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玉竹
Lee, Yu-Chu
論文名稱: <<墨子>>書中平等思想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idea of equality in Mo Tzu's thoughts
指導教授: 林佳範
Lin, Chia-F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墨子平等
英文關鍵詞: Mo Tzu, Equal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2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墨子>>書中平等思想之研究
    【論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哲人墨子,其思想中之平等精神,以及其對現代公民社會的啟示。研究之範圍,以<<墨子>>原典之內容為主,篇章取<親士>第一至<公輸>第五十。研究方法係以墨子思想中的平等精神與若干位西方哲人思想中的平等精神相互聯結比較,以分析出墨子思想中的平等精神。
    本研究針對墨子兼愛思想、經濟思想、政治思想、宗教思想等四個面向的平等精神進行研究分析,所得結論如下:
    一、 兼愛是墨子所有平等思想的核心,而兼愛乃上天之志,上天之志欲人平等交互愛利。
    二、 就心量的層次來說,兼愛是無差等的愛,但落實在實踐的面向,兼愛仍是一種「近者不親,無務求遠;親戚不附,無務外交」(<修身>篇),一種由近及遠、施由親始的差等之愛。
    三、 墨子所主張的平等,並不是一種「數學形式或機械式的平等」,而是一種「同法者必同類,同類者必同法」、「明是非、審治亂、明同異、察名實、處利害、決嫌疑。」的實質平等。
    四、 墨子並沒有否認社會階層的存在,但他反對社會階層完全由世襲決定,不可變更,故而提出非命論。
    五、 墨子思想中對於「平等」所持的觀點,比較近似於「開放的社會階層體系」(open social stratification system)的平等觀,而不是「封閉的社會階層體系」(closed social stratification system)的平等觀。
    六、 墨子基於兼愛理念所欲建構的社會,是一個人人將他人視為平等個體來關懷與尊重的社會,而不是僅在宗法等級的規範之內追求公平的社會。
    七、 在經濟生產方面,墨子主張不論上下,應分工從事,「與其勞,獲其實」,藉由生產的價值,獲取應得的份額。
    八、 在消費方面,墨子主張節儉致發平等,希望降低貴族階層的生活水準以與民齊。其目的倒不是只著眼於分配上的平等,而是關心社會地位的平等。
    九、 在分配方面,墨子主張一種自發性的「有力相勞,有財相分,有道相教」的互助式平等觀。
    十、 在政治人才的晉用方面,墨子主張職位向所有人平等開放,使「農與工肆之人」,也得到社會流動的機會。
    十一、 有關思想、言論自由的方面,墨子的「尚同」建制,是不符合平等尊重原則的。
    十二、 在宗教信仰方面,墨子主張「祀天」是每一個平民百姓都可以做的事。「天」不再是專屬於有權「祀天」者所擁有用以維繫政權的利器。就連「祖先」也可以在新興平民中找到。因此,對於人世間的懲處能力就不再專屬於貴族的「天」與「祖先」,而是屬於所有階層人民的「天」與「祖先」。
    十三、 但從美國學者德沃金(Ronald Dworkin)所提出的「寬容的世俗國家」視角出發,墨子的宗教觀強調敬天事鬼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很可能使良善的立意成為對不信宗教者不公的歧視與壓迫。
    就其現代意義來說,墨子平等互愛的兼愛理想可以應用在醫療照護、企業管理、宗教實踐與教育工作之上。
    關鍵字:墨子、平等

    A study of the idea of equality in Mo Tzu's thought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urvey the idea of equality in the thoughts of Chinese philosopher Mo Tzu and to bring some light on the modern civic society. The main focus of this study is the book Mo Tzu from chapter 1 to 50.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study is to make a link and comparison in the idea of equality between thoughts of Mo Tzu and several western philosophers.
    This study is aimed at the idea of equality in Mo Tzu’s thoughts with four dimensions:philanthropy, economy, politics and religion. Some of the results can be summed up as below:
    1. Philanthropy is the core concept of all Mo Tzu’s idea of equality, which reflects the will of Heaven. The will of Heaven claims to love everyone and benefit each other.
    2. Ideally, philanthropy is the love of no difference but practically, philanthropy is indeed the love of difference.
    3. The idea of equality that Mo Tzu held is not a formal but a substantial one.
    4. Mo Tzu didn’t deny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stratum but he opposed that the social stratum was sorely based by descent and might not be changed, so he proposed the theory of Anti-Fatalism.
    5. The view Mo Tzu towards equality was akin to the perspective of an open social stratification system, rather than one in a closed social stratification system.
    6. Mo Tzu would like to build a society based on philanthropy in which everyone would treat each one as an equal, rather than on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where one could only pursue a restrictive fairness.
    7. Regarding production, Mo Tzu advocated that everyone has to participate in productive activities, and then share the portion of his contribution.
    8. Regarding consumption, Mo Tzu believed that thrifty might result in equality. He hoped to lower the living standard of the nobility for being the same living standard with the common people. The main idea was not to focus on the equality of economic distribution but that of social status.
    9. Regarding distribution, Mo Tzu advocated a reciprocal equality system in which everyone would be willing to help, benefit and teach each other.
    10. Regarding the promot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 Tzu advocated that all political positions were equally opened to everyone so that farmers and labors alike might have the equal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obility.
    11. For the freedom of thoughts and debat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selfsame” values constructed by Mo Tzu would not comply with the principle of equal respect.
    12. With regard to religious belief, Mo Tzu advocated that people have an equal right to attend Heaven worship and people may feast their own ancestors equally.
    13. From the view of “tolerant secular state” proposed by Ronald Dworkin, the insistence on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religious belief by Mo Tzu’s good intention might bring discrimination and oppression over those without religion.
    The ideal of “love each other with no difference” advocated by Mo Tzu may
    provide modern meanings for us in various dimensions just like medical car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religious practice and Education.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11 第三節 幾種平等觀--------------------------------------13 第四節 衡量平等關係的面向-------------------------------24 第二章 墨子的生平與<<墨子>>書-----------------------------29 第一節 墨子的生平--------------------------------------29 第二節 <<墨子>>書及其核心思想---------------------------35 第三節 墨子思想中平等觀的概要----------------------------56 第三章 墨子兼愛思想中的平等觀------------------------------65 第一節 兼愛的無差等------------------------------------65 第二節 兼愛的差等--------------------------------------69 第四章 墨子經濟思想中的平等觀------------------------------72 第一節 生產方面----------------------------------------72 第二節 消費方面----------------------------------------76 第三節 分配方面---------------------------------------80 第五章 墨子政治思想中的平等觀------------------------------83 第一節 墨子思想中政治人才的晉用主張-「尚賢」論------------83 第二節 墨子思想中的政治建構-「尚同」論------------------87 第三節 學者們對尚同論的述評-----------------------------90 第四節 尚同論與平等尊重的扞格----------------------------93 第六章 墨子宗教思想中的平等觀------------------------------98 第一節 尊天事鬼的墨學宗教觀-----------------------------98 第二節 墨子宗教思想中的平等精神-------------------------103 第三節 墨子宗教思想中的不平等- 從德沃金「寬容的世俗國家」視角出發----------------106 第七章 結論與省思---------------------------------------109 第一節 結論-------------------------------------------109 第二節 <<墨子>>書中平等思想的現代意義--------------------113 參考書目--------------------------------------------------120 中文部份----------------------------------------------120 西文部份----------------------------------------------124

    參考書目
    壹、 中文部份
    一、古籍
    <<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
    <<呂氏春秋>>,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荀子>>,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淮南子>>,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墨子>>,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韓非子>>,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禮記>>,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二、專書
    王冬珍,<<墨學新探>>,台北:世界書局,1989年。
    王昌祉,<<諸子的我見>>,台中:光啟出版社,1961年。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
    王讚源,<<墨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孔兆政譯,<<社會正義要素>>,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司馬學文譯, <<人權與民主生活>>,台北:韋伯文化,2007年。
    朱敏章譯,<<利維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任繼愈,<<墨子與墨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李 龍主編,<<西方法學名著提要上冊>>,台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
    李少軍等譯,<<正義論>>,台北:桂冠出版社,2003年。
    李生龍注譯,<<新譯墨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李培元譯,<<政治思想史>>,台北:韋伯文化,2004年。
    李賢中,<<墨學-理論與方法>>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但昭偉,<<重讀彌爾效益論>>,台北:學富文化,2002年。
    吳進安,<<墨家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年。
    林安梧,<<儒學轉向>>,台北:學生書局,2006年。
    林玫玲,<<先秦哲學的命論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周天瑋,<<孟子與蘇格拉底的虛擬對話-建構法治理想國>>,台北:天下遠見
    出版公司,2003年。
    周富美,<<救世的苦行者:墨子>>,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
    胡 適,<<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徐希燕,<<墨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孫卓彩,<<墨學概要>>,山東:齊魯書社,2007年。
    孫貽讓,<<墨子閒詁>>,台北:華正書局,1995年。
    孫廣德,<<墨子政治思想之研究>>,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4年。
    時殷宏譯,<<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張豈之,<<精編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7年。
    張國清譯,<<原則問題>>,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雁深譯,<<論法的精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
    陳問梅,<<墨學之省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新民,<<憲法學釋論>>,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梁啟超,<<墨子學案>>,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5年。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舒大剛,<<墨子的智慧>>,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1996年。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馮克利譯,<<至上的美德>>,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鄂振輝,<<自然法學>>,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程崇華譯,<<論自由>>,台北:唐山出版社,1986年。
    褚松燕譯,<<正義諸領域>>,譯林出版社,2002年。
    葉啟芳、瞿菊農譯,<<政府論次講>>,台北:唐山出版社,1986年。
    蔡仁厚,<<墨家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蔡坤鴻譯,<<六大觀念>>,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蔡澤華 ,<<先秦諸子經濟思想述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鄭石岩,<<教師的大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
    劉麗君譯,<<自由的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應奇譯,<<社會正義原則>>,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譚宇權,<<墨子思想評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嚴存生主編,<<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顧肅,<<自由主義基本理念>>,台北:左岸文化,2006年。
    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主編,<<自由主義的發展及問題>>,台北:桂冠圖書,2002年。

    三、期刊論文資料
    方 管,<釋體兼>,<<文史雜誌>>第三卷第十一、十二期合刊,哲學專號,1944年。
    王文政,<墨子的尚同思想>,收錄於<<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十三期,1997年,pp.63~78。
    朱傳一譯,<認真對待人權>,<<清華法學>>第一卷第一期,2002年,pp.25~33。
    吳克倫,<墨子兼愛與耶穌博愛之比較>,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吳進安,<孔子之「仁」與墨子「兼愛」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李賢中,<墨子「兼愛」思想的理論與實踐>,<<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三期,
    2001年,pp.28~33。
    林俊宏,<墨子「義政」思想的四個重要命題>,<<思與言>>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2000年,pp.221~263。
    林麗珊,<羅爾斯的正義理論與倫理教育>,<<中央警察大學執法新知論衡>>第一卷第一期,2005年,pp.45~54。
    周保松,<蘇格拉底式的一生-紀念諾齊克>,<<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七十期,2002年,pp.82~90。
    周富美,<墨子兼愛說平議>,台大<<文史哲報>>第二十六期,1977年,pp.99~126。
    徐品飛、張嶂、肖明整理,<德沃金復旦大學演講紀要>,<<清華法學>>第一卷第一期 ,2002年,pp.332~338。
    馬建興、蔣清華,<超越中西的自然法之鏡>,<<自然法:古典與現代>>,中國
    法制出版社,2007年,pp.93~128。
    陶 禹,<墨子政治思想析論>,<<藝術學報>>第五十一期,1992年,pp.140~153。
    梁文韜,<系絡、原則與社會正義-比較米勒及瓦瑟的多元主義正義論>,<<歐
    美研究>>第三十五卷第三期,2005年,pp.605~668。
    崔周浩,<墨子宗教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張奉箴,<墨子的宗教思想>,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系及教育研究所<<
    教育學刊>>第六期,1985年,pp.340~360。
    陸品妃,<「不平等」的平等>,<<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十九期,2006年,
    pp.85~122。
    莊輝濤,<平等權的開放與社會階層體系>,思與言第三十六卷第三期,1998年,
    pp.129~160。
    黃文聰,<墨家法思想之研究-與Aquinas自然法之比較>,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6年。
    黃富巧,<墨子與耶穌之愛的比較>,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源盛,<從現代法學觀點論墨子法律思想>,<<復興崗學報>>第三十七期,1998年,pp.415~432。
    湯娟宜,<墨子的宗教思想研究>,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湯智君,<論墨子「非命」思想之時代意蘊>,<<聯大學報>>第一期,2005年,pp.115~143。
    蕭宏恩,<「仁」與「兼愛」作為醫護倫理之內涵初探>,<<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二卷第八期,2005年,pp.33~49。

    貳、 西文部份
    Aristotle, Politics, translated by Ernest Bark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Aquinas, St. Thomas, Politics and Ethic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Paul E. Sigmund,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88.
    Bentham, Jeremy, An Introduction to Morals and Legislation, New York: Hafner Publishing Company, 1948.
    Dworkin, Ronald , A matter of Principl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Dworkin, Ronald, Sovereign virtu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quality,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Hobhouse, Leonard T. , The Elements of Social Justice, Routledge/Thoemmes Press, 1993.
    Locke, John,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Mill, John Stuart, Dissertations and Discussions, Boston Spencer, 1865.
    Mill, John Stuart, Utilitarianism, Liberty, and Representative Govrnment, New York: E.P. Dutton and Company Inc., 1950.
    Mill, John Stuart, On Liberty, England: Penguin Books Ltds., 1982.
    Montesquieu, The Spirit of the Laws, translated by Thomas Nugent, New York: Hafner Publishing Company, 1949.
    Nozick, Robert,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74.
    Plato, Republic, Translated By Robin Waterfie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Rawls, John ,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Walzer, Michael, Sphere of Justice: A Defense of Pluralism and Equality, New York: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8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