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卓佩穎
Cho Pei Ying
論文名稱: 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
指導教授: 董秀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05
中文關鍵詞: 階級意識型態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內容分析
英文關鍵詞: class ideology,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content analysi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2下載:1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為第一個建立分析類目進行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之研究,以量化兼重質性分析的內容分析法為研究方法,檢視98學年度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之階級意識型態,研究目的為瞭解教科書文本探討之階級議題內涵,論述中所隱含的階級意識型態,並解構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的霸權宰制情形。本研究獲致之結論如下:
    一、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議題之文本內涵
    (一)相關議題探討偏重於經濟層面,貧與富最常見出現於論述中,顯示財富之擁有仍為建構階級意識型態之基礎。
    (二)階級議題探討呈現支離破碎,未能有組織或系統性探討相關議題。
    (三)教科書對階級相關議題僅於表象描述,未能切入問題核心進行探討。
    二、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隱含之階級意識型態
    (一)教科書透過人物稱謂、負面造詞、文意嘲諷或美化,呈現對勞動階級之語言偏見,並藉階級慣用詞彙形塑階級符碼,有利中上階級學習。
    (二)教科書呈現出職業角色、家庭決策導向、生活型態、人格特質、社會參與以及階級關係等六種階級刻板印象。
    (三)中上階級思維為論述主體,勞動階級消失於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中。
    (四)教科書文本呈現階級間生活落差、文化落差、形象落差與權勢落差。
    三、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霸權之解構
    (一)中上階級意識為階級意識型態霸權之主宰
    (二)教科書知識成為操縱階級之商品
    (三)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成為階級再製機制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research to construct a category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class ideologies underlying the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at junior high school level. The textbook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were published between 2009 and 2010.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both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are class issues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in the textbooks? What kind of class ideology is presented in the textbooks? How does the dominant class ideology suppress others to create a classed cultural hegemony?
    The following are the conclusions generated from this study:
    1.The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overemphasize the economical aspect of class issues. The issue of poverty and wealth is mentioned most in the texts,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social classes are still categorized by the possession of wealth. Also, class issues are discussed in fragmented and superficial ways and the core class issues are not systematically and thoroughly examined.
    2.The textbooks favor the middle-upper class codes and represent class stereotypes and biases based on the dominant class ideology. The texts also describe explicitly and implicitly the disparities of the lifestyles, power and culture between social classes. The voice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working class are excluded from the textbooks.
    3.The middle-upper class ideology is the only dominant class ideology in the textbooks. As a result, the textbooks indeed are commodities of power manipulation to maintain and reproduce the legitimacy of the middle-upper class ideolog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教科書意識型態之批判 15 第二節 階級意識型態之源由與意涵 26 第三節 階級意識型態之相關研究 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77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7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8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8 第四節 分析資料與檢核 116 第四章 分析結果與討論 119 第一節 語言偏見 119 第二節 刻板印象 144 第三節 消失、失衡與違背現實 178 第四節 支離破碎 222 第五節 綜合討論 23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53 第一節 結論 254 第二節 建議 265 參考文獻 275 中文部分 275 英文部分 282 附錄一 社會領域教科書七至九年級課程架構 287 附錄二 評分者使用之量化分析表 293 附錄三 階級意識型態分析類目之專家委託函 299 附錄四 階級意識型態之專家意見表 301

    一、中文部分
    工商時報(2006,12月19日)。M型社會 中產階級消失中。A2版。
    工商時報社論(2007,8月27日)。所得分配與產業政策的省思。工商時報。2008年3月28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 0,4442,content+120611+122007082600269,00.html.
    王文科(1991)。課程論。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前龍(2000)。國民中學認識台灣篇社會篇教科書之國家認同論述—從自由主義與民主主義的觀點來解析。教育研究集刊,45,139-172。
    王瑞賢(2005)。語言、權力與文化再生產—伯恩斯坦符碼理論之研究。載於蘇峰山編,意識、權力與教育(第二版)(頁33-72)。嘉義:南華大學。
    王瑞賢(譯)(2006)。B. Bernstein著。教育論述之結構化(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台北:巨流。
    王曉明(譯)(1992)。P. Bourdieu著。不平等的教育與社會分工的再製。載於厲以賢等(主編),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頁187-213)。台北:五南。
    瓦歷斯‧尤幹(1997)。弱勢兒童的教育-文化的對話與相互學習。載於吳清山等(主編),現代教育論壇(三)(頁180-184)。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方朝郁(2000)。教科書性別偏見檢核規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石計生等(1993)。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市:前衛。
    田心喻(譯)(1991)。R. Bocock著。文化霸權。台北:遠流。
    史靜寰、熊志勇(譯)(1992)。B. Bernstein著。社會階級、語言與社會化。載於厲以賢等(主編),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頁453-471)。台北:五南。
    呂純如(2005)。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性別平權教育之研究 : 教科書分析與教室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卯靜儒(2004)。從新馬克思主義到後結構主義-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再概念化。教育研究集刊,50(1),119-142。
    卯靜儒(2005)。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載於蘇峰山編,意識、權力與教育(第二版)(頁73-110)。嘉義:南華大學。
    行政院主計處(2008)。2006年台灣所得分配。2008年3月28日,取自www.dgbas.gov.tw.
    汪宏倫(2006)。從「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管窺台灣公民社會之未來。台灣社會學刊,36,1-64。
    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和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1,137-167。
    杜章智(譯)(1990)。L. Althursser著。列寧和哲學(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台北:遠流。
    李化愚(1997)。面對貧窮的孩子。載於吳清山主編,現代教育論壇(三)(頁
    185-188)。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J. Storey著。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 An Introduction)。台北:巨流。
    李舒馳(譯)(1992)。M. Weber著。階級、身分與政黨。載於厲以賢等(主編),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頁71-91)。台北:五南。
    李錦旭(譯)(1987)。B. Hunt 著。教育社會學理論。台北:桂冠。
    邱瑜瑾(1992)。階級形成分析:「階級界限」問題爭論。思與言,30(4),89-127。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周新富(2006)。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在台灣地區的驗證—家庭、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當代教育研究,14(4),1-28。
    林泣明、許俊達(譯)(1991)。L. Althusser著。自我批判論文集(補卷)。台北:遠流。
    林秀麗、林庭瑤、洪蕙芬(譯)(2003)。E. C. Cuff, W. W. Sharrock, & D. W. Francis著。最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台北:韋伯文化。
    林俊瑩、吳裕益(2007)。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教育研究集刊,53(4),107-144。
    林清江(譯)(1997)。O. Banks 著。教育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高雄:復文。
    林雅倩(2007)。我國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義男(譯)(1989)。R. P. Weber著。內容分析法導論(Basic content analysis)。台北:巨流。
    姜添輝(1997)。教育的功能:三個社會學派的觀點。花蓮師院學報,7,215-240。
    姜添輝(1999)。開放教育的另一章---社會變遷中的學校課程問題與知識社會學分析。開放教育年刊,2,126 - 150。
    姜添輝(2000a)。結構功能主義的缺失與權力的特性。初等教育學刊,8,
    81-106。
    姜添輝(2000b)。社會階級的意義與要素及其在教育研究的運用性與原則。國民教育研究集刊,6,115-148。
    姜添輝(2000c)。台灣教育發展的政治意識型態與階級意識型態:課程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載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主編:八十九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29-1160)。台北:教育部。
    姜添輝(2002)。當前課程改革的社會階級公平性議題。教育研究月刊,101,39-59。
    姜添輝(2003)。教師是專業或是觀念簡單性的忠誠執行者?文化再製理論的檢證。教育研究集刊,49(4),93-126。
    姜添輝、陳伯璋(2006)。社會領域教材內容的階級取向與合理化的轉化策略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4(4),29-62。
    涂懷瑩(譯)(1997)。G. Mosca 著。統治階級論(The Ruling Class)。台北:國立編譯館。
    南一書局(2009)。國中社會課本。台南市:南一。
    南一書局(2010)。國中社會課本。台南市:南一。
    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b)。教育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2003年編修版)。台北:教育部。
    許宏儒(2004a)。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解釋。教育研究資訊,12(3),75-102。
    許宏儒(2004b)。Bourdieu文化資本概念的限制。教育資料與研究,62,99-101。
    許誌庭(1999)。課程內容篩選的階級權力及其影響性:以原住民的教育困境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17,16-33。
    許誌庭(2002)。課程內容「階級意識型態研究架構」與可能主題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報,15,361-389。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
    許嘉猷(1994)。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國中社會課本。台北市。康軒文教。
    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國中社會課本。台北市。康軒文教。
    陸洛(譯)(1997)。M. Argyle原著。社會階級心裡學(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台北:巨流。
    張亦正(2006)。社會科多元文化課程分析研究:以國小教科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盈堃(2005)。文憑病:重思追求更高的教育作為階級向上流動的迷思。東吳社會學報,18,1-42。
    陳文團(1999)。意識型態教育的貧困。台北:師大書苑。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業成就之關係。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伯璋(1988)。意識形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建州、劉正(2004)。論多元入學方案之教育機會均等性。教育研究集刊,50(4),115-146。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梅玲(2006)。大學倫理學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國彥(2001)。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台北:學富。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游美惠(2008)。階級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高等教育。
    游淑珣(2006)。階級再製歷程及其抗拒-以宜蘭縣國民中學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庭康(2005)。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載於蘇峰山編,意識、權力與教育(第二版)(頁1-32)。嘉義:南華大學。
    黃淑君(2000)。社會階級與青少年性別世界之建構--以台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毅志(1994)。台灣地區民眾主觀階級認同。東吳社會學報,3,265-301。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第十三版)。台北:東華。
    曾曉昱(2009)。國小社會課程中上階級意識型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世仁(1992)。揭開教科書的面紗。國立教育資料通訊,18,1-7。
    鄭燿男、陳怡靖(2000)。台灣地區家庭背景對就讀公立/私立學校與受教育年數的影響:並檢驗文化資本論財務資本論社會資本論知識用性。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103-140。
    劉美慧(2007)。欣賞文化差異與追求社會正義-重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當代教育研究,15(2),187-204。
    劉慈惠(2000)。社經地位與教養相關文獻的評析與再思。新竹師院學報,13,359-374。
    劉鶴群、房智慧(譯)(2005)。R.T. Schaefer著。社會學(Sociology)。高雄:麗文。
    歐用生(1985)。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中意識形態的批判。新竹師專學報,12,91-125。
    歐用生(1989)。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3)。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29-254)。台北:師大書苑。
    蔡淑鈴(1993)。中產階級的分化與認同。載於蕭新煌主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
    蔡文輝(2000)。社會學。台北:三民。
    賴淑梅(2003)。國小用書中族群、性別偏見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課本。台南市:翰林。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課本。台南市:翰林。
    簡良平(1991)。國小教科書中漢族中心意識型態之批判。現代教育,6(4),153-162。
    蘇峰山(2005a)。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布爾迪厄之反思。載於蘇峰山編,意識、權力與教育(第二版)(頁111-139)。嘉義:南華大學。
    蘇峰山(2005b)。布爾迪厄:《教育、社會文化中的再製》導讀。載於蘇峰山編,意識、權力與教育(第二版)(頁199-212)。嘉義:南華大學。
    顏慶祥(1997)。教科書政治意識形態分析: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台北:五南。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P. McLaren 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Life in schools :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台北:巨流。
    蕭新煌主編(1989)。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
    藍順德(2004)。二十年來國內博碩士論文教科書研究之分析。國立編譯館刊,32(4),2-25。
    譚天(譯)(2002)。Jeremy Seabrook原著。階級:揭穿社會標籤迷思(Class, Caste and Hierarchies)。台北:書林。
    譚光鼎(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台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13-137。
    譚光鼎(2008)。族群關係與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高等教育。

    二、英文部分
    Althusser, L.(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Aronowitz, S. (1973). False promises. New York: McGraw-Hill.
    Apple, M. W.(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2nd e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Banks, J. A.(1999).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ress.
    Becker, H. S.(1961). Schools and systems of stratification. In A. H. Halsey, J. Floud and C.A. Anderson(Eds.), Educ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 A reader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 93-104).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Bernstein, B.(1971).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Vol Ι.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ress.
    Bernstein, B.(1973).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Vol II: Applied stud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angu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ress.
    Bernstein, B.(1975).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Vol III: Toward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transmissio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Bernstein, B.(1990).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New York: Routledge.
    Bourdieu, P.(1973).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R. Brown(Ed.),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pp.71-112). London: Tavistock.
    Bourdieu, P.(1997). The form of capital. In A. H. Hasley, H. Lauder, P. Brown & A.s.Wells(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pp. 46-5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wel, S. , & Gintis, H.(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contradiction of economic life. N. Y.: Free Press.
    Dahrendorf, R.(1959).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Kegan and Paul Press.
    Davis, K. , & Moore, W. E.(1966).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In R. Bendix & S.M. Lipset(Eds.), Class, status and power :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London: Routledge, Kegan and Paul.
    Foucault, M.(1980). Power / knowledge :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In C. Gordon(Ed.), L. Marshall, J. Mepham, and K. Spoer(Trans.), Brighton, Sussex: Harvester Press.
    Giddens, A.(1982). Class structuration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In A. Gidden & D. Held(Ed.), Classes, power, and conflict: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debates(pp.157-174).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llnick, D. M. , & Chinn, P.C.(199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ss.
    Gollnick, D. M. , & Chinn, P.C.(2004). 2004 multimedia education: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ss.
    Giroux, H. A.(1981). Ideology,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Philadelphia ; London :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Giroux, H. A.(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Granby, Mass : Bergin and Garvey.
    Gramsci, A.(1971). Selection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Q. Hoare & G. Smith, Tran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oadley, U.(2007). The reproduction of social class inequalities through mathematics pedagogies in South African primary schools.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9(6), 679-706.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 R.(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Kohn, M. L.(1979). The effects of social class on parental values and practices. In D. Reiss & H. A. Hoffman.(Eds.), The American family: Dying or developing? New York: Plenum Press.
    Krippendorff, K.(2004).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Press.
    Martorella, P. H.(1996). Teaching social studies in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Merrill.
    Marx, K.(1976). Capital. London:Penguin.
    Marx, K.(1992). Marx's capital. (C. J. Arthur, Trans).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McLellan, D.(1995). Ideology. Buckingham : Open University Press.
    NCSS(1994). 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 :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Press.
    Parsons, T.(1961).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Some of its func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 In A. H. Halsey, J. Floud, and C. A. Anderson(Ed.), Educ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A reader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434-455).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Sadker, M., Sadker, D. , & Long, L. (1989). Gender and education equity,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106-123). Boston: Allyn & Bacon.
    Sleeter, C. E. , & Grant, C. A.(2003).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New York : J. Wiley & Sons.
    Turner, R. H.(1960). Sponsored and Contest Mobility and the School Syste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5, 855-866.
    Weber, M.(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ong, C. J.(1981). The changing Chinese family pattern in Taiwan. Dissertation abstract, 18, 37-45.
    Wright, Eric O.(1982). The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 709-726.
    Wright, Eric O.(1985). Classes. London: Verso Press.
    Young, M. F. D.(1971).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下載圖示
    QR CODE