黃惠惠(1992)。 團體輔導工作概論。台北。張老師。
    黃德祥 (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郭進隆(2005)譯。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原著者:Peter M.Senge)。台北:天下遠見。
    郭靜晃等(2005)。兒童發展與保育。台北縣:空大。
    郭靜晃(1993)。青少年?青少年!。台北市:社會教育館。
    郭靜晃 (2007)。青少年休閒現況與輔導。學生輔導季刊,103,6-15。
    楊振富譯(2005)。學習型學校上第五項修練教育篇(原著者:Peter M.Senge)。 台北:天下遠見。
    莊玉麗(2008)。中輟生輔導志工之服務經驗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游珠莉(2007)。資深國中教師教學信念與班級經營策略關係之個案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重新(1994)。心理學。台北縣:空大。
    樂國安等譯(2007)。成人發展與老化(原著者:K.W. Schaie ; S.L.Willis)。台北:五南。
    劉盛佑 (2008)。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取向與教育政策執行效能認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焜輝 (1995)。「屁理窟」-有關輔導的幾個歪理。諮商與輔導,117,封面裡。
    魯宓、廖婉茹(2011)譯。陪孩子面對霸菱:父母師長的行動指南(原著者:自
    芭芭拉.科婁羅索)。台北:心靈工坊。
    萬育為譯(1997)。社會工作實務手冊 (原著者: Barry Cournoyer,1996)。
    台北:洪葉。
    蔡錦忠(1994)。認輔制度話從頭-生命的春天是可以期待的。輔導通訊,40,1-4。
    鄭崇趁 (1995)。認輔制度的教育價值與時代意義。學生輔導,36,12-15。
    鄭崇趁(2005)。中輟學生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具體措施。教師天地, 137,22- 27。
    陳立容 (2010)。協助孩子找到自我控制的動力。張老師月刊,392,120。
    陳逸群譯 (2000)。羅傑斯:人本心理學派代言人(原著者:Brian Thorne, 1992)。台北:生命潛能。
    陳增穎(2010)。負傷的心理師-受苦生命經驗的轉化與實踐之敘說研究。師範大
    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政德(1999)。團體動力學。台北:心理。
    潘淑滿(2008)。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淑滿(2000)。社會工作個案。台北:心理。
    陸洛、吳珮瑀等(2006)。人格理論(原著者 Duance P. Schultz、Sydney Ellen Schultz, 2005)。台北:湯姆生/洪葉。
    龍玉琴 (2004)。國小認輔志工參與認輔方案經驗之研究。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台北:三民。
    蔡德輝、楊士隆 (2001)。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蔡錦忠(1994)。認輔制度話從頭-生命的春天是可以期待的。輔導通訊,40,1-4。
    簡瑞良(2004)。春風少年行—改變學生對自我的認知。諮商與輔導,228,52-53。
    闕漢中(1999)。兒童青少年社工作。台北:洪葉。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藍雪瑛(1995)。我國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教學信念及形成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台北:天下文化。

    貳、英文部分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Arthur Shriberg, David L. Shriberg, Richa Kumari(2005). Practicing leadership: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3rd ed. John Wiley & Sons, Inc. Singapore.
    Barbara Coloroso(2003).The Bully, the Bullied, and the Bystander:from
    preschool to high school-how parents and teachers can help break the cycle of
    violence.
    Bruce L. Moon(1998).The dynamics of art as therapy with adolescents。Psychological Publishing Co.,Ltd.
    Beck,A.T.(1987). Cognitive therapy. In J. K. Zeig(Ed.). The evolution of
    psycbotberapy (PP.149-178)New York: Brunner/Mazel.
    Charles H. Zastrow(2006).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A Comprehensive
    Workbook, 6th ed.Wadsworth, a division division of Tomson Learning Inc.
    Singapore.
    Crandell, L.T. & Crandell, H.C. (2003). Human development (7th ed.) Boston: Mc
    Graw Hill.
    Jung, C. G. (1973).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329-330. New York: Vintage
    Books.
    Jung, C.G. (2003). On the Nature of the psyche, from Collected Works Vol. 8. (R. F.C. Hull, Trans). London an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3)
    Nespor,J. (1987) .The role of beliefs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ies,19(4),317-328.
    Pearson, S.C. (1986). The hero within: 6 archetypes we liv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earson, S.C, (1991). Awakening the Heroes within: Twelve Archetypes to Help Us Find Ourselves and Transform Our World. New York: Harper.
    Rinsley, D. (1980). Treatment of the severely disturbed adolescent. New York: Jason Aronson Inc.

    網頁資料
    內政部 (2008)。兒童及少年福利法。2011年5月26日,取自:
    www.ftjh.tcc.edu.tw/school/offices/assi/law/law02.htm
    江淑美、吳伊勻、翁士勛、劉育雯( 2000)。教育研究法專題研究報告—個案研究(Case study)。2011年4月14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panhu/ casestudy.pdf
    朱真楷( 2011年10月28)。避免家長會「貴族化」 朝野有共識。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eers520.com.tw/member/default.asp?ca=1433&pageno=3
    吳清山、林天佑 (2002)。教育名詞解釋。教育研究月刊 ,102期,144。2011
    年10月27日,取自http://www.edujournal.com.tw/menu/102/143.pdf
    林季謙(2004)《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36期,2012年8月20日
    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36/36-18.htm
    黃順民 (2010)。關於推動校園反霸凌立法工程的延伸性思考。國政評析,社會(評)
    099-073 號。2011年5月26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8545。
    教育部(2002)。教育部推動認輔制度實施要點。2011年5月26日,取自:
    guide.ks.edu.tw/law/10205.htm
    教育部(2011)。「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2011年5月26日,取自:
    www.cges.tyc.edu.tw/cgesteacher/guidance
    教育部(2010)。98學年度教育部全國中輟統計數據分析。全國國民小學中輟生
    通報及復學系統。2011年5月26日,取自:http://www.mlss.edu.tw/。
    趙麗雲(2010)。積極規範霸凌行為促進友善安全校園轉述。國政評析,教文(評)
    099-094 號。2011年5月26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8293
    郭永玉(2005)。馬斯洛晚年的超越性人格理論的形成與影響。2005年12月23日
    取自,http://www.qiudao.net/qdw/ArticleShow.asp-ArticleID=1017.html
    穆仁和(2010)。青少年犯罪與偏差行為發生之原因及類型的探討。
    2011年5月30日,取自:http://www.ccf.org.tw/magz/114/114b-1.htm
    薩提爾(北京)教育諮詢中心(2010)。薩提爾的冰山理論 (Satir Model)。
    2010年04月14日,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iApb_oaTBQR0leybequGifU-/article?mid=3544
    謝麗秋(2010)。美國華盛頓州反霸凌法之介紹與評析。國政評析,憲政(評) 099-143
    號。2011年5月26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856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