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阿勉
Wang A-Mien
論文名稱: 什麼是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師?--教師與家長看法之比較分析
How to define an ideal special educator?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perspectives from teachers and parents
指導教授: 吳武典
Wu, Wu-T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8
中文關鍵詞: 理想的教師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精神專業知能人格素養師生關係
英文關鍵詞: ideal teacher, special educators, professional attitudes, knowledge of special education, personalit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5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從專業精神、專業知能、人格素養及師生關係等四個層面,勾勒出理想特殊教育教師的影像。主要探討教師與家長心目中的理想特殊教育教師之特質、教師與家長對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師之特質之看法的異同,以及特殊教育教師的理想特質與實際表現之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教師(特殊學校、特教班與資源班教師)與家長(前述三種教育安置之特教生父母)共計各有188人參與。研究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1.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師特質︰在四個向度中,受重視的程度依序是︰專業知能、專業精神、師生關係、人格素養。惟在10項特質中,四個向度的平均勾選數皆達7項以上,可見在教師和家長心目中,其實四者都很重要。就實質條件內涵而言,「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與特殊需求」與「了解特殊需求學生的身心特質」最為優先,勾選率皆達九成以上,乃是教師與家長的最大共識。
    2.對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師特質看法之異同︰整體看來,對於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師之特質的看法,不同背景或身分受試者都傾向同樣的結果,即四種特質向度都獲得高度認同,其中「專業知能」和「專業精神」尤獲青睞。只有在「師生關係」向度顯示家長比教師更重視。
    3.理想特殊教育教師特質的看法與實際表現之符合度︰教師與家長勾選的重要特質與自省(教師)或觀察(家長)的特質之整體符合比率在五成上下。家長對教師的肯定度低於教師的自我肯定度,其中落差最大的是資源班教師,而教師自我肯定度和家長滿意度最高的是普通學校特殊班教師。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研究者對教育行政、特教教師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理想的教師、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精神、專業知能、人格素養、師生關係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draw an image of special educators from professional attitudes, knowledge of special education, personality,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ree questions were answered in this study: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deal special educator?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erspectives of an ideal special educator from teachers and parents?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deal special educator and his/her actual performances?
    In this study, the survey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Specifically, a questionnaire with respec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deal special educator” was constructed and distributed. There were 188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of special school, self-contained class, and resource classroom) and parents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from the mentioned three setting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the following: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deal special educator: Among the four dimensions discussed,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s the knowledge of special education, followed by the professional attitude,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the personality.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mean score for four dimensions were all above 7 out of 10, which suggested that both special educators and parent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items associated with four dimensions. To speak in detail, “to respect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 special needs” and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consensually reached by both special educators and parents (over 90% subjects mark these two items).
    2. The comparison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viewpoints: Generally, different subjects did not carry different opinions across dimensions, the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laid on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dimension, in which parents emphasized more than teachers.
    3. The match rate of an ideal special educator: Teachers and parents had shared a common consensus with respect to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self-reflection (by teachers) or observation (by parents), and the match rates reached around 50%. The match rate of teachers was in general higher than parents’ rates. Th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elf-image was more positive than how the parents projected. In addition, special educators in self-contained special education classroom gained the most positive/satisfying images from either teachers’ or parents’ perspectiv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rents showed less satisfaction with resource room teachers, among three kinds of special educators.
    Given the findings in the current study, further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special educator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ideal teacher, special educators, professional attitudes, knowledge of special education, personalit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目 錄 目錄 v 圖目錄 vll 表目錄 vlll 摘要 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我國特殊教育教師的現況 11 第二節 理想的教師特質及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師特質及相關研究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3 第四節 研究步驟 3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38 第四章 結果 41 第一節 重要特質調查結果與概述 41 第二節 重要特質之差異考驗 45 第三節 重要特質符合比率之比較分析 52 第五章 討論 57 第一節 教師與家長心目中的理想特殊教育教師特質 57 第二節 教師與家長對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師之特質的看法之比較 60 第三節 特殊教育教師理想特質與實際表現之關係 61 第六章 結論 65 第一節 結論 65 第二節 建議 67 參考文獻 70 一 中文文獻 70 二 英文文獻 74 附錄 75 附錄一 「什麼是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師?」問卷(教師版) 75 附錄二 「什麼是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師?」問卷(家長版) 77 附錄三 預試問卷 79 附錄四 專家審查問卷 85 附錄五 專家審查學者邀請名單 88 附錄六 徵求國民中小學協助研究抽樣公函 89 附錄七 徵求特殊教育學校協助研究抽樣公函 93 附錄八 教師問卷邀請函 97 附錄九 家長問卷邀請函 98 圖目次 圖3-1 本研究架構 31 圖4-1 全體教師與家長勾選重要特質符合自我或導師的比率 54 圖4-2 不同類別家長勾選重要特質與其子女導師特質符合比率 54 圖4-3 不同類別教師勾選重要特質與其自我特質符合比率 55 表目次 表2-1 台灣特殊教育師資培育制度之變革 13 表2-2 特殊教育各類別特殊教育班教師人數統計 15 表3-1 預定取樣學校 32 表3-2 有效回收問卷數統計 33 表3-3 本研究有效樣本分配 33 表3-4 本研究進度 38 表4-1 教師勾選四類特質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41 表4-2 家長勾選四類特質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42 表4-3 教師勾選之重要特質 43 表4-4 家長勾選之重要特質 44 表4-5 所有樣本勾選之重要特質 45 表4-6 校別x 身份在「專業精神總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46 表4-7、校別x 身份在「專業知能總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46 表4-8 校別x身份在「人格素養總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47 表4-9 校別x身份在「師生關係總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48 表4-10 不同服務類型教師在「專業精神」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48 表4-11 不同服務類型教師在「專業知能」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49 表4-12 不同服務類型教師在「人格素養」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49 表4-13 不同服務類型教師在「師生關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50 表4-14 不同子女安置別家長在「專業精神」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變異數 分析摘要 50 表4-15 不同子女安置別家長在「專業知能」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變異數 分析摘要 51 表4-16 不同子女安置別家長在「人格素養」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51 表4-17 不同子女安置別家長在「師生關係」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變異數 分析摘要 51 表4-18 教師勾選重要特質與自我特質符合比率一覽 53 表4-19 家長勾選重要特質與其子女導師符合比率一覽 53 表5-1 教師與家長在理想特殊教育教師特質四大向度上的看法之綜合比較 61 表5-2 教師與家長勾選重要特質與其子女導師符合率之綜合比較 6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2006):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標準之研究結案報告。未出版,台北市。
    卞娜娜、陳怡君、凱恩譯(2008),雷夫.艾斯奎(Rafe Esqith)著(2007):第56號教室的奇蹟。台北:高寶書版。
    王振德(1999):資源教師方案。台北:心理。
    白雲霞(1995):美國中小學教師專業階梯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明瞱(1997):國民中學啟智班教師專業能力運用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金泉(19971):SPSS/PC+實務與應用分析。台北:松崗。
    李錫津(1991):教育理念與教育問題。台北:三民書局。
    何素華(1997):從有效教學的研究談特殊班有效教學的特質。教師之友,38(1),51-58。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台北市: 師大書苑。
    呂永財(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應用於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武典(1989a):散播愛的種子--談輔導的理念與方法。台北︰張教師文化。
    吳武典(1989b):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與認識。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學術講座專輯(52-61頁)。台北:編印者。
    吳武典(1998):我國特殊教育教師師資培育與進用政策之分析與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1-2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中心。
    吳武典(2001):特殊教育發展趨勢蠡測。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09/11.html
    吳武典(2004):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的挑戰。載於中國教育學會與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合編: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3-24頁)。台北:學富文化。
    吳武典(2005):專業標準本位的師資培育制度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231-248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武典(2008a):台灣的特殊教育師資培育。(未發表)
    吳武典(2008b) :我國特殊教育政策與法規的分析與檢討。2007年11月16日澎湖縣國民中小學校長特殊教育法規研習會演講稿。
    吳武典、吳清山、高熏芳、甄曉蘭(2008):師資再造,課程重整—推動十二年國教之師資與課程問題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185-202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清基、黃乃熒、吳武典 李大偉 周淑卿、林育瑋、高新建、黃譯瑩(2006):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標準之研究。教育部中教司委託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研究之專案報告。
    吳清基、黃乃熒、吳武典 李大偉 周淑卿、林育瑋、高新建、黃譯瑩(2007):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標準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評鑑與專業發展(197-236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武典、韓福榮、林純真、林敏慧(1998):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培育與進用政策之分析與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期,1-12頁。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專業化。教育研究月刊,112,164。
    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28,407-420。
    林本(1962):現代的理想教師。台北: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林春妙(2004):幼兒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怡君(2003):國中啟智班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玉(1998):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台北:麗文。
    陳麗如(2004):特殊教育論題與趨勢。台北:心理。
    特殊教育法。1984年12月17日,華總(一)義字第6692 號公布;1997年5月14日,華總(一)義字第8600112820號令修正公布;2001年12月26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9000254110號令修正公布;2004年6月23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9300117551號令增訂公布。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2003)。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八月七日教育部台參字第0920117583號令修正發布。
    教育部 (2003):特殊教育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2003年10月2日台中(三)字第0920141412號令。
    教育部 (2008):2008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臺北市:編者。
    黃嘉莉(2003)︰教師專業及其制度化之歷史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馮朝霖(2005) :教育專業倫理。教育研究月刊,132,5-10。
    張素貞(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知能分析和方案規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淑媚(2008):人師或經師?從德國1990年代以來的討論談教師專業。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47-62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郭為藩(1996):從事啟智教育的共識與通識。特殊教育季刊,20期,1-5頁。
    郭為藩(2007):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增訂五版)。台北:文景書局。
    楊國賜(1990):教育專業。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417-443頁)。台北:師大書苑。
    趙巧云(2009)︰我國特教教師專業化標準發展芻議。中國特殊教育,106(4),14-18。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何、陳淑敏、蔡濱如(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
    謝靜萃(2008):台北縣國民小學特教組長工作困擾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身心障礙特教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崇建(1994):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知能發展的需求評估。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0,103-117。
    簡明建、邱金滿(2000):特殊教育的發展與指標。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102-110。台北︰心理。
    簡茂發(1997)︰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育研究資訊,5(3),1-13。
    鐘仲億(2004):國民中學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二、英文部分
    Arnon, S., & Reichel, N. (2007). Who Is the Ideal Teacher? Am I?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Perception of Students of Education regarding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Teacher and of Their Own Qualities as Teachers.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13 (5), 441-464.
    Kirk﹐S.﹐Gallagher﹐J. J., Anastasiow, N. J., & Coleman, M. R.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l (11th ed.).Boston:Houghton Mifflin.
    Smith, P., Harris, C., Sammons, L., Waters, J., Jordan, D. & Martin, D. (2001). Using multimedia portfolios to assess pre—service teacher and k—12 student learning.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22 (4), 28—40.
    Taylor, P.H. (1962). Children’s evalu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od teacher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2, 258-266.
    Ysseldyke. J.E.﹐Algozzine﹐B. &Thurlow﹐M.L. (2000). Critical issues in special education (3rd ed.).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