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瑜芳
Yu-Fang Chen
論文名稱: 大手攜小手‧讓愛跟著走~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之研究
“Hand in Hand, Go with Love”: The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Service-learning into the Integrative Activity Curriculum.
指導教授: 張景媛
Chang, Ching-Yuan
吳昭容
Wu, Chao-J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2
中文關鍵詞: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服務學習利社會行為行動研究融入式課程
英文關鍵詞: Integrative Activity Curriculum, Service-learning, Prosocial behavior, Activity research, Integrative cours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4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融入式教學設計,將服務學習主題,以分散且長期性的學習方式,融入原有的綜合活動課程中,並探討方案實施後,國中生利社會行為表現情形與在服務歷程中獲得的經驗與想法。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主,量化資料與內容分析為輔,研究對象為大有國中一年級學生35人,透過錄影、訪談、學習單、調查表、省思記錄等方式蒐集資料,經整理與分析後,得到以下研究結論:

    一、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方案方面:本研究為融入式課程,強調服務與學習同等重要,拓展學習的場域,內涵利社會行為四個向度,具有催化利社會行為產生的歷程。

    二、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方案實施歷程方面:教師運用多元的教學及評量方式,鼓勵學生從做中學,激發學生合作的精神,覺察自己的成長,也懂得欣賞他人的表現。

    三、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方案實施結果方面:1.學生在助人、合作、關懷行為表現上些許增長,但在志願服務行為表現沒有改變。2.學生在服務歷程中獲得的經驗與想法,包括體會服務的意義、了解如何關心與體察老人的需要、破除對老人的刻板印象、增進同儕間的合作、懂得感恩惜福、激發助人的意念、促進社會服務意願、學會分享的能力等。

    四、研究者反思方面:1.持續性的反思有助於提升課程設計的專業成長。2.加強延續性服務活動的設計。3.透過多元教學與評量方式,提供學生個別化發展。4.強化教師引導反思的能力。

    五、研究限制方面:1.校內缺乏服務學習的共識。2.升學壓力仍是學生的負擔。3.學生的服務時數、對象、內容及方式不夠多元化。4.服務中難達到真正的「社會正義為焦點」原則。5.服務機構未能協助建立服務學習的價值觀。

    The study aims to integrate the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into the existing Integrative Activity Curriculum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it evaluates the effects, and assesses the prosocial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ir experience and thoughts gained through the program. The study is mainly based on the activity research. In the meantime, quantitative method and content analysis research method are adopted as well. 35 7th-grad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into the program. Research data was collected via video recording, interviewing, learning evaluation form and reflection record.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Emergence of prosocial behaviors can be stimulated by integrating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into course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and service, and broadening the field of study.
    2.It is advised that teachers adopt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from “doing,” stimulate their team cooperation spirit, evaluate self-development, and appreciate the performance of others.
    3.Outcomes of the program indicate that students demonstrate more commitment in helping, cooperating with, and caring for others.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ir performance of prosocial behaviors. In the meantime, students have comprehended the meaning of social service, understood the need of the senior people, broken their stereotype of the senior people, and enhanced their collaboration with friends. Furthermore, they also know how to cherish and share with others.
    4.Continuing reflection helps the enhancement of professional course design. Design of service activities should be continue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for the students should be provided through multipl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eacher’s ability in refle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5.The lack of the consensus on service-learning on campus, academic pressure, conservative requirements for the students on service, lack of the focus on social justice, and the inability to establish the proper values all together limi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tudy.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服務學習的理論與研究 9 第二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理論基礎與內涵 30 第三節 利社會行為理論與內涵 48 第四節 服務學習與利社會行為間的關係 6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69 第二節 研究場域 7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5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7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方案分析與討論 85 第二節 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方案實施歷程分析與討論 101 第三節 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方案實施結果分析與討論 151 第四節 研究者的反思 167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89 第二節 建議 193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196 二、英文書目 201

    一、中文書目
    內政部(2001):志願服務法。內政部全球服務資訊網,檢索日期:96.7.30:全球資訊網:http://vol.moi.gov.tw。
    方德隆(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台灣培聲教育。
    王彩鳳(2005):利社會行為融入國小三年級綜合活動領域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丘愛鈴(2006):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理論基礎初探。高雄師大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7期,145-174頁。
    田耐青、張景媛(2003):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補充說明。載於何福田、張玉成(主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補充說明(60-66頁)。台北:教育部。
    白雲霞(1999):簡介「利社會行為量表」及其應用。學生輔導,63期,8-13頁。
    朱仲謀譯(2006):行動研究導論。台北:五南。Johnson ,A.P.(2005):A Short Guide to Action Research。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5):九十三年國內青年參與志願服務及服務學習現況調查(GPN : 1009401961)。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吳世平(1999):課程統整面面觀。載於單小琳(總主編),課程統整做做看:小班教學工具書(13-23頁)。台北:聯經。
    吳昌期、曾慧媚(2003):服務學習的理念與做法。師友月刊4月號,430期,21-25頁。
    吳明宗(2002):班級讀書治療對促進國小高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吳芝儀(2004):服務學習融入中小學課程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Patton ,M.Q.(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吳清山、林天佑(2007):教師新辭典。台北:高等教育。
    吳曉宣(2007):服務學習對國中生學習成效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崇(2003):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台北:心理。
    李秋敏(2006):生命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對國小學童生命概念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燕美(2004):服務學習方案在大學服務性社團中實施及其學習成效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正勝(2004):創意台灣、全球佈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總統府動員月會專案報告。
    沈 六(1993):群育的科學基礎—利社會行為之發展。訓育研究,32卷,2期,53-63頁。
    沈 六(1997):服務學習。公民訓育學報。6期,43-60頁。
    育成書局編輯部(2006):綜合活動2教師手冊。台北:育成。
    周慧菁(2003):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天下雜誌11月號, 287期,36-40頁。
    林至善(2003):服務學習方案成功的因素。載於林勝義(主編),中等學校服務學習實用手冊(26-27頁)。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思伶(2004):學生參與「服務–學習」之態度與認知調查研究。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31期,251-282頁。
    林振春(2001):服務學習座談會(實錄)。社教雙月刊,103期,7-18頁。
    林清湫(1999):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義勝(2001):服務學習指導手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
    林勝義(2003):服務學習的反思活動。載於林勝義(主編),中等學校服務學習實用手冊(30-32頁)。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D.R.Shaffer(1994):Society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林蓉敏(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教學策略研究。北縣教育,49期,54-57頁。
    邱華慧、李宜賢(2000):社會服務學習與青少年道德及社會發展之相關研究。弘光學報,36期,131-148頁。
    洪櫻純(2004):生命的蛻變與成長-服務學習。社教雙月刊,122期,59-64頁。
    張世平、胡夢鯨(1988):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南宏。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景媛(2004):愛撒人間綜合活動單元設計實務。第1382期九年一貫課程教學深耕種子教師研習資料。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陳秀英(2006):天母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服務學習主題課程之行動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思筠(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課程發展。教師之友,45卷,3期,7-20頁。
    陳春美(2004):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知覺表現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邦、李麗霞(2002):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彭本琪、吳淑萍、趙翠雲、鍾秋玉、吳和生(2005):服務學習融入高等教育經驗分享與探討。學生事務, 44卷,1期,18-34頁。
    曾永福(2002):中小學服務學習的省思。師友月刊1月號,415期,51-54頁。
    曾惠蘭(2007):淺談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師說,196期,22-25頁。
    黃玉(2001):服務學習—公民教育的具體實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卷,3期,20-42頁。
    黃秀惠(2003):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政傑(2006):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譯瑩(1999):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討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結構。公教資訊季刊,3卷,2期,19-36頁。
    黃譯瑩(2001):從系統理念觀點探究活動課程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課程:本質、原理與展望。應用心理研究,9期,215-251頁。
    楊百川(2004):能力培育導向之服務學習方案發展模式芻議。社教雙月刊,122期,4-22頁。
    楊昌裕(2002):服務學習中反思活動的實施。學生輔導,81期,60-71頁。
    楊高峰(2004):談綜合活動領域教師教學素養。教師之友,45卷,3期,35-44頁。
    楊羚羢(2004):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課程與教學。教師之友,45卷,3期,21-28頁。
    溫健蠶(1998):大學生的服務學習與學生發展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貴琳(2002):從美國看台灣—漫談服務學習。學生輔導,81期,40-47頁。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甄曉蘭(2004):中小學課程改格與教學革新。台北:高等教育。
    劉正鳴(2002):服務學習與課程的融合及實施。學生輔導, 81期,32-39頁。
    劉美娥、許翠華(1999):國小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初探。載於單小琳總主編,課程統整做做看:小班教學工具書。台北:聯經。
    劉慶仁(2000):服務學習與教育改革。教師天地,104期,16-21頁。
    歐用生(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台北:學富。
    歐慧敏(2003):反思教學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5期,103-114頁。
    蔡文章(2005):綜合活動課程的實施與發展。南縣國教,14期,52-54頁。
    蔡克容(1998):建構主義對教育改革的啟示。課程與教學季刊,1卷,3期,47-60頁。
    蔡清田(2006):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鄭麗鳳(2003):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謝志謀(2008):學習可以更有價值。飛颺少年雙月刊,32期,3-4頁。
    鍾啟泉(2005):現代課程論。台北:高等教育。
    顏妙桂(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理基礎與實施策略。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世紀(七)(362-379)。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羅瑞玉(1998):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1期,105-140頁。
    嚴秋蓮(2005):從服務學習看杜威的做中學。學生事務,44卷,1期,35-41頁。
    蘇清守(1989):國中學生的助人行為及其在道德教育上的涵義。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蕙芳(2006):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管理、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二、英文書目
    Aronfreed, J. (1970). The socialization of altruistic and sympathetic behavior: Som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In J. Macaulay & L. Berkowitz (Eds,), Altruism and helping behavior (pp. xx-xx).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andura, A. (1965). Vicarious process: A case of no trial learning.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 in social psychology, Vol. 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ar–Tal‚D. (1976). Prosocial behavior:Theory and Research. NY:John Wiley.
    Billig, S. H. (2006). Service-Learning as effective instruction:leaaons from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National Youth Leadership Council (Eds.), Growing to greatness 2006: the state of Service-Learning project (pp. 25-32). MN: St. Paul.
    Bonnette, R. (2006). Out of the classroom and into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 reinforce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echnology Teacher, 65(5), 6-11.
    Bugental, J. F. T. (1964). The third force in psycholog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1), 19-25.
    Campbell, David E. (2000). Social capital and service learning. PS: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33(3), 641-645.
    Chrislip‚D.P. &Larson‚C. E(1994). Collaborative leadership: How citizen and civic
    Cohen, R. (1972). Altruism: Human, culture, or wha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 28(3), 39-57.
    Costa‚A..L. & Kallick, B. (2000). Habits of mind: Assessing and reporting on gabits of mind.Alexan–dria. VA: ASCD.
    Dukenfield‚M.‚ & Wright‚J.(1995).Pocket guide to service learning.SC:National
    Eisenberg, N. (1986). Altruistic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Hillsdale, NJ : L.Erlbaum
    Eisenberg, Nancy and Paul H. Mussen. (1989).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isenberg, Nancy, G. Carlo, B. Murphy & P. van Court (1995).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late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66(4), 1179-1197.
    Eisenberg, Nancy, R. A. Fabes, M. Karbon, B. C. Murphy, M. Wosinski, L. Polazzi, G. Carlo & C. Juhnke (1996). The relation of children’s dispositional prosocial behavior to emotionality, regul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 67(3), 974-992.
    Eyler, J. & D. E. Giles, J. (1999). 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ertman, C.I., White, G. P., & White, L.J. (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 culture of service,(171-202),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Fiske, E. B. (2001) Learning in Deed. The Power of Service-Learning for American Schools. Battle Creek, MI: W.K. Kellogg Foundation
    Francisco: Jossey–Bass.
    Grusec, J. E. (1991). The socialization of altruism. In M. S. Clark (Ed.), Prosocial behavior: 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Hart, D. & Fegley, S. (1995). Prosocial behavior and caring in adolescence: Relations to self-understanding and social judgment. Child Development, 66, 1346-1359.
    Jacoby‚B.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tion: Concept and practices. San
    Kolb‚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Z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leaders can make a differe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eeds, R. (1963). Altruism and the norm of giving.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9, 229-24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