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鈺彩
論文名稱: 何炳松的史學理論體系與教學實踐
指導教授: 朱鴻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5
中文關鍵詞: 何炳松史學外國史教科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2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史學研究法和比較分析法進行分析。先以史學研究法分析何炳松的著作和論文,以了解他的經歷、史學理論和歷史教育思想,並想了解他對我國「歷史課程標準」的指導。再以比較分析法來分析何炳松的《復興初級中學外國史》和其他版本的《外國史》教科書,以了解何炳松的史學和教育思想在外國史教學現場的實踐情形。本文與前人的不同點在於不強調何炳松的史學理論並非自創,而著重分析他對我國「歷史課程標準」的影響和他的《復興初級中學外國史》教科書。他將史學觀點應用於教材的嘗試,更能凸顯他在我國外國史教學的貢獻。
      章節編排上,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和目的、研究回顧、範圍和限制、方法和架構。第二章何炳松的生平與時代背景,分析他的經歷與所處環境。第三章何炳松的史學理論與我國「歷史課程標準」的演變,分析他的史學思想,以及他對編訂我國「歷史課程標準」的影響。第四章何炳松《外國史》與他版《外國史》之比較,比何炳松《外國史》和其他的《外國史》教材,以尋出何版教材的特色。第五章結論。
      本研究認為何炳松與編「歷史課程標準草案」,對建構我國初級中學的歷史教育,發揮不少影響。此外,他的教材特色有以下八點:
      一、重視教材來源,是我國外國史教科書編輯之先。
      二、重視「先史時代」,展現了魯濱遜新史學引用社會科學的作用。
      三、注意黃白勢力消長,強調亞洲黃族尊嚴,不盲附「尊歐抑亞」的風氣。
      四、注意史事的演化關係,呼應他的歷史演化概念。
      五、增添中古亞洲文明的教材,是實施正式「歷史課程標準」後的創舉。
      六、融入多學科知識,跳脫蘭克學派的政治史,並實踐了魯濱遜新史學善用「歷史的新同盟軍」的概念。
      七、提供大量生動圖片,達到「書圖相符」的水準,是實施正式「歷史課程標準」後的成功典範。
      八、文字簡潔順暢,沒有過多情緒或道德批判的用語。
      目前全球化、多元化的潮流下,我們的外國史教科書也應順應潮流,提供更貼切目前世界的現況。而何炳松教材的三大嘗試,一、嘗試跳脫「尊歐抑亞」的心態,增加中古亞洲教材。二、嘗試建構一個民族的整體史和文化史,以及強化亞洲和歐洲民族往來的敘述,欲意塑造一種文化交流的動態歷史。三、嘗試建構世界史或稱全球史的創舉。以上的嘗試,值得做為目前新編外國史教材的參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回顧………………………………………………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安排…………………………………23 第二章 何炳松的生平與時代背景 ……………………………25 第一節 何炳松的家世與經歷…………………………………25 第二節 何炳松所處時代………………………………………37 第三章 何炳松的史學理論與我國「歷史課程標準」的演變…55 第一節 何炳松的史學理論……………………………………55 第二節 我國「歷史課程標準」的演變………………………81 第四章 何炳松《外國史》與他版《外國史》之比較…………98 第一節 教科書體裁與歷史分期之分析………………………98 第二節  教科書引論與本文之分析 …………………………105 第三節 教科書課文輔助系統之分析 ………………………129 第五章 結論 ……………………………………………………146 徵引書目 …………………………………………………………161 附錄 ……………………………………………………………169

    一、何炳松個人相關著作
    Henry Johnson(約翰生)著,何炳松譯,《歷史教學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初版。
    J. H. Robinson(魯濱遜)著,何炳松譯,《新史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
    James T. Shotwell(紹特韋爾)著,何炳松、郭斌佳譯,《西洋史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
    司琦編,《何炳松校長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何炳松著,《歷史研究法》,商務印書館,1930年初版。直接引用自《何炳松文集》1~5卷,上海:商務印書館,1990年。
    何炳松著,《通史新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臺2版。
    何炳松著,《近世歐洲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年初版。
    何炳松著,《初中外國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何炳松,〈浙江省小學教育之現狀及其罪人〉,《教育雜誌》第16卷第9期,1924年。
    何炳松著,〈東三省的國際關係〉,王雲五、李聖五編東方文庫續編《東北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劉寅生、房鑫亮編,《何炳松文集》1~5卷,上海:商務印書館,1997年。

    二、歷來對何炳松的研究
    李美慧,《何炳松的史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唐景,《何炳松歷史學說研究》,貴州:貴州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天明,《何炳松歷史教育思想研究》,杭州:浙江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房鑫亮,《忠信篤敬-何炳松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劉靜白,《何炳松歷史學批判》,上海:辛墾書店,1933年。
    王晴佳,〈胡適與何炳松之比較〉,《史學理論研究》1996年第2期。
    朱發建、張晶萍,〈論何炳松在通史理論上的創新〉,《武陵學刊》1997年第2期。
    朱煜,〈論何炳松的歷史教育思想〉,《揚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何繼潤,〈淺論何炳松歷史教學的學科滲透思想〉,《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杜維運,〈何炳松傳〉,《歷史的兩個境界》,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邱樹森,〈何炳松史學研究二題〉,《暨南學報》2001年第5期。
    周文玖,〈兩種新史學:梁啟超與何炳松〉,《學術研究》2002年第12期。
    周明聖、張天明,〈清末中學世界史教育的特點〉,《教育評論》2009年第4期。
    金相成,〈何炳松對歷史教育的貢獻-兼論《初級中學歷史課程標準草案》〉,《課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4期。
    洪認清,〈評何炳松對西方史學理論和方法論的譯介〉,《史學史研究》2002年第2期。
    洪認清,〈何炳松史學思想的特色〉,《學術月刊》2002年第3期。
    韋慶媛,〈何炳松與歷史教科書〉,《歷史教學》1999年第12期。
    高石鋼,〈何炳松對中國史學近代所作的傑出貢獻〉,《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
    張天明、趙海紅,〈何炳松歷史教科書選材思想探析〉,《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第20卷第8期,2007年8月。
    盧紹稷〈記何炳松先生的史學〉,《東方雜誌》復刊第七卷第三期,。
    劉德美,〈何炳松與新史學的提倡〉,《教學與研究》第4期,1982年6月。
    劉馨,〈何炳松史學思想析論〉,《南開學報》2001年第2期。
    薛其林,〈試論何炳松的史學闡釋方法〉,《長沙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三、與史學理論、學界環境相關的論述
    方國璇,《抗戰期間古籍搶救與古書業:以鄭振鐸與書賈間相關活動為探討重點》,臺北:國立台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王晴佳,《西方著名史學家評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8年。
    田正平,《留學生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何兆武、陳啟能主編,《當代西方史學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李孝遷,《西方史學在中國的傳播》,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
    胡逢祥、張文建,《中國近代史學思潮與流派》,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1年。
    張廣智,《西方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梁啟超學術論叢》史學類(一),臺北:南嶽出版社,1978年。
    彭明輝,《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楊豫,《西洋史學史》,臺北:雲龍出版社,1988年。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
    劉俐娜,《由傳統走向現代:論中國史學的轉型》,北京:科會科學文獻,2006年。
    劉曾兆,《清末民初的商務印書館-以編譯所為中心之研究(1902-1932)》,載於潘美月、杜潔祥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初編,臺北:花木蘭文化,2005年12月。
    Harry和Barnes著,陳訓慈譯,〈史之過去與將來〉,《史地學報》第1卷第2期,1922年5月。
    Howard C. Hill著,陳訓慈譯,〈歷史之價值〉,《史地學報》第2卷第4期,1923年5月。
    Harry Elmer Barnes著,王庸譯〈社會學與史學之關係〉,《史地學報》第2卷第4期,1923年5月。
    王東,〈歷史主義與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史學〉,《史學理論研究》2001年第3期。
    余英時,〈史學、史家與時代〉,《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朱煜,〈中華教育改進社與歷史教育改革〉,《歷史教育》第11期,2007年12月。
    杜維運,〈梁著中國歷史研究法探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1本第2期,1980年,頁315-323。。
    杜維運,〈民國史學與西方史學〉,《憂患與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李孝遷,〈美國魯濱遜新史學派在中國的迴響〉(上),《東方論壇》2005年第6期。
    李孝遷,〈美國魯濱遜新史學派在中國的迴響〉(下),《東方論壇》2006年第1期。
    叔諒,〈中國之史學運動與地學運動〉,《史地學報》第1卷第3期,1923年3月。
    林麗月,〈張蔭麟史學理論評析〉,《師大歷史學報》第6期,1978年5月。
    周文玖,〈20世紀史家論歷史文學〉,《史學史研究》2002年第4期。
    胡適,〈研究國故的方法〉,《東方雜誌》第18卷第16號,1921年8月。
    柳翼謀講,黃錫康筆記,〈歷史之知識〉,《史地學報》第3卷第7期,1925年11月。
    侯云灝,〈二十世紀初“新史學”的產生及其演變〉,《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
    張玉法,〈二十世紀前半期中國留美學生的經歷與見聞〉,載於張啟雄編,《二十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論文選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張越,〈五四時期的中西史學交融〉,《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
    陳訓慈,〈組織中國史學會問題〉,《史地學報》第1卷第2期,1922年11月。
    陳訓慈,〈史學觀念之變遷及其趨勢〉,《史地學報》第1卷第1期,1921年11月。
    陳訓慈,〈歷史之社會價值〉,《史地學報》第1卷第2期,1922年4月。
    陳訓慈,〈史學蠡測〉,《史地學報》第3卷第1期-第3期,第5期,1924年6月-10月。
    梁啟超,〈研究文化史的幾個重要問題〉,《梁任公學術講演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梁啟超,〈新史學〉,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黃進興,〈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期,1997年。
    齊世榮,〈我國世界史學科的發展歷史及前景〉,《歷史研究》1994年第1期。
    董欣潔,〈傑弗里.巴勒克拉夫對全球史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第3期。
    衡如,〈新歷史之精神〉,《東方雜誌》第19卷第11號,1922年6月。
    繆鳯林,〈歷史與哲學〉,《史地學報》第1卷第1期,1921年11月。
    繆鳯林,〈研究歷史之方法〉,《史地學報》第1卷第2期,1922年4月。
    繆鳯林,〈歷史之意義與研究〉,《史地學報》第2卷第7期,1923年11月。

    四、與歷史教育相關的論述
    司埼編著,《中等教育》,臺北:三民書局,民國71年。
    朱采慧,《試論國中歷史教科書的圖表與圖示教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杜曉惠,《戰後初期臺灣初級中學的歷史教育(1945~1968)-以課程標準與教科書分析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林素瑜,《清末民初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研究(1902-1937)》,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周邦道主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1年。
    周妍希,《戰後我國(初)國中歷史教科書中世界史教材內容演變之研究(1945-200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夏子賢編,《中學歷史教學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1年。
    張之洞,《奏定學堂章程》,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0年。
    葉小兵、姬秉新、李稚勇等著,《歷史教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徐則陵,〈今夏中華教育改進社關於史地教育之提案及歷史教育組地埋教學組之會議記錄〉,《史地學報》第2卷第1期,1922年11月。
    〈初級中學歷史暫行課程標準〉,課程教材研究所編,《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匯編-歷史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932年初級中學歷史課程標準〉,課程教材研究所編,《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匯編-歷史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936年初級中學歷史課程標準〉,課程教材研究所編,《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匯編-歷史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940年修正初級中學歷史課程標準〉,課程教材研究所編,《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匯編-歷史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刑義田,〈世界史的性質〉,《西洋古代史參考資料》,1987年。
    林慈淑,〈「與歷史」與「歷史學」之間-九年一貫「人與時間」領域規劃的商榷〉,東吳歷史學報第7期,2001年3月。
    吳晗,〈中學歷史教育〉,《獨立評論》第8卷第115號,1934年。
    李春雷,〈留美生與民國時期的歷史教學-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例〉,《歷史教學》2006年第11期。
    何成剛,〈1923年《初級中學歷史課程綱要》論析〉,《歷史教學》2007年第12期。
    何成剛,〈民國時期歷史教科書「專題歷史知識體系」設計的探索與嘗試〉,《中學歷史教學》2006年第11期。
    林正珍,〈世界史理念的建構及其相關論述〉,《興大歷史學報》第9期,1999年。
    侯仁之,〈初中歷史教材設計舉例-製造一套活動的讀史掛圖〉,《大公報》第127本,1935年8月18日。
    徐則陵,〈史之一種解釋〉,《史地學報》第1卷第1期,1921年11月。
    徐則陵,〈近今史學之發展〉,《史地學報》第1卷第2期,1922年5月。
    徐則陵,〈學校設歷史一科應以何者為目的〉,《史地學報》第2卷第2期,1923年1月。
    徐世劻,〈我國歷史教育失敗底原因〉,《大公報》第124本,1935年1月11日。
    徐世劻,〈現行三種小學歷史教科書略評〉,《大公報》第125本,1935年4月5日。
    高亞偉,〈歷史教育的立場問題〉,《新天地》創刊號,1966年。
    張廣智,〈世界史重構的新潮流〉,《歷史教學問題》,1998年第3期。
    陳訓慈,〈初級中學歷史課程標準草案〉,《史學雜誌》第1卷第1期,南京中國史學會,1929年。
    陳東原,〈中學歷史課的教法與教材〉,《教育雜誌》第31卷第11號歷史教育特輯。
    梁園東,〈對中學歷史課程標準的一點提議〉,《教育雜誌》第26卷第1號,1935年。
    程其保,〈初級中學課程標準之討論〉,《教育雜誌》第23卷第9號,1932年。
    彭小甫,〈析論「奏定學堂章程」中有關外國文史教學的方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7期,1989年6月。
    舒習龍,〈清末民初歷史教科書編纂思想析論〉,《史學史研究》第27卷第2期,2006年4月。
    廖世承,〈三十五年來中國之中等教育〉,商務編譯館編,《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
    齊思和,〈論我國現今西洋史教學之失及改進應循之途徑〉,《大公報》第130本,1936年1月17日。
    馮翰文,〈中學生對於學科的偏向態度〉,《教育雜誌》第31卷第11期,1941年11月。
    勞榦,〈本國史教科書中的若干問題〉,《大陸雜誌史學叢書》第1輯第1冊,大陸雜誌社,1966年。
    楊寔,〈中學生史地成績低劣之根源〉,《大公報》第124本,1935年1月11日。
    楊實,〈關於中學史地教學之商榷三則〉,《大公報》第124本,1935年2月1日。
    瑜君,〈初中歷史教學問題〉,《大公報》第126本,1935年5月10日。
    葛啟揚,〈中學史地教育改革舉例〉,〈中學史地教育問題〉,《大公報》第124本,1935年1-2月。
    劉德美,〈談歷史教學外國史圖片之編選與運用〉,《歷史教育》第7期,2000年12月。
    劉冬梅,〈簡析美國對歷史思維能力的分解〉,《歷史教學》2009年第23期。
    顧詰剛,〈中學校本國史教科書編纂法的商榷〉,《教育雜誌》,第14卷第4號,1922年。
    聶崇岐,〈現在一部份高中畢業生的社會科學常識〉,《大公報》第127本,1935年8月18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