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顏巧怡
Chiao-Yi Yen
論文名稱: 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正向支持環境及志願服務傾向之研究
A Study on Co-VoCognitive Traits, Positive Institutes, and luntary Servic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郭靜姿
Kuo, Ching-Chi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正向心理學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正向環境志願服務結構方程模式
英文關鍵詞: positive psychology, co-cognitive traits, positive institutes, voluntary servic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7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在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正向支持環境及志願服務傾向之間的情形。以全國高中一、二年級資優生與普通生為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方式,取得有效樣本1065人,並以自編之「正向心理特質量表」為研究工具,量表回收後將施測結果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Pearson積差相關、迴歸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整體高中學生在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正向支持環境及志願服務傾向之表現普遍屬於正向。
    二、在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方面,性別在「勇氣」及「人道關懷」達顯著差異,男生在「勇氣」向度得分高於女生,女生在「人道關懷」向度顯著高於男生;年級在「勇氣」達顯著差異,一年級的得分高於二年級;普通班與資優班在「人道關懷」及「未來遠景」達顯著差異,資優班的得分均高於普通班;學術性向與藝術才能優異學生在「勇氣」達顯著差異,學術性向優異學生的得分較高。
    三、在正向支持環境方面,性別在「總量表」及「社會」、「學校/教師」、「同儕」向度達顯著差異,女生得分皆高於男生;年級在「學校/教師」達顯著差異,一年級的得分高於二年級;普通班與資優班在「家庭」達顯著差異,資優班學生所獲得的正向支持度較高。
    四、在志願服務傾向方面,男生和女生在「全量表」及「利己傾向」、「利他傾向」向度皆達顯著差異,女生之得分皆高於男生;年級及班級類型則未見有差異存在。
    五、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及正向支持環境能有效預測志願服務傾向,解釋量達47.5%。從結構方程模式(SEM)檢驗架構模型發現,正向支持環境對於志願服務傾向具有較高的預測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對教學及未來研究的建議,以供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cognitive traits, positive institutes, and voluntary services of both gifted and ordinary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to explore: (1)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o-cognitive traits, positive institutes, and voluntary servic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2)the related factors of voluntary services; (3)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co-cognitive traits and positive institutes on voluntary services.
    The study developed “Positive Psychology Scale” as the instrument and selected 1065 10th and 11th graders from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as subjects by purposive sampling. Relevant data were thu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Pearson’s r,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listed as follows:
    1.The performance of the targeted subjects were above average on their co-cognitive traits, positive institutes, and voluntary services.
    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cognitive traits regarding to genders, grades, and classes. Boys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courage while girls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sensitivity to human concerns. The 10th graders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courage than the 11th graders. The gifted students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courage and vision/sense of destiny than the ordinary students.
    3.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ositive institutes regarding to genders, grades, and classes. Girls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society, school/teacher, and peers than boys. The 10th graders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school/teacher than the 11th graders. The gifted students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family than the ordinary students.
    4.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oluntary services regarding to genders only. Girls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voluntary services than boys.
    5.The two predictive variables of co-cognitive traits and positive institutes were obviously predictable to whol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formances on voluntary servic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concluded.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正向心理學理論及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認知—情意交織特質理論及相關研究 20 第三節 志願服務理論及相關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7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之現況及差異分析 79 第二節 正向支持環境之現況及差異分析 90 第三節 志願服務傾向之現況及差異分析 101 第四節 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及正向支持環境對志願服務傾向之預測情 形 107 第五節 運用結構方程模式檢驗研究架構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7 第二節 建議 122 參考文獻 125 附錄 139

    內政部(2001)。志願服務法。臺北市:作者。
    內政部(2007)。內政統計年報。2007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year.aspx。
    王沂釗(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的發展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34,106-117。
    王英婷(2006)。高中資優生熱情樣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振德(2001)。領導才能優異學生鑑定工具之編訂初探。資優教育研究,1(1),29-40。
    王振德(2006)。資優教育的幾個論題與趨勢。教育研究月刊,143,19-28。
    王素蘭(2005)。退休人員擔任志工者之社會支持、生活適應對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雅菁(2002)。高中公民科服務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新閔(2007)。大學生海外教育志工服務學習之研究—以慈濟大學2006年海外志工服務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石淑惠(1996)。公共圖書館義工個人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朱美珍(2005)。九十三年國內青年參與志願服務及服務學習現況調查。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朱夏萍(2003)。中部四縣市環保義工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江明曄(2008)。高中資賦優異學生生涯輔導方案內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報,27,53-80。
    江雪齡(2008)。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臺北市:心理。
    行政院(2008)。97年鼓勵中等學校及民間團體推動青年參與志工服務及服務學習補助要點。臺北市:行政院。
    何美珍(2007)。非營利組織女性志工的參與動機、工作投入和工作表現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淑媛(1997)。雪霸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參與解說服務之探討。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坤良(2005)。社教志工的參與動機、服務學習、參與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臺北縣:加樺國際。
    吳武典(1997)。教育改革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3,1-7。
    吳建明(2007)。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台東縣救國團所屬社會基層團務組織志工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吳美慧(1995)。義工制度理論與實施。臺北市:心理。
    吳清基(2005)。成就自己、造福社會—青少年領袖人才的培訓與期許。教師天地,135,4-35。
    吳淑芬(2007)。民主學習環境對國中學生科學創造力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瑛(2006)。國小學童親子關係、制握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乙明(2008)。Renzulli千鳥格經緯論。中華資優教育學會電子期刊,29,1-4。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3-58。
    李法琳(2002)。大台北地區大學服務性社團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滿意度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章賜(2007)。志工參與動機、參與體驗與參與利益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志工為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劭慧綺、胡淑雅、陳慈怡(2002)。服務種子培育計畫—淺談資優生之社會服務。國小特殊教育,33,42-46。
    林玉萍(2005)。國小高年級兒童情緒能力、父母管教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艾蓁(2007)。學生參與社福機構課後輔導志願服務經驗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佳瑩(2006)。國小資優生利社會行為與情緒智力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孟涵(2006)。國小資優班學生情緒能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幸台、陳清平、楊世銳、徐西森(1992)。高級中學生涯輔導具體措施。臺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林東泰(1997)。青年對志願服務的看法。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1),1-32。
    林禹廷(2003)。公部門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區公所志工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美杏(2006)。高中資優生快樂感受、利社會行為動機與利社會行為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清湫(1999)。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燕伶(2006)。國中生的家庭環境、人格特質與自然科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靜怡(2003)。創造力青少年其家庭教養環境之研究--以全國科展得獎國中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寶珠(2006)。臺北縣區域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花敬凱譯(2007)。啟迪資優。臺北市:心理。
    邱郁芳(2008)。國小學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資優行為特質及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蘭(譯)(1997)。學習樂觀,樂觀學習。Seligman, M.E.P著。臺北市:遠流。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Seligman, M.E.P著。臺北市:遠流。
    胡秋萍(2003)。國小資優生家庭環境及情緒智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徐安盧(2005)。不只是天才。臺北市:商周。
    徐俊賢(2004)。博物館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為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高以緯(2003)。台北縣市高中生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滿足感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常雅珍(2003)。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義教育內容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常雅珍(2005)。國小情意教育課程—正向心理學取向。臺北市:心理。
    張春興(1982)。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秋香(2009)。青少年家庭環境、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菁芬(2003)。九十一年國內青年參與志願服務現況調查。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張菁芬(2004)。九十二年國內青年從事志願服務暨服務學習現況調查期末報告。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張薰文(2006)。創造力、創造性人格特質與創造力環境因素關係之探討。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教育部(2004)。特殊教育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特殊教育通報網。2008年12月2日取自http://www.set.edu.tw/default.asp。
    教育部(2008)。資優教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許月碧(2005)。國小學童親子關係、同儕依附、利社會行為表現與社會智能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許芳菊(2007)。關鍵能力:你的孩子到底該學什麼。臺北市:天下雜誌。
    許春霞(2007)。國小學童人格特質、父母教養方式、幸福感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許郡芳(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許舒雅(2007)。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譯中(2005)。台中市高中職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玉燕(2006)。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風格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郭淑卿(2005)。文化機構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足與持續服務意願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立圖書館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育軒(2001)。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解說義工參與動機及解說認知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瑞興。
    陳金貴(2002)。志願服務的內涵。載於內政部與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共同編印: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27-44。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芳(1994)。資優學生的心理輔導。載於國立台灣師大與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印:開創資優教育的新世紀,225-271。
    陳美芝(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貞蓉(1993)。國中資優班學生家庭環境、親子關係與其人格特質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雅檸(2005)。高中數理資優班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順宇(2007)。結構方程模式:Amos操作。臺北市:心理。
    曾文志(2006)。活出生命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認識。師友,464,1-7。
    曾文志(2006)。就算短暫,也是永恆—談正向心理學的發展。師友,465,57-63。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黃大峰(2006)。國小學童自尊、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永明(1998)。大學生參與少年福利志願服務機構之選擇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黃丞傑(2005)。臺北縣國民小學學校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黃志弘(2003)。成人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其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秀惠(2004)。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芳銘(2003)。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黃家瑩(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曼婷(2001)。家庭主婦志願工作者社會支持、婚姻滿意度、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淑惠(2008)。影響志工參與原因—以福智佛教團體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隆興(2005)。國民小學資優生與普通生家庭社經背景、社會資本及文化資本之比較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翠蓮(1998)。公務機關志願工作人員參與動機、領導型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志工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楊荊生(2005)。正向思考與生命關懷。2007年4月6日取自http://www.ncsld.org/sha2.htm。
    楊婉筠(2006)。國小資優生互同認知特質與問題解決態度之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淑玲(1995)。台北市義勇消防大隊義工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惠婷(2005)。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廖榮啟(2001)。家庭學習型態、文化環境與國小資優學童多元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榮泰生(2007)。Amos 與統計方法。臺北市:五南。
    臺北市政府(2004)。臺北市資優教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劉香梅(2002)。快樂志工就是我。載於內政部與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共同編印: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107-128。
    劉翠芬(2004)。大專生參與校園志願服務的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大專院校諮商中心志工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佳螢(2000)。安寧療護志願服務人員參與動機和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明宏(2007)。花蓮縣觀光大使志工隊志工參與動機與持續動機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蔡欣達(2006)。台灣天主教會社會服務發展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美華(2002)。高中資優生之生涯發展準備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蔡漢賢(2000)。社會工作辭典。臺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鄭聖敏(2005)。中學生領導才能內涵建構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麗鳳(2003)。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伊就(2006)。國小學生對教師、家長期望知覺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賴兩陽(2002)。志願服務的內涵。載於內政部與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共同編印: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7-26。
    賴素燕(2007)。高齡志工之幸福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敏慧(2003)。國中童軍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聲川、丁乃竺(譯)(2007)。快樂學:修練幸福的24堂課。Ricard, M.著。臺北市:天下。
    閻紀宇(2005)。快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中國時報,94年2月26日。
    戴美雲(2004)。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謝佩倫(2000)。國小學童A型行為、音樂性向、家庭音樂環境、音樂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謝秉育(2000)。玉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參與動機、制控信念與工作滿足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謝美寶(2002)。國小學生閱讀態度、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理解能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鍾立君(2008)。義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花蓮縣與臺東縣生活美學協會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簡志文(1994)。國家公園志願解說員制度建立之研究。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瑜慧(1997)。馬偕醫院義工參與行為、工作滿意與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竹市。
    簡鈺青(2007)。大專青年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之研究—以「全球青年服務日」(GYSD)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譚家瑜譯(2008)。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Ben-Shahar, T.著。臺北市:天下。
    嚴幸文(1992)。醫院志願服務人員人格特質和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蘇信如(1984)。志願服務組織運作之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容禾(2007)。國小學童人格特質、依附關係、成就動機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蘇蕙芳(2006)。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管理、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Barker, R. L. (1988).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New York: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Baugh, W.E.(1987).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servic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Coleman, J. S. (1988).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capital. In T. Husen & T.N. Postlethwaite(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pp.2272-2274). Oxford: Pergamon Press.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Dunn, P.C. (1995). Volunteer management.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9 th). 2843-2490.
    Fraser, B. J. (1986). Classroom environment. Australia: Croom Helm.
    Fredrickson, B.L.(2002). Positive emotion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120-134). New York: Oxford.
    Ghaith, G. M., Shaaban K. A., & Harkous, S. A.(2007).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s of 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social support, and selected aspects of classroom climate. System 35(2), 229-240.
    Greene, M. J. (2006). Helping build lives: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 of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10(1), 34-42.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U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Huebner, E. S., Suldo, S. M., Smith, L. C., & McKnight, C. G. (2004). Life satisfaction in children and youth: Empirical found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psychologists. Psychology in Schools, 41, 81-93.
    Levin, H. (1997).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in social welfare.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7th e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1573-1582.
    Money, K., Hillenbrand, C., Camara, N. (2009). Putting positive psychology to work in organisations.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34(3), 21.
    Perlmutter, F. D., & Cnaan, R. A. (1993). Challenging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to redefining volunteer roles.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17(4), 77-95.
    Peterson, C. (2000).The future of optim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55,44-55.
    Peterson, C., & Seligman, M.E.P.(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enzulli, J. S. (1978). What makes giftedness:Reexamining a definition. Phi Delta Kappan, 60, 180-184.
    Renzulli, J. S. (1986). The Three-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creative productivity. In R. J. Sternberg & J. E. Davidson (Eds.), Conceptions of giftedness (pp. 53-92).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nzulli, J. S. (2002). Expanding the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to include co-cognitive traits and to promote social capital. Phi Delta Kappan, 84, 33-40.
    Renzulli, J. S. (2003).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In N. Colangelo & G. A. Davis (Eds.),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 (3rd ed.) (pp.75-87). Boston: Allyn & Bacon.
    Renzulli, J. S., & Reis, S. M. (1991). The reform movement and the quiet crisis in gifted education.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5(1), 26-35.
    Renzulli, J. S., Koehler, J. L., & Fogarty, E. A. (2006). Operation houndstooth intervention theory : Social capital in today’s schools. Gifted Child Today, 29 (1), 14-24.
    Salovey, P., Rothman, A. J., Detweiler, J. B., & Steward, W.T. (2000). Emotional states and physical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10-121.
    Seligman, M. E. P. (2002).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3-1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1) , 5-14.
    Seligman, M. E. P., Ernst, R.M., Gillham, J., Reivich, K., & Linkins, M. (2009). Positive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 intervention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35(3), 293.
    Seligman, M. E. P., Park, N., & Peterson ,C. (2005).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60(5),410–421.
    Smith, M. P.(1989).Taking volunteerism into the 21 century: Some conclusions from the American Red Cross volunteer 2000 Study. The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 8(1), 3-10.
    Stephens, S.L. (1995). The complete guide to learning through community serv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ytsma, R. E. (2003). Co-cognitive factors and socially-constructive giftedness: Distribution, abundance, and relevance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Terry, A. W., Bohnenberger, J. E. , Renzulli, J. S., Cramond, B., & Sisk, D. (2008). Vision with action: Developing sensitivity to societal concerns in gifted youth. Roeper Review, 30(1), 61-67.
    Trickett, E. J., & Moos, R. H. (1973). Social environment of junior and high school classroo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5(1), 93-10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