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至真
CHAN CHIH CHEN
論文名稱: 黃慶萱教授易學及其教學研究
指導教授: 賴貴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4
中文關鍵詞: '黃慶萱易學易教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3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黃慶萱先生(1932-),浙江省平陽縣人;為精研《易》學的國家文學博士,整理《周易》經傳,詳作注釋;極深研幾,闡揚《易》旨;並授業於臺灣師範大學(1970-2000)。其間,曾應聘講學於香港浸會學院(今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文學系、大韓民國漢城外國語大學中文學系暨研究所,傳揚《易》學於海外。又指導後學撰作碩博士論文,培育良才無數,為臺灣《易》學發展之重要代表。
    先生始終堅守崗位,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外;傾其學術專長,教育後進。又乾乾精進於《易》學研究,健行不已;長期發表諸多單篇論文,以言行身教為表率。
    筆者將透過其著述,分析歸納,探討其治《易》內涵與要義;並就其文論指導及《易》學開張,探討其《易》學專業與教學方面之成就與貢獻,藉以表彰其作為臺灣光復以來第二代治《易》學者與傳授《易》教者之地位,為後學之士見賢思齊、薪火相傳資鑑。
    關鍵字:黃慶萱、易學、易教

    第一章 緒論…………………………………………………………………1  壹、研究動機………………………………………………………………1  貳、文獻探討………………………………………………………………1  叁、研究方法………………………………………………………………2  肆、研究步驟………………………………………………………………2 第二章 黃慶萱教授之生平與學行…………………………………………5  第一節 生平傳略…………………………………………………………5  第二節 學行介紹…………………………………………………………6   一、果行育德……………………………………………………………6   二、以懿文德……………………………………………………………8  第三節 著述與易教………………………………………………………9   壹、著作研究……………………………………………………………9    一、易學專書…………………………………………………………9    二、其他著述…………………………………………………………11   貳、教學研究……………………………………………………………13    一、易學教授與指導論文探究………………………………………13    二、其他講學與指導…………………………………………………14  本章小結……………………………………………………………………14 第三章 黃慶萱教授易學研究之縱深考證與注釋…………………………15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之論述……………………………15   壹、概論…………………………………………………………………15   貳、以徵引見內涵之綱…………………………………………………16    一、蒐集佚文,其輯佚之例…………………………………………16    二、比較分析,其例如下……………………………………………18    三、綜合考證,其例如下……………………………………………18   叁、以「干寶」見治學之要……………………………………………18    一、撰人,干寶其人…………………………………………………19    二、考證,干寶《周易注》分析……………………………………19   肆、小結…………………………………………………………………25  第二節 《周易讀本》之論述……………………………………………27   壹、前言…………………………………………………………………27   貳、注釋《周易讀本》之方法…………………………………………27    一、以卦體、卦象、卦德、卦形、卦序與爻位釋義………………28    二、以歸納法說明易例………………………………………………29    三、以本經本傳解經義………………………………………………31    四、以史料分析易義…………………………………………………32    五、以互體釋易義……………………………………………………35    六、以文學觀點或原則釋易義………………………………………39    七、以西洋理論釋易義………………………………………………40    八、以其他經籍解易義………………………………………………41   叁、注釋《周易讀本》之內容…………………………………………48    一、劃一章節…………………………………………………………49    二、增訂字詞…………………………………………………………49    三、解析文字…………………………………………………………50    四、調整斷句…………………………………………………………53    五、解釋易專有名詞與易例…………………………………………54    六、以其他書籍比較文句,引申證事………………………………58    七、闡述易旨…………………………………………………………60    八、翻譯易文…………………………………………………………62   肆、注釋《周易讀本》之態度…………………………………………63    一、理象兼具…………………………………………………………63    二、以儒家觀點釋易…………………………………………………64    三、評判嚴明…………………………………………………………66    四、博採眾說,取論公允……………………………………………69    五、自加案語…………………………………………………………70   伍、小結…………………………………………………………………72  第三節 《新譯乾坤經傳通釋》之論述…………………………………73   壹、前言…………………………………………………………………73   貳、探幽採微──元亨利貞………………………………………………74    一、論「元亨利貞」之分合…………………………………………74    二、「元亨利貞」四德說……………………………………………74    三、「元亨利貞」三分說……………………………………………76    四、「元亨利貞」兩段說……………………………………………77    五、「元亨利貞」一貫說……………………………………………78    六、「元亨利貞」綜合義……………………………………………78    七、平議………………………………………………………………79   叁、探幽採微──一陰一陽之謂道………………………………………80    一、一陰與一陽的關係………………………………………………80    二、一陰一陽與道的關係……………………………………………80    三、「道」究竟是二元的或是一元的………………………………80    四、二元論與一元論的平議…………………………………………82   肆、探幽採微──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84    一、「形」、「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84    二、道、器的關係與先後……………………………………………85    三、平議………………………………………………………………87   伍、探幽採微──憂患意識………………………………………………90    一、《易》為衰世之作………………………………………………90    二、聖人之憂…………………………………………………………90    三、參天地之化育……………………………………………………91   陸、《新譯乾坤經傳通釋》注釋特色…………………………………92    一、取義多元…………………………………………………………92    二、不拘前言,擇優為尚……………………………………………93    三、善用帛書,辨別易義……………………………………………95    四、引用西方理論……………………………………………………95    五、辨別版本…………………………………………………………96    六、延伸議題…………………………………………………………96   柒、附錄古義說明………………………………………………………98    一、調整章節…………………………………………………………98    二、補作者名…………………………………………………………98    三、劃一篇章名稱……………………………………………………98    四、增補文字,使文意更加完整……………………………………99    五、增楊樹達所未列之資料…………………………………………100   捌、小結…………………………………………………………………100 第四章 黃慶萱教授易學研究之橫通研精與究微…………………………101  第一節 易學概說…………………………………………………………101   一、《周易》之名義與內容……………………………………………101   二、《周易》與孔子……………………………………………………106  第二節 溯源循流──〈乾道變化與理一分殊〉述評……………………109   一、理一分殊之名稱與概念提出之緣由………………………………109   二、朱熹對於「理一分殊」之闡發……………………………………110   三、疑義辨析……………………………………………………………113   四、論「道、理、太極、乾元」與「理一分殊」的關係……………114   五、「太極」與「乾元」的關係………………………………………117   六、「乾道變化」與理一分殊…………………………………………118   七、「理一分殊」概念的影響與「乾道變化」的實踐………………121   八、小結…………………………………………………………………124  第三節 觀玩研議──〈周易數象與義理〉述評…………………………125   壹、前言…………………………………………………………………125   貳、《周易》「數象義理」的關係與流變……………………………125    一、數象義理的關係…………………………………………………125    二、數象義理的流變…………………………………………………125    三、《周易》之「數」與「象」的關係……………………………126   叁、《周易》之「數」、「象」與「義理」的說明…………………126    一、關於「數」的說明………………………………………………126    二、關於「象」的說明………………………………………………127    三、關於「義理」的說明……………………………………………128   肆、關於《周易》之「數」、「象」與「義理」的詳析……………128    一、太極的「數」、「象」與「義理」……………………………128    二、兩儀的「數」、「象」與「義理」……………………………129    三、四象的「數象義理」……………………………………………131    四、八卦的「數象義理」……………………………………………133    五、六十四重卦的「數象義理」……………………………………134    六、三百八十四爻的「數象義理」…………………………………137   伍、對於易之「數」、「象」、「義理」的取捨態度………………140   陸、小結…………………………………………………………………141  第四節 遵時素位──〈周易時觀初探〉與〈周易位觀初探〉述評……142   壹、前言…………………………………………………………………142   貳、論《周易》之「時」與「位」……………………………………142    一、「時」「位」為《周易》哲學的本質…………………………142    二、「時」、「位」與「空」義之辨析……………………………142    三、論「時」「空」之發生…………………………………………144    四、「時」義與「位」義之重要性…………………………………144   叁、〈周易時觀初探〉詳析……………………………………………146    一、《周易》與「時」的相關………………………………………146    二、先民對於知解「時」的方法與目的……………………………148    三、《周易》論時間的運用…………………………………………149    四、〈彖傳〉對時間之強調…………………………………………151   肆、〈周易位觀初探〉詳析……………………………………………153    一、《周易》與「位」的相關………………………………………153    二、《周易》之卦位…………………………………………………153    三、《周易》爻位的性質與結構……………………………………158    四、爻位之關係………………………………………………………159    五、卦爻之間的往來關係……………………………………………160    六、綜論《周易》位觀的意義………………………………………160   肆、小結…………………………………………………………………162  第五節 彬彬文質──〈周易的文學價值〉述評…………………………163   壹、前言…………………………………………………………………163   貳、《周易》與「文學」的關係………………………………………164    一、「文學」的意義與界定…………………………………………164    二、《周易》「經」「傳」是否屬於「文學」作品………………165    三、《周易》簡介……………………………………………………166   叁、《周易》的文學內涵………………………………………………168    一、《周易》中有關文學起源與原則之理論………………………168    二、《周易》中有關文學形式之理論………………………………171    三、《周易》中有關文學功能之理論………………………………173   肆、《周易》對後世文學之影響………………………………………176    一、《周易》本文的文學特質………………………………………176    二、《周易》在文學史上的地位……………………………………182   伍、小結…………………………………………………………………186 第五章 結論…………………………………………………………………187  一、實踐易道之德…………………………………………………………187  二、研究易學之言…………………………………………………………188  三、貢獻易教之功…………………………………………………………188  附錄一:黃慶萱生平重要事紀……………………………………………189  附錄二:黃慶萱易學重要事紀……………………………………………194  附錄三:黃慶萱指導之易學博碩士論文一覽表…………………………200 第六章 參考文獻……………………………………………………………203  一、黃師慶萱之著述………………………………………………………203   (一)重要專書(按出版時間順序排列)……………………………203   (二)單篇論文:(按刊出時間順序排列)…………………………203  二、易學參考文獻…………………………………………………………205  三、其他相關專書…………………………………………………………208  四、其他相關期刊學報論文………………………………………………209  五、學位論文………………………………………………………………212   (一)博士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為序)……………………………212   (二)碩士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為序………………………………213

    一、黃慶萱先生之著述

    (一)重要專書(按出版時間順序排列)

    1. 黃慶萱:《史記漢書儒林列傳疏證》,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6年。
    2. 黃慶萱:《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5年。
    3. 黃慶萱、許家鸞:《中國文學鑑賞舉隅》,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1979年。
    4.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79年3版。
    5. 黃慶萱、林明峪、龔鵬程:《西遊記:取經的卡通》,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6. 黃慶萱:《名家論國中國文》,臺北:國文天地,1988初版。
    7. 黃慶萱:《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8. 黃慶萱、王熙元:《解惑篇,國文疑難彙解》,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再版。
    9.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1995年初版。
    10. 黃慶萱:《學林尋幽》,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初版。
    11. 黃慶萱:《歲華:香港中文大學三十五年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敎師文藝作品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8年第1版。
    12. 黃慶萱:《與君細論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1999年初版。
    13. 黃慶萱:《新譯乾坤經傳通釋》,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8月初版。
    14.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6年。

    (二)單篇論文:(按刊出時間順序排列)

    1. 〈史漢儒林傳疏證述例〉,《仰風樓文集‧初編》卷9,1971年。
    2. 〈蕭衍及其周易大義稿〉,《孔孟月刊》10卷2期論文,1971年。
    3. 〈王肅及其周易注〉,《幼獅學誌》10卷1期論文,1972年。
    4. 〈干寶及其周易注〉,《幼獅學誌》10卷2期論文,1972年。
    5. 〈現代中國語文中的修辭現象〉,1972年。
    6. 〈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提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6卷2期: 1973年。
    7. 〈盧景裕及其周易注〉,師大《國文學報》第2期,1973年。
    8. 〈周弘正及其周易講疏〉,《中華文化復興月刊》6卷9期,1973年。
    9. 〈譬喻〉,《新文藝》211期,1973年。
    10. 〈轉化──現代語文修辭問題〉,《新文藝》212期,1973年。
    11. 〈修辭學淺介〉,《學粹》16卷1期,1974年。
    12. 〈漢語中的轉品現象〉,《文藝復興》50期,1974年。
    13. 〈梁褚仲都及其周易講疏〉,《國魂》341、342期,1974年。
    14. 〈文學作品中的設問現象〉,《學粹》16卷2期,1974年。
    15. 〈文學作品中的映襯現象〉,《文藝復興》53期,1974年。
    16. 〈文學裏的象徵〉,《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卷11期,1974年。
    17. 〈論「摹寫」〉,《文藝復興》第61期,1975年。
    18. 〈細讀《漁歌子》〉,《幼獅文藝》47卷5期,1978年。
    19. 〈周易淺談〉,《明道文藝》27期,1978年。
    20. 〈小說評論標準的檢討──白先勇《驀然回首》讀後〉,《書評書目》68期,1978年。
    21. 〈「腳印」評介之四:生動的文獻〉,《幼獅文藝》52卷3期,1981年。
    22. 〈見山祇是山─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責任書評〉,《聯合文學》第1期,1984年。
    23. 〈周易與人生哲學〉,《孔孟月刊》276期(24卷12期),1985年。
    24. 〈易經與中國文化〉,《慧炬》254卷255期,1985年。
    35. 〈談字典:一種最重要的工具書〉,《國文天地》第4期,1985年。
    26. 〈中文系課程在香港〉,《文訊月刊》第20期,1985年。
    27. 〈談辭典〉,《國文天地》第6期,1985年。
    28. 〈游志誠《周易一書運用神話與傳說示例》講評〉,《中外文學》第14卷第3期,1986年8月。
    29. 〈單句的結構(1):普通句、複雜句〉,《中國語文》246期(58卷4期),1986年。
    30. 〈科學與中文〉,《國文天地》11期,1986年。
    31. 〈單句的結構(2):倒裝句、包孕句、簡略句〉,《中國語文》347期(58卷5期),1986 年。
    32. 〈複句的結構〉,《中國語文》348期(58卷6期),1986年。
    33. 〈經學與哲學之間──高懷民〈易經哲學的時空觀〉〉,《國際孔學會議論文集》,1988年。
    34. 〈研究修辭學重要書目指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2期(1卷2期),1990年。
    35. 〈《西遊記》的象徵世界〉,「紀念林景伊師逝世十週年學術討論會」,1993年。
    36. 〈探學術智慧,窺文學精靈──王熙元教授的學術成就〉,《湖南文獻》季刊96期(24卷4期),1996年。
    37. 〈周易位觀初探〉,《中華易學》192期(16卷12期),1996年。
    38. 〈導讀〉,朱熹原注《易本義》,臺北金楓出版社革新一版,1997年。
    39. 〈經典中的經典,根源裏的根源──《周易》〉,《國文天地》164期(14卷8期),1999年。
    40. 〈作文與修辭〉,中國修辭學會《修辭通訊》第1期,1999年。
    41. 〈辭格的交集與區分〉,「第一屆中國修辭學學術研討會」主講,1999年。
    42. 〈朝向宏觀綜合的文學研究──論文學史與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暨比較文學的結合〉,師大《國文學報》28期,1999年。
    43.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析議〉,《中國學術年刊》,第26期,頁1-8,2004年。

    二、《易》學參考文獻
    (一)、古籍(按《四庫全書》分類法)

    【經類】
    1. 魏 .王 弼:《周易略例》,《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9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年出版。
    2. 魏 .王 弼、韓康伯注:《周易王韓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 年3 月5版。
    3. 魏 .王 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周易》,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年12月初版14刷。
    4. 唐 .孔穎達:《五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5. 唐 .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
    6. 宋 .朱 熹:《周易本義》,據清光緒九年景宋咸淳刊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28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
    7. 宋 .程 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8. 宋 .項安世:《周易玩辭》,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9. 清 .[唐]李鼎祚集解,李道平纂疏:《周易集解纂疏》,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5 月。
    10. 清 .李光地:《周易折中》,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11. 清 .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阮元刻本,1998年。
    12. 清 .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
    13. 宋 .朱熹:《四書集注》,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
    14. 清 .阮元編纂:《經籍纂詁》,臺北:鳴宇出版社,1979年。
    15. 清 .[漢]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書銘出版社,1992年。
    16. 清 .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史類】
    1. 唐 .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2. 晉 .陳壽撰、宋.裴松之注、陸費逵總勘:《三國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3. 清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4. 清 .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子類】
    1. 宋 .程顥、程頤:《二程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2. 宋 .朱子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3. 明 .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臺北:惠文出版社,1995年7月二版。
    4. 清 .[先秦]荀子著、[唐]楊倞注、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2000年。
    5. 清 .王夫之:《周易外傳》,臺北:武陵出版社,1991初版。
    6. 清 .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北京:中華書局,1953 年6月1版。
    7. 清 .李光地:《周易折中》,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71年6月。

    【集類】
    1. 梁 .劉勰原著、龍必錕譯注:《文心雕龍》,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五南圖書總經銷,1996年初版。
    2. 北宋.司馬光:《溫公易說》,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
    3. 北宋.周敦頤:《太極圖說與通書》,臺北:自由出版社,1990年。
    4. 北宋.周敦頤,《周子通書》,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5年。
    5. 北宋.張 載:《橫渠易說》,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
    6. 北宋.張 載:《張子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初版。
    7. 北宋.歐陽修:《易童子問》,《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1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出版。
    7. 南宋.朱 熹:《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1979年。
    8. 南宋.楊萬里:《誠齋易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9. 南宋.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10.明 .王守仁:《陽明全書》,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6. 清 .戴震:《戴震集》,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二)《易》學現代著述(依姓氏筆畫為序)

    1. 于省吾:《易經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9月3版。
    2.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9月。
    3. 牟宗三:《周易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4.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9月初版。
    5. 朱伯崑主編:《易學基礎教程》,廣州:廣州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6. 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1月。
    7. 任俊華:《易學與儒學》,臺北:大展出版社,2003年。
    8. 江弘毅:《朱子易學研究》,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1985年。
    9. 江弘毅:《宋易大衍學研究》,臺大中研所博士論文,1991年。
    10. 江弘毅:《周易津梁》,臺北:文笙書局,1996年初版。
    11. 江弘毅:《邵雍皇極經世史表》,臺北:文笙書局,2001年初版。
    12. 江弘毅:《易經語錄》,臺北:文笙書局,2002年3月初版。
    13. 江弘遠:《惠棟易例研究》,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1988年。
    14. 江弘遠:《易道與心靈的對話》,臺中:瑞成書局,2007年4月3日。
    15. 李周龍:《易學窺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8月初版。
    16. 李周龍:《易學拾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年3 月初版。
    17. 李鏡池,曹礎基整理:《周易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9月1版。
    18.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82 年7 月一版2 刷。
    19. 李霖生:《周易神話與哲學》,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
    20. 何 新:《龍:神話與真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1. 吳 怡:《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初版。
    22. 林 尹:《周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出版社,1982年。
    23.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24. 林政華:《易學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5月初版。
    25. 屈萬里:《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26.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27. 屈萬里:《漢石經周易殘字集證》,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28. 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29. 胡自逢:《五經治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4月。
    30. 胡自逢:《易學識小》,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3月。
    31. 胡樸安:《周易古史觀》,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年。
    32. 杭辛齋:《學易筆談》,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7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33. 高 亨:《周易古經通說》,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34. 高 亨:《周易古經今注》,臺北:樂天出版社,1974年。
    35. 高 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
    36. 高 明:《高明經學論叢》,臺北:黎明出版社,1978年。
    37.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出版,1970年12月初版。
    38.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東吳大學出版,1975年6月初版。
    39.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40.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高懷民出版,1994年12月初版。
    41.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42. 徐志銳:《周易新譯》,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43. 徐芹庭:《漢易闡微》,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2年。
    44. 徐芹庭:《易經研究》,臺北:五洲出版社,1974年、1997年。
    45. 徐芹庭:《兩漢十六家易注闡微》,臺北:五洲出版社,1975年。
    46. 徐芹庭、南懷瑾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五版)。
    47. 徐芹庭:《魏晉七家易學之研究》,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48. 徐芹庭:《周易口訣義疏證》,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49. 徐芹庭:《易經詳解》,桃園:普賢出版社,1991年;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
    50. 徐芹庭:《易學源流》(上、下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8月。
    51. 徐芹庭:《易圖源流》(上、下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年4月。
    52. 徐芹庭:《易經的預言》,桃園:聖環圖書公司,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
    53. 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12月初版。
    54. 孫劍秋:《易學新論》,臺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初版),2007年。
    55. 孫劍秋:《易、春秋與儒學思想研究論集》,臺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初版),2007年。
    56. 黃力生編:《讀經問題》,臺北:中國政治書刊出版合作社,1953年3月。
    57. 黃本英:《易經科學》,臺北:集文出版社,1980年。
    58. 黃尚信編著:《周易著述考》,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12月初版。
    59. 黃錦鋐:〈《易經‧繫辭》「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淺說〉(師大國文系演講紀錄)
    60.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61. 黃沛榮編:《易學論著選集.附朱熹周易本義》,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初版。
    62. 黃沛榮:《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63. 黃沛榮:《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64. 陳 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公司,1994年9月。
    65. 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66. 張善文編著:《周易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12 月初版。
    67. 張善文:《歷代易學要籍解題》,臺北:頂淵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68. 程石泉:《易學新探》,臺北:文行出版社,1979年。
    69. 曾春海:《朱熹易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83年。
    70. 楊樹達:《周易古義》,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3年5月出版。
    71. 楊吉德:《周易卦象與本義統解》,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72 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73. 楊憲郎.陳莉婷:《易經色彩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2005年10月
    74. 廖名春:《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釋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75.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76. 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
    77.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78. 賴師貴三:《群經學》,臺北:祐生研究基金會,1992年1月。
    79. 賴師貴三:《焦循年譜新編》,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3月。
    80. 賴師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7月。
    81. 賴師貴三:《昭代經師手簡箋釋-清儒致高郵二王論學書》,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8月。
    82. 賴師貴三:《江都焦循定稿仲軒易義解詁寫本鈔釋》,中研院文哲所「清代乾嘉揚州學派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9年8月。
    83. 賴師貴三:《臺灣易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2月10日初版。
    84. 賴師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11月1日初版。
    85. 劉瀚平:《周易闡真導論》,臺北:基礎道德文化教育基金會,1991年1月1日。
    86. 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2月。
    87. 錢基博撰:《周易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
    88. 戴君仁:《談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4年。
    89.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90. 簡博賢:《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籍考》,臺北:撰者,1980年。
    91. 簡博賢:《魏晉四家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元月。
    92. 鄺士元:《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93. 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94. 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三、其他相關專書

    (一)現代著述(依姓氏筆畫為序)

    1.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5年初版。
    2. 王明通:《中學國文教學法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
    3. 王更生:《文心雕龍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68年5月增訂初版。
    4. 呂武志:《魏晉文論與文心雕龍》,臺北:樂學書局,2006年1月修定初版。
    5. 李辰冬:《文學欣賞的新途徑》,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7月出版。
    6.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出版:三民書局總經銷,1987年。
    7. 姚鼐輯,王文濡校註:《大字本評註古文辭類纂》,臺北:華正書局,63年7月台一版。
    8. 馬自毅注釋 高桂惠校閱:《新譯人間詞話》,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3月初版一刷
    9. 陳惠玲、連德榮、李玲撰,季旭昇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三)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初版。
    10. 程俊英、蔣見元譯注、劉仁清審閱:《詩經》,臺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初版。
    11.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初版。
    12. 游志誠:《周易之文學觀》,自印。1977。
    13.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臺北:桂冠, 2000年。
    14. 蔡宗陽:《修辭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初版。
    15. 賴師貴三等編輯:《春風煦學集》,黃慶萱教授七秩華誕受業論集。附錄 : 浙江平陽黃慶萱先生學行著述年表等2種》,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初版。
    16. 韓兆琦選注,司馬遷原著:《史記選注》,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17. 亨德著,傅東華譯:《文學概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6月,臺一版。
    18. 青木正兒:《中國文學槩說》,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

    四、其他相關期刊學報論文

    (一)易學相關期刊

    1. 朱伯崑:〈易學與中國傳統科技思維〉,《哲學雜誌》,第16期,頁5,1996年。
    2. 江弘毅:〈邵雍之易學思維〉,《中國語文》,第90期第1卷 ,2002年1月。
    3. 江弘毅:〈易含天文曆法考〉,《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第1卷 ,1998年7月。
    4. 江弘毅:〈易經與解惑〉,《中國語文》,第88卷2期(88:2= 524)總數第524期,頁32-38,2001年2月。
    5. 江弘毅:〈易經與命理〉,《中國語文》,第88卷3期(88:3= 525)總數第525期,頁30-35,2001年3月。
    6. 江弘毅:〈邵雍之易學思維簡介〉,《春風煦學集──黃慶萱教授七秩華誕受業論集》,臺北:里仁書局,頁31-50,2001年4月8日初版。
    7. 江弘遠:〈周易六十四卦「名」「象」「辭」新義〉,《中臺人文社會學報》,15卷1期,頁 1-39,2004年2月。
    8. 余永梁:〈易卦爻辭的時代及其作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頁29-46,1928年。後收入《古史辨》,第3冊,頁143-170。
    9. 林麗雯:〈《易‧蒙卦》在現代教育諮商上的意義〉,《孔孟月刊》,第26卷第4期(總第304期),頁7-11,1987年12月。
    10. 林忠軍:〈鄭玄易與兩漢易學思潮〉,《象數易學研究》,第3輯,2003年3月。
    11. 林政華:〈《周易》的文學之美〉,《孔孟月刊》,第30卷第5期(總第353期),頁18-26,1992年1月。
    12. 林文欽:〈《周易‧彖傳》論「時大矣哉」十二卦探義〉《孔孟月刊》,第28卷第9期(總第333期),頁19-26,1990年5月。
    13. 屈萬里:〈周易卦爻辭成於周武王時考〉,《書傭論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頁7-28,1984年。
    14. 姚榮松:〈林景伊先生的語言文字學〉,《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33-85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校暨國文學系創系60週年紀念」,臺灣師大國文系主辦,2006年4月8-9日。
    15. 胡自逢:〈群經通義〉,《瑞安林景伊教授八十冥誕紀念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頁77-204,1993年12月。
    16. 徐文珊:〈由世局講到《易經》,由《易經》講到孔子〉,《孔孟月刊》,第32卷第6期(總第378期),頁12-14,1994年2月。
    17. 徐芹庭:〈易經導讀〉,《中華易學》創刊號──第4期,1980年3-6月,共19頁。
    18. 徐芹庭:〈臺灣易學著作與易學家〉,《周易研究》,1993年第2期,總第16期,頁24-32。
    19. 孫劍秋:〈易經中的龍〉,《臺北師院語文集刊》第6期,頁39-54,2001年6月。
    20. 孫劍秋:〈書評:《邵子先天易哲學》〉,《哲學與文化》,第31期第10卷,2004年10月。
    21. 馬行誼:〈王弼《周易注》的詮釋策略與思想內涵〉,《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1期,頁57-82,2005年12月。
    22. 孫劍秋:〈易經中的龍〉,《臺北師院語文集刊》,第6卷,2001年6月。
    23. 孫劍秋:〈研讀「易經」的現代意義〉,《國文天地》,第19卷12期(=228),頁4-12,2004年5月。
    24. 孫勁松:〈《周易》的教育起源思想初探〉,《鵝湖月刊》,第31卷第1期總號第361期,頁41-46,2005年7月。
    25. 程南洲:〈從周易經傳試釋生生謂易之義〉,《孔孟月刊》,第34卷第1期(總第397期),頁1-5,1995年9月。
    26. 黃雅歆:〈《易》經傳之吉凶思想──以卦爻辭與彖、象、繫辭之討論為主〉,《輔大中研所學刊》,第4期,頁19-38,1995年3月。
    27. 黃沛榮:〈論易傳中的中正應〉,《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1978年10月。
    28. 黃沛榮:〈周易卦序探微〉,《臺大中文學報》創刊號,1985年11月。
    29. 黃沛榮:〈重論孔子與易經之關係〉,《孔孟月刊》,廿四卷三期,1985年11月。
    30. 黃沛榮:〈近十年來海峽兩岸易學研究的比較〉,《周易研究》,1989年第1期。
    31. 黃沛榮:〈論孔子與周易經傳之關係〉,《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1995年5月。
    32. 黃沛榮:〈周易說卦傳中之理、性、命,國際中國哲學會第六屆會議論文〉,《周易研究》,總第六期,1990年12月。
    33. 黃沛榮:〈論孔子與周易經傳之關係〉,《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1-41頁,1995年5月。
    34. 黃琪莉:〈帛書《周易》研究現況概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5卷4期,1995
    35. 黃忠天:〈周易與歷史哲學〉,《中國文化月刊》,第66期,頁72-90,1993年8月。
    36. 黃忠天:〈敦煌「周易王弼注」殘卷的學術背景與價值〉,《高雄工專學報》,第25期,頁455-470,1995年12月。
    37. 黃忠天:〈談卦爻辭中的動物及其象徵意義〉,《中華學苑》,第52期,頁75-95,1999年2月。
    38. 陳太羲:〈爻卦與數字觀〉,《中華易學》,創刊號,頁44-49,1980年3月。
    39. 張政烺:〈易辨──近幾年根據考古材料探討周易問題的綜述〉,《中國哲學》,第14輯,頁1-15,1988年。
    40. 劉瀚平:〈周易教育思想探微-從蒙卦看啟蒙教育〉詳見《嘉義師院學報》,卷8,頁273-286,1994年11月。
    41. 劉瀚平:〈歐陽修文學作品中的-易經思想〉詳見《古典文學》,卷14,頁233-247,1997年5月。
    42. 劉瀚平:〈易學在西方〉詳見《國文學誌》,卷2,頁89-103,1998年6月。
    43. 劉瀚平:〈宋易佛學關係考〉詳見《國文學誌》,卷3,頁103-115,1999年6月。
    44. 賴師貴三:〈《周易.同人卦》與火祭文化之聯想〉,第二屆易學與當代文明研討會,1997年10月,大陸西安交通大學。
    45. 賴師貴三:〈符號與思維──由《周易》卦象反思文字意義的詮釋深度〉,第九屆中國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頁169-180,1998年3月,臺灣師範大學。
    46. 賴師貴三:〈許慎《說文解字》易理蠡探〉,《周易.左傳》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一屆中國經學學術研討會),頁1-19,1999年5月,臺灣大學。
    47. 賴師貴三〈許慎《說文解字》引《易》補釋與《易》理蠡探〉,《春風煦學集-黃慶萱教授七秩華誕受業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頁87-130,2001年4月8日初版。
    48. 賴師貴三:〈「周易」「命」觀初探〉,《國文學報》第30期,頁1-31,2001年6月。
    49. 賴師貴三:〈《周易‧文言傳》儒家思想析論〉,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頁1-18,2001年9月,臺北:孔廟明倫堂。
    50. 賴師貴三:《國文學報》,第30期,頁1-32,〈《周易》「命」觀初探〉。2001年。
    51. 賴師貴三:〈乾嘉學者《易經》研究的貢獻與檢討〉,「清代乾嘉學者治經貢獻」第二次學術研討會,頁1-23,2001年11月,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52.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1)孔子與「周易」關係的歷史說明〉,《孔孟月刊》40卷5期(=473),頁8-10,2002年1月。
    53.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2)「周易.乾.文言傳」「子曰」釋義〉,《孔孟月刊》40 卷6期(=474),頁6-10,2002年2月。
    54.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3)「周易.繫辭傳上」「子曰」詮釋及其現代意義〉,《孔孟月刊》40卷7期(=475),頁4-8,2002年3月。
    55.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4)「周易.繫辭傳下」「子曰」詮釋及其現代意義〉,《孔孟月刊》40卷8期(=476),頁16-19,2002年4月。
    56.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5)帛書「易傳.二參子問」「孔子曰」條理簡釋〉,《孔孟月刊》40卷9期(=477),頁3-8,2002年5月。
    57. 賴師貴三:〈《易傳》與先秦諸子「神」思較論〉,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頁1-21,2002年5月,臺北師範大學。
    58.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6)帛書「易傳」中「繫辭」、「易之義」、「要」、「繆和」與「昭力」綜合說明〉,《孔孟月刊》40卷10期(=478),頁6-8,2002年6月。
    59.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7)帛書「易傳.易之義」「子曰」條理簡釋〉,《孔孟月刊》40卷11期(=479),頁4-7,2002年7月。
    60.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8)帛書「易傳.要」「夫子曰」條理簡釋〉,《孔孟月刊》40卷12期(=480),頁4-6,2002年8月。
    61.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9)帛書「易傳.繆和」「先生」與「子曰」分節簡釋〉,《孔孟月刊》41卷1期(=481),頁7-11,2002年9月。
    62.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10)帛書「易傳.昭力」「子曰」、「先生曰」條理簡釋〉,《孔孟月刊》41卷2期(=482),頁4-7,2002年10月。
    63.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11)「周易.大象傳」「自然之道」與「人文之德」義理條釋〉,《孔孟月刊》41卷3期(=483),頁3-7,2002年11月。
    64. 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12)「周易.文言傳」道德義涵解析〉,《孔孟月刊》41卷4期(=484),頁4-10,2002年12月。
    65. 賴師貴三:〈周易大象傳的文化體系及其現代義涵〉,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論壇,頁1-13,2002年12月,香港:浸會大學。
    66. 賴師貴三:〈孟子的「易」教(1)--清儒焦循「孟子正義」與「易」學詮釋觀點的綜合說明〉,《孔孟月刊》41卷5期(=485),頁3-10,2003年1月。
    67. 賴師貴三:〈孟子的「易」教(2)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一〉,《孔孟月刊》41卷6期(=486),頁10-13,2003年2月。
    68. 賴師貴三:〈孟子的「易」教(3)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二〉,《孔孟月刊》41卷7期(=487),頁5-9,2003年3月。
    69. 賴師貴三:〈孟子的「易」教(4)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三〉,《孔孟月刊》41卷9期(=489),頁8-12,2003年5月。
    70. 賴師貴三:〈孟子的「易」教(5)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四〉,《孔孟月刊》41卷10期(=490),頁8-15,2003年6月。
    71. 賴師貴三:〈臺灣「易」學史考述初探〉,《國文學報》第33期,頁1-36,2003年6月。
    72. 賴師貴三:〈孟子的「易」教(6)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五〉,《孔孟月刊》41卷11期(=491),頁4-8,2003年7月。
    73. 賴師貴三:〈孟子的「易」教(5)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六〉,《孔孟月刊》41卷12期(=492),頁5-9,2003年8月。
    74. 賴師貴三:《國文學報》,第三十三期,頁1-36,〈「臺灣《易》學史」考述初探〉。2003年。
    75. 賴師貴三:〈論周易「二元對貞」的文化詮釋學〉,「人文研究與語文教育研討會」,頁1-12, 2003年9月,臺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
    76. 賴師貴三:〈周易在心理學上的知識運用〉,第十八屆國際易學大會,頁1-9,2004年11 月,新加坡:濠景飯店。
    77. 賴師貴三:〈說「易」在上古的形成、流傳與詮釋〉,「經典與文化的形成」第十四次讀書月會,頁1-16,2005年2月,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78. 應裕康:〈「易經」謙卦對於現代社會的啟示〉,《故宮學術季刊》,17卷第2期,1999年12月。
    79. 戴璉璋:〈《易傳》關於天人之際的論述〉,《鵝湖月刊》,第15卷第8期總號176期,頁12-24,。1990年2月。
    80. 戴璉璋:〈王弼易學中的玄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期,頁199-240,1991年3月。
    81. 顏智英:〈《周易‧乾卦》中的憂患意識─兼述《論語》〉,《孔孟月刊》,第29卷第12期,(總第348期),頁12-18,1991年8月。

    (二)其他相關期刊

    1. 王 賢:〈那顆燦爛在修辭夜空的天津四──令人讚嘆的比喻〉,《國文天地》,第137期,1996年10月。
    2. 仇小屏:〈論博喻中的「喻解」〉,《中國語文》,94卷第6期,2004年6月。
    3. 吳秀餘:〈譬喻與比擬在國文美感教學上的展開〉,《國文天地》,27期,1987年8月。
    4. 蔡宗陽:〈從比較法談修辭教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33期,1995年10月。

    五、學位論文

    (一)博士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為序)

    1. 王宏仁:《張惠言易學研究》,2001。
    2. 王新華:《周易繫辭傳疏證》,1991。
    3. 尹任圭:《易經之「生生」思想研究》,1993。
    4. 朴正根:《易經之人生哲學研究》,1987。
    5. 江弘毅:《宋易大衍學研究》,1991。
    6. 金民那:《文學的心靈及其藝術的表現──《文心雕龍》的美學》,1992。
    7. 金周昌:《王弼玄學》,1989。
    8. 金學權:《易經之天人關係研究》,1990。
    9. 金尚燮:《朱熹以理學詮釋易學之研究》,1992。
    10. 周甘逢:《周易教育思想研究》,1995。
    11. 林志孟:《俞琰易學思想研究》,1995。
    12.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1996。
    13. 南基守:《韓柳散文之比較研究》,1994。
    14. 胡自逢:《周易鄭氏學》,1966。
    15. 徐芹庭:《漢易闡微》,1973。
    16. 許琇禎:《沈雁冰(茅盾)及其文學研究》,1995。
    17. 范宜如:《地域文學的形成──明代中期吳中文壇研究》,2001。
    18. 莊耀郎:《王弼玄學》,1991。
    19. 黃成權:《易學倫理思想研究》,1983。
    20. 張貞海:《宋前神話小說中龍的研究》,1992。
    21. 張銀樹:《易傳哲學思想析論》,1995。
    22. 劉慧珍:《漢代易象研究》,1997。
    23. 劉遠智:《易數研究》,1987。
    24. 劉翰平:《宋象數易學研究》,1988。
    25. 趙中偉:《周易「變」的思想研究》,1994。
    26. 潘麗珠:《「元曲選」百種雜劇情節結構分析》,1992。
    27. 賴貴三師:《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1994。

    (二)碩士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為序)

    1. 千炳敦:《易傳之天人合德》,1989
    2. 王明通:《中學國文教學法之研究》,1976。
    3. 尹任圭:《周易吉凶思想的研究》,1990
    4. 王汝華:《熊十力易學思想之研究》,1991。
    5. 江弘遠:《惠棟易例研究》,1988。
    6. 江婉玲:《易緯釋易考》,1991。
    7. 朱介國:《易卦六爻指例》,1985。
    8. 金周昌:《中庸的易經思想》,1983
    9. 金良美:《陸機研究》,1992。
    10. 金姬成:《方望溪古文理論及其實踐》,1993。
    11. 李志勇:《易經的中道思想研究》,1984
    12. 李相碩:《易經傳憂患意識之研究》,1992。
    13. 林怡宏:《獨抒性靈的生命對話─袁宏道文學理論及其實踐》,2001。
    14. 林金泉:《周秦陰陽五行家思想研究》,1982。
    15. 林麗雯:《李光史事易研究》,1995。
    16. 南基守:《易經卦象初探》,1986。
    17. 陳潤齡:《國文預習教學研究》,1981。
    18. 陳秉貞:《余秋雨散文研究》,2001。
    19. 陳明彪:《王龍溪易學研究》,2001。
    20. 許維萍:《歷代論辨太極圖之研究》,1995。
    21. 黃培青:《歲寒堂詩話研究》,2001。
    22. 黃忠天:《楊萬里易學之研究》,1988。
    23. 張貞海:《周易文學性質之探索》,1988。
    24. 張朝南:《周易本義與朱子語類易論比較》,1993。
    25. 楊陽光:《易經憂患意識研究》,1986。
    26. 楊育菁:《周易之「對立、統一」觀之探究》2001。
    27. 裴勝煥:《現代漢語虛詞、輕聲「的」的研究》,1989。
    28. 廖文麗:《古典小說虛實論研究──以《三國演義》為例》,1995。
    29. 廖伯娥:《馬王堆帛書〈易之義〉校釋與思想研究》,2000。
    30. 蔡榮昌:《作文教學探究》,1979。
    31. 歐天發:《國文欣賞教學法試探》,1977。
    32. 賴貴三師:《項安世《周易玩辭》研究》,1990。
    33. 謝綉治:《周易憂患九卦之研究》,1986。
    35. 戴妙全:《周易美學觀探微》,199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