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貞延
論文名稱: 動態鏈結多重表徵環境下高職學生學習二次不等式的成效之研究
指導教授: 左台益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動態表徵二次不等式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6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數學學習需要透過外在表徵來建構與溝通抽象的數學概念。因此,要探索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可從其相對應的外在表徵運用策略進行結構性的分析。本研究之目的即為設計針對二次不等式的動態鏈結多重表徵學習環境,並探討在此環境下高職學生二次不等式之表徵整合能力。本研究依據數學本質結構與表徵系統兩個面向設計診斷性問卷與半結構式訪談,同時運用質化與量化兩種方法,分析70位高職二年級學生的解題表現與方式,探討學生對於二次不等式的表徵運用能力。研究結果顯示:
    在二次不等式的先備知識測驗中,兩組學生的答對率以及解題策略並無顯著差異。學生對於二次函數的圖形與數值存在自變數與應變數混淆的錯誤概念。對於二次函數表徵的運用能力則明顯受限於程序法則的影響,在不同表徵形式的轉移上,只熟習於代數式轉移至表列、表列轉移至圖形、代數透過表列轉移至圖形三種轉移程序。
    依據表徵理論設計整合二次不等式代數式、表列、圖形等多重表徵的二次不等式教學活動,將二次不等式分解為二次函數點集及其圖形、二次函數圖形與x軸交點、解二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之正定性四個單元。並依據動態幾何學習理論,建立動態鏈結多重表徵的學習環境,比較分別在動態鏈結環境與傳統講述環境中的兩組學生,其二次不等式表徵能力的差異性。結果顯示兩組學生在表徵整合能力的比較上,實驗組學生表現較佳,且與對照組的差異達到顯著水準。亦即在解二次不等式的表徵策略運用上,實驗組學生解題策略的表徵形式較為靈活,較能整合多重表徵來解題;對照組的學生解題策略則較為僵化,傾向於使用純代數操作來解題。量化的結果兩組學生的解題策略差異達到顯著水準。
    比較兩種解題表徵運用策略,以多重表徵策略解題者,答對率較高(98.6%),以純代數操作策略解題者,答對率較低(55.3%)。整體學生依二次不等式概念測驗得分分為高、中、低三組,三組學生解題策略具有顯著差異,得分愈高學生,愈傾向使用多重表徵策略解題。具備整合多重表徵能力的學生,解二次不等式的過程概念較為簡潔且完備;無法整合多重表徵的學生,解二次不等式的過程概念較複雜且不完備,並存在較多錯誤概念。
    透過動態鏈結多重表徵學習環境的設計,學習者可經由適當的類化,使心智中的基模產生重組,進而產生知識結構的增長與強化,影響其解題表徵策略。因此依據本文研究結果,建議在高職課程二次不等式單元可設計動態鏈結多重表徵環境設計教學活動,以增強學生多重表徵整合之能力。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二次不等式相關研究 13 第二節 數學概念的多重表徵 19 第三節 概念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及過程概念 24 第四節 動態幾何學習理論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6 第五節 研究限制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9 第一節 二次不等式表徵認知 49 第二節 學生對於二次函數表徵的認知之分析 56 第三節 動態鏈結多重表徵教學活動設計 72 第四節 學生對於二次不等式表徵整合能力之分析 80 第五章 結論 10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9 第二節 建議 113 附錄 附錄一 前導性研究二次不等式試題 117 附錄二 前測二次函數概念試題 124 附錄三 後測二次不等式試題 131 附錄四 二次不等式動態鏈結學習單 139 附錄五 二次不等式傳統講述學習單 148

    一、中文部份:
    左台益(2006) 動態心像與幾何學習之研究(2/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期中成果精簡報告。
    左台益、蔡志仁(2001)。高中生建構橢圓多重表徵之認知特性。科學教育學刊,第九卷第三期,281–297。
    左台益、蔡志仁(2001)。動態視窗之橢圓教學實驗。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6(1,2),21–42。
    吳季鴻(2001)。高雄地區高三學生一元二次不等式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吳鐵雄(1983)。電腦輔助教學之補救教學效果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6,61–70。
    李虎雄、陳昭地、黃登源、李政貴、林礽堂、儲啟政(編)(2004)。高級中學數學第一冊教師手冊。台中市:康熙圖書
    林保平(2008)。科技融入數學課程與教學的意涵及實例,科學教育月刊,第312期。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敬楷(2006)。中學生平行線概念認知結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張景惠(2008)。工職數學C版第三冊。台北市:啟芳出版社。
    張淑蘭(2006)。商職學生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錯誤概念及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正明(2003)。透過Excel輔助進行線型函數補救教學之研究––––以一個國二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冒海、黃文達、左台益、徐正梅(編)(2000)。國中數學第六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陳彥宇(2008)。綜合高中學生解一元二次不等式錯誤類型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聖雄 (2005)。高一學生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錯誤類型及其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霈頡、楊德清(2007)數學表徵應用在教學上的探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第四十期
    程崇海(2009)。工職數學C版第三冊。台北縣:龍騰文化
    黃光雄(2005):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哲男(2002)。於動態幾何環境下國中生動態心像建構與幾何推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瓊誼(2005)。平方根數位教材設計及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趙文龍(2008)。工職數學C版第三冊。台北縣:台科大圖書。

    二、英文部份:
    Ainsworth, S. E., & Van Labeke, N. (2004). Multiple forms of dynamic represent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4(3), 241–255.
    David Tall, Eddie Gray, Maselan Bin ali, Lillie Crowley, Phil DeMarois, Mercedes McGowen, Demetra Pitta, Marcia Pinto, Michael Thomas, Yudariah Yusof. (2001)Symbols and the Bifurcation between Procedural and Conceptual Thinking.
    Dubinsky, E.(1991)Reflective abstraction in advanced Mathematical Thinking. In D. Tall(ed.)Advanced Mathematical Thinking(pp95–126).
    Even, R. (1998). Factors involved in linking representations of function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17(1), 105–121.
    Even, T. (1990).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for teaching and the case of functio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1, 521–544.
    Hardy G. H., Littlewood J. E., and Polya G.(1952), Inequalitie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mes Hiebert (1986),Conceptual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The Case of Mathematics.pp.1~27
    Janvier, C. (1978)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mplex Cartesian graphs representing situ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experiment. Unpl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ttingham University.
    Janvier, C. (1987). Translation Process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Edited by Claude Janvier: Lawrence Erlbaum, Hillsdale, NJ. p 27–32.
    Kaput, J. J. (1989). Linking representations in the symbol systems of algebra. In Wagner, S. & Kieran, C. (Eds.), Research issues i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algebra, pp.167–194.
    Lesh, R., Post, T., & Behr, M. (1987). Representations and Translations among Representation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C. Janvier (Ed.),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pp.33–40.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Luciana Bazzini and Pessia Tsamir (2004). Algebraic Equations and Inequalities: Issues for Research and Teaching. 28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Va: author.
    Stainberg,R.M.,Sleeman,D.H., & Ktorza,D.(1990).Algebra students’ knowledge of equivalence.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22,pp112–121.
    Steele, D. (2008) Seven–grade students’ representations for pictorial growth and change problems, ZDM–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40:97–100
    Tai–Yih Tso(2001).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arning system with dynamic multiple linked representations.F.L.Lin(Ed.) Common Sense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115~134
    Tsamir, P & Almog N. (2001). Students’ strategies and difficulties: the case of algebraic inequaliti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al Science Technology,32(4), 513–524.
    Vinner, S. & Dreyfus, T. (1989). Image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 356–366.
    Vinner, S. & Hershkowitz, R. (1980). Concept Images and some common cognitive path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simple geometric concept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pp.177–184). Berkeley.
    Vinner, S. (1983). Concept definition, concept images and the notion of fun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Mathematics Educational Science Technolology, 14(3), 293–30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