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怡君
Yi-Chun Lin
論文名稱: 成年男性追尋婚姻經驗之敘說研究
A Narrative Research of an adult male’s experience in seeking a wife
指導教授: 李佩怡
Li, Pei-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成年男性追尋婚姻經驗敘說研究
英文關鍵詞: adult male, experience in seeking a wife, narrative researc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為透過研究參與者生命故事的敘說,理解成年男性追尋婚姻經驗的敘說主題和社會文化脈絡所建構的社會性敘說對成年男性追尋婚姻經驗的影響。研究參與者是一位曾經歷兩段以結婚為考量戀情的31歲成年男性,研究者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3次共計12小時的生命故事訪談,並輔以其提供之心情札記作為敘說資料來源。研究方法採取敘說研究,並以「整體—內容」分析模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早年原生家庭經驗影響成年男性對於婚姻的憧憬與追尋婚姻經驗的核心主題。
    2.與母親關係親密的成年男性,尋求似母親般的婚姻伴侶,並承襲母親的婚姻價值信念與伴侶互動模式。
    3.與父親關係矛盾且疏離的成年男性,為避免重複父親的負面路徑,選擇扮演不同於父親的男性角色。
    4.模糊的自我界限形成的愛情價值信念,影響成年男性的追尋婚姻的經驗,因此歷經挫折。
    5.成年男性對於感情受挫的反省與歸因影響其自我調適,以及是否繼續投入追尋婚姻的歷程。
    影響成年男性追尋婚姻經驗之社會文化脈絡之主要論述分別為「男人,你是強者」的期待、「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期待「男人,你要繁衍子孫與負責家族延續」的期待。而上述三個主要社會敘說對成年男性的追尋婚姻經驗的影響,分為下列三點:
    1.成年男性對「男人,你是強者」的社會敘說之認同程度左右其自我認定, 並影響其追尋婚姻歷程的思維與行動。
    2.成年男性因面臨「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社會敘說,而飽受催促結婚的壓力,而需在多方意見中找到自我安在的位置。
    3.成年男性承載「男人,你要繁衍子孫與負責家族延續」的期待,致使其面對結婚議題時,必須於家族期許與個人需求間取得平衡。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與討論,研究者針成年男性追尋婚姻、諮商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concepts to describe, conceptualize and analyze the narrative subjects of the experiences of an adult male seeking a wife and to realize how the social culture construct affects him. The participant is a 31-year-old adult male who had two love affairs when he took marriage into account. The researcher spent 12 hours (divided into 3 times) giving semi-construct interviews of his life stories, and simultaneously referred to his journals into research. The research is a narrative one, and the data was analyzed through “global-context” model .
    The results are:(1)the original family experience affects an adult male’s image of marriage and the core subjects of the experience in courting a life partner.(2)the adult male who has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with his mother will prefer a partner who and his mother are much alike, and adopt his mother’s value of marriage and the interaction pattern between her and her partner.(3)the adult male who has conflicting and distant relationship with his father will avoid to follow his father’s same way to play the male role in his life.(4)the values of love constructed by vague boundary of self will affect the adult male’s experiences to make him frustrated while seeking a life partner.(5)the introspection and attribution of an adult male’s frustrate love experience will affect his self-regulation and whether he would court someone else.
    The global narrative from social culture which affects adult male seeking a life partner are the expectation of “Man, you are a superman”, “A man should get married on coming of age, and so should a girl.”, “Man, you should propagate and be responsible for continuing the family”. As the above mentioned, these three major social narratives affect the adult male’s experiences of seeking a life partner, and they are:(1)the degrees the adult male identify “Man, you are a superman” will affect his self-identification, and the thought and action while he is courting a life partner.(2) the adult male needs to find ways to confront the pressure formed by the social narrative of “A man should get married on coming of age, and so should a girl.”.(3)the adult male should carry the weight of “Man, you should propagate and be responsible for continuing the family”, and he must balance the expectation of his family and the need of himself when he faces the issues of marriag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d the discussions,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an adult male courting a life partner, for the counselors, and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三節 名詞解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影響成年男性追尋婚姻因素.............................................................8 第二節 社會文化對成年男性追尋婚姻的影響............................................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43 第二節 研究者與研究參者.............................................................................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50 第四節 研究歷程.............................................................................................51 第五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53 第六節 研究判準….........................................................................................57 第七節 研究倫理.............................................................................................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1 第一節 藍天追尋婚姻經驗的生命故事.........................................................61 第二節 藍天追尋婚姻經驗的主題理解與詮釋……………..........................68 第三節 社會文化脈絡對藍天追尋婚姻經驗的影響....................................104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綜合討論..........................................................................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9 第一節 結論......................................................................................................13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40 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144 參考文獻................................................................................................149 表次 表 2-1 男性性別刻板印象分類整理表………………………………............10 表 3-1 敘事分析向度表.................................................................................. 26 表 3-2 文本分析編碼說明................................................................................54 表 3-3 研究參與者檢核回函……................................................................... 59 表 4-1 藍天追尋婚姻經驗之階段一~二的重要事件與事件主題…..……100 表 4-2 藍天追尋婚姻經驗之階段三~四的重要事件與事件主題……..…101 表 4-3 藍天追尋婚姻經驗之階段五~六的重要事件與事件主題………..102 表 4-4 藍天追尋婚姻經驗之階段七~八的重要事件與事件主題………..103 表 4-5 社會文化對藍天追尋婚姻經驗的影響之主要論述………………,,120 附錄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160 附錄二 訪談大綱……….................................................................................161 附錄三 參與研究同意書.................................................................................162 附錄四 逐字稿謄寫保密同意書.....................................................................163 附錄五 研究檢核函…….................................................................................164

    一、中文文獻
    Argyle, M., & Henderson, M.(1986)。人際關係剖析(苗延威譯)。台北:巨流。(原作1985年出版)
    Basow, S. A.(1994)。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劉秀娟、林明寬譯)。臺北市:揚智。(原作1992年出版)
    Batten, M.(1997)。顛覆男性擇偶權(林尹星譯)。台北:允晨文化。(原作1994年出版)
    Bogdan, R. C., & Biklen, S. K. (2004) 。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譯)。嘉義:濤石。(原作1998年出版)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M.(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余曉雯譯)。臺北市:心理。(原作2000年出版)
    Crossley, M. L.(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嘉義:濤石。(原作2000年出版)
    Dominelli, L.(2004)。女性主義社會工作(林青璇、趙小瑜譯)。台北:五南。
    Erickson, B. M.(2002)。渴望父愛-失去父親及其影響(陳信昭、崔秀倩譯)。台北:五南。(原作1998年出版)
    Farrell, W.(1987)。男性解放(鄭至慧、朱恩伶、顧燕翎譯)。台北:婦女新知。(原作1975年出版)
    Gilbert, L. A., &Scher, M.(2008)。性別諮商與心理治療(趙淑珠校閱版)。台北:心理。(原作1999年出版)
    Goleman, D.(1996)。Eq(張美惠譯)。台北市:時報。(原作1995年出版)
    Goodman, N.(1995)。婚姻與家庭(陽琪、陽琬譯)。台北:桂冠。(原作1993年出版)
    Green, M.(1989)。婚姻關係:現代婚姻中的痛苦與幸福(張乙宸譯)。台北:遠流。(原作1986年出版)
    Hite, S.(1995)。海蒂報告:男性氣概(林瑞庭譯)。台北:張老師。(原作1987年出版)Lieblich, A.、Tuval-Mashiach, R.、Ziber, T.(2008)。敘說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吳芝儀譯)。嘉義:濤石。(原作1998年出版)
    Maxwell, J. A.(2001)。質化研究設計--種互動取向方法(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台北:心理。(原作1996年出版)
    Riessman, C. K.(2003)。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譯)。台北:五南。(原作1993年出版)
    內政部統計處(2008)。內 政 統 計 通 報:九十七年第二十三週。上網日期:2008年10月4日。檢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王行(1997)。台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47-78。
    王行(1998a)。解放男人-男性的自覺與成長。台北:探索文化。
    王行(1998b)。已婚男性婚姻經歷變化與滿足感初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4,79-122。
    王行(1999)。(愛情的)墳墓、天堂?婚姻與家庭。在王雅各編著,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臺北市:心理。
    王秀伯(2006)。絕不結婚的下場:早死?。健康世界,249,9。
    丘玲玲(1997)。台北縣市中小學未婚女教師單身壓力、單身壓力因應與單身生活滿意的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古芸妮(2004)。未婚男女婚姻信念、婚姻態度與婚姻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臺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台灣東南亞學刊,3(1),3-36。
    白秀玲、柯淑敏(2006)。兩性關係與性別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台北:東大。
    朱鴻鈞(2007)。單身男女之擇偶條件與婚姻態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軍公教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學程。
    朱蘭慧(2003)。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形成與鬆動 。應用心理研究, 17,85-119。
    江宜倩(2001)。未婚男性婚姻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江淑玲 (2005)。國小未婚教師之婚姻態度、人際關係對其擇偶偏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江淑玲(2005)。國小未婚教師之婚姻態度、人際關係對其擇偶偏好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江逸之(2006)。2006寂寞指數大調查:台灣有多寂寞?。遠見雜誌,238。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年12月14日)。國人婚育態度調查結果【新聞稿】。上網日期:2008,10月4日。檢自:http://www.doh.gov.tw/ufile/Doc/200412_%E5%9C%8B%E4%BA%BA%E5%B0%8D%E5%A9%9A%E5%A7%BB%E8%88%87%E7%94%9F%E8%82%B2%E6%85%8B%E5%BA%A6%E8%AA%BF%E6%9F%A5%E7%B5%90%E6%9E%9C.pdf
    何嘉雯(1997)。台北縣市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對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
    余振民(1998)。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
    余振民(1999)。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
    余德慧(1991)。中國社會的人際苦痛及其分析。在楊中芳、高尚仁編著,中國人中國心-人格社會篇。台北:遠流。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臺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利翠珊(2005)。婚姻關係及調適。在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編著,華人本土心理學(頁331-362)。臺北市:遠流。
    吳怡卿(2003)。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呂秀蓮(1995)。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
    呂苑慈(2008)。單身男性愛情關係中之自我認定敘說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
    李尹(2007)。愛情的面貌:異性戀親密關係中的性別政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李育忠(2000)。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互動對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之相關研究-台東地區單、雙親家庭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李良哲(2003)。理想親密伴侶與理想親密關係知識結構之探討研究 。在行政院編著(卷NSC91-2413-H004-009-SSS):國家科學委員會 。
    李姿佳(2006)。未婚上班族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美枝(1993)。心理學。臺北:大洋。
    李美枝(1996)。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與今日台灣的表現型態。本土心理學研究,5,114-174。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 ,6,260-299。
    李雪莉(2005)。父親,別在孩子生命中缺席。天下雜誌,335,234-237。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李雅文(2004)。台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在職專班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
    李嘉聖、陳益世(1999)。高科技產業特性、工作壓力、工作滿意暨離職傾向之相關性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廠商研發技術人員為例。人力資源學報,11,93-116。
    沈瓊桃、陳姿勳(2004)。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之探討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8(1), 133-170 。
    卓紋君(2000)。台灣人愛情發展的歷程初探兼論兩性輔導之重點。諮商輔導文粹:高師輔導所刊,5,1-30。
    卓紋君(2003)。臺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 ,16 ,1-117。
    周彥亨(2004)。台灣男女晚婚問題之探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周麗端(2001)。夫妻的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生活科學學報 ,7,133-155。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中大學。
    林一真(1993)。婚姻的選擇。台北:宇宙光。
    林盈聿(2006)。未婚男性性別角色態度、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北部地區高科技產業人員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林秋萍(2001)。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林淑理(2006)。從愛情到婚姻。南港高工學報 ,24,71-88。
    林喬瑩(2005)。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林錫波、王榮錫、陳堅錐(2007)。運動性別刻板印象之探討。北體學報,15 ,164-172。
    林鴻達(1988)。臺灣都市山地青年擇偶態度、行為與問題之研究 : 以北部都市山地教會未婚青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林鴻達(2004)。尋找就是尋見?-淺談擇偶之道。新使者,84,44-47。
    邵麗芳(1987)。 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
    邱珍琬(2004)。大學生知覺的父親形象,屏東師院學報,22,291-330。
    侯南隆、吳芝儀(2001)。喪親少年的生命故事與偏差行為研究。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犯罪學期刊,7,260-265。
    侯瑾瑜(2006)。熟齡-非自願單身未婚女性自我轉化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柯淑敏(2001)。兩性關係學。台北:揚智。
    柳杰欣(2006)。適婚男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洪山川(1993)。單身男性的適應問題及調適,婚姻輔導專題研討會論文專書:婚姻生活與生涯發展(頁59-72)。中原大學、東海大學與東吳大學(合辦)。
    洪櫻溶(2005)。男性性別角色態度與擇偶偏好之研究 -以高科技產業未婚男性為對象分析 。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育瑄(2006)。未婚男女婚姻態度對擇偶偏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
    范珮筠(2006)。出走於婚姻的意識:未婚自助旅行女性之自主性與婚姻態度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
    苗君平(2003年,1月26日)。外籍新娘壓境 本地女性情歸何處,聯合報。
    唐訢雅(2007)。年輕女性諮商師對諮商晤談中性別權力的覺察與重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所。
    孫瑋成(2006)。現代華人的婚姻理想:以台灣地區年輕夫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
    徐新娣(2004)。台北縣市大學生擇偶條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心理。
    高淑貴(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
    張思嘉(2001)。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4),1-29。
    張思嘉、李雅雯(2009)。擇偶歷程中影響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179-212。
    張虹雯、陳金燕(2005)。十年來中部地區社區諮商當事人之人口特徵與求助問題演變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8,37-76。
    張瑞真(2000)。國小未婚教師性別角色、成就動機與婚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張瀞云(2005)。尋找親密關係的聖杯一一成年前期未婚男性擇偶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
    畢恆達、洪文龍編著(2006)。Gq男人在發燒。台北:女書。
    莫藜藜、王行(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許瑜珍(2006)。未婚男女家庭承諾對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
    許蓓苓(2000 )。台灣諺語反映的婚姻文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郭育吟(2003)。探討長姑娘單身生涯經驗之認同歷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陳玉華、陳信木(2008)。個人資源與機會結構對於結婚與初婚年齡的影響,台灣的社會變遷 1985~2005 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十一次研討會(第二階段)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宇平(2005)。青少男之飲食異常與男性經驗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
    陳秉華(2001)。華人「人我關係協調」之諮商工作架構 。測驗與輔導,167 ,3511-3515。
    陳金定(2004)。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心理。
    陳思穎(2002)。擇偶。在林淑玲校閱編著,婚姻與家庭(頁141-164)。嘉義:濤石。
    陳珮庭(2003)。她為什麼還沒嫁?台灣當代熟齡女性未婚現象探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陳斐虹(2004)。老年夫妻婚姻生活經驗:關係的互動與發展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
    陳雅麗(2001)。自身條件在擇偶歷程中的角色:演化論與社會經濟模式之檢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陳麗玉(2001)。來自東南亞的「新娘」--一個後殖民女性主義觀點的深度報導。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陳儷文(2006)。台北市單身者的寂寞感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彭金龍(1987)。後工廠青年的交友與擇偶特性評析現階段國中生活輔導的導向。測驗與輔導,85,1645-1649。
    彭懷真(1998)。爸爸辛苦沒人知。大家健康,152,10-11。
    曾意琇(2004)。〝緣〞來如此─單身女性「相親經驗」背後的社會文化圖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 。
    游美惠(2002)。父權體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7,111-113。
    黃光國 (1995)。知識與行動:中國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學詮釋。台北:心理。
    黃光國(2005)。華人社會中的臉面觀。在楊國樞、楊中芳、黃光國編著,華人本土心理學(頁365-405)。台北:遠流。
    黃君瑜(2003)。意義追尋與因應對情侶分手後情緒適應之影響--以大學生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 。
    黃英倫(2008)。自我揭露與婚前承諾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未婚男性工程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
    黃素菲(2005)。對話與回應《生命書寫與心理健康》。應用心理研究,26,1-36。
    黃麗煌(2003)。尋尋覓覓真命公子&公主--六年級生擇偶條件大調查。家庭月刊,323,58-62。
    黃囇莉編(1999)。跳脫性別框框。台北:女書文化。
    楊美慧(1990)。單身女性之婚姻觀ㄧ現象學方法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楊茹憶(1995)。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楊國樞(1992a)。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在楊國樞、余安邦編著,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與方法篇(頁87-142)。台北:桂冠。
    楊國樞(1992b)。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運作特徵、變遷方向及適應原則,家庭與心理衛生國際研討會。台北:中國心理衛生協會。
    楊國樞(2002)。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證衡鑑。在楊國樞編著,華人的本土心理學研究(頁119-175)。台北:桂冠。
    楊國樞(2005)。華人社會取向的理論分析。在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編著,華人本土心理學(上)(頁173-213)。台北:遠流。
    楊國樞、葉光輝 (1991)。孝道的心理學研究:理論方法及發現。在高尚仁,楊中芳主編,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193-260。台北:遠流。
    楊國樞、葉明華(2005)。家族主義與泛家族主義。在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編著,華人本土心理學(上)(頁249-292)。台北:遠流。
    楊智喬(2008)。適婚年齡未婚男性如何面對婚姻--從文化的角度出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葉明華(1990)。中國人的家族主義及其變遷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葉明華、楊國樞(1998)中國人的家族主義:觀念分析與實証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集刊, 83 , 169-225 頁。
    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台北:學富。
    董智慧(1997)。單身類型、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
    詹喬軍(2004)。寂寞與幸福的關係探討--以單身上班族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趙淑珠、蔡素妙(2002)。家庭的意義:大學生的家庭概念調查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1,167-189。
    劉於侖(2006)。以自由女性主義觀點探討自主性在台灣單身未婚女性日常休閒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
    劉清泉(2004)。「禮記」與「聖經」婚姻觀的比較。重高學報,7,51-69。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與心理學。在王雅各編著,性屬關係(上):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
    劉惠琴(2000)。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的測量與效度研究 (卷 NSC89-2413-H031-004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蔡文輝(2003)。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麗美(2008)。走出埃及進入應許~單親家庭之基督徒子女的婚姻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
    駱俊宏、林燕卿(2003)。性別刻板印象對男性護理人員的影響。台灣性學學刊,9(2),95-106。
    薛承泰(2003)。臺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國家政策論壇(卷92)(頁245-259):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
    謝文宜(2006)。為什麼結婚:國內將婚伴侶婚姻承諾考量因素之探討。中華輔導學報,20(51-82)。
    謝佩珊(2000)。擇偶理論與擇偶條件。空大學訊,260 ,75-79。
    譚家瑜(1989)。各國人士的擇偶條件。講義,5(3),78-80。
    蘇季玲(2008)。“大”小姐,妳為什麼還不結婚?──未婚幼稚園女性教師婚姻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鐘重發(2003)。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二、英文文獻
    Barry, H., Bacon, M. K., & Child, I. L. (1957). A cross-cultural survey of some sex differences in socialization.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3), 327-332.
    Bergen, D. J., & Williams, J. E. (1991). Sex stereotype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visited: 1972-1988. Sex Roles, 24, 413-423.
    Brod, H., & Kaufman, M. (1994). Theorizing Masculinities. London: SAGE.
    Cattan, P. (1998). The Effect of Working Wives on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Monthly Labor Review, 121(3), 22-29.
    Christian, H. (1994). The making of anti-sexist me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onnell, R. W. (2000). The men and the boys. Combridge: Polity Press.
    Dixon, R. B. (1971). Explaining Cross-Cultural Variations in Age at Marriage and Proportions Never Marrying. Population Studies, 25(2), 215-233.
    Easterlin, R. A. (1987). Birth and fortune : the impact of numbers on personal welfa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Goldstone, J. A. (1986). The Demographic Revolution in England: a Re-examination Population Studies, 40(1), 5-33
    Gough, B. (2004). Psychoanalysis as a resource for understanding emotional ruptures in the text: The case of defensive masculiniti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3, 245-267.
    Hood, J. C. (1986). The Provider Role: Its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 349-359.
    Ingoldsby, B. B. (2003). The mate selection pro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R. R. Hamon & B. B. Ingoldsby (Eds.), Mate selection across cultures Sage Publlications, Inc.
    Kahn, A. (1984). The Power War: Male Response to Power Loss Under Equality.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8(3), 234-247.
    Korenman, S., & Neumark, D. (1991). Does Marriage Really Make Men More Productive?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6(2), 282.
    Murphy, P. M., & Kupshik, G. A. (1992). Loneliness, stress, and well-being : a helper's guide. London ; New York: Tavistock/Routledge.
    Murray, C. I., & Kimura, N. (2003). Multiplicity of paths to couple formation in Japan. In R. R. Hamon & B. B. Ingoldsby (Eds.), Mate selection across cultures Sage Publlications, Inc.
    Niemann, Y. F. (2001). Stereotypes About Chicanas and Chicanos: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9(1), 55-90.
    Olson, D. H., & DeFrain, J. (1997).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 Diversity and strengths.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Sheldon, K. M. (2007).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 for Singles Ads that Proclaim Extrinsic Versus Intrinsic Values. Sex Roles, 57(1-2), 119-129.
    Thompson, L., & Walker, A. J. (1989). Gender in Families: Women and Men in Marriage, Work, and Parent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1(4), 845-871.
    Xia, Y. R., & Zhou, Z. G. (2003). The transition of courtship, mate selection, and marriage in Chian. In R. R. Hamon & B. B. Ingoldsby (Eds.), Mate selection across cultures Sage Publlications, Inc.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