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文貞
論文名稱: 社區母語保存之調查研究-以東勢大埔腔客語為例
指導教授: 謝建成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4
中文關鍵詞: 母語客家話語言保存
英文關鍵詞: Mother language, Hakka, language maintena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7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藉由地方文史工作者的角度來加以探究母語保存的相關議題,以他們的親身工作經驗來更加瞭解東勢大埔客家語言傳承與發展真實現況,並以文化工作的觀點來看客家問題、提出相關的工作經驗及保存的機制來發展適當的語言保存策略。本研究主要是探究問題的癥結及釐清問題本源,讓這雖為少數人所使用的特殊社區語言的保存與其文化的推動得以受到重視。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東勢大埔腔客語的保存推動工作存在的困難點,包括從家庭結構上的瓦解與家庭成員福佬化影響下所造成的族群認同薄弱;母語教育教學心態及機關首長認同不足所造成的客語教育斷層;有無文化工作者有志一同集結社團發展大埔客家文化及地方首長相關推動政策的支持是社區母語保存工作成敗的關鍵。
    二、東勢大埔腔客語的保存機制上因有語言主要使用地區的文化工作者與文化認同的地方首長的經營下,在文化工作的成果包括了豐富的語料;推動多元發展的語言文化活動;建立公部門與私部門合作保存的經營典範。
    三、東勢大埔腔客語保存工作除了集結民間的力量,尚需透過政治力確立母語的法定地位,才能讓語言推展工作有所憑據。因此,本研究認為政府該提出明確支持母語復甦的國家語言政策;學校教育體制需要完善的母語教學策略;並加強地方首長與學校首長對於當地特有的文化認同。

    This study was through the local cultural workers to explore the issues related to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mother tongue, and their work experience in person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ongshih Hakka language transmissio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strategies to preserve the languag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and clarify the question of origin so that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preserve the special community of language and promote their culture to be taken seriously.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I.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Dongshih Hakka preservation is including the collapse of 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weak ethnic identity of family members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Hoklolization, the teachers’psychology of the mother-tongue teaching and the lack of the school principals’ identity caused the education gap of Hakka language. The assembly of the cultural workers and local leaders’ related policies are the key to success for the community preservation of mother tongue.

    2. The mechanism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Dongshih Hakka language is including a rich corpus,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activities, and the model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sector-private sector collaboration.

    3. Dongshih Hakka language preservation has an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language promo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made clear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dress the national recovery policy of the mother tongue, the educational system, schools need to improve the mother-tongu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strengthen the local leaders and school heads for the local unique cultural identit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五節 解釋名詞………………………………………………….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與語言相關的多元文化主義理論及實踐……………10 第二節 世界各國母語振興經驗 ………………………………18 第三節 台灣語言生態與客語的相關研究文獻………………32 第四節 東勢大埔腔客語推展相關資料及研究………………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56 第二節 研究架構 …………………………………………………6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3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式………………………………………….…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東勢大埔腔客語保存與傳承的現況...…………………67 第二節 大埔腔客語保存機制與策略需求…………………..…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4 第二節 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

    中文部分:
    羅肇錦(1994)。台灣客家話的現況與走向。載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客家雜誌社承辦之「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度全國文藝季系列活動—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1-19),台北。
    鍾肇政(1991)。我們不是隱藏人,中國時報1991 年3 月15 日。
    李喬(1998)。台灣人的醜陋面。台北:前衛。
    湯昌文(2003)。客家母語教學中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古國順(2000)。國小教師母語科教學研習教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未出版。
    張琦琪(2000)。推動原住民社區本位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羅肇錦(2001):〈客家的語言-台灣客家話的本質與變異〉,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雅雯(2001)。《兒童母語教學活動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客語教學為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文芳(1995)。〈客語教學的現況與展望〉。臺灣客家語論文集,曹逢甫、蔡美慧編。臺北:文鶴。
    陳紹潔(2004)。語言教學現況之研究-以台北縣雙和區國小閩南語教學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忠增(1998)。永靖鄉「鄉土活動教材」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施炳華(1998)。母語教學的基本認識。教師之友,39(3),1-6。
    鍾吉雄(1999)。母語教學的困境及改進之道。師友,387,84-87。
    施正鋒(2002)。〈客家族群與國家-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
    陳運棟(1989)〈客家人〉。台北: 東門。
    行政院客委會(2004a)。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九十三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行政院客委會(2004b)。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7月31日。網址: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6918&CtNode=518&mp=298&ps=
    林火旺(1998),〈公民身份:認同與差異〉,載於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台北:中研院社科所。
    蕭高彥(1998)。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論。載於蕭高彥、蘇文流主編,政治思想論文集──多元主義(頁487-509)。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洪泉湖(2005)。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五南。
    施正峰(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丘才廉(1994)《加拿大語言權之探討》。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3月20日。網址: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71/127160m.pdf
    黃政傑(2000)。臺灣教育改革的政策方向。教育政策論壇,3(1),26-53。
    陳東園(1998)。多元社會中有關母語教育政策的析論─以臺灣原住民的語言為例。空大人文學報,7,311-328。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文思蘋(2005)。多語言教室中學校、家庭與社區之共生關係研究。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維邦(2002)。〈瑞士的語言政策與實踐〉發表於「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9月26-27日。
    李憲榮(2002)。〈加拿大的英法雙語政策〉發表於「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9月26-27日。
    廖立文(2002)。〈比利時語族文化共同體與行政自治區之演變與現況〉
    胡慶山(2002)。〈日本語言政策的考察與展望—兼論國際條約或權利宣言中的語言權與對台灣的啟示〉發表於「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9月26-27日。
    施正鋒、張學謙。2003。《語言政策及制訂『語言公平法』》。台北:前衛出版社。
    蔡芬芳(2002)《比利時語言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鄭弘堯(2002)〈語言權的立法—北歐沙米人的經驗〉發表於「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9月26-27日。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社。
    范盛保(2007)。〈澳洲與南太平洋-台灣能做及應做什麼?〉《臺灣國際研究季刊》3卷3期,17-39。
    紐西蘭外交暨貿易部(1995)。《紐西蘭概況》。紐西蘭外交暨貿易部。
    黃麗容(1999)。《紐西蘭毛利語教育之研究﹕以小學『完全浸滲式』毛利語教學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學謙(2002)〈Aotearoa/紐西蘭的語言規劃〉。《刊於施正鋒(編)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前衛出版社。151-197。
    黃宣範(1999)。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新版二刷)。台北市:文鶴。
    歐淑玲(2004)。多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某社區國小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前龍(2000)。變遷的國家認同與「鄉土語言」課程規劃所面臨的挑戰。論文發表於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一日至三日,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主辦之第四屆教育社會學論壇—「多元文化、身分認同與教育」學術研討會(頁127—151)。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周蔚(譯)(2001)。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出版。大衛.克里斯托。
    施正鋒(2002)。《台灣民主鞏固的擘劃──政權輪替與制度改革》。台北︰前衛。
    湯廷池(1981)。《語言學與語文教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4月版。
    陳美如(1998)。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圖書。
    洪惟仁(2002)。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載於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頁501-538)。台北市:前衛。
    黃雅榆(2002)。客家人對客語及客語教學的態度---以臺灣四個地區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未出版。
    陳香如(2005)。《多元文化主義實踐的考察:臺灣本土化潮流下客家運動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東秋(2003b)。二十一世紀族語教學的省思,原住民教育季刊。59-74頁
    曹逢甫(1997)。《族群語言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台北:文鶴出版。
    洪惟仁(1997)。〈1997台灣公共場所使用語言調查〉,董忠司編《台灣語言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29-45,新竹‧全民書局。
    盧慧真(1996)。《屏東縣泰武鄉排灣族母語流失之調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范明龍(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
    段淑琴(2007)。《探討客家籍學生家長對客語與客語教學的態度-以新竹縣北埔鄉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學謙(2001a)。回歸家庭、社區的母語世代傳承:論學校教育的限制及其超越。
    九十年度原住民族教育學術論文發表研討會,原住民委員會。
    張學謙(2002a)。結合社區與學校的母語統整教學。《第四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4.27-28 國立中山大學。頁203-222。
    劉還月(1999)。《台灣客家風土誌,》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
    江敏華(1998)。《台中縣東勢客語音韻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俊龍(2003)。《兩岸大埔客家話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高雄:復文圖書。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高敬文(1989)。我國國小學童測量概念發展之研究。初等教育研究,頁183-219。
    土牛客家文化館:hakka.shihkang.gov.tw
    匠寮記憶數位博物館:http://tchcc.gov.tw/JiangLiao2/index.asp
    台大客家社:http://club.ntu.edu.tw/~club20433/tungshih/g4/main.htm
    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http://land.ihakka.net/groups/group01.aspx?stationID=1327
    台中縣客家文化協會:http://www.hakka.gov.tw/ct.asp?cuItem=11916&mp=102

    西文部分
    Ferdinand Tonnies(1887)Community and Society, Harper & Row, New York.
    Fettes, M.(1999) Indigenous education and the ecology of community. In S. May (ed), Indigenous community-based education(pp.20-42).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Romain, S. 1989. Bilingual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arekh, Bhikhu. 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Press.
    Gutmann, Amy. 1994. “Introduction,” in Amy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pp. 3-24.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ill Kymlicka(1995)The Rights of Minority Cultur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99-100.
    Hurst Hannum(2002)Autonomy, Sovereign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 Accommodation of Conflicting Rights. Scholarly Book Services Inc; Revised edition edition
    Skutnabb–Kangas, T.(2003). Linguistic Genocide in Education-or Worldwide Diversity and Human Rights ?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Clayton J. B.(2003).One Classroom, Many World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ross-cultural classroom. Portsmouth: Heinemann.pp.160-171.
    Garcia O. (1997).New York’s multilingualism:World languages and their role in a U.S. city.In Garcia O.& Fishman J.A.(eds).The multilingual Apple---languages in New York City.(p.3-50).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 Co.
    Valdés,Guadalupe.(2003) .Multilingualism. [on line]. Retrieved February 12, 2003,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lsadc.org/web2/multiling.htm
    Fishman J.A. (1997).Do ethnics have culture?And what’s so special about New York anyway?In Garcia O.& Fishman J.A.(eds).The multilingual Apple---languages in New York City.(p.341-353).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 Co.
    Bennett, C. I.(1990).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 Allyn & Bacon.
    Crow,R.(1997)Guest editorial in Iatiku4.p.3-4.
    Paulston, Christina Bratt. 1994. Linguistic Minorities in Multilingual Setting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Konig, Matthias. 1999. “Cultural Diversity and Language Policy.”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 51, No. 161. (EBSCOhost)
    Annamalai(2002). “Language Policy for Multilingual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n Language Policies, Barcelona, 16-20 April. [on line]. Retrieved February 12, 2003,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linguapax.org/congres/plenaries/annamali.html
    Laponce, J. A. 1987. Languages and Their Territorie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Gifreu, J. 1996. “Lingustic Order and Spaces of the Communication in Post Maastricht Europ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8, pp. 127-39.
    Te Puni Kokiri/ Ministry of Maori Development, 1999. Matatupu--Maori Language Policies and Plans: Guidelines to Assist Public Service Departments. Aotearoa New Zealand.
    Kirkness, V. and S. Bowman. 1992. First Nations and Schools: Triumphs and Struggles. Toronto: Canadian Education Association.
    Cummins, Jim and Marcel Danesi, Heritage Languages (Toronto: Garamond, 1990).
    Stacey-Diablo, Carol Karakwas, “Aboriginal Language Rights in the 1990’s,” in Human Rights in Canada: Into the 1990’s and Beyond, ed. Ryszard I. Cholesinski (Ottawa: Human Rights Research and Education Centre, U. of Ottawa, 1990).
    MacMillan, C. Michael. The Practice of Language Rights in Canada (Toronto: U. of Toronto press, 1998).
    Smolicz, J.J., Nical, I. and Secombe, M. J. Assimilation or Pluralism? Changing Policies for Minority Languages Education in Australia and the Philippine. (paper presented in the World Congress on Language Policies, Barcelona, 16-20 April 2002)
    Wuethrich, Bernice. May 19, 2000. "Learning the World's Language before They Vanish". Science 288(5469).
    (Anderson and Masami,2001:52-53) Fred Anderson and Masami Iwasaki-Goodman, Language and Culture Revitalization in a Hokkaido Ainu Community, Mary Goebel Noguchi and Sandre Fotos eds. 2001, Studies in Japanese Bilingualism, Great Britan
    Davis, Kathryn A. 1999. “The Sociopolitical Dynamics of Indigenous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oss: A Framework for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In Thom Huebner and Kathryn A. Davis (eds.) Sociopolitical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in the US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67-97.
    Hinton, L. 1999. “Teaching Endangered Languages”. In Bernard Spolsky (ed.)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Elsevier Science Ltd.
    Macnamara, J.(1973).The bilingual´s linguistic performance. Journa of Socia Issues,
    23:54-69.
    Fishman, J. (1991). What is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RLS) and how can itsucceed?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1, 5-36.
    Wolcott, H. F.(1984)﹒The man in the principal´s office: An ethnography.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