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詩婕
論文名稱: 結合NGO資源實施全球教育之行動研究
指導教授: 劉秀嫚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3
中文關鍵詞: 全球教育非政府組織全球知識全球態度全球行動
英文關鍵詞: global education, NGO, global knowledge, global attitude, global a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結合NGO資源實施全球教育之成效,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日後實施全球教育和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台北市私立全球中學(化名)八年級學生88人為研究對象,其中實驗組大愛班學生於九十七學年度暑期輔導期間每日放學後留校一小時進行「世界公民逗陣行」課程I。並利用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的班會與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初導師時間進行「世界公民逗陣行」課程II。控制組大忠班44人於九十七學年度暑期輔導期間依該班導師規定於放學後留校一小時練習英語話劇,九十七年度第二學期的班會以及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初導師時間則依該班導師之規定進行班級活動(討論學校規定有關品德教育之德目、清潔打掃等)。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為研究者參考國內頗具信、效度的相關量表所修訂的「國中生全球觀問卷」,並輔以「學生省思札記」、「課程學習單」、「教師課堂觀察紀錄」與「學生日記」等質性資料。實驗所得資料將描述統計以及共變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以各種質性資料則作為解釋實驗效果的補充參考。
    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與全球議題相關的NGO可與學校教育結合實施全球教育,結合方式可為校外參訪、擔任志工。
    二、在學校採「主題式課程」方式實施全球教育,有實施時程上的難度。
    三、實驗組學生對於「世界公民逗陣行」課程教學,學習態度積極正向。
    四、實驗組學生學習「世界公民逗陣行」課程時,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互動較為缺乏。
    五、結合NGO資源實施全球教育須將組織活動時程與課程計畫、學校行事曆結合規劃。
    六、實施「世界公民逗陣行系列課程」量化上未能顯著提升國中生全球知識、全球態度以及全球行動,質性分析則可見其成效。
    七、實驗班的學生從原本是由研究者帶領關懷、幫助國際弱勢轉變成為主動邀請研究者共同關懷及幫助國際弱勢。
    研究者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教育應用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bining the NGO resource to implement global education.
    The study applied a pretest-posttest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The 88 students selected from the private Global High School (pseudonym) in Taipei cit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uring the summer of the 97 academic year, all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Global Citizens Go Go Go (curriculum I)” for an hour after school, while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maintained regular class activities, and practiced English drama arranged by their homeroom teacher. During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97 academic year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semester of 98 academic year, all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Global Citizen Go Go Go (curriculum II)”, while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maintained regular class activities, arranged by their homeroom teacher.
    The study employed “The Inventor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lobal Perspective”, which was revised by the researcher, to conduct pretest and posttest. For triangulation, this study also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following qualitative data: students’ reading notes, curriculum worksheets, teacher’s records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experimental students’ dairies and journals.
    The major findings included:
    1.The NGO related to the global issues can be combined with school education, so as to implement global education. The way of combination can be an out-of-school visit, or a volunteer work.
    2.Adopting "topic-curriculum" in implementing global education at school, is difficult in terms of arranging a proper schedule and sufficient time.
    3.According to the resul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responded positively and aggressively to “Global Citizen Go Go Go” curriculum.
    4.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learning “Global Citizens Go Go Go” curriculum, lacked interaction between groups.
    5.To combine the NGO resource to implement global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 has to make a proper arrangement by integrating schedule of the activities’ the curriculum plan, and school calendar.
    6.Quantatively, 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did not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global knowledge, global attitude and global action. However, the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revealed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e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7.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have changed from the state of being led by the researcher to care for and help the international minority to the state of being active to invite the researcher to care for and help the international minority together.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bove,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Global Citizens Go Go Go” and for further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全球教育的意涵 11 第二節 全球教育的課程與教學 25 第三節 非政府組織與全球教育 45 第四節 全球教育的相關研究 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9 第二節 研究場域 72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7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0 第五節 實驗材料與程序 91 第六節 資料分析 9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7 第一節 「結合NGO資源實施全球教育」的執行情形 97 第二節 「世界公民逗陣行系列課程」對學生全球知識之改變 115 第三節 「世界公民逗陣行系列課程」對學生全球態度之改變 123 第四節 「世界公民逗陣行系列課程」對學生全球行動之改變 1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結論 139 第二節 建議 142 參考文獻 145 【附錄一】「國中生全球觀問卷」預試、前測版 151 【附錄二】「國中生全球觀問卷」後測一 157 【附錄三】「國中生全球觀問卷」後測二 161 【附錄四】世界公民逗陣行課程I學習單與講義 166 【附錄五】世界公民逗陣行課程II學習單與講義 171 【附錄六】教室觀察表 177 【附錄七】授權同意書 178 【附錄八】世界公民逗陣行課程I教學研究方案內容大綱及教學簡案 183 【附錄九】世界公民逗陣行課程II教學研究方案內容大綱及教學簡案 190 【附錄十】課程分組拼圖 196 【附錄十一】「送愛心到伊甸」各組企劃案 199 【附錄十二】優良根與芽小組活動簡報 205

    一、中文部分
    王錦蓉(2003)。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世界觀教育知識之內容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白東益(2008)。國中教師全球議題知能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相關研究-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行政院教改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教改會。2007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tsy-all_2.html#1
    杜正勝(2005)。創意臺灣、全球布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教育資料與研究,63,136-143。
    沈坤宏(1995)。國小六年級學童世界觀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易家邦(2006)。臺北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童社會學習領域全球教育知識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士堯(2006)。「以兩岸跨校網路合作學習輔助高中地理科全球教育教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素卿(2005)。淺談「一綱多本」之全球教育。研習資訊,22(3),43-53。
    林靜芬(2009)。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國語教科書全球觀教育內涵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洪美齡(1997a)。嘉義市國小社會科教師的世界觀教學現況研究。國民教育研究所學報,3,45-74。
    洪美齡(2003)。由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談世界觀教育。教師之友,44(4),2-9。
    洪美齡 (1996)。教師的國外經驗對國小社會科世界觀教學的意義。教師之友 ,37(3) 。頁33-37。
    高熏芳(2001)。多元文化教育的新議題:全球教育的課程設計。論文發表於花蓮師範學院「九年一貫教育與多元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
    高熏芳、陳劍涵(2003)。提昇文化學習能力知教學策略:全球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12期,127-142。
    高振擇(2007)。國中學生全球知識與全球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夏林清等譯(1998)。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H. Altricher, P. Posch, & B. Somekh著。台北市:遠流(原著為1993年版)
    唐潤周(2008)。由雅加達大愛村看 NGO 普及小學教育。非政府組織學刊(第四期) 頁 51-62。
    孫慧齡(2009)。公民行動取向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方案之實施成效研究—以「為地球熄菸」全球議題課程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秀雄(1995)。世界觀導向的公民教育。中等教育,46(6),26-40。
    張嘉勳(2007)。「九年一貫國中教科書全球教育內容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麗卿(2009)。公民行動取向環境素養課程之實施成效--以"與濕地對話"全球議題課程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黃景裕(1994)。我國小學世界觀教育課程實施。臺海兩岸,冬字號,46-59。
    彭筱婷(2004)。世界觀教育之表徵:國小四、五、六年級社會教科書中地圖教材之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明華(2003)。國小六年級社會教科書世界觀教育內涵之分析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樊德慧(2005)。國小學生世界觀之研究─ 以臺南地區六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佩芳(2000)。世界觀融入國小社會科教學之合作行動研究-以四年級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幼倫(2007)。國中教師世界觀與教學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妙娟(1991)。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世界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妙娟(1992a)。世界觀教育釋義。現代教育,3(26),127-131。
    簡妙娟(1992b)。世界觀教育之基本概念。中等教育,43(5),33-40。
    簡妙娟(1993)。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世界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3,407-441。
    簡妙娟(1997)。世界觀教育的教學策略。教師之友,38(4),40-45。
    顏佩如(2003)。課程圖像重建:學校全球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琮益(2007)。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地圖教材呈現世界觀教育之內涵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晏祝(2007)。國中社會領域地理科實施全球教育主題式統整課程之學習成效:以「搶救消失中的熱帶雨林」議題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慧芬(2007)。公民行動取向全球觀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以「前進斯里蘭卡」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玉萍(2007)。「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全球觀教育知識內容分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至和(2005)。國小社會領域之全球化課程設計與實施—以行動研究為途徑。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鈕文英(2006)。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
    楊明華(2003)。加速與世界的接軌--談世界觀教育的推展。國教新知,50(2) ,58-65。
    陳麗華、彭增龍(2007)。全球觀課程設計的新視野:公民行動取向。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2),1-18。
    陳智強(2004)。教育科技在全球教育之應用—一個私立國中文化交流的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劍涵(2003)。文化學習在國中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以一項全球教育合作方案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達萱(2008)。公民行動取向「飢餓與貧窮」議題之課程實施歷程與成效—以「愛,讓世界發光!」課程方案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瑞堂(2008)。「教師全球化認知與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臺中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怡亭(2002)。世界觀教育的課程發展。百齡高中學報,2,113-122。
    劉欣宜(2004)。高中教師對全球觀融入第二外語教學知覺之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怡秀(2009)。公民行動取向防災教育課程方案之實施成效—以「與颱風共舞」全球觀課程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行亮(2004)。嘉義市北興國中社會領域地理科實施全球教育之主題式課程設計教學實驗—以珊瑚礁環境議題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嘉美(2006)。北高兩市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師世界公民教育觀點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2010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eden.org.tw/about.php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2010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goodall.org.tw/
    內政部人民團體全球資訊網。2010年8月10日取自http://cois.moi.gov.tw/moiweb/web/frmHome.aspx
    內政部(2010)。內政統計月報全國性人民團體數。2010年8月10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3-06.xls
    地球公民協會。2010年2月10日取自http://met.ngo.org.tw/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C. J., & Anderson, L. F. (1977). Glob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An overview. Social Education, 41(1), 34-37.
    Bennett, C. (1992). Strengthening multicultural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in the curriculum. In D. Bragaw, & W. S. Thomson,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 global approach (pp.28-32). New York: The American Forum for Global Education.
    Bennett, C. F. (1995).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Allyn & Bacon.
    Conroy, M. (2008). Charities & Global Education. . (pp. 1-1). Great Neck Publishing. Retrieved February 4, 2009, from Research Starters - Education database.
    Hanvey, R. G. (1982). An attainable global perspective. Theory into practice, 21(3), 162-167.
    Hudock, T. (1990). Glob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Global Pages, 8 (1), 7.
    Kniep, W. M. (1986).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short history of global education: Preparing for new opportunities. New York: Glob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Kniep, W. M. (1987). Next steps in global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American Forum.
    Kniep, W. M. (1989). Global education as school refor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1), 43-45.
    Lamy, S. L. (1987). The definition of a discipline: The objects & methods of analysis in global education. New York: Glob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Merryfield, M. M., & White, C. S. (1996). Issues-centered global education. In R. W. Evans, & D.W. Saxe, (Eds.). Handbook on teaching Social issues. (pp.177-187).Washington, DC: National Concil for Social Studies.
    Merryfield, M. M. (1998). Pedagogy for glob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Studies of teachers’ thinking and practice.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26(3), 342-379.
    Merryfield, M. M. (2002). The difference a global educator can mak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0(2), 18-21.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