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佳倩
CHIACHIEN LI
論文名稱: 美國中級漢語學習者聲調偏誤分析與補救教學
Error Analysis and Remedial Instruction of Chinese Tones --- A study on American Learners of Mandarin
指導教授: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漢語聲調聽辨能力測驗發音能力測驗僵化現象偏誤分析補救教學
英文關鍵詞: mandarin tones, perception and listening, pronunciation proficiency, fossilization, error analysis, remedial instru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1下載:9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以「美國漢語學習者聲調偏誤補救教學」為研究目標。主要是採取行動研究的方法(Action Research),按照其研究步驟一一進行。研究過程,先透過觀察、語料蒐集、語料分析、訪談等方式來瞭解學習者聲調偏誤的狀況。再以筆者分析得到的結果和前人所做的調查研究結果為基礎,對學習者進行短期補救教學,再針對教學後的語料進行蒐集、分析以瞭解教學成效,並對學習者進行訪談,以瞭解學習者對於補救教學的反饋。
    研究結果發現與建議如下:

    一、瞭解了美國學習者漢語聲調之偏誤。
    二、透過聲調補救教學,得以改善學習者聲調僵化的現象。
    三、證實教師對學習者提出聲調糾音的要求有其必要性。
    四、教材可在每一課加上依聲調組合排列的生詞表。
    五、學習者認讀發音能力比聽辨感知能力強。
    六、聲調的難易度不宜將四聲拆開進行排序,因為聲調系統及聲調所出現的語音環境會影響學習者掌握個別聲調的能力。而且同一聲調的聽辨和發音的掌握情況也不同。

    Motivation: As the Chinese tones of many American learners seriously affect their accent, and even affect their communication, the researcher decided to do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learners’ tone errors and gave them short-term remedial teaching to help them correct their tones.

    Method: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used was “Action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steps, the research was done through observation, 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interviews, etc. to understand the learners’ tone errors.

    Results:
    1. Understood the American learners’ Chinese tone errors.
    2. Through tone remedial instruction, improved the learners’ fossilized tones.
    3. Proved that it’s really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keep correcting learners’ tones.
    4. Recommended that “Tone combinations sorted Shengci Table” should be added in each lesson.
    5. Proved that learners’ pronunciation proficiency is better than their perception and listening.
    6. Concluded that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evaluate the difficulty of the four tones in isolation, because tone context will affect the ability of learners to master the individual tones.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標 3 1-3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中介語理論 5 2-1-1 偏誤分析法 7 2-1-2 聽辨能力測驗與發音能力測驗 9 2-2 漢語聲調偏誤與教學研究 12 2-2-1 美國漢語學習者聲調偏誤相關研究 12 2-2-2 漢語聲調教學相關研究 15 2-3 學習心理與教學 22 2-3-1 行為學習論 23 2-3-2 認知學習論 24 2-3-3 語音感知 27 2-3-4 學習與記憶的策略、認知風格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3-1 行動研究法 31 3-1-1 研究架構 33 3-1-2 研究步驟 34 3-2研究對象、研究範圍、研究測驗詞表 35 3-2-1 研究對象 35 3-2-2 研究範圍 36 3-2-3 研究測驗詞表 37 3-3 資料蒐集 38 3-3-1 問卷 38 3-3-2 測驗評量 39 3-3-3 錄音 39 3-3-4 訪談 39 3-4 資料分析 41 3-4-1 聽辨能力測驗 41 3-4-2 發音能力測驗 42 3-4-3 聲學分析 42 第四章 研究實施與結果 43 4-1 教學前的偏誤分析 43 4-1-1 聽辨能力分析 43 4-1-2 發音能力分析 47 4-1-3 綜合分析比較 50 4-1-4 訪談 54 4-1-5 小結 58 4-2補救教學計畫與實施 60 4-2-1 補救教學計畫 60 4-2-2 補救教學方法 61 4-2-3 補救教學實施 65 4-2-4 小結 66 4-3教學後的成效分析 67 4-3-1 聽辨能力分析 67 4-3-2 發音能力分析 71 4-3-3 綜合分析比較 74 4-3-4 訪談 78 4-3-5 小結 80 第五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81 5-1教學前後整體的比較分析 81 5-1-1 教學前後聽辨能力分析 81 5-1-2 教學前後發音能力分析 87 5-1-3 小結 92 5-2教學前後學習者個別的比較分析 93 5-2-1 教學前後聽辨能力改善情形分析 93 5-2-2 教學前後發音能力改善情形分析 100 5-2-3 小結 107 5-3教學前後透過聲學語音軟體Praat之分析 108 5-3-1 「陰、陽、上、去」四聲調之分析 108 5-3-2 學習者教學前後聲調之改善情形 111 第六章 華語教學上之應用 116 6-1 美國漢語學習者聲調偏誤現象 116 6-2 補救教學成效 117 6-2-1 改善僵化現象 118 6-2-2 「依聲調組合排列的生詞表」 119 6-3 漢語聲調補救教學建議 119 6-3-1 聲調教學建議 119 6-3-2 聲調補救教學建議 122 6-4 漢語聲調教材編寫之建議 123 第七章 結論 124 7-1 研究結果及教學應用 124 7-2 研究限制 124 7-3 後續研究 125 參考文獻 126 附錄一 131 附錄二 132 附錄三 133 附錄四 134 附錄五 135 附錄六 137 附錄七 139

    中文參考文獻
    王力(1979)。現代漢語語音分析中的幾個問題。中國語文。4。111-。
    王得杏 等(譯)(1990)。Mackey, William Francis著。語言教學分析(Language Teaching Analysis)。中國:北京語言學院出版。
    王韞佳(1995)。也談美國人學習漢語聲調。語言教學與研究,3,126-140。
    王建勤主編(1997)。漢語做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北京: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出版。
    王建勤主編(2000)。漢語做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語言系統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宋益丹(2006)。漢語聲調實驗研究回望。語文研究。1(總98)。41-45。
    朱川 主編(1997)。外國學生漢語語音學習對策。北京:語文出版社。
    李東輝(1997)。美國大學生華語聲調習得順序出探。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123~134 。
    李明、石佩雯(1999)。漢語普通話語音辨正。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出版社。
    沈曉楠(1989)。關於美國人學習漢語聲調。世界漢語教學,51-54。
    余藹芹(1988)。聲調教學的商榷。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集,229-235。
    邵寶誼(2005)。線上漢語拼音網站簡介。第四屆全球華文網路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379-386。
    林茂燦(1988)。普通話聲調的聲學特性和知覺徵兆。中國語文,第3期。
    林清山 (譯)(1997)。Richard E. Mayer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Educational Pschology)。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燾、王理嘉 合著(2005)。語音學教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林華一(2007)。零起點日籍學習者之漢語聲調習得。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德坤(1993)。中介語理論與漢語習得研究。語言教學與應用,4,82-92。
    孫德金主編(2006)。對外漢語語音及語音教學硏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馬燕華(1994)。初級漢語水平留學生的普通話聲調誤區。北京師範大學學報,3,88-93。
    馬寶蓮、劉慶剛(2005)以Praat語言分析軟體應用於華語語音教學法出探。全球華文學會論文集。
    桂明超(2000)。美國英語語調對美國學生學習漢語普通話聲調的干擾。世界漢語教學。1(總51)。89-93。
    桂燦昆(1978)。漢英兩個語音系統的主要特點比較。現代外語,第1期。載於李瑞華(1999)主編的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81-93。
    崔永華(2004)。教師行動研究和對外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3(總第69期),89-95。
    靳洪剛(1994)。語言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張新仁(1995)。教學原理與策略。載於王家通主編之教育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張小芬、古鴻炎(2007)。電腦化華語發音測驗與教學。台北市:心裡。
    陳氏金鸞(2005)。越南學生漢語聲調偏誤分析。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金金(1999)。東南亞學生華語聲調聽辨分析。第二屆東南亞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92-113 。
    曾金金(2006)。共同主持人:陳柏琳。計畫名稱:零起點學生的漢語聲調自動辨識及結合語音檢索的聲調教學設計(Teach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nes by Applying Speech Recognition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ology)。NSC:95-3113-S-003-002-。
    曾金金(2006)。計算機語音分析及其應用。對外漢語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實踐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61-75 。
    曾金金、張月馨、陳靜子(2007)。線上聲調自我檢測系統建制及效果評估。華語文教學研究,第四卷第二期,載於曾金金(2008)編著的華語語音資料庫及數位學習應用。台北:新學林。232-248。
    馮麗萍(1997)。初級漢語水平英、日語學生語音誤區的分部與比較。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601-610 。
    彭玉康、胡袁圓(2006)。對外漢語聲調教學研究回望。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4,18-26。
    彭增安(2007)。跨文化的語言傳通—漢語二語習得與教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葉德明 (1991),美日學生中國語音差異研究。世界華語文教學第三屆理論與分析,4-11。
    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上篇:語音理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趙元任(1959)。語言問題。台灣: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鄭秋豫(1990)。國語字調的聲學語音研究(An Acoustic Phonetic Study on Tones in Mandarin Chinese)。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九十四。
    鄭秋豫(1990)漢語的字調、句調、語流韻律與學習—淺談漢語語音學、音系學與華語教學。韓國大學華語教師研習團講課ppt(2006/01/17)。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鄭昭明(200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桂冠圖書。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劉江娜(2006)。中級漢語水準的韓國留學生聲調偏誤問題研究。天津市:中國天津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魯健驥(1984)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3。載於王建勤(1998)主編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50-63。
    魯健驥(1999)。對外漢語教學思考集。中國: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趙元任(1959)。語言問題。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盧家楣 主編(2000)。學習心理與教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關鍵(2000)。聲調教學改革初探。語言教學與研究,4,51-54。

    英文參考文獻
    Ausubel, D.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loom, B.S.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The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Co Inc. New York:David McKay Company, Inc.
    Bruner, J. S. (1966).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rder, P. (1967).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5(4), 161-170..
    Flavell, J. H.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906-911.
    Flavell, J. H. (1987). Specula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etacognition. In F. E. Weinert & R. H. Kluwe (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21-29). Hillsid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unter, M. A., Estes, T. H., & Schwab, J. (1990). Instruction: A models approach. Boston, Mass.: Allyn and Bacon.
    Haviland, S. E., & Clark, H. H. (1974). What’s new? Acquiring new information as a process in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3, 512-521.
    Hunter, M. (1984) Knowing, teaching and supervision. in P. L Hosford (Ed.), Using what we know about teaching (175-176).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McNiff, Jean. with a foreword by Jack Whitehead.(1988). Action research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 : Macmillan Education
    McNiff, Jean. with Whitehead Jack. (2001). Action research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2nd ed)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Falmer.
    Nemser, W. (1971). Approximative System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9(2), 115-123.
    Rosenshine, B. V. (1983). Teaching functions in instructional program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4), 335-350.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0, 209-231.
    Selinker, L. (1997).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study) (3rd imp.).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Wang, Y., Spence, M., Jongman, A., and Sereno, J. (1999). Training American listeners to perceive Mandarin tone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06, 3649-365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