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涓
Yi-Jiuan CHEN
論文名稱: 臺中市國民中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指導教授: 劉秀嫚
Liou, Show-Man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8
中文關鍵詞: 組織溝通組織公民行為
英文關鍵詞: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1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中市國民中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現況,並探討教師個人背景、學校環境,以及學校組織溝通等變項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預測力。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以99學年度第二學期臺中市21所國民中學之正式教師為研究母群,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並以「臺中市國民中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發出500份問卷,有效問卷446份,有效回收率89.2%。所得資料以SPSS 19.0 for 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問卷信、效度、描述統計、單組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以及階層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臺中市國民中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各構面與整體面顯著高於理論平均值,顯示教師知覺組織溝通與表現組織公民行為具有中上程度的水準。
    二、男性、擔任行政職位、學校規模在25-60班、學校歷史在50年以上及校長在校3年以下的教師,所知覺的組織溝通情形顯著較佳;而年齡、最高學歷、領域專長的差異不影響組織溝通的知覺。
    三、女性、40歲以上、碩士(含)以上學歷、有婚姻、有子女、服務年資6年以上、擔任行政職位、國文、自然、健體、藝文以及綜合領域、學校規模25-60班的教師,其組織公民行為表現顯著較佳;而學校歷史以及校長在校服務年資的差異並不影響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表現。
    四、教師個人背景變項中,性別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利他助人」構面具有顯著預測力;工作職位對「利他助人」、「尊重體制」構面與整體面具有顯著預測力;控制個人背景變項後,學校環境變項對「尊重體制」構面具有顯著預測力;在控制個人背景變項與學校環境變項後,組織溝通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仍具有顯著預測力。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對學校相關單位和人員,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建議,提供參考。

    This purpose of this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city,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ability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on the basis of thei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choo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school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study used a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design. Five hundred teachers were selected from 21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A total of 467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and among them 446 were valid. The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89.2%. Reliabilit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sample t-test and one-way ANOVA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ata using SPSS 19.0 for window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listed as followings:
    I.Th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perceived by the participating teachers are both significantly above theoretical average, but still there is room for improvement.
    II.Teachers who are male or administrators, or who work in schools of moderate scale or of longer history, or whose school has a beginning principal, perceive a better sense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III.Teachers who are female, married, or older than 40-year-old, who work in schools of moderate scale, hold a master degree, or have children, or who are senior teachers, or administrators exhibit a higher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IV.Teacher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choo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school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re predictive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Based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 for school authoritie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were proposed.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V 目次 VI 表次 VIII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組織溝通的意涵與相關理論 13 第二節 組織公民行為的意涵與理論 45 第三節 組織溝通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研究 7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89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8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9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9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100 第五節 實施程序 111 第六節 資料分析 11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15 第一節 臺中市國民中學組織溝通之現況分析及其差異比較 115 第二節 臺中市國民中學組織公民行為之現況分析及其差異比較 133 第三節 各相關因素對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預測力分析 1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7 第一節 結論 167 第二節 建議 170 參考文獻 174 附錄 182 附錄一 國民中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調查問卷初稿(專家效度評定卷) 182 附錄二 國民中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調查問卷初稿(專家評定修正意見與建議彙整表) 191 附錄三 國民中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調查預試問卷 203

    王淑俐(2005)。溝通,其實不簡單----教育及學校行政溝通的理論與實踐(第二版)。台北:五南。
    王鳳美(2005)。國民中學校長領導風格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09)。工作與家庭。2010年10月2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835&ctNode=3259。
    李元墩(1999)。組織溝通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2(5),121-131。
    李智賢(2006)。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在國民小學組織再造實踐策略之運用。台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新鄉(2008)。組織心理學。台北:五南。
    辛武男(2003)。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衝突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定、陳錦德、黃靖武(譯)(2006)。Albanse, R., David, D., & Fleet, Van.著。組織行為:管理的觀點。台中:滄海。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
    吳明隆(2005)。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二版)。台北:知城。
    吳美連(譯)(2004)。組織行為。Osland, J. S., Kolb, D. A., & Rubin, I. M.著。台北:智勝文化。
    吳清山(1994)。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吳慶隆(200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溝通滿足之評量研究。台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天祐(主編)(2004)。教育行政學。台北:心理。
    林姿君(1995)。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內部公共關係及組織溝通行為關聯性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欽榮(2004)。組織理論與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林鉦棽(1996)。組織公正、信任、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社會交換理論之觀點。管理科學學報,13(3),391-415。
    林博鈞、宋玲蘭(譯)(2005)。Jones, G. R., & George, J. M.著。管理學(Essentials Of Contemporary Management)。台中:滄海。
    周文欽(1996)。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文化出版社。
    周宛蓉(2008)。國小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倫理氣候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周怡君(2006)。國小校長家長式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胡雅棠(2008)。教師覺知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關係研究----以台南市國民中學為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金法(2006)。論管理溝通理論的形成過程與發展趨勢。安陽師範學院學報,3,46-48。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第二版)。台北:五南。
    邱麗蓉(2003)。組織公平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柯志平(2003)。台北市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木炎(2008)。高雄縣市國小教師學習型組織特性知覺與組織溝通、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高雄。
    施文玲(2006)。社會交換理論之評析。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2006年3月15日。
    洪啟鈞(2007)。家長式領導、上行溝通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洪經綸(2010)。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小型國民小學為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師資培育法(2005)。
    徐長江、時堪(2004)。對組織公民行為的爭議與思考。管理論壇,16(3),45-50。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東華。
    許道然(2002)。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空大行政學報,12,113-146。
    許川濠(1998)。台北市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秦夢群(2004)。教育行政----理論部分(第三版)。台北:五南。
    張婉君(2009)。國民小學校長第五級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及學校效能之關係。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惠珠(2005)。組織公平、組織承諾與服務態度關係之研究----以金融服務業為例。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苗栗縣。
    張瑛儒(2008)。學校教師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國民中學為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憲庭(2005)。少子化現象對學校經營管理之衝擊與因應之道。學校行政雙月刊,36,87-93。
    國民教育法(2010)。
    梁瑞安(1990)。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角色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部(2011)。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1年5月07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B9B%B0%CA%BA%EB%AF%AB&pieceLen=50&fld=1&cat=&imgFont=1
    教師法(2009)。
    郭咸納(2003)。西方管理學說史。北京:中國經濟出版。
    郭進隆(譯)(2007)。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 :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台北:天下遠見。
    陳佑全、唐順明、李承蓉(2010)。環境不確定、資訊策略、組織溝通與績效間關係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7(1),47-79。
    陳柏敦(2007)。國民小學組織溝通對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馮豐儀(譯)(2003)。Bush, T., Bell, L., Bolam, R., Glatter, R., & Ribbins, P.著。教育管理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黃大瑋(2006)。教師組織溝通對組織承諾的影響。大業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安邦編(譯)(1990)。Sears, D. O., Jonathan, L. F., & Peplau, L. A.著。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黃昆輝(1991)。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柏勳(2004)。國民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氣候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能堂(2007)。台灣人口結構變遷對技職教育的衝擊與因應。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4,97-114。
    曾進發(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彭桂芳(2009)。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組織公平知覺、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游韻靜(2006)。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角色認同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楊振昇(1994)。教育行政溝通理論。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行政專論,115-137。台北:南宏。
    臺中市政府。改制計畫案總說明。2010年11月4日,取自http://www.newtaichung.tw/plan.aspx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2011)。各級學校資料。2011年1月13日,取自http://www.tc.edu.tw/school/list
    歐源榮(1995)。國民中學校長組織溝通與行政決定合理性關係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初等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金田(1996)。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組織氣氛之關係以中部地區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至剛(2004)。組織公平及組織承諾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以外派人員為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鄭佩芬(2003)。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揚智。
    鄭伯壎、姜定宇、鄭弘岳(2007)。組織行為研究在台灣:回顧與展望(第二版)。台北:華泰文化。
    鄭燿男(2002)。國中小教師的組織公民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學校組織公民行為模型初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燿男(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的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模式。師大學報:教育類,49(1),41-62。
    蕭育(2003)。國小教師所知覺組織溝通滿意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賴怡卉(2003)。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組織溝通與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龍君傅、曹科岩(2006)。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學效能感的關係研究。心理科學,29(4),874-877。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第三版)。台北:智勝文化。
    謝為任(2009)。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謝勝宇(2007)。高雄縣國民中學組織文化、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簡明輝(2004)。組織行為。台北:新文京開發。
    嚴文華、郭曉薇、Jörg Felfe(2007)。上下級溝通在變革領導對離職意向與組織公民行為之中介影響。應用心理研究,35,31-54。
    Anderson, K. E. (1971). Persuas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Blau, P. M.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ogler, R., & Somech, A. (2004). Influence of teacher empowerment on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schools.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 227-289.
    Farh, J. L., Podsakoff, P. M., & Organ, D. W.(1990). Accounting for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Leader fairness and task scope versus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16)4, 705-721.
    Fetter, R., Moorman, R., Mackenzie, S. B., & Podsakoff, P. M. (1990). Transformational leader behaviors and their effects on followers, trust in leader, satisfaction, and organ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 Quarterly, 4, 107-142.
    Fournier, W. H. (2008).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interactional justice, and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Staff perceptions in a university environment.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hio University, Columbus, OH, U.S.A.
    Graham, J. W. (1991). An essay on organizational citczenship behavior. Employee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 175-208.
    Greenbaum, H. H. (1986).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 wide communication : A comparison of three recognized instru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1796).
    Hui, C., Lam, S. S. K. and Law, K. K. S. (2000), “Instrumental value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for promotion: A field quasi-experi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5, 822-28.
    Homans, G. (1961). Social behavior: Its elementary form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Konovsky, M. A., & Pugh, S. D. (1994).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social exchan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 656-669.
    Kushman, J. W. (1992). Th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teacher workplace commitment: A study of urba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8(1), 5-42.
    Lysaught, J. P.(1984). Toward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s.: A review of selected contribution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3), 101-127.
    Meyer, J. W., & Rowan, B. (1983). The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J. W. Meyer & W. R. Scott (Eds.),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p.74.
    Miltz, R. J., & Kanus, L. (1977). Imporving supervisor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ashington. DC: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Mortensen, C. D. (1973). Basic readings in communication theory. New York : Harper & Row.
    Morrison, E. (1994). Role Defini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Employee’s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mal, 37, 1543-1567.
    Netemeyer, R. G., Boles, J. S., McKee, D. O. and McMurrian, R. (1997).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ntecedent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in a personal selling context, Journal of Marketing, 61(3), 85-98.
    Organ, D. W. (1988).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 good soldier syndrome.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Organ, D. W. (1990). The Motivational Basi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B. M. Staw & L. L. Cummings (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p. 43-72). Greenwich, CT: JAI Press.
    Organ, D. W. (1997).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t’s construct clean-up time. Human Performance, 10, 85-97.
    Rasberry, R. W., & Lemoine, L. F. (1986). Effective managerial communication. Boston, Mass. : Kent Pub.
    Robinson, S. L., & Morrison, E. W. (1995).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OCB: The effect of unfulfilled obligations on civic virtue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6, 289-298.
    Rousseau, D. M. (1989). Psychological and implied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 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Journal, 2, 121-139.
    Shannon, C. E., & Weaver, W. (1949).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Champaign,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mith, A. C., Organ, W. D., & Near, P. J. (1983). Orag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t's nature and anteceden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8, 653-663.
    Somech, A., & Ron, I. (2007). Promoting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schools: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3(1), 38-66.
    Tjosvold, D., Hui, C., Ding, D. Z., & Hu, J. (2003). Conflict values and team relationships: Conflict''s contribution to team effectiveness and citizenship in China.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4(1), 69-88.
    Van Dyne, L. Graham, J. W., & Dienesch, R. M. (1994). Organ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Construction redefinition, 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4), 765-802.
    Williams, L. J. & Anderson S. E. (1991).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s predictor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and in-role behaviors.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601-617.
    Weick, K. E. (1978).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loosely coupled systems. Adminis 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3, 541-55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