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藍馨
論文名稱: 想像世界的宇宙獨裁者——董啟章小說研究
指導教授: 胡衍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4
中文關鍵詞: 董啟章香港意識陰性書寫文化地理商品拜物教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7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董啟章自1994年以《安卓珍尼》獲得聯合報小說首獎後,始終持續創作,屹立於港台文壇。而綜觀作者文本風格,隨著創作演變而多元發展的小說主題,與始終如一的香港意識,以及環繞著女性身體的永恆眷戀想像,近年來都藉由作家提出的「嬰兒宇宙」理論、「文字工場的想像模式」,重新塑造建構為一個巨大而無所不包的文本,形成一處任由作家獨裁者身份所操控的想像宇宙。本文便試圖檢視董啟章小說中的三項主題:物史觀、地域觀、性別觀,自不同層面逐漸深入直觸小說內涵,分析小說世界的組成核心,徹底剖析小說中的想像世界,並據此探究作者創作的動機與企圖,並期望達成對董啟章作品研究的深化。

    第一章 緒論……………………………………………………………………6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6 第二節 前人研究文獻回顧……………………………………………… 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3 第二章 小說體裁的再實驗………………………………………………… 27 第一節 董啟章生平及創作分期…………………………………………… 27 一、董啟章生平………………………………………………………… 27 二、董啟章創作分期…………………………………………………… 30 第二節 小說技法的來源:拼貼的致敬…………………………………… 36 一、 香港與亞洲文壇的影響…………………………………………… 38 二、 西方文學理論的旁徵博引………………………………………… 45 第三節 小說體裁的再實驗………………………………………………… 52 第三章 董啟章小說中的物史觀——交纏戀物的文明崩毀………… 62 第一節 物化/話的世界…………………………………………………… 62 一、 發言的主權………………………………………………………… 65 二、 物件的功能………………………………………………………… 67 第二節 由戀物存在的人物世界…………………………………………… 72 一、 徹底物化的人物世界……………………………………………… 72 二、 戀物書寫的二元對立……………………………………………… 75 第三節 物件與時間交纏的史觀…………………………………………… 82 一、 物件歷史的構築…………………………………………………… 82 二、 物質文明的預言…………………………………………………… 90 第四章 董啟章小說中的地域觀——重新建構的香港空間………… 93 第一節 看不見的城市……………………………………………………… 94 一、 追尋的重現………………………………………………………… 96 二、 記憶的再造………………………………………………………… 99 三、 末世紀的崩毀………………………………………………………103 第二節 休養隱蔽的山野……………………………………………………107 一、 療傷的避風港………………………………………………………107 二、 隱居的監牢…………………………………………………………111 三、 現實與幻想的臨界…………………………………………………114 第三節 不斷重複的場域與記憶……………………………………………116 一、 重複利用的佈景道具………………………………………………117 二、 互文性的改寫………………………………………………………119 三、 建構的企圖…………………………………………………………123 第五章 董啟章小說中的性別觀——想像的女性烏托邦 …………127 第一節 女體的存在與概念…………………………………………………127 一、 身體心靈的雙向流動性……………………………………………130 二、 白皙與缺陷…………………………………………………………133 三、 性徵覺醒與世界創生………………………………………………135 第二節 女性的孕育與非孕…………………………………………………141 一、 經血與救贖…………………………………………………………142 二、 懷孕與重生…………………………………………………………145 三、 同性的戀慕…………………………………………………………148 第三節 男性視角中的女性存在……………………………………………151 一、 渴望的追尋…………………………………………………………152 二、 威權的壓抑…………………………………………………………154 三、 模糊的男性…………………………………………………………157 第六章 結論……………………………………………………………………161 徵引文獻…………………………………………………………………………163 附錄一:知識系譜表……………………………………………………………172

    徵引文獻
    一、 專書:
    (一) 董啟章作品——小說類:
    1.《紀念冊》,香港:突破出版社,1995。
    2.《家課冊》,香港:突破出版社,1996。
    3.《小冬校園》,香港:突破出版社,1996。
    4.《安卓珍尼Androgyny:雌雄同體一種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
    5.《名字的玫瑰》,香港:普普出版社,1997。
    6.《雙身》,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7.《地圖集》,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
    8.《V城繁勝錄》,香港:香港藝術中心,1998。
    9.《The Catalog》,香港:三人出版社,1999。
    10.《衣魚簡史》,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
    11.《練習簿》,香港:突破出版社,2003。
    12.《體育時期》上下冊,臺北:高談文化出版社,2004。
    13.《對角藝術》,臺北:高談文化出版社,2005。
    14.《天工開物.栩栩如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15.《時間繁史.啞瓷之光》上下冊,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二) 董啟章作品-散文評論、教學類:
    1.《講話文章》,香港:香江出版社,1996。
    2.《講話文章II-香港青年作家訪談與評介》,香港:香江出版社,1997。
    3.《說書人》,香港:香江出版社,1997。
    4.《同代人》,香港:三人出版社,1998。
    5.《貝貝的文字冒險》,香港:董富記文字工藝,2000。
    6.《第一千零二夜-說故事的故事》,香港:突破出版社,2003。
    7.《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臺北:高談出版社,2004。
    8.《致同代人》,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新加坡:青年書局,2009。

    (三)一般專書:
    1.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傅柯著,沈力、謝石譯:《性史》,臺北:結構群出版社,1980。
    3.C.S霍爾.V.J.諾德貝著,馮川譯:《人格心理學入門》,北京:三聯書店,1987。
    4.也斯:《城市筆記》,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7。
    5.西西:《手卷》,臺北:洪範出版社,1988。
    6.西西:《我城》,臺北:允晨文化,1989。
    7.熱拉爾.熱奈特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8.林一新:《資本論導讀》,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0。
    9.陳炳良編:《香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書店,1991。
    10.潘亞暾、汪義生合著:《香港文學概觀》,廈門:鷺江出版社,1993。
    11.劉以鬯:《酒徒》,香港:金石圖書貿易有限公司,1993。
    12.高安邦:《馬克思的經濟思想》,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13.黎活仁:《現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
    14.Thomas.Sowell著,蔡伸章譯:《馬克思學說導論——哲學與經濟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15.黎海華編:《香港短篇小說選》,香港:三聯書店,1994。
    16.瑪洛.摩根:《曠野的聲音》,臺北:智庫文化,1994。
    17.陳惠玲編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臺北:國家出版社,1994。
    18.托里莫以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
    19.王劍叢:《香港文學史》,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
    20.青文書局編輯小組:《香港文學書目》,香港:青文書局,1995。
    21.大江健三郎著,邱振瑞譯:《死者的傲氣》,臺北:東販股份有限公司,1995。
    22.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
    23.陳再明著:《西方經濟學簡史》,臺北:遠流出版社,1995。
    24.黃維樑:《香港文學再探》,香港:香江出版社,1996。
    25.也斯:《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香港:青文書局,1996。
    26.關麗珊編:《我們不是天使-香港短篇小說選》,香港:普普工作坊,1996。
    27.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出版社,1996。
    28.伊塔羅.卡爾維諾:《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臺北:時報出版社,1996。
    29.丹尼斯.渥德著,王志弘、李根芳、魏慶嘉、溫蓓章合譯:《地圖權力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6。
    30.呂大樂:《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31.楊秀慧編:《回聲與肯定—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委會第一屆文學獎特集》,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小組委員會,1998。
    32.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33.伊塔羅.卡爾維諾著,紀大偉譯:《分成兩半的子爵》,臺北:時報出版社,1998。
    34.韓麗珠:《輸水管森林》,香港:普普出版社,1998。
    35.巴赫金著,曉河等譯:《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6.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
    37.劉登翰主編:《香港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38.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北:女書出版社,1999。
    39.陳國球:《文學香港與李碧華》,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40.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臺北:書林出版公司,2000。
    41.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修訂版》,臺北:女書出版社,2000。
    42.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43.安貝托.艾可著,謝瑤玲譯:《玫瑰的名字》,臺北:皇冠出版社,2000。
    44.譚國根:《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45.王德威:《眾聲喧嘩之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46.許子東主編:《輸水管森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47.許南村(陳映真筆名):《陳映真小說集1:我的弟弟康雄》,臺北:洪範書店,2001。
    48.海伯納著,余永碩譯:《資本主義聖經》,臺北:時英出版社,2001。
    49.波赫士,陳重士譯:《波赫士談詩論藝》,臺北:時報出版社,2001。
    50.詹明信著,胡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文化出版,允晨文化發行,2001。
    51.張美君、朱耀偉主編:《香港@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
    52.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臺北:萬卷樓,2002。
    53.彼得.布魯克,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出版社,2003。
    54.趙稀方:《小說香港》,北京:三聯書店,2003。
    55.王志弘等譯著:《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出版社,2003。
    56.廖炳惠:《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57.洪謙德著:《女性主義》,臺北:一橋出版社,2003。
    58.汪民安、陳永國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9.胡亞敏:《敘事學》,大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60.馮品佳主編:《通識人文十一講》,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61.佛洛依德著,楊韶剛譯:《佛洛依德之精神分析論》,臺北:百善書房,2004。
    62.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張密譯:《宇宙連環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4。
    63.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64.伊塔羅.卡爾維諾著,李桂蜜譯:《為什麼讀經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5。
    65.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出版社, 2005。
    66.谷川渥著、許菁娟譯:《幻想的地誌學——虛構地圖大旅行》,臺北:邊城出版,2005。
    67.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增補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68.琳達‧麥道威爾著、徐苔玲、王志弘合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
    69.大江健三郎:《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
    70.劉以鬯主編:《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香港:三聯書店,2006。
    71.大衛.洛吉:《小說的五十堂課》,臺北:木馬文化,2006。
    72.雷諾.博格著,李育霖譯:《德勒茲論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
    73.姜華:《大眾文化理論的後現代轉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4.弗蘭克斯.彭茨等編,馬光亭、章紹增譯:《劍橋年度主題講座—空間》,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75.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76.林麗珊著:《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
    77.安德魯.本尼特,尼古拉.羅伊爾著:《關鍵詞:文學、批評與理論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78.袁良駿:《香港小說流派史》,福州:人民出版社,2008。
    79.大江健三郎:《小說的方法》,臺北:麥田出版社,2008。
    80.徐巍:《視覺時代的小說空間—視覺文化與當代小說空間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
    81.理查得.柏金編,王永年譯:《博爾赫斯談話錄》,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82.傑弗里.馬丁著,成一農、王雪梅譯:《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學思想史.(第四版)》,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3.陳冠中:《事後—香港文化誌》,臺北:印刻文化,2008。
    84.陳智德:《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香港:花千樹出版社,2009。
    85.約翰.艾倫、朵琳.瑪西、邁可.普瑞克主編,王志弘譯:《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臺北:國立編譯館與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9。

    二、期刊論文:
    1.艾曉明:〈雌雄同體:性與類之想像——關於董啟章的雙身及其它小說〉,《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98年)。
    2.許琇禎:〈回歸女性本質的烏托邦建構——論董啟章〈安卓珍尼〉的雌雄同體意識〉,《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29期(1998年)。
    3.吳心怡:〈血染空白的一頁:從文學/藝術作品中的「血」的意象談女性創造力〉,《中外文學》27卷10期,(1999年)。
    4.劉千美:〈在重立差異的藝術語言裡尋覓女性的蹤跡〉,《女性與哲學-哲學雜誌叢書》第三十三期,(臺北:業強出版社,2000年)
    5.陳少紅:〈歷史想像與文化身分的建構——論西西的《飛氈》與董啟章的《地圖集》〉,《中外文學第28卷》第10期(2000年3月)。
    6.潘金英:〈董啟章談文學創作和評論〉,《文采月刊》(2000年6月)。
    7.黃勁輝:〈我看董啟章《快餐店拼湊詩詩思思CC與維真尼亞的故事》〉,《文學世紀》第六期(2000年9月)。
    8.許維真:〈我寫我有月經,我就是女人嗎?——讀〈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物種的進化史〉與相關評審決錄〉,《橄欖樹文學月刊》2001年2、3月合刊(引用網址:http://www.geocities.com/SoHo/Palette/2416/critics15.html)。
    9.鄒文律:〈小說創作的焦慮——董啟章對寫作的一些看法〉,《文學世紀》第二卷第五期(2002年5月)。
    10.王貽興:〈物先腐而後蟲生,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讀董啟章的《衣魚簡史》〉,《文學世紀》第二卷第五期(2002年5月)。
    11.張芙鳴:〈試析《安卓珍尼》的解構啟示〉,《華文文學》總第53期(2002年6月)。
    12.黃燕萍〈一座城市的建構與幻滅——比讀西西《浮城誌異》及董啟章《永盛街興衰史》〉,《香江文壇》總第28期(2004年4月)。
    13.胡衍南:〈論陳映真的小說及其女體書寫〉,《海峽兩岸現當代文學論集》(徐國能編,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14.廖偉棠:〈從拜物者的烏托邦走向可能世界——評董啟章長篇小說《天工開物.栩栩如真》〉《香港文學》總第258期(2006年6月1日)。
    15.黃萬華:〈從《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看回歸後的香港小說〉,《華文文學》總第80期(2007年3月)。
    16.袁勇麟、陳琳:〈20世紀90年代香港小說中的空間書寫——以也斯、董啟章為例〉,《華文文學》總第83期(2007年6月)。
    17.許維賢:〈一條不能失守的戰線——跨界走訪董啟章〉,《蕉風》498期(2007年7月)。
    18.鄒文律:〈在不可能的極限裡體現想像力的一切可能——讀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城市文藝》總第31期(2008年8月)。
    19.梅家玲:〈雌雄同體/女同志的文本解讀——從〈安卓珍尼〉談當代小說教學時的理論應用及其相關問題〉,《現代文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7月)。
    20.香港中文大學編輯:《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下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21.謝嘉琪:〈雌雄同體的理想國度——董啟章〈安卓珍尼〉一個面向的分析〉,《中正大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第三期(2001年5月)。
    22.許維賢:〈黑騎士的戀物/(歷史)唯物癖:董啟章論〉,《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第64期(2007年6月)。
    23.李佩璇:〈聲色之中的游離身影——董啟章〈聰明世界〉中的城市生活與個人主體〉,《中國文學研究研究生論文集》第二十七期(2009年1月)。

    三、報刊文章或網路文獻
    1.董啟章〈陰性書寫的文化意義—從「女性」看歷史,還是從歷史看「女性」?〉,《香港經濟日報.文化前線》(1994年5月12日)。
    2.董啟章:〈香港形象、歷史、身份、家—《游離的詩》:是離家,還是無家可歸?〉,《香港經濟日報,文化前線》,1995年6月29日。
    3.董啟章:〈城市的現實經驗與文本經驗—閱讀《酒徒》、《我城》和《剪紙》〉,《過渡》試刊之二(1995年5月)。
    4.黃念欣:〈另類的校園文學——談《紀念冊》與《小冬校園》〉,《讀書人》第九期(1995年11月)。
    5.鄭樹森:〈遺忘的歷史,歷史的遺忘——五、六0年代的香港文學〉,《幼獅文藝》(1996年7月)。
    6.黃念欣:〈解鈴還需繫鈴人——與董啟章談《安卓珍尼》〉,《讀書人》第17/18期合刊(1996年7月)。
    7.劉鳳鸞:〈另一個《叮噹》裡的大雄?——談董啟章《小冬校園》裡的小冬〉,《滄浪》總第五期(1996年8月)。
    8.陳映真:〈一個人身上「住著」兩個人——短評《雙身》〉,《讀書人》第26期(1997年4月)。
    9.王仁芸:〈《同代人》.修辭.文類小說〉,《香港文學》第166期(1998年10月)。
    10.洛楓:〈閱讀角度與作品意義——談董啟章的《安卓珍尼》與《雙身》〉,《讀書人》第28期(1997年6月)。
    11.阿堅:〈《家課冊》之刻意誤讀〉,《星島日報》,1996年9月16日(引用網址:http://www.geocities.com/SoHo/Palette/2416/critics1.html)。
    12.韋明:〈董啟章的迴旋模擬空間〉,香港,《新報》(有聊人),1997年2月24日。(引用 http://www.geocities.com/SoHo/Palette/2416/inter01.html)。
    13.洛楓:〈城市、小說、世俗生活—董啟章的《V城繁勝錄》與《The catalog》〉,《信報》第22版(文化書評),1999年11月20日。
    14.南方朔:(踽踽的老靈魂一陳映真),《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1年11月20日。
    15.董啟章:〈果占包之味—給熱愛寫作的年輕朋友們〉,《明報》世紀版,2002年5月3日。
    16.林欣誼:〈訪問董啟章——重歸現實生活的溫熱〉《誠品好讀》(引用網址:http://www.geocities.com/SoHo/Palette/2416/inter06.html)。
    17.楊佳嫻:〈物史與心史——讀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中國時報》‧開卷週報,2005年10月17日。
    18.駱以軍:〈龐大的雙螺旋建築《天工開物》〉,《聯合報》E4版(書評花園讀書人),2005年11月6日。
    19.廖炳惠:〈人物與歷史的即時擬真通訊〉,《中央日報》(精選書評1),2005年11月21日。
    20.陳希林:〈董啟章2聲部小說.文壇矚目〉,《中國時報》,2005年12月28日。
    21.梁文道:〈全職作家的無業生活〉,《蘋果日報》副刊(生活名采)2006年10月22日。
    22.廖偉棠:〈作家董啟章——在想像世界裏理應如此〉,《南都週刊》,2006年06月27日(引用網址:http://news.sina.com.cn/c/cul/2006-06-27/184810267983.shtml)。
    23.劉玉皙:〈愛與真實/我們如何寫一部城市史——評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文訊》第244期(2006年2月)。
    24.胡金倫:〈獨裁者坐在文字工場裡騎旋轉木馬〉,《聯合文學》四月號(2007年)。
    25.柳松:〈一部衣車一個信封‧董啟章用通電物鎖住父子情〉,《星島日報》F06(家長版),2007年3月5日。
    26.陳琡分:〈董啟章——徘徊邊界的書寫〉,《誠品好讀月報》(2007年6月)。
    27.《印刻文學生活誌》〈隨手風流張大春專輯〉第四卷第12期(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8月號)。
    28.《印刻文學生活誌》〈我身於曖昧的日本—大江健三郎專輯〉(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6卷第1期9月號)。
    29.《印刻文學生活誌》〈天工開物到學習年代—董啟章專輯〉(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第6卷第七期3月號)。

    四、學位論文:
    1.董啟章:《The concept of the body in Marcel Proust's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2.關詩珮:《香港的成長故事:論施叔青與董啟章的小說》(香港:香港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3.侯麗貞:《香港.政治.媚行者——黃碧雲小說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年)。
    4.劉小麗:《當代香港小說的文學社會學分析——文學、輩份與社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5.張雅雯:《尋求女性主體意識:以麥可康寧漢〈時時刻刻〉及董啟章〈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為例》(臺北:東吳大學英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6.鄒文律:《城市書寫:董啟章小說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7.馮嘉美:〈虛構與真實之間——論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的「可能世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論文,2007年)。
    8.余可欣:〈論董啟章《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的時空處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論文,2008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