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倍銘
論文名稱: 翁方綱《禮記附記》研究方法析論
On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Wong Fang-kang’s “Notes to Liji”
指導教授: 賴貴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翁方綱《禮記附記》《復初齋集》《五經附記》乾嘉學派
英文關鍵詞: Wong Fang-kang, Notes to Liji, Fuchu-zhai Collection, Notes to the five classics, Qian-Jia School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6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眾所周知,清朝乾隆、嘉慶之際(1736-1820),經學研究風氣十分盛行,而翁方綱(1733-1818)生逢時會,加上篤學勤撰,因此無論在經學、金石學、詩學、書學等方面,皆有豐碩的著作傳世,對學術研究的貢獻,可謂功不可沒。
    翁方綱相關著論多散見各類著作之中,而禮學研究的專書,以《禮記附 記》為其代表。因此,本論文主要以《禮記附記》為研究文本,針對翁方綱的《禮記附記》從事學術研究方法上的探討;並且參稽翁方綱《復初齋集》與相關著述,以及現有的研究成果,辨章考鏡,歸納分析,總結集成,用以探討、述評翁方綱《禮記附記》的研究方法面向與其學術特色。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扼要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研究方式、目的、文獻探討、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第二章探討翁方綱學術及其著述,從其寫作《禮記附記》背景、版本的考述,以及《禮記附記》的寫作特色為重點。第三章探討翁方綱所引用歷代的述評,從其引用《禮記》研究注疏、《禮記》研究專書,以至於從各集解中所引出的學者說法為核心。第四章探討翁方綱《禮記附記》的門徑、進路與思想,進而研究其治禮的方法,以及其對《禮記》研究的思想。第五章為結論,整體統整翁方綱治禮的特色與精神。
    筆者期望透過此五個章節的鋪陳、歸納與分析,能對翁方綱《禮記附記》研究方法有一全面性的認識與了解,不受限於既有的評價,進而能觀照出翁方綱的學術義蘊。

    It is commonly known that the Confucian classics studies were popular among the scholars of the eras of Qian-long and Jia-qing of Qing Dynasty (1736-1820). Not only was Wong Fang-kang (1733-1818) among them, but also he had worked hard scholastically, so that he made remarkable academic contribution with abundant writings on Confucian classics studies, epigraphy, poetics as well as calligraphy.
    While Wong’s dissertations scatter in his works of various categories, his books dedicated to the study of Liji are represented by the Notes to Liji. This paper thus explore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Notes to Liji based on its texts, with reference made to Wong’s Fuchu-zhai Collection and related works along with existed research results. By literature review, origin tracking, generalization, analysis and summarization, the dimension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the Notes to Liji and the academic features thereof were explored and commented.
    This thesis comprises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an introduction, delineat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pproach, objective,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ology and thesis framework of the paper. Chapter two explores Wong’s scholarship and writings, referencing the background and versions of his writing of Notes to Liji with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composition thereof. Chapter three examines the past comments Wong cited, centering the commentaries on the Liji, books dedicated to Liji and researchers’ arguments derived from various volumes. Chapter four explores Wong’s approach to and contemplation of the Notes to Liji and investigates his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Liji as well as his thought in the study of Liji.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 of Wong’s study of Liji.
    Through the depictions, genera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se chapters, the author hopes to be able to provide an overall understanding, without the constraint by existed evaluations, of Wong’s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his Notes to Liji and to reflect his scholastic meaning.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一)清代經學研究風氣興盛…………………………………………………1 (二)清代經世禮學的復興……………………………………………………2 (三)乾嘉時期翁方綱的學術研究……………………………………………3 二、研究目的………………………………………………………5 第二節 文獻探討…………………………………………6 一、翁方綱禮學著作………………………………………………6 二、翁方綱研究專書………………………………………………7 三、翁方綱研究學位論文…………………………………………9 四、翁方綱研究單篇論文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14 一、文獻學研究法 ………………………………………………14 二、思想研究法 …………………………………………………15 三、歸納法 ………………………………………………………15 第四節 研究步驟…………………………………………1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論文架構………………………… 18 第二章 翁方綱與《禮記附記》著述概論…………21 第一節 翁方綱學術研究背景………………………… 21 一、清初經學思想背景與翁方綱關係…………………………21 (一)乾嘉學派的興起………………………………………………………22 (二)程朱理學的延續………………………………………………………24 二、翁方綱的經學思想…………………………………………26 (一)以程朱理學為基礎……………………………………………………26 (二)對訓詁考據的重視……………………………………………………27 (三)漢宋之學兼容並採……………………………………………………29 第二節 翁方綱《禮記附記》考述…………………… 30 一、翁方綱的禮學著述…………………………………………30 二、翁方綱《禮記附記》版本考述……………………………32 (一)翁方綱《禮記附記》手稿……………………………………………33 (二)翁方綱《禮記附記》畿輔叢書刊本…………………………………34 (三)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翁方綱《禮記附記》手抄稿本………………34 (四)《禮記附記》內容……………………………………………………35 第三節 翁方綱《禮記附記》寫作特色………………… 39 一、以集解的方式解經 ……………………………………… 39 二、直接評述 ………………………………………………… 41 (一)直接陳述己見,不引別家說法………………………………………41 (二)相互補充的說法 …………………………………………………… 42 (三)說法優劣的分析 …………………………………………………… 44 三、使用案語陳述己見…………………………………………45 (一)析形 ………………………………………………………………… 45 (二)釋義 ………………………………………………………………… 46 (三)補述說明 …………………………………………………………… 47 (四)詳實考證 …………………………………………………………… 49 四、徵引廣博……………………………………………………50 (一)徵引十三經 ………………………………………………………… 50 (二)禮學類相關著作及引用言論…………………………………………52 (三)小學類 ……………………………………………………………… 54 (四)史籍類 ……………………………………………………………… 57 第三章 翁方綱引歷代學者《禮記》說述評………61 第一節 翁方綱《禮記附記》的附記方式……………61 一、引用前人說法,表示同意 ………………………………62 二、引用諸家說法,表示反對 ………………………………63 第二節 引鄭注與孔疏為大宗…………………………64 一、引鄭玄《禮記注》述評………………………………… 64 (一)引鄭注解經 …………………………………………………………66 (二)好援經詁禮 …………………………………………………………67 (三)直指鄭注之誤 ………………………………………………………68 (四)引諸家之言以指鄭注之誤 …………………………………………69 二、引孔疏申皇侃述評……………………………………… 70 (一)孔疏引皇侃之說釋禮……………………………………………… 71 (二)孔疏駁議皇侃之處………………………………………………… 71 (三)翁方綱引皇侃之注以考述《禮記》 ………………………………72 三、引孔穎達《禮記正義》說述評…………………………… 73 (一)直接引用……………………………………………………………74 (二)孔穎達申鄭注………………………………………………………74 (三)孔穎達申皇侃疏……………………………………………………75 第三節 翁方綱博引歷代《禮記》研究專書述評……76 一、引陸德明《經典釋文》考證…………………………… 76 (一)字形的考訓 …………………………………………………………77 (二)字音的考訓………………………………………………………… 78 (三)字義的考訓………………………………………………………… 78 二、引陳澔《禮記集說》述評……………………………… 79 (一)評陳澔釋字義之失………………………………………………… 80 (二)評陳澔釋詞義之失………………………………………………… 80 (三)評陳澔釋義理之失………………………………………………… 81 (四)評陳澔引述之失…………………………………………………… 82 (五)評陳澔引述之得…………………………………………………… 82 三、引衛湜《禮記集說》述評…………………………………83 四、引黃震《黃氏日抄》述評…………………………………85 第四節 翁方綱博引歷代學者《禮記》說述評………87 一、引顏師古說述評………………………………………… 87 (一)引顏師古注釋並贊同………………………………………… 87 (二)引顏師古《漢書注》音訓…………………………………… 88 二、引張載說述評………………………………………………88 三、引山陰陸氏說述評…………………………………………90 (一)贊同山陰陸氏 ……………………………………………………… 91 (二)不贊同山陰陸氏 …………………………………………………… 91 四、引呂大臨說述評………………………………………………92 五、引胡銓說述評…………………………………………………93 六、對朱熹說述評 ……………………………………………… 94 (一)贊同朱熹 ……………………………………………………………… 95 (二)不贊同朱熹 …………………………………………………………… 98 七、引嚴陵方氏說述評………………………………………… 99 (一)朱子評嚴陵方氏之言 ………………………………………………… 99 (二)贊同嚴陵方氏……………………………………………………………100 (三)不贊同嚴陵方氏……………………………………………………… 101 八、引石梁王氏說述評…………………………………………102 (一)王氏出處交待不詳…………………………………………………… 102 (二)贊同陳氏引石梁王氏之言…………………………………………… 103 (三)不贊同陳氏引石梁王氏之言………………………………………… 103 九、引吳澄說述評……………………………………………… 104 (一)以「吳氏澄」引用 ………………………………………………… 104 (二)以「吳氏澂」引用…………………………………………………… 104 (三)以「臨川吳氏」引用 ………………………………………………… 105 (四)以「草廬吳氏」引用………………………………………………… 105 第四章 翁方綱《禮記附記》研究面向綜論……107 第一節 翁方綱《禮記附記》門徑綜論………………108 一、《禮記附記》治學研究之法………………………………110 (一)多聞……………………………………………………………………110 (二)闕疑……………………………………………………………………111 (三)慎言 …………………………………………………………………112 二、《禮記附記》釋義研究之法…………………………………114 (一)博證……………………………………………………………………114 (二)書證……………………………………………………………………115 第二節 翁方綱《禮記附記》研究進路探討 ……………119 一、以《禮記》本證,達禮之本義………………………………119 (一)《禮記》本義的重要性………………………………………………… 119 (二)以《禮記》究達禮本義… ……………………………………………120 二、以眾書旁證,通禮之訓詁……………………………………121 (一)《爾雅》…………………………………………………………………122 (二)《說文解字》……………………………………………………………122 (三)《玉篇》…………………………………………………………………123 (四)《經典釋文》……………………………………………………………125 三、取各家之長,互補不足之處…………………………………127 第三節 翁方綱禮學思想研究法析論……………………130 一、對漢學家「不信經而信注」析論……………………………130 (一)評鄭玄訓詁之失 ………………………………………………………130 (二)評鄭玄釋禮之失 ………………………………………………………131 (三)評鄭玄改字之失 ………………………………………………………133 (四)評孔穎達之失 …………………………………………………………137 二、翁方綱的治禮方式──纂言而不纂禮………………………140 (一)主張「纂言而不纂禮」 ……………………………………………… 140 (二)評「錯簡」、「衍文」之失,以回歸經傳為本 …………………………146 (三)纂禮應遵從古訓……………………………………………………… 148 第五章 結論………………………………………153 一、博綜馬鄭,勿畔程朱…………………………………………153 二、辨章學術,考鏡源流…………………………………………153 三、加案博考,辨證多方…………………………………………154 四、多聞闕疑,慎言其餘…………………………………………155 五、纂言為重,纂禮非先…………………………………………156 參考文獻……………………………………………157

    一、翁方綱著述與相關研究文獻
    (一)翁方綱著述
    1.禮學著述
    (1)(清)翁方綱,周欣平主編:《禮記附記》,二卷手稿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影印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編:《翁方綱經學手稿五種》初版。
    (2)(清)翁方綱:《禮記附記》,六卷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據《畿輔叢書》本排印。
    (3)(清)翁方綱:《禮記附記》,十卷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0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經學著述
    (1)(清)翁方綱,周欣平主編:《易附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影印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編:《翁方綱經學手稿五種》初版。
    (2)(清)翁方綱,周欣平主編:《春秋附記》手稿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影印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編:《翁方綱經學手稿五種》初版。
    (3)(清)翁方綱,周欣平主編:《書附記》手稿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影印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編:《翁方綱經學手稿五種》初版。
    (4)(清)翁方綱,周欣平主編:《詩附記》手稿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影印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編:《翁方綱經學手稿五種》初版。
    (5)(清)翁方綱:《詩附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據《畿輔叢書》本排印。
    (6)(清)翁方綱:《論語附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據《畿輔叢書》本排印。
    (7)(清)翁方綱:《孟子附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據《畿輔叢書》本排印。
    (8)(清)翁方綱:《經義考補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據《畿輔叢書》本排印。
    (9)(清)翁方綱:《通志堂經解目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據《畿輔叢書》本排印。
    (10)(清)翁方綱纂,吳格整理釋文:《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年10月影印印刷初版。
    (11)(清)翁方綱:《經義考補正》,一冊十二卷,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據(清)乾隆刻本影印。
    3.其他著述
    (1)(清)翁方綱原稿,英和校訂:《翁氏家事略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據清刻本複印。
    (2)(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89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清)翁方綱:《粵東金石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91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典藏古籍善本,(清)道光間侯官李彥章刊,朱墨筆增改校樣本。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21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據(清)李彥章校刻本影印。
    (5)(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454-145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清)翁方綱:《蘇齋筆記》,京都:古典刊行會,1933年,據無窮會神習文庫所藏本影印。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據(清)宣統二年(1910)北洋官報印書局影印稿本。
    (7)(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8)(清)翁方綱:《蘇齋題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二)翁方綱研究專著(以作者姓名筆畫為序)
    1.朱友舟:《翁方綱的書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
    2.宋如珊:《翁方綱詩學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8月初版。
    3.沈津:《翁方綱年譜》,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8月。
    4.沈津:《翁方綱題跋手札集錄》,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2年4月初版。
    5.劉仲華:《翁方綱學術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6.賴師貴三:《臺灣師大圖書館鎮館之寶──翁方綱《翁批杜詩》稿本校釋》,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臺北:里仁書局發行,,2011年3月初版。

    (三)翁方綱研究學位論文(以作者姓名筆畫為序)
    1.李豐楙:《翁方綱及其詩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8年。
    2.宋如珊:《翁方綱詩學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0年。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出版。
    3.吳淑慧:《清儒翁方綱及其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4.陳純適:《翁方綱年譜》,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5.楊淑玲:《翁方綱肌理說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6.趙太順:《翁方綱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7.李凱雯:《翁方綱《易附記》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8.孫守真:《翁方綱及其文獻學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9.吳春成:《翁方綱《禮記附記》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四)翁方綱研究期刊學報論文(以作者姓名筆畫為序)

    1.李豐楙:〈翁方綱及其金石考〉,《中華學苑》,第16期,1975年9月,頁114-149。
    2.李豐楙:〈翁方綱肌理說的理論及其應用〉,《文學評論》,第2期,1975年11月,頁241-304。
    3.李豐楙:〈翁方綱著述考〉,《書目季刊》,第8卷第3期,1974年12月,頁39-58。
    4.沈津:〈翁方綱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收入《中國圖書文史論集》上篇(錢存訓先生八十榮慶紀念),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12月初版,頁121-132。
    5.吳銘能:〈書評──沈津著《翁方綱年譜》〉,《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2003年6月,頁461-467。
    6.吳銘能:〈銖積寸累,蔚為大觀──沈津輯《翁方綱題跋手札集錄》書後〉,《書目季刊》,第37卷第1期,2003年6月,頁69-91。
    7.吳銘能:〈沈津著《翁方綱年譜》暨輯《翁方綱題跋手札集錄》補遺〉,《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第1期,2006年3月,頁129-151。
    8.張淑紅:〈「博綜馬鄭,勿畔程朱」──翁方綱的學術思想及其治學特點〉,《齊魯學刊》,2005年第2期(總第185期),頁28-33。
    9.陳先行:〈《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的價值》,《澳門雜誌》,第19期,2000年11月,頁31-36。
    10.陳連營:〈翁方綱及其經學思想〉,《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6期(總第104期),頁8-14。
    11.陳棟:〈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澳門雜誌》,第19期,2000年11月,頁28-30。
    12.陳鴻森:〈翁方綱年譜補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年9月,頁287-289。
    13.楊果霖:〈翁方綱《經義考補正》研究〉,《國立中央圖書館刊》,第7卷第1期,2001年3月,頁34-58。
    14.潘繼安:〈翁方綱《四庫提要稿》述略〉,收入《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第二十五輯,1983年2月第一版,頁213-220。
    15.鄧愛貞:〈珍貴手稿‧流傳有序〉,《澳門雜誌》,第19期,2000年11月,頁37-40。
    16.賴師貴三:〈《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經部‧易類》考釋(上)〉,《中國學術年刊》,第24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3月,頁77-106。
    17.賴師貴三:〈《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經部‧易類》考釋(下)〉,《中國學術年刊》,第25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4年3月,頁1-36。
    18.賴師貴三:〈翁方綱《易附記》手稿初探〉,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2008年第二屆全國經學學術研討會,2008年11月15日,頁1-31。

    二、其他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作者時代先後為序)

    1.(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注:《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三年十月初版二刷。
    2.(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3.(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89年。
    4.(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收入《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5.(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6.(南朝梁)姚思廉:《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7.(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涵芬樓景印通志堂刊本。
    8.(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9.(宋)歐陽修、宋祈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10.(宋)朱熹,《朱子全集》,臺北:大方書局,1963年。
    11.(宋)黃震,《黃氏日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2.(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
    13.(元)陳澔注:《禮記集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12 月。
    14.(元)脫脫編:《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15.(元)脫脫編:《宋史.藝文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16.(元)吳澄撰:《禮記纂言》,臺北:藝文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五。
    17.(明)王夫之撰:《禮記章句》,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7月。
    18.(明)宋濂等撰,楊家駱主編:《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19.(清)顧炎武:《音學五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20.(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1.(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6月。
    22.(清)張玉書等撰,《康熙字典》,臺北:臺灣商務,1968。
    23.(清)戴震,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
    24.(清)武億:《授堂遺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25.(清)《欽定禮記義疏引用姓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清乾隆間寫,《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冊。
    26.(清)《禮記》,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 月初版十三刷。
    27.(清)《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 月初版十三刷,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27.(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28.(清)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年。
    29.(清)陳澧:《東塾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30.(清)劉聲木《萇楚齋續筆》,卷七,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31.(清)柯劭忞撰:《新元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12 月。

    (二)專著(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
    2.林師素英:《古代祭禮中的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3.林師素英:《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4.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5.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主編,張曉生校訂:《中國經學史》,臺北:五南書局,2005年。
    6.張壽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7.黃侃著:《黃侃論學雜著》,學藝出版社,1969年。
    8.劉大杰:《校訂本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9年8月版。
    9.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2月。
    10.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
    11.郭康成:《清代考據學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01年。
    12.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臺北:正中書局, 1971年。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王家儉:〈清代禮學的復興與經世禮學思想的流變〉,《漢學研究》,第24卷第期,2006年6月,頁269-296。
    2.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收錄於《國文學報》第27 期,年6月,頁147-187。
    3.武道房:〈從宋學到漢學:清代康、雍、乾學術風氣的潛移〉,《學術月刊》第四十卷,2008年10月,頁139-146。
    4.夏常樸:〈乾隆皇帝與漢宋之學〉,收錄於彭林編:《清代經學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156-192。
    5.賴師貴三:〈清代乾嘉揚州學派經學研究的成果與貢獻〉,《漢學研究通訊》19卷4期,2000年11月,頁588-595。
    6.盧元駿:〈經學之發展與今古文之分合〉收入《經學研究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1年,頁87-10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