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森光
Lee, San-Kuang
論文名稱: 重度視障者使用大眾交通工具之研究 以五位台北市重度視覺障礙者為例
A Study on the Us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s for Individuals with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 Five Users in Taipei City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 杞昭安
Chi, Chao-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論文頁數: 325
中文關鍵詞: 視覺障礙重度視障者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無障礙交通設施定向行動焦點團體訪談
英文關鍵詞: visual impairments,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public transportations, accessible environments, the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focusing group interview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21下載:6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重度視障者作為研究對象,藉此探究其對於無障礙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認知情形、使用歷程與經驗、定向行動對於重度視障者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重要性,以及對於無障礙大眾交通運輸工具軟硬體設施的需求與建議。
    為達研究之目的,首先以文獻分析來釐清視覺障礙、重度視障者的定義及其行為特徵與現況,再者,為強調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相關提供者所需賦與的社會責任,本研究也試圖從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定義與身障法規等面向進一步探討,並整理國內外關於無障礙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相關文獻、法規,透過資料分析及現況的比對,瞭解現今台北市無障礙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提供的概況。最後,藉由焦點團體訪談、實地觀察、相關受訪者親師訪談,探究重度視障者之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經驗,定向行動對於重度視障者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重要性與對於無障礙交通設施的需求。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可歸結出以下結論:
    一、對於無障礙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認知情形,從焦點團體訪談與五位受訪者親師訪談可知,由於目前政府對於無障礙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尤其在台北市的建設已有相當規模,因此對於無障礙設施的認知都有基本的認識。
    二、無障礙交通設施中,對於重度視障者特別重要的設施有語音報站系統、點字說明、引導設施、導盲磚、有聲語音號誌、捷運引導人員、
    一般大眾主動協助、友善的人文環境。
    三、重度視障者對捷運與火車的語音播報系統較為滿意,但對公車語音播報系統的設置則仍感不足;至於有聲號誌,重度視障者認為其使用效果還不錯,但認為設置的地點太少。
    四、定向行動訓練對於重度視障者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非常重要,由此次焦點團體訪談、相關受訪者親師訪談可以了解,重度視障者由於眼睛看不到,如果沒有接受定向行動相關課程的訓練,將無法順利出門,甚至是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另外,定向行動訓練除了相關技能的學習,心理輔導與基本社交技巧訓練也是重點。
    五、在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過程中,對於重度視障者造成的困擾有看不到公車號碼、找不到公車站牌、人行道騎樓障礙物過多、汽機車駕駛不禮讓行人、計程車司機服務態度不佳、引導設施缺乏造成迷路或走偏等狀況、台鐵無障礙設施與服務人員素質不足,造成重度視障者搭乘火車過程處處受阻礙與歧視,民眾缺乏視障教育與重度視障者行動過程中有言語的誤解,交通執法人員欠缺對身障之基本觀念,在重度視障者行動過程中沒有給予適當協助。
    六、近年來相關改善的部份有捷運、高鐵設置引導服務人員協助重度視障者搭車,讓重度視障者搭乘捷運、高鐵更安心,台北市公車增設語音報站系統,讓重度視障者搭車更方便,台北市身心障礙復康巴士車量增加,讓重度視障者有更多機會搭乘復康巴士,人文關懷有進步,讓重度視障者行動過程得到更多的溫暖與幫忙。
    七、重度視障者搭乘不同的大眾交通工具,其遭遇的問題不一,而造成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問題的原因,可歸類為環境及個人兩大因素,其中以無障礙設施及個人視覺感官障礙所造成的問題占大多數。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分別對相關單位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希望對改善重度視障者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問題能有所助益。

    The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 was studied here. This thesis was intended to explore both the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cognition and using experiences of accessible environ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skills when tak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s. Other suggestions and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demand for either software or hardware of accessible environment also were aims of the study.
    To proceeding the inquiry, first,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definition,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states of play were identified by analyzed literatures. In order to emphasize what'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at should be taken by those who run public transport facilities, I further studied the definitions of public transport facilities and disabled right law. Then, I analyzed regulations and literatures from domestic and abroad. To comprehend current accessible environment in Taipei public transportation, this study compared current states of accessible environment with data analyses.
    Based on focusing group interviewing, field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ing with targets' relations and instructors, following research findings were concluded:
    1. Both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and their relations and instructors all have basic cognition of accessible environment because the government has considerably structured it --- especially in Taipei City.
    2. For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of accessible environment are: Stop Reporter, Braille board, guide facility system, guide bricks, traffic signs with sound, personal guide service in MRT, voluntary helpers in crowd, and humane surroundings.
    3.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are much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broadcasting systems both in MRT and railway than those in buses. Regarding the traffic signs with sound, they are satisfied with the efficiency, but the number of install location is
    too small to fulfill their needs.
    4. The capabilities of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are very significant while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 tak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s. Without it, they will have fewer capable of going out freely, needless to say taking any public transportation. All interviewees expressed their fully understanding of it as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lack of sight. In addition to skills' training, the capabilities of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offer psychological counsel and basic social skills training.
    5. In process to taking a public transportation, listed below are reasons caused of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difficulties: Unknowing bus number and failure in discovering the bus stop. There are too much obstacles to sidewalk or arcade. Motorcycle riders and drivers ignore pedestrians’ existence. Many taxi drivers have poor service attitude. Get lost or wrong direction because short of guide facility system. Without any barrier-free facility and their low quality of custom service in Taiwan Railway, both of them forced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to receive biased service. Traffic conductors without basic knowledge of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seldom offer proper assistance to them. Citizens with poor education often misunderstand sever visual impairments.
    6.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some conspicuous improvement. Both MRT and THSR (Taiwan High Speed Rail) offer personal guide service for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It makes them be relieved passengers. The Stop Reporter has been set up on Taipei Bus. Therefore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s are much convenient while taking buses in Taipei. The number of Fu-Kang Bus in Taipei has been increased. It let sever visual impairments have much more chance to take them. Sever visual impairments received much more friendly hands from strangers.
    7. The difficulties in tak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for stud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are varied from person to person. However, an individual's vision loss and access to the facilities have most effect on theses issu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for the stud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ap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addressed.

    目錄 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視覺障礙者的特質與行動能力 7 第二節 無障礙環境 11 第三節 定向行動與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25 第四節 視覺障礙者使用大眾交通工具的問題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4 第三節 資料蒐集 44 第四節 研究實施 50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2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重度視障者對無障礙交通設施的認知與使用情形 58 第二節 定向行動能力對重度視障者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重要性 92 第三節 我的甘苦談-談重度視障者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困難與阻礙 115 第四節 觀察記錄與結果討論 139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87 第二節 結論 197 第三節 建議 198 參考文獻 205 中文部份 205 英文部份 210 附錄一 視覺障礙者的視覺特性 ……………………………………213 附錄二 無障礙環境之相關法規 ……………………………………214 附錄三 美國推動無障礙環境之相關法規 …………………………219 附錄四 英國推動無障礙環境之相關法規 …………………………221 附錄五 訪談邀請函 …………………………………………………222 附錄六 重度視障者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相關問題訪問晤談提綱 …223 附錄七 視障者相關支持者(老師、家長)訪問晤談提綱 ………225 附錄八 受訪視障者定向行動能力檢核表 …………………………227 附錄九 實地觀察記錄表 ……………………………………………229 附錄十 視障人口統計表 ……………………………………………234 附錄十一 受訪者基本資料 …………………………………………235 附錄十二 焦點團體訪談編碼表 ……………………………………236 附錄十三 第一次訪談逐字稿 ………………………………………237 附錄十四 第二次訪談逐字稿 ………………………………………271 附錄十五 受訪者親屬訪談摘要表 …………………………………302 附錄十六 重度視障者焦點團體訪談後的反思日誌 ………………326 V 圖目錄 圖3-1研究架構組織簡圖 ……………………………………………43 圖4-4-1成年重度視障者實地觀察路線圖第一部份………………143 圖4-4-2成年男性重度視障者實地觀察路線圖第二部份…………144 圖4-4-3,成年女性重度視障者實地觀察路線圖第一部份………156 圖4-4-4,成年女性重度視障者實地觀察路線圖第二部份………157 圖4-4-5,成年女性重度視障者實地觀察路線圖第三部份………157 表目錄 表2-1視覺障礙者交通問題相關研究 ………………………………38 表4-3.1受試者基本資料……………………………………………139 表4-3.2受試者各項定向行動能力檢核得分情形…………………140

    中文部分
    孔正裕(1999):台灣地區敬老乘車優待方案之執行評估─以「彰化縣
    資深國民免費乘車方案」為研究分析個案(未出版之公共行政碩士
    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內政部(2001):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閩地區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
    報告(社會福利服務篇)。臺北:內政部。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7)。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經驗與故事(原
    作者:C. K. Riessman)。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台北市政府(1996):臺北市無障礙環境設計手冊。臺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1998):臺北市各級學校校園無障礙環境整體性設
    計補充資料。臺北市:教育局。
    朱仲謀(譯)(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作(原作者:J. McNiff, &
    J. Whitehead)。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行政院衛生署(2002):身心障礙等級。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無障
    礙網頁規範。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
    交通部(1998):身心障礙者搭乘國內公民營公共交通工具優待實施辦
    法。臺北市:交通部。
    交通部(1999):公共交通工具無障礙設備與設施規定。臺北市:交通
    部。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6):殘障者運輸需求之調查分析與規劃設計。
    臺北市:交通部運研所。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7):大眾運輸工具上殘障者輔助設施之設置與
    使用問題分析。臺北市:交通部運研所。
    江嘉泓(2007):台北市捷運系統視障者無障礙環境設施之研究與探討
    - 204 -
    (未出版之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私立大同大學,台北市。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十一日總統(96)華總
    (一)義字第09600087331 號令修正公布。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A. Strauss,
    & J. Corbin)。 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武典、張正芬、盧台華、蔡崇建(1994):殘障學生對「無障礙的校
    園環境」之需求評估。特殊教育研究學刊,7,23-41。
    杞昭安(1999a):視覺障礙學生定向行動能力之研究。載於杞昭安(主
    編),視覺障礙教育之理論與實務(頁29-52)。臺北市:中華視覺
    障礙教育學會。
    杞昭安(1999b):定向行動能力檢核手冊。臺北市:台灣國立師範大特
    殊教育學系。
    杞昭安(2000a):定向行動教材教法。臺北市:台灣國立師範大特殊教
    育學系。
    杞昭安(2000b):定向行動實用手冊。臺北市: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李永昌(2001a):視覺障礙者工作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
    與復健學報,9,51-69。
    李永昌(2001b):高雄縣視覺障礙者就業能力調查研究。載於舉辦之特
    殊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7-94)。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C. Marshall ,
    & G.B. Rossman)。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李德高(1992):特殊兒童教育。臺北市:五南。
    余蓮菁(譯)(1997):定向與行動技術。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何世芸(2001):盲人求助技巧指導。載於何世芸(主編),視覺障礙學
    生教學法(頁109-112)。臺北市:師大書苑。
    何華國(2000):特殊兒童教育與心理。臺北市:五南。
    兵界力(2000):無障礙行人號誌使用者需求及控制績效評估之研究(未
    - 205 -
    出版之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中央警察大學,桃園市。
    呂文彥(2002):視覺障礙者對於公共設施使用需求調查與觸覺符碼之
    人因評估(未出版之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
    技大學,台中縣。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
    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
    林百鍊(2002):捷運系統殘障設施教室量與質之研究(未出版之土木
    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林宏熾(2000):身心障礙青年社區生活品質狀況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
    學刊,20,1-21。
    林淑玟(2001):E 世代的「無障礙」觀。特殊教育季刊,78,8-16。
    林敏哲(1995):臺灣視覺無障礙環境開發研究。空間雜誌,72,82-88。
    林慶仁、陳清溪(1999):臺灣省國高中弱視學生騎機車及自行車能力
    及態度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7,245-279。
    林寶山(1997):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
    林寶山(1989):特殊教育新論。臺北市:幼獅。
    金桐(1993):人人需要無障礙環境。社區發展季刊,26,176-177。
    金桐(1994):從技術面談如何建立無障礙的環境─檢視高雄市無障礙
    環境感言。營建季刊,4(4),35-43。
    周月清(2001):障礙福利與社會工作。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范文良(1993):如何指導視覺障礙學生定向行動。特殊教育季刊,47,
    1-4。
    范文良(2001):定向行動教學心得。載於何世芸(主編),視覺障礙學
    生教學法(頁91-93)。臺北市:師大書苑。
    范文良(2001):淺談盲人求助技巧。載於何世芸(主編),視覺障礙學
    生教學法(頁101-107)。臺北市:師大書苑。
    柯平順(1999):臺北市大眾捷運系統視障無障礙引導通路研究。臺北
    市:捷運工程局。
    - 206 -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性研究實例。台北市:
    巨流。
    徐文志(1993):視障兒童的親職教育。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夏林清(譯)(2000):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市:遠流。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
    的方法(原作者:Joseph, & A. Maxwell)。台北市:心理。
    康美華(1999):無障礙環境政策發展之探究(未出版之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郭為藩(1984):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文景。
    郭為藩(1992):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增訂四版)。臺北市:文景。
    教育部(2000):特殊教育學校(班)學前、國民教育階段視覺障礙類
    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中華民國教育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陳秀雅(1997):成年失明者的適應歷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臺南市:
    臺灣省視覺障礙兒童混合教育計畫師資訓練班。
    陳儀芬、蔡美昭(2000):如何進行障礙學生的日常生活訓練與輔導。
    視障教育教學實習學員報告彙編,65-68。
    張千惠(譯)(2000):定向行動能力評估手冊。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張自(1998):認識視覺障礙員工。讓每個夢想都能飛起來—身心障礙
    者就業服務手冊。臺中縣:臺灣省政府勞工處。
    張訓誥(1993):如何增進盲生學習效果之研究。臺南市:臺灣省視覺
    障礙兒童混合教育計畫師資訓練班。
    張欽堯(2000):臺灣地區輔具中心無障礙環境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
    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張照明、陳麗君、萬明美(1997):大學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
    大學同儕對其態度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2,1-39。
    - 207 -
    曾凡慈(2001):看見/看不見~視障學生的生活實體建構(未出版之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曾信榮(1996):視覺障礙者安全搭乘公車之我見。載於彭漢燕(主編),
    視障教育理論與實際,20,230-235。臺北市:臺北啟明學校。
    曾思瑜(1995):無障礙環境設計的理念與教學上的實施。空間雜誌,
    70,117-119。
    曾思瑜(1996):國內外無障礙環境設計規範之比較研究。建築學報,
    18,1-16。
    黃玉枝(1992):視覺障礙學生「行的安全」。國民教育,32,44-47。
    黃光雄(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原作者:R. C. Bodgan, & S. K.
    Biklen)。嘉義市:濤石文化
    黃志成、王麗美(2000):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服務。臺北市:亞太。
    黃旐濤(1999):當前無障礙環境滿意度之調查研究。社會福利,140,
    59-66。
    黃耀榮(2006):建築物視障者通行環境建構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
    會建築學報,56,1-26。
    傅秀媚(2000):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
    萬明美、柏廣法(1999):大學視覺障礙學生畢業後生活狀況之研究。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107-137。
    萬明美(2001):視障教育。臺北市:五南。
    廖弘仁、蘇昭銘(2009):視覺障礙者公車使用搭乘障礙分析(頁
    2835-2856)。台北市:中華民國運輸學會。
    劉信雄(1981):盲童定向行動訓練。臺南市:臺灣省視覺障礙兒童混
    合教育計畫師資訓練班。
    劉信雄(2001):如何指導視覺障礙兒童定向行動。臺南市:臺灣省視
    覺障礙兒童混合教育計畫師資訓練班。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研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
    - 208 -
    作者:D. J. Chandinin, & F. M. Connelly)。台北市:心理。
    謝宗學(1997):我國殘障政策發展之分析(未出版之公共行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藍武王(1994):落實殘障福利法─創造無障礙環境。都市交通,79,
    4-10。
    魏國峰(1993):定向行動訓練對高中盲生搭公車成效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英文部分
    Ambrose, G. V. (2000). Sighted children’s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concepts and ability to orient in an unfamiliar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4, 509-520.
    Apple, J., Apple, R., & Blasch, R. (1987). Low vision. In B. Welsch & R.
    Blasch (Eds.) Foundation of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New York: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Barraga, N. C., & Eric, J. N. (1992). Visual handicaps and learning (3rd.ed).
    Austin, TX: PRO-ED, Inc.
    Eaton, S. B., & Wall, R. S. (1999). A survey of social skills instruction in
    preservice programs for visual disabilities. Re:View, 31(1), 40-45.
    Griffin-Shirley, N. (1992). Teaching in an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program
    for Chinese special educator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86, 371-372.
    Hill, M. M., & Hill, E. W. (1990). Model programs and practice issues in
    - 209 -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67, 121-134.
    Percy, S. L. (1989). Disability, Civil Rights, and Public Policy.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Pfeiffer, D. (1993). Overview of the Disability Movement: History,
    Legislative Record,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1(4), 724-734.
    Pring, L., & Dewart, H. (1998). Social cognition in children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2, 754-768.
    Scholl, G. T. (1986).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for blind and visu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and youth. New York: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Smith, A. J., & Geruschat, D. R. (1996).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for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low vision. In A. T. Koening(Ed.). Foundations
    of low vision: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Stone, J. (1996). Mobility: Providing trained personnel to facilitate
    independent travel. The British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14(3),
    107-108.
    Thomas, J. E. (1995). Mobili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a shared responsibi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15th Annual Super Conference on Special Education, Baton Rouge, LA.
    - 210 -
    Uslan, M. M., Peck, A. F., Wineer, W. R. & Stern, A. (1990). Access to mass
    yransit for blind and visually impaired travelers. New York: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Wheeler, L. C. & Floyd, K. (1997). Spatial organization in blind children.
    Re: View, 28(4), 177-181.
    Wiener, W. R., Siffermann, E. (2000). Development of the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4, 485-494.
    Wolffe, K. (1998). Preparing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for work.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2, 11-14.
    Wolffe, K. (1999). Skills for success: a career education handbook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New York: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Yakura, C. (1994). The importance of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trai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in visually impaired and blind children. B. C.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18(2), 115-12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