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宗樺
Tsung Hua Yang
論文名稱: POE教學策略融入互動式電子白板對中學生月相概念學習成效之影響
Th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POE Instruction Strategies into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eaching on Ninth Graders’ Moon-Phase Conceptions
指導教授: 許瑛玿
Hsu, Ying-Sh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生命科學系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POE教學策略月相概念互動式電子白板
英文關鍵詞: POE teaching strategy, moon phas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6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POE教學策略融入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教學對九年級學生月相概念學習的影響,研究者先以POE教學策略設計地球科學月相概念教學活動,同時結合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教學,並以月相概念診斷測驗來瞭解該教學的學習成效,以及利用問卷瞭解學生對POE結合電子白板教學的觀感和建議。根據所蒐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後,得到以下結論:(1) 「POE融入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顯著提升九年級學生的月相概念理解,且於教學後一個月的延宕測驗成績無顯著退步,代表學生的月相概念理解保留程度佳。(2) 「POE融入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顯著提升九年級學生在不同認知層次的月相概念理解且保留程度佳。(3) 「POE融入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皆能提升月相概念理解且保留程度佳。(4) 不同程度的學生於「POE融入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後,不同認知層次學習成效保留程度大致良好,只有低分組學生在應用部分學習成效保留程度不佳。(5) 學生認為接受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可以提高學習動機,變得更專心,學習也變得更有趣、有效率。基於上述研究發現,建議教師可以選擇較難學、較易產生迷思概念、需要空間思考等概念(如:月相),進行POE融入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integrating the POE instructional strategy into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eaching on ninth graders’ conceptions of moon phase.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teaching materials, a diagnosis test in moon phase and a questionnaire of students’ perspective about teaching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moon phas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held similar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after 4 weeks; (2)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moon phase in different cognitiv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almost retained the same after 4 weeks; (3)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improv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moon phase conceptions and almost retained the same after 4 weeks; (4) students with lower academic performance held significantly less understanding of moon phase in the cognitive level of applying after 4 weeks.(5)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eaching could enhance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make learning more interesting and effective.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resul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eacher can apply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eaching with POE for difficult concepts or concepts involving spatial thinking (e.g., moon phase).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的重要性………………………………………………………………………………………………………4 第五節 名詞解釋………………………………………………………………………………………………………………6 第六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POE教學策略理論………………………………………………………………………………………………8 第二節 互動式電子白板…………………………………………………………………………………………………17 第三節 月相概念………………………………………………………………………………………………………………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30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31 第三節 教學設計………………………………………………………………………………………………………………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43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預期結果…………………………………………………………………………………………4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9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學生基本資料………………………………………………………………………………………………………51 第二節 學生測驗結果分析………………………………………………………………………………………………52 第三節 學生問卷分析………………………………………………………………………………………………………73 第四節 討論…………………………………………………………………………………………………………………………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1 第二節 建議…………………………………………………………………………………………………………………………83 參考文獻 …………………………………………………………………………………………………………………………………86 附錄一 月相概念POE學習1……………………………………………………………………………………………96 附錄二 月相概念POE學習2……………………………………………………………………………………………98 附錄三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100 附錄四 互動式電子白板問卷………………………………………………………………………………………106 附錄五 月相概念圖…………………………………………………………………………………………………………107 表次 表2-1-1 POE教學策略相關研究列表………………………………………………………………………12 表2-2-1 互動式電子白板相關研究列表…………………………………………………………………19 表3-3-1 POE融入IWB之月相概念教學教案…………………………………………………………39 表3-4-1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雙向細目表…………………………………………………………………43 表3-4-2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預試前測)鑑別度與難度試題分析………………45 表3-4-3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預試後測)鑑別度與難度試題分析………………45 表3-5-1 資料分析方法…………………………………………………………………………………………………47 表4-1-1 學生PR值Shapiro-Wilk檢定法……………………………………………………………52 表4-2-1 學生月相概念成就測驗Shapiro-Wilk檢定法…………………………………52 表4-2-2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前後測分析……………………………………………………53 表4-2-3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後測與延宕測驗成對分析………………………54 表4-2-4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知識部分前後測分析…………………………………55 表4-2-5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理解部分前後測分析…………………………………55 表4-2-6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應用部分前後測分析…………………………………56 表4-2-7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知識部分前後測分析…………………………………56 表4-2-8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知識部分後測與延宕測驗成對分析………57 表4-2-9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理解部分後測與延宕測驗成對分析………58 表4-2-10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應用部分後測與延宕測驗成對分析……59 表4-2-11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分析部分後測與延宕測驗成對分析……60 表4-2-12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高分組前後測分析……………………………………61 表4-2-13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低分組前後測分析……………………………………61 表4-2-14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高低分組前測分析……………………………………62 表4-2-15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高低分組後測分析……………………………………62 表4-2-16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高低分組前後測成績差分析…………………63 表4-2-17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高分組不同認知層次前後測分析…………65 表4-2-18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低分組不同認知層次前後測分析…………66 表4-2-19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的高低分組不同認知層次前後測成績差分析…………………………………………………………………………………………………………………………………………………67 表4-2-20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高分組不同認知層次後測與延宕測驗成對分析…………………………………………………………………………………………………………………………………………………69 表4-2-21 「月相概念成就測驗」低分組不同認知層次後測與延宕測驗成對分析…………………………………………………………………………………………………………………………………………………72 表4-3-1 「電子白板教學感受問卷」回應統計表………………………………………………75 表4-3-2 「在地球科學教學中,使用電子白板,你覺得有哪些優點」回應表…………………………………………………………………………………………………………………………………………………77 表4-3-3 「你覺得哪些科目使用電子白板對學習會有幫助?」回應統計表77 表4-3-4 「對整個課程有任何建議?」回應表………………………………………………………78 圖次 圖 3.2.1 教學施測流程圖…………………………………………………………………………………………31 圖 3.2.2 教學環境圖…………………………………………………………………………………………………33 圖 3.2.3 研究流程圖…………………………………………………………………………………………………34 圖 3.3.1 月相Flash動畫…………………………………………………………………………………………37 圖 3.3.2 月相與公轉Flash動畫……………………………………………………………………………37 圖 3.3.3 月相與日期Flash動畫……………………………………………………………………………38 圖 3.3.4 月相與時間Flash動畫……………………………………………………………………………3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若涵(2010)。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國小遊戲式音樂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尹玫君(200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各科教學的實施模式。載於洪碧霞主編:九年一貫新思維。臺北市:翰林書局。
    王美芬(1991)。自然科錯誤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22, 367-400。
    王美芬(1992)。我國五、六年級學生有關月亮錯誤概念的診斷及補救教學策略的應用。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3,357-380。
    王淑琴(1993)。利用DOE 晤談探究大學生電學方面的另有架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王曉璿(民88)。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第十卷,第四期,p7-24。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 0,23-31 。
    王秋燕 (2004)。資訊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天文學習效能之研究-以「星星」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王美雪(2005)。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國中數學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校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王玉龍(2006):以POE 策略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生之色光概念及概念改變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
    王盈琪(2007)。利用POE教學模式探討國小三年級學童光迷思概念及其概念改變之成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毛松霖(民84):國小五、六年級兒童「傳達」及「解釋資料」能力與天文概念架構之關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2-0111-S003-069-N),未出版。
    田佳立(2008)。應用POE教學於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試行研究—以國一生態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余芳如(2003)。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月相盈虧」概念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李榮彬(1994)。國民小學天文教材淺談。嘉義市天文協會會刊(一),27。
    李家銘(2001):應用POE 策略在國中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曉雯(2001)。國小四年級學生「月相」迷思概念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台南。
    李坤崇 (2004) 。修訂 Bloom 認知分類及命題實例。教育研究月刊, 122 期,頁 98-128 。
    李娟瑩(2010)。高雄市公立國中教師使用「電子白板」教學之教學信念與教學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曉萍(2010)。互動式電子白板運用於三年級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數與量」概念及「幾何」概念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何桂榮、籃玉如(2000)。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77,22~27。
    何榮桂(2001)。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亞太地區(台、港、新、日、韓)資訊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資訊與教育,亞太地區中小學比較資訊教育專刊,1~6。
    何秋萱(2002)。Flash融入五階段概念改變教學策略對國中生遺傳概念改變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呂惠紅(2005)。資訊融入國小四年級月相概念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呂志峰(2008)。中學生月相盈虧相關迷思概念類型與概念改變過程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穎沺、蔡今中(2005)。建構主義式的科學學習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認知結構之影響-以「電與磁」單元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91,2-15。
    林嘉琦(2005):應用POE教學策略探討學習「溶解」單元概念改變之情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月芳(2005)。資訊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天文學習效能之研究- 以「月亮」單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林鶴原(2010)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林有倫(2010)。國小教師及學生對電子白板e化教學態度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周孝俊(2007)。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活動和實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邱美虹和陳英嫻(1995):月相盈虧之概念改變。師大學報, 40, 509-548。
    邱美虹(2000a)。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邱美虹(2000b)。評量學生科學概念之理解:預測-觀察-解釋與繪圖法之評介。發表於八十九學年度(南區)科學概念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邱彥文(2001):國中理化課試行POE 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邱志忠(2002)。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教學策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英國教育通訊與技術署(2008)。教育新知-教學中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顯著提高學習成就。取http://140.128.207.18/lifetype124/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92&blogId
    姜滿(1993)。國小學童地球科學概念之理解。台南師院學報, 26, 193-219。
    柯晃富(2009)。不同觀察座標之科技融入POE教學對五年級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以月相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施惠(民83):國小教師在職研習探究式教學活動之研究----月球運動的探究過程。中華民國第十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775-799
    施吉安(2001)。資訊融入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學可行性之研究-以桃園縣新路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施文玲(2007)。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數位化教學策略。生活科技教育月刊(電子),40(2),32-41。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11 月16 日)。建構E化學習環境。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89/e-environment.pdf
    教育部(2008)。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9/97.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pdf
    陳政瑜(1994)。由球體透視概念探討學生學習月相成因之困難(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陳英嫻(1995)。月相盈虧之概念改變。師大學報, 1995, 40, 509-548。
    陳志偉(2004):以POE 策略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生浮力概念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陳沛瑩(2004)。以POE 教學策略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童「熱」迷思概念及概念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陳慧佳(2005)。網路即時互動系統應用在國小數學科教學之個案研究-以等值分數單元為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陳惠邦(2006)。互動白板導入教室教學的現況與思考。發表於臺北市主辦:全球華人資訊教育創新論壇。
    陳小娟(2006)。國小六年級地球與太空概念二段測驗之發展與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陳惠邦(2007)。以互動白板實踐互動教學理想的可能性:教師社群與專業發展觀點。發表於北京師範大學主辦「Interactive Classroom」研討會,北京市。
    陳琍娟(2008)。非科學背景國小自然科教師實施 POE教學策略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陳韻雯(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美吟(2010)。互動式虛擬電子白板運用於國中數學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陳彥君(2010)。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數學領域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陳藝娟(2010)。嘉義市國小教師對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意見意願及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莊護林、李肖蘭(2006)。在小學中文科及常識科應用互動電子白板的策略。取自 http://www.flp.edu.hk/itc/Publications/Ses6.pdf
    莊護林、李肖蘭(2008)。在小學中文科及常識科應用互動電子白板的策略。論文發表於「第十二屆全球華人電腦教育應用會議」,臺中市。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3上。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鈺雯(2004)。嘉義地區國小高年級教師教學態度、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國禎(2007)。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小數學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貞菁(2010)。國中教師運用電子白板進行資訊融入教學之探討(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張宗義(2003)。POE 教學對國小學生水溶液概念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楊志強(2004)。測驗品質考驗與 TestGraf 98 的應用。九十三年度地方教育輔導叢書: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慧,2004年12月。頁93-104
    楊淑蘭(2009)。高雄縣國小教師運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7NKNU5036019。
    葉辰楨(2000):POE 模式在國一生物科教學之運用。論文發表於第十六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廖乃瑩(2009)。互動式電子白板應用於國中自然科教學對學習動機與成效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玉爐(2008)。POE策略融入國小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蔡文瓊(2009)。電子白板小組系統化複習策略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熊惠君(2010)。互動式虛擬電子白板融入國小六年級繪畫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熊同鑫(譯)(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原作者:S.M.Glynn & R.H.Yeany)。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1)
    鄭惠敏(2008)。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自然科教學之教學信念與師生互動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鄭惠敏、許春峰(2008)。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之個案研究。中華民國第二十四屆科學學術研討會,2008國立彰化師範大學,97年12月18、19、20日。
    劉家賓(2002)。國中教師應用資訊科技之實務與層級(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劉明洲、周孝俊、賴國安(2008)。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活動與實驗。EITS2008 第三屆數位教學暨資訊實務研討會。2008年3月26日。南台科技大學。
    謝佳容(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理論探討影響國民小學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行為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魏明通(民86)。科學教育。台北市:五南
    賴瑞芳(2002)。小學生月亮迷思概念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
    羅焜榮(2004):結合POE 與合作學習法對國三學生學習電流的化學效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羅久芳(2010)。電子白板輔助表演藝術戲劇課程暨舞臺設計呈現效益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二、英文部分
    Abimbola, I. U.(1988). The problem of terminology in the study of student concept in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72(2), 175-184.
    Ausubel, D. P. (1963). 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 New York, : Grune & Stratton.
    Anderson,L.W.,Krathwohl,D.R.,Airasian ,P.W.,Cruikshank,K.A., Mayer,R.E.,Pintrich ,P. R. ,Raths,J. & Wittrock,M. C.(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Addison-Wesley
    Becta (2004)Getting the most from your interactive whiteboard- A guide for primary schools, http://publications.teachernet.gov.uk/
    Becta(2007).Impact of ICT in school:a landscape review. from http://partners.becta.org.uk/index.php?section=rh&rid=13836
    Bruce, B. C. (2000). Benefits of P.O.E. [On-Line] http://www.lis.uiuc.edu/~chip/pubs/inquiry/POE/POEbenefits.html
    Bullock, S. M. (1999). Experiential science: an "experience first"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ience. [On-Line] http://www.unipissing.ca/vol-2-99-20/V221.html
    Cogill, J. (2002). The use of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n the primary classroom: what is effective practice and how does this relate to effective practice in teaching with ICT? Becta Research Conference 2003: Proving Effective Practice with ICT, TUC Congress Centre, London.
    Champagne, A. B., Klofer L. E. & Anderson J. H.(1980).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earning of Classical Mechanic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48(12), 1074-79.
    Champagne, A. B. ,Gunstone, R. F. and Klopfer L. F.(1985). Effecting change in cognitive structure amongst physics students. In L. H. T. West, and A. L. Pine.(Eds),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conceptual chang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61-90.
    Clemens, A., Moore, T., & Nelson, B. (2001). Student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Reasoning with Technology. from http://chiron.valdosta.edu/are/Artmanscrpt/vol1no1/beeland_am.pdf
    Dai, M. F.,& Capie, W. (1990).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moon hold by preservice teachers in Taiwan. ERIC Document No. ED 325327.
    Fekete, P. & Walker, P. (1997). Interactive Teaching Resources for Thermal Physics Available on the Web. [On-Line] http://science.uniserve.edu.au/newsletter/vol8/fekete.html
    Fekete, P. (1997). Teaching first year thermal physics on-line.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physics.usyd.edu.au/uniserv/fekete.html
    Gunstone, R. F. (1990). “Children’s Science”: A decade of developments in sonstructivist views of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36(4), 9-19.
    Gilbert, C. (2008). Writing Improvement through the Whiteboard. Virginia: Forestville Elementary.
    Gunstone, R.F. & White, R.T. (1981). Understanding gravity. Science Education, 65(3), 291-299.
    Gunstone, R. & Champagne, A.(1990). Promoting conceptual change in the laboratory. In Heffarty-Hazel, E. (Ed.) The student laboratory and the science curriculum. London: Routledge, 159-182.
    Glover, D., & Miller, D.(2003).Player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introduc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nto schools. Management in Education,17(1),20-23.
    Glover, D., & Miller, D., Averis, D.& Door, V.(2005).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a literature survey. Technology, Pedagogy and Education, 14(2),155-170.
    Hall,I& Higgins’s.(2005)。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1,102-117。
    Kent, P. (2006). Us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to enhance mathematics teaching. Australian Primary Mathematics Classroom, 11(2), 23-26.
    Levy, P.(2002).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wo Sheffield schools:a development study. Unpublished Master dissertation at DIS of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00-2001.
    Liew, C. W. & Treagust, D. F. (1995). A Predict-Observe-Explain teaching sequence for learning about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heat and expansion of liquids. Austrian Science Teacher Journal, 41(1), 68-71.
    Liew, C. W.& Treagust, D. F. (1998).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dict- Observe-Explain Tasks in Diagnos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in Identifying Their Levels of Achievement.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0715)
    National Reaearch Council (2000). How people lear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Palmer D. (1995). The POE in the Primary School: An Evaluation.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25(3), 323-32.
    Russel, T.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P.O.E. [On-Line] Available: http://educ.queensu.ca/~russellt/howteach/p-o-e.htm
    Searle, P. & Gunstone, R. (1990). Conceptual Change and Physics Instruc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20 767
    Smith, H. J.,Higgins, S., Wall, K.,&Miller, J.(2005)Interactive whiteboards:boon or bandwagon?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1,91-101.
    The SciencePlus Teachers Network(SPTN). (1995). Science Interactions, Issue 8.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chebucto.ns.ca/Education/SPTN/inter8.html
    Treagust, D. F. (1988).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2), 159-69
    Victoria, A., Sally, B., Rosamund S., Sarah C., Simon M. & Ian T. (2005). Collabor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use of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echnology. Educational Review, Vol. 57, No. 4, November 2005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echnology
    Weimer, M. J. (2001).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Such As SMART Board Interactive Whiteboard on Student Motivation in the Classroom. from http://smarterkids.org/research/paper7.asp
    White, R. & Gunstone, R. (1992). Prediction-observation-explanation. In White, R. & Gunstone, R., Probing Understanding (pp. 44-64).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