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雅雯
Ya-Wen Zhuang
論文名稱: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推動下教師經驗之傅柯式探究
A Foucauldian inquiry of Teachers' experiences with the promo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卯靜儒
Mao, Chin-J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0
中文關鍵詞: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經驗傅柯式敘述訪談法
英文關鍵詞: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eachers' experiences, Foucauldian, narrative Interview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3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當前教育改革浪潮中,相關課程改革的新興議題與政策推陳出新。本研究關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動脈絡下如何構成教師經驗。筆者從自身經驗反思,深受傅柯的主體與權力論述啟發,進而運用敘述訪談法,並結合現場觀察,關注現場教師更具脈絡性、更細節的經驗,再將經驗現象與相關理論進行對話。最後,希望藉本研究的發現,反思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動,回饋給當前課程改革的推動。

    The emerging subjects and policy which relate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s have been promoted and implemented constantly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how teachers’ experiences are shaped during the promo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 am deeply inspired by Foucault’s viewpoint of power, which leads me to the concern about the subject of the school teachers. To collect the more detailed and tiny teachers’ experiences, I took advantage of Narrative Interview as well as Spot Inspection. Moreover, I interpreted the collected material with Foucault’s theory.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s.

    表次 ⅲ 圖次 ⅳ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對於課程改革,我的經驗 10 第二節 遇見Foucault,凝聚研究意識 17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19 第四節 名詞解釋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動 21 第二節 Foucault的主體與權力論述 33 第三節 相關研究的探討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5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6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詮釋 73 第一節 敘述文本的分析與詮釋 73 第二節 參與觀察資料的分析與詮釋 87 第三節 經驗與理論的對話 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29 參考文獻 133 中文部分 133 西文部分 140 附錄一:參與觀察的資料簡介 143 附錄二:敘述文本的結構分析 149 附錄三:六個會議的厚實描述 165

    中文部分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2005)。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台北:教育部。
    方慧琴(1999)。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談--學校課程發展的問題與因應策略國教新知,46(1),35-42。
    方德隆(2001)。課程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麗文。
    王勇智、鄧明宇(譯)。C. K. Riessman著。敘說分析。台北市:五南。
    王瑞輝(2002)。學校本位的生活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雲林縣誠正國小一年級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65-305)。高雄市:麗文。
    王慧玉(2002)。Spivak再現理論及其對我國中學教師主體之蘊義。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德威(譯)(1993)。M. Foucault著。知識的考掘。台北市:麥田。
    卯靜儒(2003,9月)。理論化女性基層教師的性別意識與認同建構過程。論文發表於清華大學舉辦之「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意識‧認同‧實踐」,新竹市。
    卯靜儒(2004)。重構女性教師的主體性研究:女性主義研究觀點的探索。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319-338)。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卯靜儒(2006)我們如何研究女性教師的性別經驗與意識─一種女性主義觀點的後設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47: 68-79.
    朱雅琪(1999)。國中女性教師認識論及其教育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2008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all
    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譯)(2006)。Frederic Gros著。傅柯考。台北市:麥田。
    吳清山(2005)。中小學教科書開放:部編本與民編本之拔河。師友,460,37-41。
    吳豐維(2007)。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載於錢永祥(主編),台灣的七十年代(頁?-?)。台北市:聯經。
    杜正勝(2008)。台灣教育改革與前瞻。2008年5月18日,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blog/article.aspx?article_sn=122
    林佩璇(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評鑑。臺北:學富。
    林幸姿(1996)。國小階段教師參與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淑芬(2004)。傅柯論權力與主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1),117-150。
    林殿傑(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之政策規劃與因應策略。2007年6月24日,取自http://tinyurl.com/2qsbjk
    邱小萍(1999)。從國小實施鄉土教學活動來看教師角色的轉變。國教輔導,38(4),25-30。
    邱佩誼(2003)。國中藝術與人文教師實踐學校本位與統整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姚人多(2000)。論傅柯的〈主體與權力〉:一個批判性的導讀(上)。當代,150,126-133。
    洪小媚(2003)。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教師專業自主與校長權力之扞格。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倪鳴香(譯)(2001)。H. Hermanns著。敘述訪談。未出版手稿,國立政治大學幼教所,台北市。
    倪鳴香(譯)(2001)。H. Krueger和W. Marotzki著。教育學的傳記研究之研究方法與方法論。未出版手稿,國立政治大學幼教所,台北市。
    倪鳴香(2003,4月)。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論幼師角色的形成。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舉辦之「童年沃野的變遷與創化」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倪鳴香(2004)。敘述訪談與傳記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18,26-31。
    倪鳴香(譯)(無日期)。F. Schütze著。生命傳記研究與敘述訪談。未出版手稿,國立政治大學幼教所,台北市。
    夏征農主編(1992)。辭海。台北:東華書局。
    柴成瑋(2005)。解構第四面牆:一位國小教師邁向轉化型知識份子之敘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宣揚(2005)。福柯的生存美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高雄市立各級學校教職員出勤差假管理自治條例(2001)
    高新建(2006)。高瞻計畫(中山女中)-「新能源」課程發展研究(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申請報告(NSC95-2514-S-003-002-GJ)。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2000)。
    國民中小學暫行課程綱要與現行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之比較(1999)。2008年5月17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data/%B0%EA%A5%C1%A4%A4%A4p%BE%C7%BC%C8%A6%E6%BD%D2%B5%7B%BA%F5%ADn%BBP%B2%7B%A6%E6%B0%EA%A5%C1%A4%A4%A4p%BE%C7%BD%D2%B5%7B%BC%D0%B7%C7%A4%A7%A4%F1%B8%FB890103.htm
    國立編譯館(2003)。課程綱要。2008年5月17日,取自http://trc.nict.gov.tw/gs/cframe.htm
    張君玫(譯)(2000)。N. K. Denzin著。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市:弘智文化出版。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嘉育(2002)。學校本位課程改革。台北縣:冠學文化。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課程總綱綱要。2008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isst.edu.tw/s5/cum-1.htm
    教育部(2003)。「現行教科書審定制度之檢討與未來規劃」專案報告。2008年4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085
    教育部(2004)。九年一貫課程概要內涵:修訂過程及特色。2008年4月24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7.php
    教育部(2006)。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8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edu.tw/law_regulation.aspx?law_regulation_sn=279&pages=0&keyword=%e4%b9%9d%e5%b9%b4%e4%b8%80%e8%b2%ab
    教育部(無日期)。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的修訂過程及特色。2007年6月24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7.php
    郭至和(2000)。從鄉土教學活動到九年一貫課程。國教輔導,39(4),11-17。
    陳勇男(2005)。課程改革中的教學實踐、對話與省思-一位國小資深自然科教師教學專業成長之路。私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添球(1988)。國民小學教師自主性之研究-一所國民小學日常生活世界的探討。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勝裕(2003)。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學習步道活動課程」的設計為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麗莉(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仕絨國小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郭蒨樺(2007)。學校本位課程創意教學之研究-以新竹縣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巧如(1999)。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曾祥榕、游家政(2001)。地方層級課程發展之探討:以宜蘭縣國民中小學鄉土教學為例。花蓮師院學報,12,133-156。
    游家政(1999)。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的理念與架構。教師天地,102,34-41。
    湯瑞雪(2000)國中教師角色轉變之研究:國家權力與教師專業自主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甯應斌(1993)。知識/權力:作為新科學哲學的一個主題。人文學報,11,85-115。
    黃心怡(2006)。敘述訪談。未出版手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黃光雄(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評鑑。臺北:學富。
    黃武雄(1997)。台灣教育的重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台北市:遠流。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市:漢文。
    黃惠珍(1997)。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一所學校之個案分析。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市:作者。
    馮朝霖(譯)(2001)。R. Kokemohr著。質性方法中參照推論分析:傳記研究之案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2,25-48。
    黃裕婧(2001)學校場域、教師習性與教師對台灣當前課程改革回應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志禹、蔡金火(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行動研究。2008年4月10日,取自http://cteacher.creativity.edu.tw/articles/actionresearch/ar1.htm
    鄔昆如(2000)。笛卡兒的《第一哲學沈思》。哲學雜誌,32,4-21。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師大書苑。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翟本瑞(2002)。閱讀傅柯與傅柯式閱讀。載於蘇峰山(主編),權力、意識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147-188)。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劉敏琪(2000)一位國小教師實施統整課程的專業自主與抗拒再製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主編)。教育改革的未來: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教育學門成果發表論文集。台北市:高等教育。
    盧秀琴、楊繼正(1999)。大臺北地區國小高年級「鄉土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推廣。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3,333+335-359。
    謝小芩(1993)。教育活動與學校組織。載於張苙雲等(合著),社會組織(頁245-302)。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藍順德(2003)。教科書開放政策的演變與未來發展趨勢。2008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nict.gov.tw/journal/3101/htm/txt/31-txt/p03-txt.htm
    顏學復(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實踐與反省:以一所開放空間學校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台北市:心理。
    蘇峰山(1993)。派深思與傅柯論現代社會中的權力。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西文部分
    Atkinson, R. (1998).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London: Sage.
    Dreyfus, H. L. & Rabinow, P. (1982).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reyfus, H. L. (2004). Heidegger and Foucault on the Subject, Agency and Practices. Retrieved May 17, 2008, from http://socrates.berkeley.edu/~hdreyfus/html/paper_heidandfoucault.html
    Fillingham, L. A. (1993). Foucault for Beginners. (M. Süsser, Trans.). New York: Writers and Readers Limited.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3)
    Flick, U.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oucault, M. (1970).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H.L. Dreyfus & P. Rabinow (Eds.),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pp.208-26).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Foucault, M. (1995).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US: Random House Inc.
    Mao, C. J. (2007).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Subject and the Discursive Practice of Taiwanese Curriculum Reform- An Endnote to a Foucauldian Study. Unpublished manuscrip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Falmer.
    McLaren, M. A. (2002). Feminism, Foucault, and embodied subjectivit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cNay, L. (1992). Foucault and feminism : power, gender, and the self.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Peters, M. & Besley, T. (2007). Why Foucault?: 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New York: Peter Lang
    Schütze, F. (1984). Kognitive Figuren des Autobiographishen Stegreifezählens [Cognitive Figures of Autobiographical Extempore Natrration]. In R. L. Miller (Ed.), Biographical Research Methods (pp.289-338).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UK: Sage Publications Ltd.
    The Subject and Power. (2007). Retrieved May 17, 2008, from http://foucaultacrossthedisciplines.blogspot.com/2007/01/subject-and-power.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