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智華
論文名稱: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之研究~以台北市某特教學校為例
指導教授: 葉國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工作倦怠
英文關鍵詞: work stress, stress coping, job burnou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6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採問卷調查,探討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之關係,以台北市某特教學校教師為對象,有效樣本為100人,回收率95%。應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複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1. 教師的整體工作壓力為中等程度以上,以社會支持與工作負荷的壓力較大。
    2. 教師在面對壓力時,主要因應方式為解決問題,其次依序為屈服問題及休閒活動、,最少使用的是情緒調適或逃避問題。
    3. 教師的整體工作倦怠感中等程度以下,依序為低個人成就、情緒耗竭及無人性化。
    4. 教師背景因素中,女性教師在社會支持的壓力大於男性;年齡上以40歲以上者的工作壓力較小;教育程度上,碩士者的壓力大於學士者;任教年資以16年以上者的壓力較小;特教年資以11年以上者的壓力較小;教師兼導師在工負荷上的壓力感大於教師兼行政及巡迴教師;任教階段別中,以國中部教師的工作壓力較大;任教理由為所學相符者的壓力大於興趣理想者;0個子女數的教師在學生問題的壓力大於2個子女數以上的教師。
    5. 專業知能、學生問題、工作負荷、社會支持及整體工作壓力與屈服問題呈現正相關;整體工作壓力與逃避問題呈現正相關。
    6. 屈服問題與情緒耗竭、無人性化、低個人成就、整體工作倦怠呈現正相關。
    7. 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整體間呈現正相關。
    8. 工作壓力與屈服問題對工作倦怠有預測力。

    In this paper, questionnaire surveys on th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teachers work pressure, the pressure in response to the wa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rnout and work to Taipei in a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teachers targeted, effective sample of 100 people, 95 percent recovery rate. Application of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eachers work as a whole more than moderate pressure to the workload of social support and greater pressure.
    2. Teachers in the face of pressure, the main way in response to solve the problem, followed by yield and leisure activities, at least, is the use of emotion regulation, or of evading the problem.
    3. Teacher burnout overall level below the middle, then lower the individual achievement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inhuman.
    4. Teacher background factors, the pressure on women than men; age above 40 years of age to work less stressful; education degree, master's degree are greater than the pressure; teaching years to 16 years less than the pressure; years of special education to 11 years less than the pressure; teachers and mentors in the work load is greater than the pressure on the sense of teachers and peripatetic teachers and Chief Executive; to teach in other stages to the work of teachers in central pressure; to teach the reasons for the The school is greater than the pressure in line with those persons interested in the ideal; 0 number of children the issue of teachers in students the pressure is greater tha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for more than two teachers.
    5.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student problems, workload, social support and the overall issue of work pressure and yiel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avoid the whole issue of work pressure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6. Yield problems and emotional exhaustion, inhuman, and low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on the whole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urnout.
    7. Teacher stress and job burnout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verall.
    8. Yield stress and burnout issues have predictive power.

    目錄 書名頁 ……………………………………………………………… i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 ii 授權書 ……………………………………………………………… iii 中文摘要 …………………………………………………………… iv 英文摘要 …………………………………………………………… vi 目錄 ………………………………………………………………… viii 表目錄 ……………………………………………………………… x 圖目錄 ……………………………………………………………… x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4 第六節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教師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 26 第四節 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的關係探討……………………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步驟…………………………………………………… 4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4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教師背景資料分析…………………………………………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的現況… 53 第三節 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研究對象工作壓力的關係…………… 69 第四節 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之相關……… 87 第五節 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對工作倦怠之預測力……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95 參考文獻 …………………………………………………………… 101 附錄一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倦怠問卷-專家效度…113 附錄二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倦怠問卷-預試………123 附錄三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倦怠問卷-正式………129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素芸(1992)。國民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感之研究。教育研究,27,16-23。

    吳清山(1999)。推行「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行政配合之探究。教育研究資訊,7(1),14-21。

    吳政融(2001)。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俊容(2002)。國小特殊班教師與普通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其調適策略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宗立、林保豐(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教學報,15:193-229。

    吳素月(2005)。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倦怠相關性之研究-以台東縣特殊教育教師為例。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明宗(2000)。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彥君(2001)。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榮妹(2004)。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沈儀芳(2004)。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周立勳(1986)。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幸台(1986)。國中輔導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9,205-238。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秀靜(1998)。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政蓉(2003)。國中健康與體育教師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壓力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雅薰(2004)。中等學校已婚女教師工作壓力、家務壓力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堯仁(2007)。桃園縣國中教師知覺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邱憲義(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邱從益(2004)。談教師工作壓力。菁莪季刊,16(4):35-48。

    邱瓊平(2006)。老師很blue~壓力指數高達71.6% 逾六成擔心調職調校。,中國時報,第十七版,民95年9月26日 。

    康純怡、林文郎(2001)。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國立台灣體育學報,9:277-289。

    紀翠玲(2002)。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曉春 (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上),思與言,第21卷第1期,頁66-79。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淑貞(2007)。台中市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教育部(2002)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台北:教育部。

    莊中興(2001)。高級職業學校特殊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莊蕙伊(2004)。台灣地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淑昀(2007)。台北市中等學校特教教師角色壓力、情緒智能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生玉(1990)。工作壓力與專業態度對教師工作心厭高低之區別功能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3,71-98。

    郭峰偉(2001)。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郭泰平(2001)。國民中學教師對教育改革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聖芳(1999)。台東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榮茂(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素惠(2003)。我國綜合高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瑞惠(2003)。私立高中教師工作觀、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單小琳(1988)。國中教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馮觀富(1992)。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馮意雄(2006)。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臺北縣兼職行政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義良(2001)。九年一貫課程下的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國教輔導,(41),2,6-9。

    黃宏建(2002)。台中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國銘(2003)。國民中學教師對教育改革所知覺的壓力及因應行為對其專業態度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淑麗(2003)。國民中學學校氣氛、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葉在庭(2001)。負向情緒調適量表與職業倦怠關係之初探。測驗與輔導,165,3477-3479。

    詹三源(2001)。28%中小學教師鬱卒,聯合報,民90年5月29日。取自:http://192.192.148.27/news/2001/05/29/2001-0529ud01.html

    詹美春(2002)。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廖光榮(2002)。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本勝(2003)。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教育態度與專業倦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劉淑慧(1987)。助人工作者職業倦怠量表之編製與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蔡孟珍(200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工作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璧煌(1989)。國民中小學教師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75-114。

    蔡榮貴(1993)。中小學教師制握信念工作壓力、角色衝突、角色迷惘、學校氣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台北:工學出版社印行。

    蔡金田(1998)。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關係。教育研究資訊,116(6),69-87。

    蔡純姿(1998)。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教育改革之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蕭國倉(2003)。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濮世緯(1997)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控制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驪潔(2007)。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及工作倦怠之研究-以三鶯地區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顏耀南(2002)。教師職業倦怠相關變項之後設分析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蘇伊文(1993)。教師職業倦怠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研究期刊,1,105-120。

    蘇素美(1995)。美國教師的「職業倦怠」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135-147。

    蘇國興(2003)。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英文部分
    Abel, M. H., & Sewell, J.(1999). Stress and burnout in rural and urban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5(92), 287-293.

    Antoniou, A, S., Polychroni, F., & Walters, B.(2000). Sources of stress and professional burnout of teachers of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Greece. International Special Education Congress 2000.

    Blasé, J. J.(1982).A social-psychological grounded theory of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8(4),93-113.

    Cared, R. J.(1984).Burnout among directors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Connecticu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5(12),June,1985,3490A.

    Cherniss, C.(1980). Professional Burnout in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 N.Y.:Praeger.

    Daane, C. J., Berine, S. M., & Latham, D.(2000). Administrators’and teachers ? conceptions of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of inclusion in the elementary grades. Education, 121(2), 331-338.

    Dunham, J.(1981). Disruptive pupils and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 Research,23(3),June, 205-213.

    Edmonson,Stacey L.& Thompson,David P.(2001).The “Role” of Burnout among Special Educato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rnout and Role Tensions. U. S. Texas, 200104. Retrieved September 08,2002, from ProQuest—Education Complete database.

    Folkman, S.(1984).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s and coping processes :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839-852.

    Freudenberger, H. J.(1974).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0, 159-165.

    Gmelch, W. H.(1982).What stresses school administrator and how they cop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18760)

    Gmelch, W. H.(1988)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ve stress: Cause, reactions, response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26(2), 134-140.

    Jusitice, B.(1988). Stress, coping and health outcomes. In M. L. Russel(ED). Stress Management for Chronic Disease.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Kyriacou, C.(1978).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Educational Research, 29(2), 146-152.

    Kyriacou, C.(2001). Teacher stress: Directions for future.

    Kyriacou, C., & Sutcliffe, J.(1978). Teacher stress and psychoneurotic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 Psychology, 55, 61-64.

    Kyriacou, C., & Sutcliffe, J.(1978).Model of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 Studies, 4, 1-6.

    Lazarus, R. S.(1966).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coping process. New York : McGraw-Hill.

    Lazarus, R. S.(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 New York :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Lazarus, R. S., & Folkman, S.(1984).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 Springer.

    Maslach, C., & Jackson, S. E.(1981).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 2, 99-133.

    Maslach, C., & Leiter, M. P.(1997).The Truth About Burnout.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Moracco, J. C., & McFadden, H.(1982). The Conu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ence Journal, May, 549-552. Educational Review, 53(1), 26- 35.

    Pearlin, L. I., & Schooler, C.(1978). The structure of cop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 2-21.

    Pithers, R, T., (1995).Teacher stress research : Problems and progres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5, 387-392.

    Potter, B. A.(1985).Beating Job Burnout: How to Transform Work Pressure into Productivity. Berkeley: Ronin.

    Selye, H.(1979). The stress concept and some of its im-plication . In V. Hamilton & D. M. Wartubon (eds). Human Stress and Cognition: An Im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Troman, G.(2000).Teacher Stress in the Low-Trust Societ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1(3), 331-354.

    Weiskopf, P.(1980).Burnout among teachers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Exceptional Children, 47, 18-2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