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慧敏
Lin, Hui-min
論文名稱: 漢語副詞「卻」與「倒」之語義、篇章、語 用對比及其教學初探
A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Comparison of the Mandarin Adverbs Que and Dao with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指導教授: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9
中文關鍵詞: 「卻」「倒」核心語義隱含轄域話輪
英文關鍵詞: Que (卻), Dao (倒), Core Meaning, Implicature, Scope, Turn-tak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9下載:4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卻」和「倒」這組近義副詞,由於意思和用法相近,使得外籍學習者常常難以掌握。本研究之主要目的,以語義、篇章和語用等層次,對「卻」和「倒」進行功能性的對比,試圖找出兩者的相異之處。並將多層面分析的成果運用在教學實踐上,以減少學習者學習的困難度。
    語義層面探索「卻」、「倒」一個字具有多項意義,兩者的多重用法是由同一個抽象的核心意義而來。「卻」、「倒」產生多義的現象,是因為語境所造成的。「卻」、「倒」最大的分野,在於「倒」所連接的前項,在話語中可以被省略,「倒」具有連接前項和後項的隱含,可以引導聽話者感知前項的存在。而「卻」的存在則必須仰賴上下文具足的語言環境。
    在篇章層面,「卻」、「倒」所影響的轄域(scope)不同,「卻」的銜接範圍停留在句群的層次,尚未進入較大的篇章範圍。而「倒」的銜接範圍較寬,具有「承上啟下」的篇章功能,其「轉承」的特質預示了「話題/話輪狀態改變」,形成了篇章的「段落標記」。會話中的「倒」可引出新話題或預示話題轉換,繼續下一個話題,或推進相關話題,也可能表示話題的結束,隨著在話輪中位置(開始、中間和結束處)的不同相應產生細微不同的功能。
    在語用層面,「卻」、「倒」的本質並不盡相同,「倒」可以弱化說話者的正負語氣,進而產生了婉轉的語用義,而「卻」則無此功能。從語氣類型著手,討論「卻」、「倒」可否和陳述句、祈使句及疑問句搭配使用,進而達到不同的語用效果。
    最後檢視華語教材,進而對教材編寫提出建議,以期日後作為教材編寫的參考。教學應用上,本文結合多層面的分析成果,以研究得出的結果為依據,設計教學簡案,透過教學流程的說明,提出教學建議。

    Que (卻) and Dao (倒), are adverbs that possess similar meanings. Since they are similar in both meaning and usage, foreign students often have difficulty fully mastering them. The main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mpare these two adverbs based on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dissimilarity with respect to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textual aspects.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will be applied to pedagogical practice in order to help minimize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by students.
    With respect to semantic meaning, Que (卻) and Dao (倒) as individual characters possess a variety of connotations that actually derive from one abstract core meaning; this variety of meaning is dependent upon context. One main point of demarcation between Que (卻) and Dao (倒) is that in a section of discourse the antecedent linked to the latter may be omitted. This is because Dao (倒) possesses antecedent-consequent linking implicature; this allows the listener to sense the existence of an antecedent without the explicit existence of one within the discourse. Conversely, when Que (卻) is used it must depend upon clear, complete, and explicit context of situation within the linguistic text in order to be underst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xtual comparison, Que (卻) and Dao (倒) exhibit different scopes of influence. Que (卻) is only able to exert its influence at the complex-sentence level but not at the larger level of discourse. Dao (倒), on the other hand, functions within a much broader scope; it is able to function at the textual level to either continue or promote further discourse. Dao (倒) has th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 of functioning to indicate changes in both topic and/or turn-tak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forming discourse section markers. Used in conversation, Dao (倒) is able to indicate a change in topic, bring forth a new topic, urge forward a related topic, or even indicate the completion of a given topic of conversation.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the adverb within the discourse (beginning, middle, or end), there will be corresponding subtle differences in its function.
    At the pragmatic level, the nature of these two adverbs is again not entirely similar. Dao (倒) can function to lessen the positive/negative mood of the speaker’s utterances, thus creating euphemistic pragmatic meaning, while Que (卻) is unable to carry out this particular function. Based on the modal aspect, the present research discusses possible dissimilar pragmatic results that may arise from the use of Que (卻) and Dao (倒) in conjunction with declarative, imperative, or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Finally, based on a survey of pertinent Mandarin-language pedagogic material, this study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that may act as a reference base for the compilation of future pedagogic materials. Based on the combined results of the multi-tiered analysis carried out in this research, a simple lesson plan has been designed and, by way of an explan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recommendations related to pedagogy have been provided

    目 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iv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2 一、 相關理論及術語 2 二、 研究方向與範圍 6 三、 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本文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卻」、「倒」之語義特徵 7 一、 「卻」、「倒」的定位 7 二、 「卻」、「倒」的特性與分類標準的關係 17 第二節 共時層面的相關研究 25 一、 相關理論概念 25 二、 「卻」、「倒」在共時層面的研究 27 第三節 歷時層面的相關研究 38 一、 語法化的相關研究 38 二、 「卻」、「倒」的語法化歷程 41 第四節 篇章層面的相關研究 45 一、 相關理論概念 45 二、 「卻」、「倒」的篇章功能 50 第五節 語用層面的相關研究 59 一、 相關的語用原則 59 二、 相關的語用術語 63 三、 「卻」、「倒」的語用分析 67 四、 「卻」、「倒」的語氣類型 70 第六節 總結 80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81 第一節 本文研究架構 81 第二節 研究工具 82 一、 蒐集語料的方法 83 二、 問卷施測目的與對象 85 第三節 研究過程 88 一、 問卷施測 88 二、 語料蒐集 89 第四節 總結 89 第四章 「卻」、「倒」語料分析 90 第一節 「卻」、「倒」的語義功能 90 一、 「卻」、「倒」核心語義分析 90 二、 「卻」、「倒」的轉折延伸語義 101 三、 「卻」與「倒」在語義、篇章、語用之聯繫 106 第二節 「卻」、「倒」的篇章功能 109 一、 「卻」、「倒」的篇章銜接功能 109 二、 「卻」、「倒」與信息結構的關係 120 第三節 「卻」、「倒」語用功能 131 一、 「卻」、「倒」的語用分析 131 二、 「卻」、「倒」與預期值的關係 146 三、 「卻」、「倒」的語氣類型 152 第四節 總結 164 第五章 教學初探 165 第一節 副詞教學的難點 165 第二節 現行教材檢視 169 第三節 教學內容與設計 179 第四節 總結 189 第六章 結論 190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9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省思 193 參考書目 195 附錄(部分語料) 205

    中文部分
    方偉 (2004),〈不同條件下語義模糊與精確的互相轉化〉,《湖南農業大學學報》,5(2),89-91。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279-288。
    方緒軍(2005),〈「倒」和「卻」的關聯作用辨異〉,載於齊滬揚(主編)《現代漢語虛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236-250),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王力(1980,2004),《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1985,2002),《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王還(1994),〈對外漢語教學:漢語內部規律的試金石-以「反而」為例〉,《世界漢語教學》,27(1),24。
    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1957級語言班編(1982,1996),《現代漢語虛詞例釋》,北京:商務印書館。
    石毓智、李訥(2001),《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安蘭朋 (2006),〈詞義引申研究概說〉,《合肥學院學報(社科版)》,23(4),71-73。
    朱永生、嚴世清(2001),《系統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1982,200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兆熊(主編)(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1988),《語用學概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冉永平(2002),《語用學概論(修訂本)》,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何婉(2006),〈也談關聯副詞的句法位置〉,《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58(4),60-62。
    何新波(2005),《現代漢語虛詞》,深圳:海天出版社。
    吳中偉(1998),〈關聯副詞的位置〉,《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7-8。
    吳中偉、傅傳鳳 (2005),〈「倒」字句的含義及教學〉,《漢語學習》,(4),70-75。
    呂叔湘(197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2,1992),《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宋彩霞(2001),〈漢語詞義演變中擴大縮小轉移的模式〉,《集寧師專學報》,23(1),38-42。
    李 泉 (1996),〈副詞和副詞的再分類〉,載胡明揚編《詞類問題考察》,(364-390),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李丹 (2006),〈詞義演變探微〉,《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4(2),40-45。
    李宇明(2002),《語法研究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宗江(2005),〈談「倒」及與相關副詞的語義功能和歷時演變〉,《漢語學報》,10(2),33-39。
    李悅娥、范宏雅(2002),《話語分析》,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李莉(2001),〈試析副詞「卻」〉,《保定師專學報》,(3),82-84。
    李鳳吟 (2005),〈表雙重轉折的兩種「倒是」句比較〉,《漢語學習》,(3),29-34。
    李衛清 (2007),〈多義詞詞義的演變及動態建構〉,《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5(3),78-82。
    李曉琪主編 (2003),《現代漢語虛詞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臻儀 (1988),《中文請求語式與主要社會變項關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邢福義 (1996),〈「卻」字與「既然」句〉,《漢語學習》,(6),3-8。
    邢福義 (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邢福義 (2002),《漢語語法三百問》,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紅 (2006),〈副詞「倒」的預期推斷與語法意義—兼談對外漢語副詞教學〉,《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3),1-7。
    宗守雲 (1998),〈「倒是」轉折句的表達作用和語篇功能〉,《漢語學習》,(4),19-21。
    屈承熹 (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屈承熹 (2006),(中譯本)《漢語篇章語法》,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原著),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林君穎(2000),《華語初級教材語法用法及語法點選擇之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華勇(2003),〈現代漢語副詞研究回顧〉,《漢語學習》,(1),43-49。
    林雙萍(2007),〈現代漢語副詞研究簡述〉,《欽州學院學報》,(1),89-91。
    邵敬敏(1996),《現代漢語疑問句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邵敬敏(2001),《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公司。
    邵敬敏、饒春紅(1985),〈說「又」—兼論副詞研究的方法〉,《語言教學與研究》,(2),4-16。
    侯博(2006),〈詞義演變分析模式新論〉,《天中學刊》,21(6),91-96。
    侯學超(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洪波(2006),〈副詞「倒」的對比表達〉,《棗莊學院學報》,23(6),77-78。
    洪慎杏(2008),《現代漢語複句分類與關聯詞語教學-以「而」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胡明揚 (1996),〈現代漢語詞類問題考察〉,載胡明揚編《詞類問題考察》,(1-21),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胡裕樹(1981,2004),《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公司。
    范曉(1994),《三個平面的語法觀》,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范曉主編(1998),《漢語的句子類型》,山西:書海出版社。
    馬真(1983),〈說「反而」〉,《中國語文》,(3),172-177。
    馬清華(2005),《語義的多維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部(1992),《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崔希亮(2004),《語言理解與認知》,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崔建斌(1999),〈論語用學中的「言語行為理論」〉,《渭南師範學院學報》,(3):67-71。
    張敏(1997),〈從類型學和認知語法的角度看漢語重疊現象〉,《國外語言學》,2:37-45。
    張斌(1998),《漢語語法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公司。
    張誼生(1996),〈副詞的篇章連接功能〉,《語言研究》,(1),128-138。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豫峰 (2006),〈關於漢語句子焦點問題的兩點思考〉,《中州學刊》,(2),245-247。
    張寶林(1996),〈關聯副詞的範圍及其與連詞的區分〉,載胡明揚編《詞類問題考察》,(391-402),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曹廣順(1986),〈《祖堂集》中的「底(地)、卻(了)、著」〉,《中國語文》,(3),192-201。
    梁銀峰(2006),《漢語動補結構的産生與演變》。上海:學林出版社。
    梅立崇(1998),〈關聯副詞「卻」試析〉,《語言教學與研究》,(3),114-126。
    畢永峨(1994),〈「也」在三個話語平面上的體現:多義性或抽象性〉,《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79-94。(胡壯麟譯)
    許餘龍(2001),《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許愼(2007),《說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郭志良(1983,1999),《現代漢語轉折詞語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陳昌來(2000),《現代漢語句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俊光(2007 a),〈漢語三個特殊結構的功能探討〉,《2007年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集》,327-348。
    陳俊光(2007 b),《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靜(2006),〈漢語語法化研究中的歷時和共時〉,《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77(6),10-13。
    陳懷萱(2004),《漢語反問句的形式與意義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陸丙甫(2004),〈漢語語序的總體特點及其功能解釋:從話題突出到焦點突出〉,《慶祝〈中國語文〉創刊50周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彭小川(1999),〈論副詞「倒」的語篇功能—兼論對外漢語語篇教學〉,《北京大學學報》,(5),132-137。
    彭小川、李守紀和王紅(2005),《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釋疑201例》,北京:商務印書館。
    湯廷池(1986),〈國語語法與功用解釋:兼談國語與英語功用的對比分析〉,《師大學報》,(31),437-469。
    湯廷池、湯志真(2006),〈華語與日語「情態詞」的對比分析〉,《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73-117。
    馮清高 (1994),〈詞義虛化爭議〉,《廣東民族學院學報(社科版)》,32(3),74-77。
    黃宣範(1990),〈中文在言談結構上是個受格語言〉,《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10。
    黃錦君(2005),《二程語錄語法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董秀芳 (2003),〈無標記焦點和有標記焦點的確定原則〉,《漢語學習》,(1),10-15。
    董淑慧 (1996),〈談「卻」字三項副詞用法的演成及與幾個相關副詞的平行發展〉,《漢語學習》,(4),52-56。
    靳洪剛(2004),〈語言定式教學法在中文習得和中文教學中的作用〉,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39(1),45-62。
    廖秋忠(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趙元任(1980,2002),《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齊滬揚、陳昌來主編 (2004),《應用語言學綱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劉丹青(1995),〈語義優先還是語用優先?----漢語語法體系建設斷想〉,《語文研究》,(2),10-15。
    劉丹青、徐烈炯(1998),《話題的結構與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和故韡(1983,1999),《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怡君(2007),《現代漢語委婉言語之語用策略及語言形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劉虹(2004),《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清平 (2000),〈「卻」與「但是」的語用、句法和語用比較〉,《學術研究》,(10),122-125。
    劉鑫民 (1995),〈焦點、焦點的分布和焦點化〉,《寧夏大學學報(社科版)》,(1),79-84。
    蔣紹愚(1989),《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鄭曉雷(2005),〈與「異態」有關的漢語副詞研究〉,《阜陽師範學院學報》,(2),59-61。
    黎錦熙(1924),《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黎錦熙(1958,2007),〈新著國語文法〉,載於黎澤渝和劉慶俄(主編),《黎錦熙文集》,(227-229),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錢乃榮(2002),《現代漢語概論》,臺北:師大書院。
    戴浩一、薛鳳生主編 (1994),《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謝佳玲 (2006),〈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1),45-63。
    魏妙純 (2006),《漢語抱怨言語之母語和中介語對比分析──兼談美籍華語學生的第二語言教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羅驥 (2003),《北宋語氣詞及其源流》,成都:巴蜀書社。
    顧曰國 (1994),〈John Searler 的言語行為理論:評判與借鑑〉,《國外語言學》,(3),10-16。

    英文部分
    Austin, J. L. (1975).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Eds.)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lakemore, D. (1987).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 Oxford, Oxfordshire.New York : Blackwell.
    Brown, P. & Levinson, S. C.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fe, W. L. (1994).Discourse, Consciousness, and Time: The Flow and Displacement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leischman, S. (1985). Discourse Functions of Tense-Aspect Oppositions in Narrative: Toward a Theory of Grounding. Linguistics 23, 851-882.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P. Cole and J. L. Morgan (Eds.) (1975).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 Speech acts. (pp. 22-4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u, Y.〔顧曰國〕(1990).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4, 237-257.
    Halliday, M.A.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Halliday, M.A.K. (1985,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opper, P. J. (1979) Aspect and foregrounding in Discourse. Syntax and Semantics 12: Discourse and Syntax .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eech, G. 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Lin Domizio, H.〔林秀惠〕(2004). Initiating, sustaining, and concluding social transactions: An analysis of roleplay performance in the 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1), 109-138.
    Lyons, J.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jo, L. (2005). The speech act of apologies in Peninsular Spanish: A pilot study. Hipertexto, 1, 63-80.
    Saeed , J. I .(1997, 2003). Semantics.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Searle, J. R. (1969).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arle, J. R.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P. Cole and J. L. Morgan (Eds.) (1975).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weester, E. E. (1986). Polysemy vs. abstraction.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2:528-550
    Teng, S.〔鄧守信〕(1974).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Ltd.
    Teng, S.〔鄧守信〕(2004).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second draft) .Taipei: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Second Language.
    VanPatten, B. & Cadierno, T. (1993). Explicit Instruction and Input Processing.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5, 225-241.
    Wang, Y. F.〔王萸芳〕(2002). Contrast in discours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The contrastive markers in Mandarin convers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ference, 375-39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