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啟毅
LI-CHI-I
論文名稱: 宜蘭縣高中職教師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factors in Yil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指導教授: 黃金柱
Huang, Jin-Zh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4
中文關鍵詞: 高中職教師休閒參與休閒阻礙
英文關鍵詞: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leisure participation, leisure barrie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宜蘭縣高中職教師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因素之情形,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宜蘭縣高中職教師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差異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宜蘭縣高中職正式教師為母群體,使用自編之「宜蘭縣高中職教師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問卷」進行調查。以叢集抽樣方式進行調查,共發出5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16份,有效率為84%。將所得資料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比較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考驗之顯著水準訂為α<.05。茲將分析結果如下:
    一、宜蘭縣高中職教師休閒參與頻率最高之類型,依序為:娛樂型、知識型、社交服務型、運動型、戶外遊憩型、嗜好閒逸型。而參與休閒活動項目,頻率最高前五項分別為:在家看電視、閱讀報章雜誌、聽音樂、上網、逛街購物。
    二、宜蘭縣高中職教師休閒阻礙構面上強弱程度排序,依序為:「結構性阻礙」、「人際間阻礙」、「個人外在阻礙」、「個人內在阻礙」。而休閒阻礙因素依序為: 天候的關係、時間無法配合、設施使用不方便或缺乏、工作忙碌、場地開放時間受限制。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宜蘭縣高中職教師在休閒活動類型上皆有顯著差異存在。
    四、不同性別、年齡、服務年資、婚姻狀況之宜蘭縣高中職教師在休閒阻礙上有顯著差異存在,而不同的職務、經濟狀況上則無差異存在。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among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Yilan County, an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based on various backgrounds variables. Questionnaires survey was the way for material gathering of the research. The qualified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Yilan were the main targets, and questioned by the survey devised as “Questionnaire on Yil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and Barriers”. A total of 50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and there were 416 valid samples. The response rate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was 84%.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ost hoc tests (Scheffe Method). The significance standard of the research was set smaller than .05. The results were shown as follows:
    1.The most taken styles of the participation in leisure for Yil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sequence were: “entertainment”, “knowledge”, “social service”, “sports”, “outdoor leisure”, and “hobbies”. The top five leisure activities were: watching TV at home, reading, listening to music, surfing the Internet and going shopping.
    2.The intensity of leisure barriers for Yil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sequence were: “structural barriers”, “social barriers”, “personal external barriers”, and “personal internal barriers”. The factors of leisure barriers in sequence were: climate, timing, facilities, fully occupied and the limits of opening time.
    3.The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Yilan County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yles of leisure activities.
    4.The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Yilan County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genders, age, seniority and marriage statu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barriers, but with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positions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休閒之意涵及功能 7 第二節 休閒參與的定義 14 第三節 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 15 第四節 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 24 第五節 本章總結 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選樣方法 3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4 第五節 實施程序 4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 41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43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43 第二節 休閒參與的相關結果分析 45 第三節 休閒阻礙的相關結果分析 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結論 68 第二節 建議 69 參考文獻 72 一、 中文部份 72 二、 英文部分 79 附錄一 正式問卷 81 附錄二 專家效度名單 84

    一、中文部分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行政院主計處(2005)。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統計摘要-民國40 年至3 年,March,45-64。
    沈易利(1999)。臺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4(2),319-364。
    沈易利(2000)。臺灣省民眾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以北、中、南地區為例)。臺中:霧峰出版社。
    李鍾元(1982)。休閒活動。生活素質研究中心研討會論文集(2)。180-187。
    李國華(1993)。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狀況調查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6,313-332。
    李冠儀(2005)。國立高中職行政人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台中。
    林東泰(1994)。休閒教育與宣傳策略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林佳蓉(2001)。老人生活滿意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學院,台北。
    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劃,10,33-49。
    周慶和(2006)。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施天保(2005)。台北縣國小校長參與休閒運動及其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吳槐芬(2006)。台北市高中職特教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吳明隆(2003)。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孫謹杓(2006)。北部技專校院教師休閒需求、休閒參與及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高樹蕃(1971)。中正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臺北:正中。
    高俊雄(1996)。運動與休閒之概念和內涵。運動休閒事業管理。台北:志軒企業有限公司。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高懿楷(2005)。基隆市基層警察人員休閒參與現況和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涂淑芳(2000)。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桂冠。
    徐慶忠(2006)。高中職教師休閒運動需求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馬布雷(1990)。休閒運動的重要性。師友月刊,277,8-9。台北。
    梁玉芳(2004)。彰化地區國中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彰化縣。
    陳在頤(1985)。休閒活動指導與管理。台中:霧峰。
    陳世瑜(2004)。輪班工作人員休閒參與程度和休閒心理需求、休閒阻礙關係之探:以台北市服務業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南琦(2000)。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中市。
    陳彰儀(1989)。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現況與理論。台北:淑馨。
    陳鏡清(1993)。台北市公務人員動態休閒活動現況調查研究--以臺北市一級機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麗娟(2001)。台中市高中職教師休閒運動需求及阻礙。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中市。
    陳麗華(1991)。臺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參與狀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陳豔麗(2003)。臺南縣、市大專教師休閒參與型態、休閒活動參與項目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許義雄、陳皆榮(1993)。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黃金柱(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體委會。
    黃金柱(2007)。休閒管理。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黃麗蓉(2002)。桃園縣市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
    連婷治(1999)。台北縣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縣。
    彭超群(2005)。基隆市國中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與阻礙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體育學系,台北縣。
    詹皓宇(2001)。休閒活動與生活健康的關係。台灣教育,602,41-44。
    張春興(1983)。成長中的自我探索。台北:東華書局。
    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少熙(2004)。教師休閒運動行為模式。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張良漢(2002)。休閒知覺自由、休閒無聊感及休閒利益之相關研究-以國立聯合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張良漢、許志賢(2002)。休閒運動阻礙量表編製、信效度分析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0,157-171。
    張坤鄉(1991)。國中教師休閒活動狀況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5 (1655),129-163。
    曾家球(2002)。新竹縣尖石鄉國小原住民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態度與休閒需求之探討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楊國隆(2006)。臺北市高中女校學生休閒參與與憂鬱程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管理所,台北市。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民生主義的台灣經驗。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謝鎮偉(2002)。大學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台北縣。
    賴美娟(1997)。基層警察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現況及期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生玉(1992)。國小、國中與高中教師工作心厭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5,67-79。
    鄧建中(2002)。綜合高中教師休閒需求及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研究所,台中。
    郭慧珍(2008)。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蔡長啟(1993)。我國發展休閒活動應有的措施。國民體育季刊,
    2 2 (4 ), 4-10。
    蔡嘉仁(2008)。宜蘭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學系,花蓮縣。
    蔡特龍(2000)。休閒運動的推展。休閒活動,1-14。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蔡培村(1992)。教師休閒生活的價值與規劃。教師實習輔導通訊,3,16-24。
    盧俊宏(1998)。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謝清秀(2004)。大專網球選手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顏智淵(2002)。TYPE A-B行為對休閒內在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差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蘇廣華(2001)。憂鬱傾向與休閒參與、休閒阻礙及休閒滿意關係研究一以國立台南護專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二、英文部份
    Allen, R. L., & Buchanan, T. (1982). Techniques for comparing leisur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4), 307-322 .
    Arai, S. M., & Pedlar, A. M. (1997). Building communities through leisure: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healthy communities initiativ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2),167-183.
    Bammel, G., & Burrus-Bammel,L. L. (1992). Leisure and human
    Bongguk, K. (199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ypes and leisures Preferences.Symposium on Research . San Antonio October, 87.
    Crawford, D. W.﹐& Godbey, G. C.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 119-127.
    Henderson, K. A. (1991). The contribution of feminism to an under-standing of lrisure constrai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 363-377.
    Huang, A. C. H. (2000). Taiw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sports activity and 77 exercise quipment in school. Doctor’s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South
    Dakota,Vernilliom, U. S. A.)
    Howe, C. Z.﹐& Rancourt, A. M. (1990). The importance of definitions of selected concepts for leisure inquiry. Leisure Science, 12, 395-406.
    Kaplan, R. (1980).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design and recreation of a park.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2(4), 494-507.
    Kraus, R. G. (1984).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4thed.).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Fallen﹐N. H., & Umansky﹐W .(1985).You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 Ohio: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Godbey, G. (1976)。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leisure Sciences,9,119-127
    Mannell, R. C. (2006). Health, Well-being and Leis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f leisure, China Zheuang Hangzhou, 65-74.
    Parker, S. R (1971)。Lesisure and work.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Kelly, J. R.(1990)。Leisure. N J:Prentice-Hall
    Ragheb, M. G., & Beard, J. G. (1982) . 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2), 155-167.
    Richard, F., Mull, K. G., and Bayless, C. M. (1987) . Recreational sports programming (2nd ed.), The Athletic Institute.
    Wanlkel, L. M. (1990).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2, 167-182
    Root, C.B. (1978).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ity,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