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鍾宜珍
Chung, Yi-Chen
論文名稱: 孕‧生—鍾宜珍水墨創作論述
Birthing.Generating – The Water Painting Creation Discussion Thesis by Chung Yi-Chen
指導教授: 程代勒
Cheng, Tai-L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0
中文關鍵詞: 孕育生命母體母性
英文關鍵詞: breeding, life, motherhood, matern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4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從自身孕育生命的體驗出發,探索生命的本質。從生物學、社會心理學、生育信仰等相關學理探究生命的源頭,同時探討女性的生育觀、生育自主權和母職之意義與價值。再經由中西藝術家之畫作與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分析藝術家對「孕‧生」相關題材的創作風格與內涵。從中汲取養分成為創作時的能量。
    孕育生命、創造生命是女性獨特的本能與天賦,筆者將親身經歷懷胎十月、生產、哺乳等過程中的心靈感受,轉化為藝術創作的語言和符號,探索女性心靈的自我中心價值與生命發展的面貌。運用具象、抽象、圖騰象徵等形式做為構圖依據。而筆墨線條的變化、複合媒材的應用和裝裱形式的設計等,皆是筆者創作時關注的事項。
    第一章緒論闡述筆者研究動機及目的等,並將本文的重要詞彙加以定義。第二章關於孕‧生學理的探討;從生物學、社會心理學、生育信仰角度探究。第三章蒐集中西繪畫相關作品;探索其藝術表現。第四章個人作品分析;說明創作理念、內涵與形式分析。並對作品深入的剖析。第五章結論;整理歸納個人創作之理念與心情及未來發展方向。期許自己能在創作上呈現多元面向並持續研究之。
    杜威的美學精神強調「藝術即是經驗」,經驗來自於生活中平凡或不平凡的點點滴滴。筆者期能以身為女性創作者的立場,將這段特殊的生活經驗、孕育生命的美好感受,以水墨創作的形式,記錄下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孕期的孕育歷程,表達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變化與創作思維,呈現出屬於個人的創作風格。

    This research mainly begi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giving birth to a child myself. I intended to through the process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life. From the aspects of biology, social psychology, birth belief, I attempt to discover the origination of life, the female perspective of birth, the decision-making of birth and the mother nature. Analyzing the creation styles and inner meanings of western and eastern artists’ paintings and performances, I expect to transform the inspiration into my creation.

    Nutrienting and creating the life is a unique talent and distinct of women. The author will describe the real experience which is pregnant, delivery, breast-feeding and turn the emotions into artistic languages and symbols. The thesis also intends to search the self-value and evolution of life. It is based on concrete objects, abstract images, totem symbols. The author also concerns the variation of strokes, compound media materials and frame designs.
    The first introduction chapter expounds the thesis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urpose, defines the terminology wsed in this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birthing and generating from biology, social psychology, birth belief perspectives. The third chapter compares western and eastern paintings and discusses the art performances. The fouth chapter analysize my own painting works, elaborates the creation concept, connoation, froms analysis, discover my paintings works precisely. The fifth chapter is conclusion. In final chapter, I generalize my creation concepts, reflections, futue development and focal points. I wish that my creation could be more multiple and more progress.

    John Dewey emphasize that “ art as experience.” The experience contains every touching and impressive movements on daily life. As a female creator, I attempt to record the extraordinary life experience for bearing a wonderful child. I adopt the forms of ink painting to express true emotions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lso represent individual creating styl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關於孕‧生學理的探討 …………………………………………5 第一節 從生物學的角度探討 ………………………………………5 第二節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探討 …………………………………9 第三節 生育信仰之探討……………………………………………12 第三章 中西繪畫相關作品的藝術表現…………………………………21 第一節 東方畫家之畫作探討………………………………………21 第二節 西方畫家之畫作探討………………………………………26 第三節 當代藝術的生命探討………………………………………31 第四章 個人作品分析……………………………………………………38 第一節 創作理念、內涵與形式分析………………………………38 第二節 作品分析……………………………………………………40 第五章 結論………………………………………………………………55 參考書目……………………………………………………………………57

    一 叢書
    1.(唐)孔穎達撰,《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2.(宋)范曄撰,《後漢書》,(唐)李賢等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3.(宋)張君房輯,《雲笈七韱.卷一百一十四》,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4.(元)脫脫撰,《二十五史》,臺北:新文豐,1975年。

    二 古籍
    1.(漢)許慎撰,《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魯實先補注,臺北:黎明文化,
    1994年。
    2.(宋)張君房輯,《雲笈七韱》,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3.(清)顧祿,《清嘉錄》卷二,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三 專書
    1.中華民國聖經公會,《聖經》,台北:中華民國聖經公會,1999年。
    2.江文瑜,《山地門之女》,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3.何新,《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4.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臺北:立緒文化事業,2003年。
    5.吳守哲編,《台灣印記:袁金塔作品展》,高雄:正修科大藝術中心,2009年。
    6.宋兆麟,《中國生育、性、巫術》,台北:漢忠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7.李從業等作,《實用產科護理》,臺北:華杏出版社,2011年。
    8.邢莉,《圖說中國誕生禮儀》,臺北:世界書局,2010年。
    9.林育淳,《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75期》,臺北:錦繡出版社,1996年。
    10.林珮淳,《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臺北:女書文化,1998年。
    11.林觥順,《書經我讀》,臺中:書軒氏,2006年。
    12.姚一葦,《藝術的奧秘》,臺北:開明書店,1967年。
    13.姚宏翔、蔡強、王群,《西洋藝術中的性美學》,臺北:信實文化,2008年。
    14.洪麟風,《克林姆魅力》,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6年。
    15.胡永芬,《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慾望‧禁忌》,臺北:文建會,2003年。
    16.孫立銓,《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裝置與空間藝術》,臺北:文建會,
    2003年。
    17.秦小淇,《畫布上的母親》,臺中,好讀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18.張旭光,《藝術涵養》,台北:普林斯頓國際出版社,2007年。
    19.許汝紘,《女人。畫家的謬斯或魔咒》,臺北:信實文化,2008年。
    20.陳彬彬,《藝術裡的地獄天堂》,台中:好讀出版社,2005年。
    21.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年。
    22.黃秀慧,《女畫家卡蘿傳奇》,臺北:方智出版社,1998年。
    23.黃忠慎,《詩經簡釋》,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24.楊大年,《中國歷代畫論采英》,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5.葛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26.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27.鮑加,〈開拓者的足跡〉,《雄獅美術》296期,臺北:雄獅美術出版社,
    1995年。
    28.應邵撰,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
    29.謝鴻均,《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陰性‧酷語》,臺北:文建會,2003年。
    30.謬毓文,《台灣神話》,臺北,生生出版社,1967年。
    31.羅青,《藝術家‧陳其寬專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4年。
    32.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33.顧燕翎、鄭至慧,《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
    台北:女書文化,1999年。
    34.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0年。
    35.Frank Whitford,《席勒》王昭文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36.Marilyn Yalom,《乳房的歷史》,何穎怡譯,臺北:先覺出版社,2000
    年。
    37.Tong, Rosemarie,《女性主義思潮》,刁筱華譯,台北:時報文化,1996
    年。
    38.大衛‧班布里基(David Bainbridge),《體內小訪客:性、懷孕、分娩的生
    命奧妙》,林丹卉、楊育明譯,台北市:商周出版,2002年。
    39.史帝芬遜等著,《電影藝術面面觀》,劉堯森譯,臺北:新潮文庫,1976年。
    40.西蒙‧波娃,《第二性,第一卷,形成期》,歐陽子譯,台北:志文出版社,
    1992年。
    41.克萊夫‧貝爾,《藝術》,周金環、馬鍾元合譯,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
    年。
    42.里奧‧托爾斯泰,《藝術論》,耿濟之譯,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43.茱蒂‧芝加哥,《穿越花朵》,陳宓娟譯,臺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
    44.莎拉‧布萊弗‧赫迪(Sara Blaffer Hrdy),《母性》,薛絢譯,台北:新手
    父母出版社,2004年。
    45.黑格爾,《美學》,朱孟實譯,台北:里仁出版社,1982年。
    46.裘伊‧瑪姬西絲(Joy Magezis),《女性研究自學讀本》,台北:女書文化,
    2000年。
    47.甄克思,《社會通詮》,嚴復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四 期刊
    1.林育淳,《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75期》,臺北:錦繡出版社,1996年。
    2.高海英,〈《說文解字》女部中的母系遺存〉,《九江學院學報》,2007年第2
    期。
    3.郭繼生,《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64期》,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
    4.詹前裕,《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06期》,臺北:錦繡出版社,1994年。

    五 網路資源
    1.心語,〈為甚麼皇帝之妻稱為「后」?〉,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0/9/n1481351.htm,2013/2/4
    閱覽自大紀元文化網。
    2.李福順,〈奇異的開端─原始社會美術〉,
    http://www.sylu.edu.cn/wskt/zhongguomeishushi/kcxx/chap01/03/tpl_course_0524q413.htm,2013/2/4閱覽自首都師範大學網上課堂。
    3.阿央白,http://baike.baidu.com/view/4780497.htm,2013/2/4閱
    覽自百度百科。
    4.倪方六,〈代表男女性器官的兩個漢字「且」和「也」〉,
    http://edu.sina.com.cn/chinese/ywjz/2007-12-
    28/1011140462.shtml,2013/2/6閱覽自新浪教育。
    5.陳明輝,〈女性藝術〉,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4141,
    2013/2/27閱覽自台灣大百科。
    6.陳進,http://web.moc.gov.tw/tdg/2/start.htm20013,2013/2/23
    閱覽自台灣網路美術館。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