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袁碧霞
Yuan, Pi-Hsia
論文名稱: 飛行傘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知覺風險關係之研究
The Study on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Perceived Risk of Paragliding Participants
指導教授: 朱文增
Chu, Wen-Ts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飛行傘參與動機知覺風險
英文關鍵詞: paragliding,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perceived risk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4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瞭解飛行傘休閒運動參與者動機與知覺風險間的關係。本研究進行的時間為2012年7月~9月,以問卷調查方式於全臺三個飛行場進行便利抽樣,另輔以網路問卷,共獲得有效問卷309份。所得資料經統計分析後得到結論重點如下:
    一、國內有許多以體驗為主的飛行傘休閒運動參與者,其中以女性、上班族、年輕人為多,遊憩的安排以近距離不過夜的行程為主,且遊憩的整體花費偏低。
    二、飛行傘休閒運動的參與者主要與朋友同遊,活動訊息來源也以親友介紹為主,活動後的重遊意願、推薦意願及再次參與活動的意願都達到九成,顯示參與者對活動的認同度及接受度很高。
    三、飛行傘休閒運動經驗少的參與者主要參與動機是尋求「刺激挑戰」,持續涉入的參與者參與活動的主要動機則是「自我追求」。
    四、飛行傘休閒運動參與者的風險認知為中度偏低(2.4),主要擔心的還是「身體風險」,風險中認知感受最低的是「心理風險」。
    五、飛行傘休閒運動的參與動機與知覺風險呈低度負相關,其中尤以「刺激挑戰」及「輕鬆情感」兩個因素與所有知覺風險因素都呈現低度負相關。
      根據本研究結果,各地方政府觀光局以及飛行傘休閒運動經營者可以針對年輕的女性上班族規劃一日遊的主題行程,以吸引主要目標客群,也可結合民宿、觀光景點及飛行傘休閒運動推出套裝行程,以延長活動參與者在遊憩地點停留的時間,並增加觀光收入。在參與者普遍較為擔心的身體風險上,經營者及主管單位應加強安全上的相關規範及管理,以降低參與者參與活動時的憂慮。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the perceived risk, and the recreational behaviors of paragliding participants.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via a questionnaire survey using convenience-sampling method between July and September in 2012. 309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data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
    1.The participants of paragliding were mainly females, office workers, and ages are from 20 to 39 years old. The trips duration were maily within a day and costs of trip were low.
    2.Most of the paragliding participants were group activity, tha main activity information was from friends, 90% of participants were willing to revisiting, to recommend and to join the activity again;
    3.The main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beginner participants were stimulus challenge, and for veteran participants were self-seeking;
    4.The perecived risk of the paragliding was moderately low (2.4). The main concern is physical risk, and the lowest perceived risk was psychological risk;
    5.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perecived risk of Paragliding Participants were in low negative correlation. Especially the motivation of “stimulus challenge” and “relaced” were in low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ll the perceived risks. It means that participants who have higher motivation woud have lower perceived of irsk.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above,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paragliding companies should regard younger women as the target customers and offer some one-day attractive tours. Furthermore,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paragliding companies can conbine accommodation, signtseeing and paragliding as a package, to extend the residence time of active participants in recreation location, and increase tourism income For the “physical risk” that participants mostly concern, government and paragliding companies should have further 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 to reduce their concern.

    論文通過簽名表...........................................i 授 權 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 誌..................................................vi 目 次..................................................vii 表 次..................................................ix 圖 次..................................................xii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4 第貳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飛行傘的起源與發展................................6  第二節 休閒運動參與動機.................................19  第三節 風險與知覺風險的定義..............................27  第四節 本章總結........................................34 第參章 研究方法............................................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36  第二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42  第五節 實施程序........................................54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5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6  第一節 背景變項分析.....................................56  第二節 參與動機及知覺風險現況之分析.......................71  第三節 背景變項與參與動機及知覺風險之差異情形..............77  第四節 參與動機與知覺風險之間的關係......................12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24  第一節 結論............................................124  第二節 建議............................................130 參考文獻.................................................133 附錄.....................................................140  附錄一 預試問卷.........................................140  附錄二 正式問卷.........................................144  附錄三 研究架構比較.....................................148

    一、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滑翔翼協會。臺灣飛行場地介紹。2011年11月16日,取自行中華民國滑翔翼協會網址http://yamei-club.myweb.hinet.net/
    中華民國滑翔運動協會。雙人傘飛行員名冊。2011年12月27日,取自中華民國滑翔運動協會網址http://221.169.58.128/papa/tendermpilots.htm
    方景翰 (2009) 。水肺潛水員知覺風險與教練領導效能對自發性表現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王正平 (2003) 。東北角海岸遊憩性磯釣客冒險行為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5-H128-010-SSS。
    交通部觀光局,2012。中華民國100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臺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本國體育組織。2011年11月16日,取自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網址http://www.sac.gov.tw/weblink/WebLink.aspx?Type=1&wmid=124
    更生日報 (2011) 。我國唯一國際飛行傘裁判 曾國智:陸飛行傘素質 值得台灣觀摩。2011年8月22日,取自更生日報http://www.ksnews.com.tw/newsdetail.php?n_id=0000208063&level2_id=105
    吳佩靜 (2009) 。臺中市自行車道之遊客特質與遊憩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吳政杰 (2006)。飛行傘冒險遊憩活動參與者參與動機、持續涉入及涉入後行為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縣。
    吳科驊 (2005) 。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吳漢恩 (2007) 。阿里山森林鐵路遊客旅遊行為特性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李佳遠 (2007) 。臺灣礁區水肺潛水遊憩活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李柏宏 (2007) 。大型重型機車遊憩活動參與者知覺風險與知覺勝任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靜宜大學,臺中市。
    李銘輝 (1991)。遊憩需求與遊客行為特性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4 (1) ,17-33。
    林沛曇 (2009) 。旅遊意象與知覺風險對遊憩涉入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 。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花蓮觀光資訊網。主題遊程-戶外運動。2011年12月10日,取自花蓮觀光資訊網網址http://tour-hualien.hl.gov.tw/Portal/Content.aspx?lang=0&p=003060001
    南投縣政府觀光局。走進南投-南投觀光導覽。2011年12月10日,取自南投縣政府觀光局網址http://travel.nantou.gov.tw/01legend_main.asp?Id=409
    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飛行傘活動安全注意事項。2011年11月13日,取自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網址http://www.pthg.gov.tw/planeab/CP.aspx?s=1660&cp=1&n=12090
    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 (2006)。CFPTM認證系列教材-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台北市:宏典文化。
    孫天佑 (2005) 。刺激尋求特性與知覺風險影響東北角磯釣客釣點選擇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臺北市。
    徐茂洲、何太山、盧美秀、曾盛義、黃信錚、陳盈伸、陳秋文 (2008) 。休閒遊憩導論。臺北縣:全威圖書。
    徐新勝 (2006) 。衝浪活動參與者之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孝銘 (2006) 。登山冒險遊憩行為模式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張孝銘 (2006) 。飛行傘參與者冒險遊憩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4 (1) ,1-13。
    張治文 (2006) 。冒險性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六龜鄉荖濃溪泛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 (1996)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許辰維 (2004)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冒險性遊憩活動參與者之行為意向-以登山活動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靜宜大學,臺中市。
    許家禎 (2006) 。冒險性遊憩活動參與者遊憩動機、遊憩涉入與流暢體驗之研究—以生存遊戲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許雅萍 (2009) 。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飛盤運動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 (2001) 。休閒遊憩概論。臺北市:世新大學。
    彭衍芳 (2009) 。休閒農業體驗活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東大學,臺東市。
    游昌憲 (2009) 。自行車環島者生活形態、深度休閒與知覺風險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賀力行、鍾政偉、陳桓敦 (2005) 。應用冒險模型探討飛行傘活動參與者行為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11 (4) ,275-300。
    黃宥達 (2007) 。休閒農場消費者行為之調查-以走馬瀨和嘉義農場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敏芝 (2009) 。衝浪遊憩者之刺激尋求、知覺風險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以烏石港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暐雅 (2008) 。遊客之人格特質、遊憩涉入與地方依戀間相關研究-以苗栗南庄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萬里飛行傘基地。2011年12月10日,取自新北市觀光旅遊網網址http://tour.tpc.gov.tw/tourism/handbook.do?method=detail&id=1248b1234bd00000065f
    溫卿副 (2008) 。假日戶外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忠誠度之研究-以坪林鄉露營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淑靜 (2010) 。自行車休閒者休閒動機、休閒體驗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埔里自行車道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臺東縣觀光旅遊網。主題臺東-休閒活動之旅。2011年12月10日,取自臺東縣觀光旅遊網網址http://tour.taitung.gov.tw/ch/ArtHtml_Show.aspx?ID=7b037b31-4821-4965-99e4-3dcef0e525cd&path=613
    劉威漢 (2004) 。財金風險管理:理論、應用與發展趨勢。臺北市:智勝。
    鄭凱鴻 (2010) 。雲林自行車愛好者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聯合晚報 (2011) 。飛行傘脫鉤 瑞鼎科技董座陳榮宏摔死。2011年12月28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6563574.shtml

    二、英文文獻
    Cheron, E.J., & Ritchie, J.R.B. (1982). Leisure activities and perceived risk.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 139-154.
    Davis-Berman, J. & Berman, D. (2002). Risk and anxiety in adventure programming.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25 (2), 305-310.
    Fasching, Schippinger, and Pretscher (1997). Paragliding accidents in remote areas. Wilderness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8, 129-133.
    Meier & Stucky (2004). Paragliding- A pilot’s training manual. Orange, CA: Wills Wing.
    Murillo (2001). David Barish, The Forgotten Father of Paragliding.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1, from Fly above all website: http://www.flyaboveall.com/articles/davidbarish.htm
    Roti. David Barish: The Probable Inventor of the Paraglider.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1, from Hang Gliding Paragliding Association, Inc. web site: http://www.ushpa.aero/article.asp?id=29
    Rekand, Schaanning, Varga, Schattel and Gronning (2008). Spinal cord injuries among paragliders in Norway. Spinal Cord, 46, 412-416.
    Schnidrig-Petrig, R. & Ingold, P. (2001). Effects of paragliding on alpine chamois Rupicapra rupicapra rupicapra. Wildlife Biology, 7, 285-294.
    US Pat. 2734706, 1952.
    US Pat. 3131894, 1963.
    Wikipedia (2011). Paragliding. Retrieved November 9, 2011, from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agliding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